所以,大家对于血月都很有信心,可以报以一定的信任。对于他没有现出真身来,也就不介意了。毕竟,相对于魔教统一大业,甚至于大的事业来说,这点儿问题实算不上什么。
武昊过来之前,这些老魔们其实已经商量的差不多了,差的,就是武昊过来,与他们确定一下,只要两本天书没问题,大家同意,再确定彼此教派的位置,那么大事就可以定下来。
其实,一切就这么简单。之前,也不是没有人试图统一整个魔教。但是,缺少了立教根基的可以传承的功法,就如镜花水月一般,难以实现。可以说,武昊能够让这么些大能,乃至这么多天仙这里,大的功劳还是他的那两本天书。
“道友,对于整合魔教,乃至整合旁门、左道、邪派各个分散的势力,我们都没有问题。关键的是,道友的两部天书没有问题。如此,我们才好继续下去。”沙神童子作为央魔教教主,场天仙,他也是势力绝强的一位,非常有资格对武昊表明态。其他老魔也是看着血月,让武昊做表示。
“当然没问题。不过,这两本天书太过重要,我可以让几位道友查看一下,但是,几位道友必须立誓,查看之后,一切没问题,那么就必须效忠日后建立的教派,不得反悔。”天书如此重要,当然要有保证才行,哪能随便让人观瞧。所以,武昊才对大家如此说。
后,选出魔门大能威信较大的星宿神君、沙神童子、尸毗老人、公冶黄等天仙大能出来,他们代表座众人,查看武昊拿出来的天书的真假。当然,之所以选他们,也是他们够资格,毕竟那两边天书可不是谁都能看到的。
“好好好,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沙神童子放声大笑,其内心的激动,可见一斑。两本天书,一看就知道真假,沙神童子这个水平,自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再看星宿神君、尸毗老人、公冶黄等几位大能,也是面露喜悦之色,意义不言自明。如此之下,场所有人都欢动起来,一片笑声徜徉开了。
魔教数千年来四分五裂,本来强大无比的势力,被拆的零散无比,非但经常受到峨眉等正教的欺压,有的时候,连一些不入流的小门小户,稍自出了一个杰出的弟子,也自敢来我们头上撒野。千年来,魔教已然完全沦落为正教弟子成就威名,历练手段的一块磨刀石了,历来争锋,莫不伤痕累累。
这种局面,虽然执掌教务之人也有责任,但是却也全非他们的过错。魔教之分裂。由来已久。追本溯源,已然太过久远。难以考究了。但是观诸正教分支,有地虽然是一脉单传,却也能够传承数千年,优秀门人迭出,经久不衰,归根结底,那便是其拥有一份完整的传承!足以使得他们的后辈弟子一路从一个入门弟子,一直成就天仙。我魔教的传承,却已然没有一家敢说自己的绝对完整了。
武昊拿出来的两部天书,意味着什么,就不用多说了。现场的欢笑声,有些老魔眼的泪花,就足以说明一切。
魔教既立,自然要规矩,有章法,不能再如以前一般各管个的!而这却也是殿诸人为关心的,因为教主已然不是他们能够染指的了,除了郑隐,恐怕任谁也难以获得所有老魔的信任。故此,这魔教教主之下的职位就至关紧要了,能够分得一大部分权柄,自然会有诸多的好处,这任谁都清楚,故而这些也是竞争为激烈的。魔门的具体规划,郑隐早就与血神老人和武昊商量好了,星宿神君等人也自事先有所了解,进行了些许的增益,修改。郑隐将重整合后的魔教人分为个层级,由低到高,依次为外门弟子、内门弟子、精英弟子、长老、席长老、教主。等级的划分实行法力与功劳并重的原则。一般来说,散仙等级以下的都属于外门弟子,不录名籍,不入典册,为魔教之羽翼。一般功法自备,或者由自己的直接师承者传授,自己引的事情自己负责收场,除非是对魔教有重大的好处,否则,魔教不予理会。但是魔教定下的一切规矩,都必须遵守,不遵守者以叛教之罪论处。而达到散仙实力的人都算是内门弟子。名籍可以录入魔教典册,为魔教之根基。可以参加定期由魔教某位长老开设的法会,每隔十年。以功力和功劳为凭依,通过甄选,可以入魔教建立的藏经阁阅览自己这一层级的魔教典籍,以求突破。平日里也是各局洞府,自修为主。达到地仙境界的人方才可成为精英弟子,这些人乃是魔教地坚力量。他们除了自修之外,还可由魔教传功长老根据个人情况,为其选择一部完整的法典传授,且每年有一次机会进入藏经阁阅览与自己所习功法相近的法门资料。达到地仙极境以上地。统统都可以成为长老,长老自然是不用再让人传授法门,每年有三次机会进入藏经阁阅览典籍,除了魔教之的一些禁忌法门和秘法之外,其余法典皆可阅览。
而要成为席长老。则要有天仙级别的修为,除了、、这三本至高法典外,任何的魔教典籍皆可随意浏览。
“道友是何意?”红莲真人这么一句话,让场诸位都有些摸不着头脑。上清教还不满意,他到底想什么?!沙神童子比较直接,看着第二元神,问了出来。其他老魔也是如此,看着第二元神,也就是他们眼里的红莲真人,他是否有了什么想法。
“上清一脉只是上古道门的一只,要知道,此外,可是还有着玉清、太清两个分支。”红莲真人所到此处,就停了下来,笑呵呵的看着眼前的这些大能们。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由无名大道化生混沌元气,由元气化生阴阳二气,阴阳之相和,生天下万物。第十四章又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认为一化为三,三合为一,“用则分三,本则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