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众神下界扶大宋裴庆摆宴飨穷神
宁静淡泊明志远,闲看天边云舒卷。
千石簇拥思闲日,清闲何曾眷等闲。
上回说到赵公明转世成为大宋人主赵恒,财神下界,财部众官感念赵公明恩德,广与方便,因此大宋自赵恒后,国力充沛、物阜空前,成为前所未有繁荣之象。宋朝百姓,家资充盈,仓廪实而知礼节,更加信奉财神。祭祀之隆,实为少见。
赵匡胤投生成为完颜晟,虽是富贵,但复仇之心时刻未泯,因此励精图治,以图除尽光义一脉。太乙救苦天尊早看出此中端倪,曾于赵匡胤投胎之前相劝,那大宋气数未尽,赵匡胤投胎之后万不可造次,否则逆天而为,只会妨害家国运数。那赵匡胤哪里肯听,面从腹诽,唯唯而已,趁着天尊不备,竟然未修行届满便混下界来转世。至后来,兜率宫上赤须龙转世成为金国四王子兀术,早有耳目报知天庭,玉皇大帝不动声色,暗中调遣文曲星君转世成为赵佶,右军神转世成为赵桓,南极仙翁转世成为赵构,雷部飙火大神邓伯温转世成为张俊,并率尾火虎岑彭、室火猪耿纯、觜火猴傅俊、翼火蛇邳仝下界相助赵氏一脉,又令三坛海会大神哪吒转世投胎成为韩世忠,合力要保赵氏江山。后来金宋屡战,打得大宋栖栖如丧家之犬、遑遑如漏网之鱼,就连徽钦二帝都被金国掠去,但大宋多有仙官下界扶持,气数未尽,因此金国始终不能消灭之。
天庭众神下界保宋,自然令那赵宋对道家甚是推崇,曾先后五次收整天下道经,重修道家经典《道藏》一书。那《道藏》收集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道教经典。汇集此书之人,乃是葛天师的授业恩师郑隐,时有一千三百卷。早在唐朝时,太上老君后人为宣扬道教,举全国之力汇编此书,终成七千三百卷。但焚于安史之乱。那佛家在唐武周之后,大举进入中原,上至天子、下至百姓,无不信服。因此《道藏》焚毁之后,有众多佛门弟子编纂佛法传世,诸如道宣、道世、玄疑、智生、法琳之流,所作之书九十卷,内中多有道教礼佛、敬佛之事,狂言“使大罗玉帝魂惊于九天之中、元始天尊胆落于三清之上、万天教主羞赧难伸、九府洞仙惭惶无地。毁天地、灭孔老,眨黄帝之恶,言不可尽书。并命江南吴越王编撰成书,亦有两千余卷。后大宋一统,推崇道教,加封老子为太上混元皇帝,增编《道藏》一书,达四千五百余卷。老君等甚是欣慰,而那宋徽宗,虽然信奉道教,却狂妄自大,妄称“教主道君”,以至老君不悦,因此其悲惨收场。此书历经战火,恐是天书不可被凡人窥学。曾有羌人呼延迈,嫉妒《道藏》内有藏天隐月之经,极玄至秘之咒,大肆搜刮私藏之后乃谏胡主‘汉人则兴汉人之教,蒙古必兴蒙古之教,岂可使汉人经书胜俺蒙古的,凡有一书一字见,疾烧毁,勿留人间。那胡主听之任之,尽焚天下道家经书,自此《道藏》经书始绝,道家弟子中有舍命相保者,亦是不敢外露。
过了数十年,那西教见中土神界已乱作一团,大感时机成熟,乃召开万灵盛会,一面宣扬佛法,一面历数中原风土。那佛祖言道:“如今华夏纷争,魑魅往出,有奸佞不忠者,有暴戾擅杀者,有贪心不足者,有离经叛道者,凡是种种,不一而足。我等佛家,以渡世为责、度人为任、度恶为功、度心为果,在座皆是佛缘结纳之士、佛光普照之灵,自应不辞险阻,前往中土弘扬善为。令不仁不义之中土,遍结善缘、广生善果。”
佛祖言罢,座中站起一位,朗声言道:“佛祖,弟子愿往中土,扬我佛法。”众人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蟾蜍。佛祖面露不悦,未待言说,早有驾下金翅大鹏鸟出言喝止:“我等尊者尚未言语,小小蟾蜍安敢无礼?”说罢竟然飞冲下来,一口啄了蟾蜍眼目。佛祖口称佛号,言道:“大鹏鸟杀戒太重,理应下界重修善果。蟾蜍虽有唐突,但善心可鉴,不至此罪。佛法慈悲,亦令蟾蜍下界,享受人间富贵。”二人领命而去,那大鹏鸟在佛祖身边多年,对佛祖言听计从,此时不敢怠慢,急忙下界投胎到河南汤阴一岳姓耕农岳和家中,因出生之时有大鹏鸟落于屋上,故取名岳飞,字鹏举。那蟾蜍见了,怒火中烧,在岳飞出生之时泄下洪水之后,方才下界到黄州江边舟中秦家投胎,取名秦桧。岳和眼见洪水急来,家中别有他物,只得将岳飞及其母置于水缸之中,顺水漂流、不见倾覆,方才躲过此劫。少年岳飞,喜读兵书,投在陕西大侠铁臂膀周同门下习学武艺,与玉麒麟卢俊义、豹子头林冲、史文恭等同门,以善射闻名,能左右开弓,时人奇之。二十岁投奔到真定府刘韐帐下听用。靖康之耻后,岳母姚氏深明大义,于岳飞背上刺字“尽忠报国”四字,令飞杀敌救国。初与金兵接战十三阵,每战必捷,因功迁至虎翼郎,却因上千言书被革除军职、逐出军营。先后四次参军,终至宗泽帐下,后屡破金兵,成为金兵闻风丧胆的神武后军岳家军。金国畏惧岳飞,完颜兀术致信秦桧,要求必杀岳飞,而后和议可成。以至后来秦桧以莫须有罪名杀害岳飞,成为千古奇冤,此乃后话。
道法讲求阴阳和谐、数位相等,因此天上有凶星便有吉星,有福神亦有祸神。相传上古时期,福神、祸神均是两位,常常结伴而行。遇行善者,则福神向前以赠福,遇行恶者,则祸神向前以施祸,因此人言“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这天下亦有财神与穷神之职,那穷神名为瘦约,乃是上古之神,待姜太公封神之后,设立正财神、文财神之职,天下方有富硕。为显和谐,太公又封其妻马氏为扫把星,亦司职送穷之责。只不过后因福君张果犯下天条,被贬入凡间修行抵罪,因此天上便只有一位福神阳城,与二祸神同行人间,因此人言“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而那穷神瘦约,专职为不积善之家送穷气。至后来,玉帝见世人祭拜财神远胜于己,心中甚是不快,想要贬谪却又出师无名,因此又遣下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五位小神,协助穷神共行穷事。那比干为无心财神,赏金送银不择善恶,因此行善之人多有怨言,更何况如今穷神多聚,百姓苦不堪言。后玉皇又擢升民间威望甚高者成神,其中管仲、范蠡、关羽分别为偏财神、富财神、武财神,共同散财人间。但财神虽多,只是加重百姓供奉。那些财神初还能怜孤恤寡,但为神日久却吝啬起钱财来。但见富庶之家供品丰厚,管他心善与否,只要面上虔敬便送钱财。又复瞧寒苦之宅,清水一杯、糙香三杆,便门都不进,管他虔诚也罢,纵是饿殍遍野,也难漏一枚铜钱,因此百姓愈加困苦。那些穷神,位卑职低,怎可与财神并位,因此财神所至之处,均不见穷神。那些穷神只得去些贫寒之家打打秋风、敲敲竹杠,贫苦百姓盼不来财神,只得敬畏穷神,每年正月初五日将穷神从宅中请出,俗话讲“请神容易送神难”,因此百姓不惜家财,高搭细撵将穷神送出,只盼望穷神别再相扰。那些财神、散财仙官见了,心中更是气愤:想你这些刁蛮百姓,迎我等散财播福之神倒是如此怠慢,却对那穷神恭敬之至,因此愈加不至。那些穷神在穷人家占了便宜,心想趁财神离去便要到富庶之家看看,不想那富人之家倒有户神、灶王、谷神、畜神、门神、井神、床神、车神、路神、厕神等大小神明纷纷劝离,因此穷神只得滞留良善贫穷之家。
曾有大家韩愈久受穷神之苦,尝作《送穷文》,寓庄于谐。后世亦有一大才,唤作蒲松龄,亦作诙谐《除日祭穷神文》曰:
穷神,穷神,我与你有何亲,兴腾腾的门儿寻,偏把我的门儿进?难道说,这是你的衙门,居住不动身?你就是世袭在此,也该别处权权印;我就是你贴身的家丁、护院的将军,也该放假宽限施施恩。你为何步步把我跟,时时不离身,鳔粘胶合,却像个缠热了的情人?
穷神!自从你进了我的门,我受尽诬陷窘,万般不如意,百事不称心,朋友不上门,居住在闹市无人问。我纵有通天的手段,满腹的经纶,腰里无钱难撑棍。你着我包内无丝毫,你着我囊中无半文,你着我断困绝粮,衣服俱当尽,你着我客来难留饭,不觉的遍体生津,人情往往耽误,假装不知不闻。明知债账是苦海,无奈何,上门打户去求人;开白、五分行息,说什么奉旨三分,到限期立时要完,不依欠下半文。无奈何,忍气吞声,背地里恨。自沉吟:我想那前辈古人也受贫,你看那乞食的郑元和,休妻的朱买臣,住破窑的吕蒙正,锥刺股的苏秦。我只有他前半截的遭际,哪有他后半截的时运?可恨我终身酸丁,皆被你穷神混!难道说,你奉玉帝赦旨,佛爷的碟文,摆下了穷神阵把我困?若不然,那膏粱子弟,富贵儿孙,你怎么不敢去近?财神与我有何仇?我与足下有何亲?你二位易地皆然,我全不信。
今日一年尽,明朝是新春,化纸钱,烧金银,祭酒浆,把香焚。我央你离了我的门,不怪你弃旧迎新。
世间那些贫穷百姓还惦念道教箴言——“穷不过五代、富不过三代”,但是辛勤操劳一辈,却是爹见儿穷、儿见孙穷,一世为穷苦,数辈不得翻身,而那些纨绔子弟,上承父祖遗财,或捐官、或置地,不出数年便又捞得钵满盆盈,又传将下去,因此富人愈富、穷人愈穷。可苦了一众寒门学子,无论严寒酷暑,俱要寂寞苦读,以挣得后辈富贵,因此萤囊映雪、划粥割齑之事层出不穷。那些家无余资的学子,纵然十年寒窗,也差一步难跃龙门,因此纷纷跪至文庙,哭诉于至圣先师。哀声之悲,响天彻底。先师闻之啜泪,乃秉笔直书,直言上至诸侯大夫、下至平头百姓,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恳请天庭令众财神择善而予,为百姓计、为天下安。只是天庭却置之不理。
百姓无奈,只得盲人医马,坊间听闻同元持正妙法广圣大帝灵验无比,于是纷纷祷告,却又不敢倒出穷神名讳,只称盼望财神速至,以解燃眉之急。成道见民怨诸多,乃命奉义查访,方知穷神刁钻,因此召见穷神,劝其只往恶人之家。那穷神瘦约道:“帝君有所不知,如今天下,世风不古,哪还有什么行善完人?坑蒙拐骗者不计其数,吃喝嫖赌者大是盛行,不偷不抢便是良民,徒流刺面方为恶首,若按天庭律令,这世上之人都该受穷!但是神鬼怕恶人,这恶人愈恶,则愈有财帛,善人愈善,则愈加贫困,实不是小神等刻意刁难,确是天道如此啊!”成道言道:“纵然世人为恶者众、行善者寡,亦是天道使然,非是我等仙家所能妄议的。仙官还应遵守我教训示,那良善之人不可穷过五代,为恶之人不可逍遥三代,如此方不违三清之义。”穷神瘦约道:“帝君,卑职身为仙官,自然恪守本分,不过帝君放心,卑职对此训了然于心。想那穷苦人家,莫说是五代,便说是穷上三代也是不易,那世间女儿家,谁肯将掌上明珠嫁与穷人?因此穷苦人家往往到不了五代,便已绝嗣。而那有钱人家,门路甚广,手眼通天,莫说是三代,即便是二代,也早身入官门了,更兼这世间婚姻一事,不过是强强联手罢了,哪一个寻得又不是门当户对之人?因此到了三代,便不仅是富了,乃是富贵双全了。”成道强压怒火,言道:“尊神乃是得道之人,理应体恤疾苦,怎可忍心看那世人哀告无门?倘若尊神不弃,我这凤鸣山倒有几处官职空闲,按照尊神官职,二品以下官位任君挑选。”穷神一拱手道:“承蒙帝君错爱,卑职乃是闲云野鹤之人,恐不能久忝其位,误了后辈学子的前程。”成道不悦道:“既然尊神不肯屈就,那就请尊神日后勿要到良善之人家中,也好让孤有所交代。”穷神叹气道:“帝君有所不知,这良善之人心存善念、口虔心诚,因此神灵愿意亲近,但那歹恶之人心如粪土、毫无信仰,一身戾气神鬼莫近,否则便会引火烧身,因此卑职等不敢前往,还望帝君谅解。”成道言道:“既如此,你便是违背天纲,怎可惩恶扬善?”穷神瘦约道:“帝君不知,世上人无完人,不管穷富,都会有恶言恶行,卑职也只好抓住良善之人的短处,借此宣扬天法。”见穷神如此说,成道也无奈何,毕竟穷神乃是天庭仙官,不归成道节制。
成道遣退了穷神,召胡仙、黄仙、柳仙、白仙、灰仙五人觐见,封五人为‘五显财神’,命入主民间各宅,守护一家之安、广招五方之财,但见穷神入宅,便要劝离。后世便多供奉财神、福禄寿三星及五显财神于厅堂之中。
再说那穷神瘦约率着五穷神气愤愤离开恒元宫,不想半路上竟遇上一个猎户,手持钢叉、腰缚粗绳,身畔伴着一只猛虎,上前拱手道:“列位尊神有礼了!”那瘦约见猎户虽然衣着朴素,却是仙风道骨,知道必是神仙化就,因此一揖手,言道:“小神还礼了。”那猎户道:“列位尊神一路辛劳,到小可家中但饮一杯清茶可否?”那穷神们在人间尽受冷落,不想在这仙界之中倒还有敬重之神,因此欣然前往。到了府中落座,瘦约言道:“还未请教仙尊高名?”那猎户道:“小仙乃是赦命凤鸣山山神,裴庆便是。”瘦约道:“原来是同僚,本神失敬了。”裴庆言道:“上神不必过谦,小仙今日请列为尊神前来,一为吃茶,二也为了公务。”瘦约言道:“山神何出此言?我等乃是不入流的仙家,何德何能相助公务?”裴庆笑道:“上神不知,小仙赴任之前,曾听邱天师训诫,因此今日方敢叨扰众尊神。”那瘦约听到此处,倒是有几分兴致,想这穷神一职,在天为末品微流,在地不受祭祀,三界之内俱是冷眼旁观,想改迁他任,却是毫无门路,好似“捧着猪头,找不到庙门”。如今这山神乃称是赦命,又能近身听训于邱天师,倘若与此人厚交,日后或许能相助高迁,因此陪笑道:“仙官若是有相用之处,但讲不妨。”那山神裴庆道:“邱天师命我在此处值守,一则顺应天时,保境安民,二则监视妖人,不可令其祸乱人间。今日小仙观众位尊神由恒元宫而出,怏怏不乐,心下猜想必是未受重视,不知是也不是。”瘦约道:“山神,那李成道是你的上官,却不是我的上官,你惧怕他,我不惧怕,你但有话语,便请明说,何必蜿蜒曲折,令人好不痛快。”山神笑道:“上神息怒,小仙虽是李成道麾下,却怎肯为虎作伥?小仙奉了天师恩旨,专于此处等候忠勇之士,共谋讨贼大计。只要时机成熟,待天师振臂一呼,我等便可摧枯拉朽,将妖贼伏法。只是不知众位尊神可否为三界献一份功?”瘦约听到此,犹如暗夜遇着灯光,连忙道:“为三界除妖、报效天庭,本是小神分内之事,山神何故相探?!”那山神裴庆起身再拜,言道:“尊神如此深明大义,果然是得道高人。小仙听闻众尊神在人间奔波劳碌,甚是清苦,如不嫌鄙陋,小仙愿与众尊神于此庙中同享贡祀,不知仙尊意下如何?”正是:藏匿真情虚托义,必是不耻下流人。
不知后情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