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倒是不知,不过想来君上亲自到了此处,定然是想要好生的利用一番这些战船,信心中猜想,君上应当是想要利用这些战船不断发展壮大我大秦的水军,而最终目的应当是为了之前君上在咸阳宫里向我等提到的孔雀王朝吧?”
韩信说到最后的时候,连声音都放小了许多,毕竟这件事嬴高并没有对太多的人说过,就只有他们几个在大秦位高权重又受到嬴高重视的人才知道。
对于韩信对战争的敏锐嗅觉,嬴高实在是非常的佩服,能通过这一次简简单单的出巡就联系上孔雀王朝去了,这的确不是一般人能想到的事儿。
所以嬴高绝对不再对韩信隐瞒他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毕竟他叫韩信到九江郡并不是想要把他留下发展水军,而是想要让韩信了解一下嬴高未来想要在水军上面实现的布置,毕竟韩信乃是嬴高实打实的亲信,未来大秦总览兵权的人。
“不错,朕此番前来,的确是或多或少都跟距离我大秦有着相当距离的孔雀王朝有关,本来朕是不欲耗费如此长的时间的,但之前发现的一件事,却让朕不得不来。”
“不知发生了何事,信倒是不知。”
韩信一听嬴高的话,心里面不由得咯噔一下子,心说嬴高莫不是听到了什么不好的风声?莫不是那个自己连听说都没听说过的什么孔雀王朝真的要来攻打大秦了?
就在这一瞬间,韩信好像忽然之间明白了嬴高为啥对于战船这么的看重,不是因为别的,一旦孔雀王朝真的从海上还攻打大秦了的话,没有战船,没有水军的大秦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人家在自己的领土上不断的登陆,而且永远只能处在被动挨打的位置上,要是到了那个时候再想起来修建战船,布置水军的话,那肯定是来不及的。
“朕之前在朝堂之上说出这修建站战船之事的时候,有些老臣提出父亲掌权之时一名叫做徐福的方士曾经两次出海,之后朕又详细的了解了一番,此人的第二次出海,显然是有所准备,当时父亲已然是快要发觉方士误国,而徐福又在战船上携带了大量的大秦奇珍,所谓的仙人是绝不会对大秦的奇珍感兴趣的,故而朕猜测徐福应该是在第一次出海的时候发现了什么,而第二次出海,很有可能是想要逃往该处,以躲避父亲的惩戒。”
“君上的意思是,徐福很有可能前往了孔雀王朝,进而让孔雀王朝得知了我大秦的存在?”
“此事还是十分有可能的,有些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一旦孔雀王朝得知了我大秦的存在并且对于我大秦产出的那些奇珍十分有兴趣,对于大秦来说,无异于是一场巨大的危机。”
“君上如此重视水军的训练之事,是想要以防万一?一旦孔雀王朝来袭,我大秦能从容应对?”
“按照朕心中所想,那孔雀王朝能够在短期内攻入我大秦几率不足一成,但我大秦若能提前做好准备的话,怎知不能先下手为强?”
嬴高先下手为强的话一说出来,韩信的拳头紧紧的握在了一处,这句话,是他最想听到的一句话,也让他之前还有点失落的心情瞬间就光明了起来。
韩信是一个战争机器,而现在,大秦的境内好像没有了战争,这对于韩信来说无疑的悲哀的,他甚至认为自己对于嬴高而言的作用已经到头了。
直到今天,直到嬴高说出来对一个规模甚至比大秦还要大上一些的帝国说出先下手为强的话来,韩信的心里瞬间就又有了一个目标,这句话就好像是远处的一个火把,它照射的地方,就是韩信前进的方向。
“君上之言,信定然会帮助君上早日实现,按照君上之前所说,要想进入那孔雀帝国的境内,只有乘坐战船这一条路径,但是我大秦如今水军这一层还算是空白,不如此番信就在九江与会稽这数个郡县之中吸纳人才,借着修建出了战船的春风组建一支规模庞大的水军,以备君上不时之需。”
嬴高还真就没想到自己稍稍一透漏倒是把韩信的兴头给点燃起来了,一看韩信这个样子,嬴高在心里面不禁对自己的妹妹说了声对不起,韩信这个家伙,人家就是对战争感兴趣,嬴高作为大秦的皇帝,能有什么办法?但是这一次嬴高把韩信带来还真就不是想要让他留在这里。
“在九江,会稽与其他沿海的郡中修建战船,组建水军,乃是大秦如今势在必行之事,但你却不可在此蹉跎,此番将你带至此处,只是想让你了解一番战船和水军作战的特性,此地会有专人负责,待得回到了咸阳之后,你自然有你的大事。”
这一番的对话,终于是让韩信知道了嬴高对于大秦的军队下一步的打算了,虽然水军这里嬴高并没有想要让他负责的确是让他有那么一点失望,但是既然从嬴高的嘴里面都说出来了大事这两个字,韩信知道自己的工作应该也是差不了的。
把此行的目的告知了韩信之后,嬴高基本上也就放心了,至于彭越和司马欣二人,嬴高还并不用告知的那么详细,毕竟他们俩虽然也算是大秦有数的名将,但是毕竟还没到嬴高核心的圈子,所以他们执行一些事儿还行,但是原因知道的太多,显然并没有什么好处。
出了函谷关之后,朱家显然就没有之前那么的轻松了,他把一二百精锐禁卫都散了出去,用作开路,以防队伍行进到了什么山野之地忽然之间遇到了山匪之类的东西,虽然现在的大秦治安还是相当的不错的,但是山匪却一定还是存在的,只不过规模和数量跟之前的大秦相比肯定就要少的多的多了。
这样的事儿,在朱家看来最好还是别让嬴高知道,毕竟在皇帝的眼里大秦的治安越好,嬴高的心里才能越高兴不是?
到了后半程,最兴奋的不是别人,反倒是冯清了,九江郡嬴高是来过的,那些将领们也都跟着他来说,而田言之前说白了就是个游侠,虽然没有到过九江,但是上党周边的几个郡县还是去过的。
只有冯清,活了二十好几岁,在她的印象里好像都没怎么出过咸阳城,这回对于他来说,可算是涨了见识了,之前从古籍里面了解的大秦全部都成了现实,到了自己的眼前,对于她来说简直意味着太多的东西了。
再加上田言在旁边帮着她解释一些个她没有见过的东西,让冯清对于这一次自己同意了跟随嬴高出巡的决定那是相当的满意。
当嬴高带着这一队人马赶往九江郡的时候,在距离九江郡也并不是那么十分遥远的南海郡,扶苏也正在经历一件十分重大的事儿。
经过了一两年的准备和对于南海郡周边的桂林郡和象郡内部南越部族分布的了解,扶苏终于在大约两个月之前作出了攻打这两个郡的决定。
这件事由于扶苏已经准备了挺长的时间,并且之前他也曾经在书信之中跟嬴高回报过这件事,所以这一次为了保密,也为了不浪费时间,扶苏并没有把发兵的事儿告知嬴高。
因为他知道,等到自己发兵的消息传递到了咸阳城的时候,估摸着这战争都已经结束了。所以他决定,等到有了结果一并告知嬴高,但扶苏却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决定,差点让他陷入了一场危机之中。
其实扶苏自己也是知道的,他这么办还是会承担着一定的风险了,不是因为别的,如今南海郡的大军虽然还有足足十五六万之多,但是那毕竟是大秦的军队,而不是他扶苏的军队,他大范围的调动按照道理而言还是应该跟皇帝请示一下的。但是扶苏还是这么做的,是出于对自己和嬴高之间信任的信心。
两个月之后,扶苏收到了被派往桂林郡和象郡军士的回报,结果正是跟他之前预想的一样,他的军队并没有付出什么巨大的损失,就已经将盘踞咋桂林郡和象郡的那些南越部族都击溃了。
不想投降大秦的,现在已经大都成了南海郡将士的刀下亡魂,而投降了大秦的,会按照之前嬴高制定出来的政策,在不久的将来分批分次的迁移到大秦其他的郡县去,哪个郡县人口不够了,他们就会到哪里去,然后在那里跟中原人一样,耕种和服役,成为真真正正的大秦人。
这个消息到了之后,扶苏在兴奋之余连忙让自己麾下之人整理出了这一次攻打桂林和象郡两个郡县的战报,想要在数日之后发往咸阳城。
得了桂林和象郡之后,南海郡才能真正算是大秦的一个大郡,并且不必担忧自己的后方,扶苏也就可以按照嬴高之前的指示,将兵力的重点都放在水军的操练和战船的修建上了。
但是扶苏并不知道这个时候的嬴高已经离开了咸阳城前往九江郡,他的消息已然整理之后以家书的形式发往了咸阳城。
与此同时,在大秦北边的草原上,项羽正在一步步的实现着自己在这片荒芜土地上的理想和抱负。
经过他不懈的努力,终于在匈奴的地界上找到了一些铁矿,虽然数量不多,但却足够给匈奴骑兵们都装备上马镫的了,并且按照之前项羽在大秦的境内所了解的铠甲和兵器,他先将自己麾下的一万人马改装成了重骑兵。
重骑兵身上厚重的铠甲和手里沉甸甸的兵器显然会让他们胯下的战马有些吃不消,完全不能适应草原上的追逐战,但是经过实践项羽已经证明了,要是在草原上经常发生的两军遭遇之下的冲锋战,这样的重装骑兵会在一轮的冲锋下来用极小的代价换来敌军毁灭式的伤亡。
项羽第一次发现,原来战争并不一定只有兵法的变化,就这一个骑兵,就可以有无穷多的可能性。
只要铠甲和兵器能够保证的情形之下,不论是专门应对步兵的轻骑兵,还是克制骑兵的重骑兵都是可以发展起来的,项羽相信,只要给自己时间,自己会让天天在大秦的咸阳宫里面坐着的皇帝看到自己的变化。
而这一年之中对于项羽来说一个相当不幸的消息就是范增在不久之前离世了。
范增的年龄其实在这个时代已经是一个奇迹了,更别说之前还跟着项羽东南西北的折腾了那么长的时间,所以范增在临终之前曾经跟项羽说过,他这一辈子,能在自己垂垂老矣的时候遇到项羽,并且跟随项羽开创出了这样一番自己都没能想到的功绩,他是满足的。
送走了范增之后,项羽的身边没有了谋臣,但是他并没有彷徨,心中的目标越发的清晰了起来。
就在范增死去之后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项羽让已经有点稍稍恢复了些元气的东胡彻底从北方草原上消失了,对于被自己击败的东胡人,嬴高并没有进行无休止的杀戮,而是让他们融入到了匈奴人的中间,甚至有一些东胡的大的部落都得以保留。
现在的项羽,已经又将目光盯在了月氏的身上,这个时候的他并不喜欢战争,也不喜欢杀戮,但是他却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这一片庞大的草原上有着三个种族,就像之前庞大的中原上面的七个国家一样。
他们可能会在短时间内一同存在于这个地界上相安无事,但是长久来看,必定会出现一个大秦,将他们一一击败,然后实现统一。所以现在项羽要做的,就是先成为北方草原上面的大秦。
当然,大秦之外的消息早晚都会传递到嬴高的耳朵里面,但却不是现在,嬴高经过了近乎一个月的跋涉,耐心都已经快要磨没了,才终于赶到了九江郡的郡治所在,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