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杭州城东南,民乐坊,紫苏街。
两乘轻便小轿在街口停落。随即,小厮掀起竹帘,杜少为和纪湘二人从轿中走了出来。
之前经历过藻园诗会后,杜少为与初次结识的山西秀才吴法正相谈甚欢,一见如故。这之后,双方又同去了另一处诗会做客。在接触中进一步确认彼此言行合拍后,杜少为今日便邀了好友纪湘一同来寻吴法正......大家事先有约,去城中游玩。
紫苏街口的江门客栈,是杭州城内传统的老字号,档次很高。
吴法正就在这里落脚。
根据杜少为了解到的情况,吴法正此人,同样是山西大户人家出身。两年前考中秀才后,吴法正起了出外治学的心思,然后拖到今年方始成行。
杭州城已经是吴法正出行的第三站了。他是在近期顺着大运河到的杭州,原本就是打算在这文风盛汇之地交友治学,为它日中试打基础。
杜纪二人前脚进了客栈,后脚在伙计引领下,寻到了后间一处单人小院。
来开门的,是一个四十上下,皮肤黝黑,长随打扮的中年人。
之后主人吴法正闻讯而出,急急上前迎客。
像江门客栈这种位于城内的高档旅馆,其独门小院租金高昂。即便比不上后世的总统套房,也是行政套房的档次。
从这一点就能看出来,吴法正这位来杭州旅居的山西秀才,行囊势必是充裕的。
而从某种程度上说,家世丰厚这一条,也是和杜少为之流的本地阔公子公平打交道的必要前置条件......穷秀才是没法和杜公子做知心朋友的,最多混个捧哏的帮闲罢了。
好朋友见了面,自然是客气一番见礼。紧接着,吴法正呼叫了酒水服务......冰镇饮料,内容和藻园中品尝到的大差不差。
1635年这个夏天,上海临港工业区新出现的煤气制冰厂,令冰块这种避暑品,引起轰动的同时,光速传播到了杭嘉湖等传统明国绅士聚居地带。
与此同时,一些来自后世的甜品配方,譬如草莓圣代和杨枝甘露,也无可避免地跟随着罐头的足迹,传播到了大明腹地。
有了罐头,就有了不会腐坏的牛奶和各种时鲜水果。
而在这些甜品中,杨枝甘露因为独特的口感和高雅的名称,合了士绅口味,一时间成为了网红饮品。与冰块绝配的杨枝甘露,这几日俨然一副网红派头。谁家老爷消暑要是没有这两样享用,顿时没了档次。
江门客栈作为城内老牌,也是第一批给客人提供高档冰镇服务的酒店。
招呼着朋友在小石桌上喝饮料,吴法正这边告一声罪,去屋内更换衣袍。
等吴法正换好一身轻便的湖丝软袍出来,准备停当,三位公子哥,便带着各自的小厮长随,出门浪游去也。
原本按照杜少为的意思,今天他是想请哥几个去西湖乘画舫消费一番的。
然而吴法正却说,他自从来杭州后总是行程匆匆,不是拜会长辈就是赶场,始终未能亲身感受一番本地的风土人情。所以他今天想在城中转转。
左右都是瞎逛,既然新结识的外地朋友想看一看杭州,身为地主的杜纪二人自然从善如流。
于是一行人出门后安步当车,随意往那繁华处行去。
这一转悠就是一个多时辰。众人从菜市桥出发,先去贡院拜了先师孔圣,接着过贤桥和贯桥,到万寿宫转了转。最后走累了,大伙在观梅社前的茶摊处落了脚。
一坐到茶摊上,额头见汗,体型在秀才界算得上魁梧的吴法正,先是狠灌了两盏凉茶,然后接过长随递来的汗巾擦了脸,最后才甩起折扇,对杭州的城市文明精神建设给出了一个高评价:“好!好!景色秀美,烟柳名城,不带一丝烟火气。便是寻常百姓,街巷市井,竟也如许清洁齐整,不愧是天下文风汇聚之所在。”
杜少为闻言,和纪湘会意地对视一眼,面带得色道:“呵呵,长石兄看来是有所得?”
“只一事窥得一斑。”吴法正竖起手指,感慨地说道:“弟一路行来,城中竟然不见一个乞丐。只此一桩,便是京城也难及......不愧是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啊!”
听到外省士子如此赞誉家乡,杜少为大感得意,不禁哈哈大笑:“兄有所不知,那一干乞儿如今都在城外‘堆粪’呢。”
待到笑毕,杜少为起身,若有深意地引着吴法正去了街口茅厕“方便一二”。
吴法正还是第一次进杭州城里的“公厕”。
一进门,他就被震撼到了。整体用红砖砌就的茅厕,齐整的坑位都用砖墙隔开。整个茅厕地上干干净净,不见半点粪尿痕迹和夏天必备的蛆虫。
来上厕所的人不少。如此虽说有一些臭味,但很快就随着墙头的镂空砖眼散出去了。即便现在是炎热的夏天,这处茅厕的味道却足以能让人忍受。
更加令吴法正惊讶的是,在厕顶上方他看到了一个用铁管支起来的大铁箱。
而后在杜少为示意下,小厮去铁箱旁用力一拉......下一刻,吴法正秒懂:从铁箱中奔涌而出的水流,将他们方便过的一切痕迹都冲走了。
听到哗啦啦的冲水声后,一个须发苍白,佝偻着腰,穿着橙色马甲的“厕祝”走了进来。
见是几位公子哥拉了水箱,厕祝老兄倒也没说什么,只是嘴里嘟囔了两句:“冲水是有定时的!”
杜少爷闻言一笑,使眼色令小厮给厕祝赏了几个铜钱。
这下厕祝再不嘟囔了,道谢过后,他便去了厕后给水箱加水。
饶有兴趣的吴法正,急忙随着杜少一起去看究竟。
厕所后边是一条河道。厕祝其实只需要上下拉动一个铁把手,伸进河里的管道,就会将河水虹吸到隔墙的水箱里。
事实上这就是一个简单的人力套管抽水系统,后世农村电视剧中随处可见。
“不意尽有如此机巧。”
见吴法正啧啧称奇,杜少为便又领着他去了前边不远的地方。灌木丛中,一处砖砌的“化粪池”,最终解释了水冲厕所的奥秘。
事后,回到茶摊坐下的杜少为,这才细细给吴法正讲述了一番杭州城里乞丐和茅厕之间的关系......话说,几年前,有一伙山匪下山从良了...领头的叫周通。
后来,由于宅心仁厚,于是杭州城里的花子头便脱袍让位,余者公推周通坐了头把交椅。
做了龙头的周帮主,开始给手下成千上万的叫花子找饭辙。于是,他首先整理、完善、搭建了整个杭州城内的垃圾回收系统。
与此同时,丐帮在城外下风处又修建了堆粪场。几年下来,周通就这样将一个人见人嫌的买卖,做成了日进斗金的产业。
杜少为告诉吴法正,现如今,杭州城里所有的生活垃圾,包括各处修建起来的免费茅厕,都归丐帮所有。
市民平日里要缴纳一份垃圾清运费。而这些垃圾粪便被运到城外的堆粪场后,过段时间,又会变成上好的肥料,出售给周边的农民。
说到这里,杜少为不禁有些感叹:一开始谁也没有看上这等生意,直至出了个周通,城内某些不那么在乎面子的大户人家才发现这生意“做得”,有意染指。
然而那个时候周通羽翼已丰,再加上独家堆肥技术无人能破,于是周通就这样把生意做到了今天。
最后,杜少为告诉吴法正:之所以杭州城内不见一个流民饿乞,不光是因为清运垃圾的缘故。事实上,那周通早几年前,自从战舰炮轰上海县城之后,就公开投靠了某个不可言说之人......城里多余的叫花子,都被这厮卖到夷洲种田去了。
杜少为这一段故事,信息量很大。然而和他料想的一样,吴法正最终只关注了两件事:堆肥和夷洲种田。
见吴法正细细询问自家有关于堆肥一事,杜少为脸上露出了:“果不出我所料”的神色。
和那些混吃等死夜夜笙歌的二世祖不同。像杜少为这种人,可以说是传统士大夫中的精英。他们志在朝堂,年纪轻轻就对国事政事相当关心。
这一类士人,是不会因为粪便是秽物,而不屑于关注...尤其是堆肥一事,牵扯到了稼穑,就更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了。
这也是杜少为猜到吴法正关注重点的原因......之前的交往,他已经确认对方和自己是同一类人:大家都是有志向,接受能力强的“新一代年轻士绅”。
“也罢,看时辰尚早,咱们这也算是歇息够了。”
说到这里,杜少为起身:“今儿就遂了长石兄的意,且去城外走一遭,看一看堆肥场。”
当天后半晌,原本打算游湖的公子哥,租了船,去游历了城外的粪场。
调查结束后,吴法正对这样一个先进的生态循环产业赞叹不已。是夜,兴奋的吴法正和杜公子彻夜长谈。他毫不掩饰地称此项为“仁政”,并幻想着有朝一日将此项目在全国推广的景象。
有同感的杜少为,慷慨激昂一番之后,索性约了吴法正,打算明日结伴再去上海港那边考察一番。
吴法正欣然应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