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祸水东引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李致远喜道:“终于来了!”他等这一刻已经很久了,有刀有枪,腰杆子才硬,现在既然兵器已经送到,招兵的事也可以立刻展开了。

  不过现在这些送军器的兵丁闹着要进城也是麻烦,现在当兵的是个什么德行众所周知,说是一伙拿饷银的土匪也不为过。

  这要是放进城来保不准就得闹翻天,老百姓少不得要遭祸害,他得赶快过去处理这事。

  李致远想了想,就这么过去恐怕镇不住这群兵痞,“田四喜,你随本官去城西营房!”

  之前李致远让汪承宣安置随他来的那一百来弟兄,汪承宣也找不到什么地方去安置这么多人。

  最后才想起城西有个废庙,地方也还平整,就发动县里的差役将其稍微修整了一番,这才勉强完成了李致远交予他的任务。

  刚走两步,李致远寻思着这些兵丁恐怕不好打发,不好吃好喝的伺候着恐怕真得生事,可他现在哪来的闲钱去伺候这帮大爷啊?

  李致远正左右为难,看到躲在角落不言不语的汪承宣,不禁灵机一动,想到个祸水东引的好主意。

  “汪县丞?”

  汪承宣一惊,他今天已经低调的不能再低调了,一直待在一旁没有说话,没想到还是被李致远盯上了。

  他踌躇着上前,有些不安地道:“下官在,县尊有何吩咐?”

  李致远笑眯眯地看着他,不紧不慢地问道:“本官刚来还不太了解地方民情,不知婺源县富商之首是哪家啊?”

  汪承宣大惊失色,以为李致远这是要指责自己和地方士绅沾亲带故,相互勾结,违背朝廷任官规矩。

  他慌忙辩解道:“县尊是误会了,下官虽说和本县首富汪员外同姓汪,也的确有那么点疏远的远亲关系,但是来往一向不多,下官连和他到底是什么关系都说不清。”

  “况且他是婺源汪家,草民祖籍则是徽州绩溪,再说下官早年就随家父搬到了江西,和这边的汪姓宗族并无什么来往……”

  李致远忙打断了他不知真假的辩解,道:“这个暂且不提,不过听汪县丞所说,也是认可汪员外乃本县第一富商的说法咯?”

  汪承宣莫名其妙地点了点头,听李致远继续道:“如今徽宁道张副使差人给本官送来了些军器,人家当兵的大老远跑一趟也不容易,咱们县衙理应好好款待一番才是。”

  “可你也知道,衙门里财政拮据,实在拿不出多少银子,你我身为县衙首、次之官,难道不应该为衙门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汪县丞您和汪员外既然有点沾亲带故的关系,不如就由您说服他老人家代表本县父老招待下远道而来的将士?”

  “想那汪员外家财万贯,想必也是乐善好施之人,应该不会在乎这点花费,且又能博个为官府尽心办事、心系朝廷的好名声,他又何乐不为呢?”

  说完李致远又向汪承宣作了一揖,言辞恳切道:“若汪员外能解了本县这一难题,本官当亲自登门拜谢!”

  李致远高帽子给汪承宣、汪员外戴了一顶又一顶,还提出身为县官当负其责,也不给汪承宣反驳的机会,将话说得死死的。

  他又以事情紧急,再迟恐生事端为由,也不等汪承宣回答,就带了田四喜去了。

  李致远也怕耽误久了出事,也就没叫县衙里的轿夫,他打算自己骑马快些赶去。

  田四喜又不会骑马,李致远就差遣他先去北城门周大壮处,告诉他自己带着弟兄们马上就到,让他再拖延一会儿时间,不得擅自放人入城。

  他自己则跨上了匹马,一挥鞭,扬长而去,婺源县城也不大,骑快马转瞬即至。

  此时正是早饭时间,除了去城门盘查的十来人,营中百余弟兄正围在一起啃馒头喝稀饭,见李致远骑马飞奔而至,全都扔下手中吃食,聚拢到了李致远马前。

  李致远也不废话,高声道:“全体集合,拿好家伙,跑步前进,随本官出城!”

  众人齐声道:“是!”

  从南京城一路跑到了婺源县,这些穷苦出身的矿工、流民上战场厮杀暂时还是拿不出手的,但来个整整齐齐地齐步跑还是练出来了。

  众人跟着马上的李致远,一路呼啸而过,尘土飞扬,惊得原本还算宁静祥和的婺源小城一阵鸡飞狗跳。

  街上一大早前来赶集的行人纷纷躲闪避让,待李致远一行远去后,众人才纷纷打听议论起来。

  有惶恐不安的道:“这是出了什么事?难不成又有土匪杀来了不成?”

  有知晓些许内情的人则聒噪起来:“嗨,哪来的什么土匪,我听说是上头派兵给咱们新任知县送军器来了,你没看县尊老爷都骑马亲自去接了嘛。”

  “刚才那骑马的就是新来的知县老爷?这么年轻?”

  “可不是嘛,我跟你说,这新来的知县厉害着呢,还没进城,在城门外的‘接官亭’就给婺源的官绅富商来了个下马威,拉了一车的尸体,惨不忍睹啊,那个血流的啊,哎哟,当时就吓得几个老乡绅脸都白了,一屁股就坐地上了……”

  “真的假的?不过你个卖猪肉的是咋知道的?怎么说的好像你就在现场一样,难不成汪县丞还让你去卖猪肉给知县老爷?”

  “哈哈哈……”

  “牛老拐,你个卖菜的瘸子懂个屁,我表哥的邻居的妹夫在衙门当差,当天他就在场,是他回来跟我说的……”

  “你们就别在这瞎扯了,我刚想出城都没走成,现在城门都封了,说城外那几百丘八非要进城,我劝你们赶紧回家关好门,这些丘八比土匪还要狠啊!”

  “啊,怪不得知县老爷火急火燎地带人过去了,咱们还是赶紧跑吧,免得待会遇见了这些死丘八……”

  “是啊,是啊,快走吧……”

  李致远带着百来弟兄风风火火地赶到北城门时,周大壮正在城楼顶上和城下兵丁争吵。

  “丁千总再等片刻就好,我们知县老爷马上就到…….”

  “老子草你大爷的,都让老子等了多久了,老子给你们辛辛苦苦的送刀送枪,到头来连门都不让进,水都喝没上一口,他娘的,你到底开不开门!”

  周大壮憋着一口气,忍着怒火道:“丁千总,实在不是兄弟我不仗义,俺只是听命行事,没得到命令不敢擅做主张……”

  楼下依旧骂骂咧咧,周大壮只好不去理会,随他骂了。

  李致远摇了摇头,在城楼底下招呼周大壮过来:“大壮!”

  周大壮听闻李致远到了,终于松了口气,急忙下了城楼。

  “大壮,楼下到底有多少人?”

  “目测有三四百人,但是有些是赶车的车夫,我看拿刀的也就百多人吧,带头的是个姓丁的千总,自称是徽宁道张副使的人,一直在楼下骂骂咧咧,闹着要进城吃饭喝酒。”

  周大壮又有些担心地提醒道:“公子,我看这帮人行事跟地痞流氓也没什么区别,举止言语粗俗,真要放进城来,恐怕是引狼入室啊。”

  李致远笑呵呵地道:“放心吧,不进城,我已经给他们找了个好去处,包管让他们满意,我们省心,百姓也舒心。”

  “这边不用你管了,你现在骑我的马,立即去县衙,去把汪县丞给我请来,越快越好!”

  也不理会周大壮一副不解的样子,李致远回首喊道:“弟兄们都给我站直了,精神点!”

  又对守门的道:“开城门,随本官出城!”

  城门缓缓开启,李致远昂首阔步,身后跟着一百余手持刀枪、威风凛凛的大汉,整齐划一地踏着步子,弄得尘土滚滚,颇有几分煞气。

  城门外那一群东倒西歪、或倚或靠的丘八也被这架势唬得一愣,为首的那位丁千总更是惊奇,他好歹也算得上是久经行伍,自然看得出好坏。

  他原以为李致远找兵备道要军器不过是瞎胡闹,没想到这个年纪轻轻的小知县还真有几分能耐,就李致远身后一百来人这精神气,就远比他所见的大多数军队要强。

  于是丁千总也就客气了三分,没一上来就骂娘,而是径直向李致远走了过去。

  明朝文官地位极高,而武将地位极其低下,六七品的文官对三四品较高级别的武官呼来喝去也不是什么新鲜事。

  如今兵荒马乱,战乱频频,丘八们凭借着手里的刀枪也开始硬气起来了,但文官威势形成已久,武将们依旧不敢随意造次。

  而千总不过六品武官,又被李致远这架势给镇住了,于是丁千总上前客客气气地拜道:“在下徽宁兵备张副使麾下千总丁大山见过李知县!”

  李致远还施一礼,道:“丁千总客气了!”

  丁大山从怀中掏出一封书信,道:“在下奉张副使之命,送火枪、长矛、大刀等军器若干给婺源李知县,这是清单,请李知县查收!”

  李致远接过书信,谢道:“有劳丁千总,一路辛苦了!”

  丁大山也不拐弯抹角,直接道:“我手下弟兄赶了好几日路,风餐露宿的确实是累的不轻,现在好不容易到了婺源,为啥不让我们进城?”

  李致远忙道歉:“是在下怠慢了,不过丁千总也勿怪守门士卒,如今兵荒马乱,土匪盗贼猖獗,不少府县也遭了兵灾,婺源百姓对外来兵士十分惊惶,实在不敢随意让客军入城。”

  丁大山听闻此言,怒道:“难道我们弟兄辛苦一回,连城都进不得,一口热饭都吃不着?”

  李致远忙道:“丁千总且慢发怒,先听在下一言。”

  “在下也知道各位此行押送军器辛苦,实在是该好好款待一番,然而城内百姓确实惊惧,入城实在是不妥。”

  “不过本县富商汪员外知晓您远来辛苦,也为了安定婺源百姓,所以打算邀请众位去城外不远的汪家庄园暂住,好好款待一番,不知丁千总意下如何?”

  丁大山喜道:“当真?”

  李致远笑道:“当真!”

  这时周大壮也带着愁眉苦脸的汪承宣过来了,李致远过去将他一把拉了过来,笑呵呵地给丁大山介绍道:“这位是本县的汪县丞,是汪员外的远亲,就由他亲自带路!”

  丁大山哈哈笑道:“既然汪员外盛情相邀,那在下就却之不恭了,哈哈,弟兄们一定会好好谢谢汪员外!”

明末之血色华夏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43858/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