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龙城歌会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肖锋知道龙城人民比较喜欢唱山歌,尤其是在一些重大节日,比如说三月三、中秋节等喜庆日子,四面八方的山歌手和歌迷们都汇聚在一起,举行盛大的对歌比赛活动,俗称“赶歌圩”。据说歌圩举办之前,歌手们便相邀结伴,组成歌队。一般都是经常在一起唱歌相熟的老搭档组成一队,每队三五人不等。

  对唱山歌都是即兴创作、临场发挥的,歌队中通常有歌师一名,专门负责现场编词出歌。另有歌手若干,专门负责对歌演唱。有时,歌师也参与对歌。进入歌圩,各队互相选择对手,摆开阵势,相对而立或坐,群众四周围观形成一个歌场。

  何梅艳告诉肖锋,龙城山歌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历经沧桑而不衰。时至今日,每逢年节假日,鱼峰山下、小龙潭边、人民广场上,都有歌手自发结伴对唱山歌,围听者甚众,场面欢快热烈。在现代化的都市里至今仍保留着传唱山歌的古老文化形态,这在全国的城市中是罕见的。

  何梅艳给肖锋讲了一个有关歌仙刘三姐的故事,相传唐代有一壮族女子刘三姐为人刚直,机敏聪慧,口齿伶俐,善唱山歌。她用山歌与地主老财相斗,最后被官兵追杀,从鱼峰山跳入小龙潭骑鱼飞天。

  从此,龙城人民就把刘三姐视为自己的歌仙顶礼膜拜,并以广唱山歌予以纪念。鱼峰山上曾有一石刻,上面刻有刘三姐画像并刻书山歌一首:“唱歌好,唱歌得耍又得玩;不信你看刘三姐,唱歌得坐鲤鱼岩。”至今,鱼峰山上仍保留有“三姐岩”、“对歌坪”等遗迹。

  肖锋对何梅艳的话深信不疑,因为曾经有一次,他与同学一起游览鱼峰山时,就见到过这些遗迹。

  肖锋很佩服何梅艳对山歌了解得如此透彻,难道何梅艳从小就喜欢唱山歌不成?

  “你喜欢唱山歌吗?”肖锋问道。

  “废话,龙城人民谁不喜欢唱山歌?!”何梅艳骄傲地说道。

  “你去哪学呀?”肖锋很惊讶地问道。

  “在龙城很多地方都有人对歌的,特别是节假日或者重大节气,唱歌的地方人山人海,想学唱歌,多去听就行了呀!”何梅艳说道。

  “真是佩服你啊!”肖锋崇敬地看着何梅艳。

  “这有什么,当年我小的时候,父母都不管我了,我一个人四处晃悠,哪里人多就往那地方钻,慢慢地就喜欢上了唱山歌了!”何梅艳说道。

  “唱山歌好像有很多种表现形式啊!有时见一个人在独唱,有时又是两个人对唱,甚至有时候很多人一起唱!”肖锋说道。

  何梅艳于是耐心地给肖锋讲解起龙城山歌的特点,形式上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其中对唱是龙城传统山歌最常用且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对唱俗称对歌,是歌手或歌队互相比试歌才的竞赛形式,因此又成为赛歌、打擂台,具有强烈的对抗性、竞赛性,一般在举办歌圩时进行。

  何梅艳绘声绘色地给肖锋讲解着龙城山歌的表现形式,说得眉飞色舞,起舞飞扬,听得肖锋如痴如醉,一脸的神往。

  何梅艳说,歌圩是壮族人民定期集聚的传统歌唱节日,也称为歌节、歌会。举办歌圩的场所称歌场,多选在山坡、河畔及歌手们约定的地点举行。其规模少则数十人,多则成千上万。时间从早到晚,乃至通宵达旦,持续数日。

  “哇!那么多人啊?”肖锋问道。

  “是啊!就像城镇赶集一样的热闹!尤其是年轻人,通过对歌表达对对方的倾慕,假如两情相悦,则交换定情信物,两人就可以约会了!”何梅脸色绯红地笑着说道。

  “要不我教会你唱歌,咱俩对歌,然后约会!”何梅艳调皮地说道。

  “想多了吧?!”肖锋嘀咕了一句。

  “我不够美吗?”何梅艳等着大眼睛看着肖锋道。

  “美!这是另外一码事好吗?”肖锋脸红地说道。

  “看你脸红的样子,好可爱啊!”何梅艳怯怯地笑道。

  “……”

  何梅艳继续介绍道,大家比较熟悉的是歌仙刘三姐,但是其实当地最尊敬的两位歌神名叫妲贡妲旷两姐妹呢。

  相传龙城有一个地方叫穿山乡,那里有一个龙吐山,在山上有个歌庙,叫妲贡妲旷庙,庙里供奉的便是唱歌神。三位神像中一位身穿旗袍头戴圆边平顶帽,帽上还拖着一根带子的叫吒神。旁边各塑一姑娘神像,她们扎围裙,辫子盘两个圈,两朵花分别插在头的两侧,她们都张着嘴唱歌。

  这两位一个叫妲贡,一个叫妲旷,是两姐妹。据说穿山的山歌都是这两姐妹所传。传说古时候母亲生姐姐妲贡时难产,两天两夜生不下来,第三夜她家对面的山上突然亮起一盏大灯笼,红光照到母亲房里,妲贡便顺利呱呱落地了。第二年在同样的情况下生下妹妹妲旷。姐妹俩非常爱唱山歌。

  有一天,姐妹俩进山摘野菜不见回家,母亲找了五天五夜才发现她俩在山洞里攀肩唱歌。当母亲欣喜万分地呼叫女儿名字时,一股青烟飘过,姐妹俩化作两块石头。为了纪念她俩,乡亲们建起这座妲贡妲旷庙。

  “这故事太感人了吧!为什么那两姐妹化成一股青烟了呢?”肖锋问道。

  “我也不知道,大家都这样传,至于为什么我也不得而知,估计是成仙的一种说法吧!”何梅艳说道。

  何梅艳说在解放前,这里香火很旺,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是庙会,敬朝者都在千人以上。每到秋后人们还抬神像出游,出游队伍甚是壮观。队伍前面有五六个道师戴面具打峰鼓引路,后面的人抬着神像跟随,一行五六十人浩浩荡荡一路由庙里出发,越陌度阡走村过寨。头宵住木山村,二宵住巴雅村,三宵住大塘村。

  唱歌神住在哪里,那村就变成相当规模的歌会,附近几个村寨的村民都闻讯赶来,通宵达旦对歌,热闹非凡。唱歌神三夜过后才返回庙中。

  “你去祭拜过歌神吗?”肖锋问道。

  去了一次,那真是好玩啊!那时我才13岁,我跟着一位同学一起去拜庙会,农历十六,虽然天气晴朗,但是还是很寒冷,去祭拜的人却很多,大家浩浩荡荡直往庙会赶去,他们分成不同的对歌小组,捉对厮杀。

  “一般,比赛分开台歌、对歌比赛阶段、分手歌三个阶段。”何梅艳说道。

  正式的对歌比赛有规定的程序,开头要唱开台歌,开台歌是指歌会开始、正式赛歌之前歌手们所唱的山歌。

  每次歌手们聚会对歌,开台时,总要先唱上几段表示友好的客气歌,因此,开台歌也叫“客气歌”。

  开台歌的内容大都以歌手们互相表答相会重逢时的喜悦以及他们对山歌的酷爱之情为主,唱时气氛融洽,感情笃真,其中不乏幽默的调侃逗趣。

  如遇新老歌手对唱,新歌手往往会乘此良机想方设法向老歌手请教,而老歌手也总是当仁不让,把自己唱歌的诀窍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对方。

  在开台歌中,歌手们还常常互相称赞对方的歌才,其语言生动活泼,还不时夹带着一些辛辣的比喻,精彩绝伦,妙趣横生,让听众为之捧腹。

  开台歌后,便进入正式的对歌比赛阶段。传统的赛歌对内容、腔调等一般没有固定格式,赛歌一开始,歌场气氛立刻变得紧张热烈起来。

  赛歌双方锋芒毕露,毫不相让,用词诙谐风趣,出歌迅速犀利,千方百计想压倒对方。

  这又表现出龙城人不甘落后,敢于争先的性格。整个赛歌阶段,歌声此起彼伏,围观的群众便成了现场裁判。

  每到精彩之处,群众鼓掌欢呼,呐喊助阵,歌场情绪热烈欢快。

  赛歌接近尾声时,双方会自动唱起“分手歌”。一般情况下,此时对歌输赢己见分晓,双方对上几分钟后便告结束,内容多以互祝吉祥,相约下次再会为主,对歌情绪平和友好。

  而如遇两队实力相当,双方都不肯放过这最后时机,反而利用剩下的有限时间来充分表现自己。这样你来我往,各施其能,往往在这尾声部分再掀高潮,让听众大饱耳福。

  何梅艳说道,对歌中还有一种较为独特的形式叫盘歌,其格式较为严谨,歌词大都为七言四句,对仗工整,一般采用排比句式。内容包罗万象,多以群众熟悉的地貌山川、花鸟鱼虫以及生活常识、农业知识为主,也有唱历史人物、事件和故事的。

  听了何梅艳的介绍,肖锋感叹龙城人民真的很了不起,能够将山歌的内容、形式以及表现方法演绎得如此精妙绝伦,让对歌变得如此丰富多彩,这一切都是龙城的劳动人民在繁忙之余,对山歌倾注了身心,用歌声表达出心中的情感,表达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肖锋感觉自己今天不枉此行,自己来龙城上学6年,虽然也听同学们说起龙城的山歌如何的好,可是只有今天,在何梅艳的陪伴与描述下,自己才真正立体地去了解到山歌的知识……

绿茵妖孽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43962/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