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5-论道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李适之坐起身来,发了一会呆。

  那个在梦中梦到的人,到底是真是假,那个世界的生活,是真是假?

  那个,叫做李适之的人,是否真正存在?

  “李世直!”一个粗犷的带着点憨憨的男声在耳边响起:“你又在这里睡着了啊,天都快黑了,回去啦!”

  “哎哎,好,我马上就起来。”他起了身,向那个来寻他的胖乎乎的男孩走去。

  “你都不会觉得饿吗?每次都跑到这里来看夕阳到睡着。”

  “我也不知道,我只觉得每次看着,就觉得心里会十分宁静,十分舒适。”

  “是吗?不过我倒是觉得躺在这里睡觉蛮舒服的,但是到饭点了我就会饿得难受了。”

  “哈哈,吃过饭就天黑了,就有点凉了。”

  “是啊,所以如果以后想在这里睡觉,最好还是先准备点干粮什么的,吃饱了在这里睡觉还是挺不错的。”

  “你倒是想的挺好的。”

  “那肯定。”

  一胖一瘦二人在黄昏剩余的一点点余韵中笑闹着往回走。

  二人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小小的名叫漆园的地方,他们跟着先生一起学习、生活。

  先生姓庄名周,是个很特别的人,特别之处在于,所有人都觉得他很特别。

  二人回来时,先生正手握着一本书,坐在房中摇头晃脑。

  “世直啊,今日何去?”先生问道。

  “依旧故地罢了。”李世直恭恭敬敬地回答道。

  “非也非也。”庄周摇摇头:“尔飘然天地间,魂游古今世,又岂在故地?”

  李世直怵然一惊,先生一语中的,直直指出其梦中所见所闻,急忙点头低腰拱手:“望先生指点。”

  庄周却是不答,合上书起身踱步,一圈,又一圈,又一圈。

  李世直却不敢打扰他,也不敢起身。

  “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尔乃李世直,又何尝不是这一李适之,又何尝不是其他李适之。尔与他本一体,又何来分别。”说罢庄周便将李世直赶出了门,不待他再询问。

  “我…便是李适之?”李世直有些迷茫的挠了挠头,体内的气息忽而微微动了动,一丝极弱的气顺着一个奇特的脉络流去,似是有意、似是无意,轻轻戳破了一些无形的桎梏。

  李世直又变成了李适之。

  李适之闭上眼,轻轻地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地吐了出来:“我,便是李适之啊。”

  “你怎么了?”胖男孩问道。

  “我没事,阿华。走吧,我们吃饭去,我有点饿了。”

  “好啊好啊。”胖男孩阿华兴奋地喊道。

  李适之有些呆呆的看着自己的手掌,掌纹清晰明显,白净温软,看得出来是年轻人的手。

  但又有一些深深浅浅的划痕与老茧,明显是经常做一些粗重的活所形成的。

  一切都没什么问题,但问题在于,这并不是他自己的手,那么,这双手应该就是属于那个叫做李世直的男孩的手了?

  李适之又掐了掐自己的脸,明明也很痛啊,那自己现在究竟是一个什么状态,自己现在这副身体应该是属于李世直的,但是灵魂是李适之的…或者更准确一点的说,应该是说目前思维的主导应该是李适之,起码他现在是这么认为的。

  依照李适之的记忆来说,他应当是在一场试炼当中,但是有一点奇怪的是,他印象中仅仅是睡在一个游戏仓内,而且最开始的感觉确实也不过像是一个虚拟现实游戏。

  直到他选择了学派,昏睡过去进入游戏之后。

  那如果李适之的记忆、经历是真的,那么之后必然会出现一系列的选择与考验,那照这样进行的话,真正做出选择的人到底是李适之,还是李世直呢?

  但要说是李世直也不太对,他实际上也算是被庄周点醒的,虽然因为体内的气息加了些推波助澜的缘由,所以能够更多的保留有比较完整的李适之的思维。

  假设自己没有气息的帮助,那正常来说应该是处于一个神魂混乱的状态,连自我都无法正确的认知,那这样做出的抉择就一定会是最为符合内心的,这样的效果甚至比所谓的吐真剂要更厉害。

  就这样的处境来说,虽说有那么一些不可思议,李适之做出了推论,他应该是被拉入到了一个类似于神话传说中才有的幻境中,并被赋予了一个半真半假的身份。

  如果没有料错,很快就会有新的事件要发生了。

  “先生,您辞去了官职啊,为什么?”阿华很奇怪地问道。

  “为了那片云。”庄周瞟了一眼天边回答道。

  “啊?”阿华满脑子都是问号。

  “收拾东西走了。”庄周吩咐道。

  “哦哦,好。”阿华傻头傻脑地去忙活了。

  李适之不发一言跟着默默忙活。

  一行三人来到了河边,看到滚滚流淌的河水,一路向东奔涌而去。

  庄周忽然开口问道:“阿华,你觉得道有贵贱之分吗?”

  阿华挠了挠头,思考了一下回答道:“应该没有吧。”

  “适之,你觉得呢?”

  李适之听得很清楚,庄周说的是适之,而不是世直。

  “我也觉得应该没有。”

  “那么你们觉得道还有什么可贵之处呢?”

  “我…不知道啊,道就是道么,贵不贵我就不知道了。”阿华答道。

  庄周莞尔。

  李适之小心翼翼地回答道:“我觉得,认识道的人必定能够通达事理、明了应变,亦不会被外物伤害。所谓‘天机藏在心内,人事露在身外,至德在于不失自然’。”

  庄周深深地看了他一眼,便不再言语,继续向北行去。

  李适之与阿华也立马跟了上去。

  三人又走到一座城池旁,城中似乎刚刚经历了战火,可以听得到还有隐隐的妇孺的哭泣声,残存的火焰燃烧的噼里啪啦的声音。

  庄周又停了下来:“你们听过吗?”

  “是什么啊?先生。”阿华问道。

  “所谓,乃是风吹万种窍孔发出了各种不同的声音。”

  “啊,那我就听过海螺的声音,那算是吗?”

  庄周摇了摇头,转向李适之:“你听过吗?”

  李适之摇摇头表示没有。

  庄周扯了扯嘴角:“那你听过诸子争论吗?”

  不待二人回答,庄周自顾自的继续说下去:“不过一群迷失自我之辈罢了。他们专心窥伺别人的是非来攻击;他们默默不语等待致胜的机会;他们如同秋冬景物般一天天地衰败凋零;他们沉溺在所作所为当中无法自拔;他们越老心灵越是如受绳索束缚般闭塞。他们时而欣喜,时而愤怒,时而悲哀,时而快乐,时而忧虑,时而嗟叹,时而反复,时而恐惧,时而浮躁,时而放纵,时而张狂,时而作态。这种种情态在心中日夜交替不已,又不知道它们是怎样发生的。”

  庄周忽然直直地看着李适之:“你觉得这些是如何产生的?”

  “我觉得也不能完全怪他们。毕竟人一旦受成形体,便要在其剩余的年月里不断地失去其真性,和外界事物相互接触、摩擦,驰骋追逐于其中,而不能止步。”

  庄周点点头:“不错。如果依据自己的成见作为判断的标准,那么谁没有一个标准呢?何必一定要了解自然变化之理而心有见地的人?就是愚人也是同样有的。

  每个人都自以为自己的发言不同于小鸟的叫声,到底有分别呢?还是没有分别呢?

  儒家墨家的是非争辩,不过是他们各自肯定对方所非的,而非议对方所肯定的。

  然而要肯定对方所非的而非议对方所肯定的,则不如以空明的心境去观照事物本然的情形。

  你能明白我说的吗?”

  阿华摇摇头:“不明白。”

  李适之同样表示不太明白:“还望先生再细说。”

  “世界上的事物很多都是非此即彼的。从他物那方面看不见,从自己这方面来了解就知道了。彼和此是相对而生的,虽然这样,但是任何事物随起就随灭,随灭就随起;刚说可就转向不可,刚说不可就转向可了。

  有因而认为是的就有因而认为非的,有因而认为非的就有因而认为是的。‘此’也就是‘彼’,‘彼’也就是‘此’。彼有它的是非,此也有它的是非。

  果真有彼此的分别吗?果真没有彼此的分别吗?

  彼此不相对立,就是道的枢纽。

  合于道枢才像得入环的中心,以顺应无穷的流变。

  ‘是’的变化是没有穷尽的,‘非’的变化也是没有穷尽的。

  所以说不如用明静的心境去观照事物的实际。”

  “心如止水吗?”

  庄周点点头:“你也可以这么理解。

  是有它是的原因,不是有它不是的原因;

  为什么是?自有它是的道理。为什么不是?自有它不是的道理。

  一切事物本来都有它是的地方,一切事物本来都有它可的地方。

  没有什么东西不是,没有什么东西不可。

  所以一切稀奇古怪的事物,从道的角度来看都可通而为一。

  万事有所分,必有所成;有所成必有所毁。

  所以一切事物从通体来看就无所谓完成和毁坏,都是复归于一个整体。”

忘忧仙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44887/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