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组裁判已经过了二十名参赛者了,留下复赛的少之又少,再加上三个人都饥肠辘辘了,所以比较严肃地直入主题:“开始表演吧。”
宋康宁早就看到了立在正对着裁判组前方的桌子,上面还摆放着一块醒目和一把折扇。
讲评书的基本道具都给预备好了,宋康宁虽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她会模仿评书表演者的动作啊。
最重要的是她拥有着强大口技的本领,无论是模仿不同的人、动物,还是自然界的声音,都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了!
于是,宋康宁走到桌子后面,从旁边搬来一把椅子,端端正正地坐在椅子上,用手指夹起醒木落下,“啪”的一声响,就开始讲起了《水浒传》武松打虎的故事。
评书是炎黄国一种古老的传统口头讲说表演艺术形式,说白了就是讲故事!
各地的说书人用自己地方的方言声情并茂地讲故事,而到了现代就都用普通话来讲评书了。
古代说书是坐着表演,但到了现代就变成站着说书了。
宋康宁怎么舒服怎么来,所以她就从旁边搬了一把椅子坐着。
就这一点,裁判组也没说什么,但却更加认为她是一个十足的门外汉了。
而宋康宁之所以选用《水浒传》片段来讲,是因为《三国演义》和《水浒传》本来就是明代时候的话本,所以并不想花费太多精力的宋康宁就直接拿过来,基本上不用进行二次创作了。
醒木响过之后,一开口宋康宁就用上了丹田发声法,声音透亮、气息悠长。
本来对最后这名参赛者并没有多少重视的裁判组一下子认真起来,听着这名年轻的参赛者惟妙惟肖的讲述满心惊喜。
谁能想到已经最后一名了,居然让他们找到了一个好苗子?
不听不知道,等到听完了宋康宁的这段评书之后,中年女子率先开了口:“呀,你模仿的虎啸和风声,还有武松喝酒的声音、走路的声音简直绝了!”
“哦,就连酒碗放到桌子上的声音都好像实物表演一般。”
青年男子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字正腔圆,而且情感到位……不亚于真正的评书表演者了!”
其实,他想说比不少说书人讲的都好,但碍于有曲艺协会的人在,就换了个说法。
中间的中年男子同样的高兴:“不错!”
“这是一张登记表,你先填了,然后我再与你说复赛需要做的准备。”
宋康宁微笑着接过那张表格,填写完毕,再交还给对方。
那名中年男裁判拿过登记表,从头到尾看了一遍:“呀,你是龙城大学的学生啊!”
“家里没有搞曲艺的亲戚吗?”
宋康宁脆生生地答道:“没有。”
中年男裁判觉得宋康宁简直就是一块璞玉,还是祖师爷赏饭的那种拥有着说书天赋的璞玉。
于是,就像狗看着肉骨头,两眼冒着绿光循循善诱着:“宋康宁同学,你是不是很喜欢讲评书这门艺术啊?”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