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段老先生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临巢楼二楼,这里凭栏远望,六百里巢湖壮阔江景可尽收眼底,但是眼下,这四下的众人却是无心欣赏巢湖江景。

  比起来庐州府牧张卫庐的郁郁之色,那庐州刺史周玄明无疑是显得十分坦然,甚至可以看出在窃喜中,侄儿周子扬的一首《七律咏雪》彻底是让梅党落入了下风。

  “庐陵王想要弥合庐州与建邺朝堂的关系,借此获升亲王之位,算盘倒是打得不错,可终究还是想的太过简单了,庐州百年之局,又岂是他一介郡王能够说破就破的,其中的水还深着呢!”

  周玄明的目光从张卫庐的身上扫过,很快又落在了庐陵王的身上,暗自心道。

  而周玄明目光尽头的庐陵王赵乾,并未注意到有人盯着自己,就算注意到了周玄明,恐怕眼下已经是有了燃眉之急,顾不得这其中的深意了。

  是的,没错,庐州才是庐陵王手中的最大筹码,从他获封庐陵王开始,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久以前他降生在这个人世的时候,赵乾就似乎与庐州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唯有掌控这座横亘在吴国北上中原咽喉的庐州,赵乾方才是有可能更进一步!

  且不说太子凭借嫡长身份获封东宫之位,如今吴国皇室之中,他二兄、三兄已经皆是亲王蟒袍加身,更有着足足小了他三岁的八皇弟也于不久前凭借东海战功获封“靖王”。

  他赵乾,与这些兄弟比起来,已经是落后太多了!

  “若非方才反应及时,随着舅父悬赏千两白银悬赏诗文,恐怕现在舅父也是对我寒心了吧,周子扬,你还真是好狠的手段啊!”

  庐陵王显然是瞧出来了那周子扬《七律咏雪》的用意,这首诗文并非是无可挑剔,但摆在眼下这个局面,这个处境,他周子扬写出来的东西,四座宾客恐怕还真的无法压过去。

  想到这里,庐陵王还是报着侥幸的心理向身旁的纪师爷压低声音问道:“可有士子写出来上好的咏梅诗文?”

  纪师爷脸色僵硬,微微摇了摇头回道:“并不曾,恐怕就是有了上佳的咏梅诗文,其用意、构思也未必能够比得上周子扬的这首《七律咏雪》,王爷这场文会的用意,已经是落空了。”

  庐陵王无奈的点了一下头,庐州府自古就是中原咽喉、军事重镇,要这些庐州府的本土士族子弟舞刀弄枪、纵马谈兵自是不在话下,但要作那些风花雪月吟赏烟霞的诗文辞赋就是为难了。

  尤其那周子扬更是吴国四大才子,泰和十六年的国士【无双】,盛名之下,更是令人望而生畏。

  “实在不行的话,只能请求段老先生作一首咏梅诗文圆场面了,舅父若是在这场文会上太过难堪的话,那些庐州府豪族必定是对我心生间隙。”

  一旁的纪师爷听闻庐陵王这般说之后,却是提醒道:“恐怕这一点殿下也是行不通,那段老先生自乞老还乡之后,早已经是不问政事,此番愿意答应殿下出席临巢楼文会评状已经是给足了面子,若是再让其作咏梅诗文涉入党争之中,恐怕会让段老先生……寒心。”

  纪师爷的这番提醒,庐陵王岂会是不知,只不过两权相害取其轻,比起来控制庐州府的那些本土豪族,一个退避政事多年只余下清誉名声的段老先生,自然是庐陵王选择舍弃的。

  “你去准备吧,若是迟迟没有变数,只能够如此了!”

  纪师爷点了点头应下了,作为幕僚,他已经是将其中利害悉数告知了庐陵王,这是本职,至于如何取舍行事,纪师爷只能够应殿下庐陵王行事。

  庐陵王所说的段老先生乃是先朝时中的一员朝廷重臣,全名为段元正,也曾是先朝中一名国士【魁首】,擅长诗文,因为早年的一份人情,此番被庐陵王请来临巢楼做文会的评状。

  这个时候的段老先生则是在看着那周子扬所作的《七律咏雪》,其诗文的构思,用笔和字迹皆是无可挑剔,让这位段老先生连连赞叹道:“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啊!”

  段老先生年岁已达古稀,从不涉及党争一事,至于梅雪之争,虽说有过耳闻,却是并未放在心里去,如今在这临巢楼里作评状,眼中也只有诗文作的好不好,再无其他。

  这也是在庐州府牧张卫庐的郁郁面色之下,段老先生能够始终处之泰然将这篇《七律咏雪》奉若珍宝鉴赏的原因。

  “老师。”一名约莫三十岁的身影走近段老先生,手中捧着几卷诗文。

  段老先生的虽是致仕归乡,不问政事,却也在乡中传授学术,开坛讲学,身边的这位青年名为卢博远,乃是段老先生收入门下十多年的亲传弟子。

  段老先生毕竟已是古稀之年,精力有限,来这临巢楼文会做评状,自是不可能事事巨细,每篇士子的诗文都过目一遍,只得先是交给卢博远这些学业有成的亲传弟子审视一遍过后,择选出其中优作再送到段老先生的手中过目。

  “这些都是选好的优作?”

  庐陵王的纪师爷也来到了段老先生的身边,见卢博远点头,知晓这些都是选出来的上上之作。

  “其中有一篇禾芫师弟也是看中了,只不过一时失误,溅了一些茶水在其上,烘干后就送过来。”

  卢博远口中的禾芫师弟正是段老先生最为喜爱的关门弟子,听闻给诗卷溅了茶水,段老先生也没追究,神色却是看得出来对这位关门弟子的宠爱。

  挑选上来的诗文并不多,不到十卷,见到纪师爷到来身边,这段老先生也是说道:“纪师爷也擅长诗词,不若留下来看看这些优作?”

  “如此自是再好不过。”纪师爷过来就是打探状况的,听闻段老先生这般说,立即就是答应了下来。

  正应着,纪师爷就是将卢博远递过来的几卷诗文打开来看看,一目十行,走马观花,看的飞快,一直到最后手抓了空,方才是问身后的卢博远道:“没了?”

  “挑出来的都是这些了!”

  纪师爷的面色稍稍难看,果然,在随后的段老先生再看,脸色也是变得严肃,完全是没有了针对周子扬那篇《七律咏雪》的重视。

  临末,扫阅完了所有诗卷的段老先生也是给了中肯的评状:“这些诗文中大多咏梅,只余下两三篇咏雪,虽然有几篇作的不错,只不过无论是咏梅,亦或者咏雪,用词立意未免都有些落入千篇一律的俗套了。”

  纪师爷不语,这些诗文他已经看过,知晓段老先生说的乃是事实,虽然其中几篇作的是不错,但比起来周子扬所作的《七律咏梅》差的可是不知一点半点,简直是萤火和皓月之辉。

  段老先生的目光从这些不得意的诗作上挪移开,再度看回了周子扬的《七律咏雪》,道:“看着这次的临巢楼文会八斗之作已知花落谁家了!”

  “师父……师父!”

  段老先生的声音刚落下,身后不远处就是跑过来一道年岁不到二十的少年,举着手中的诗卷,面色有些兴奋的喊道:“师父,这里还有一篇诗文呢!”

  这人正是段老先生最为喜欢的关门弟子禾芫,段老先生也知晓这是那篇被这小弟子溅了茶水的诗卷。

  纪师爷见禾芫年少,又能够看出来什么好诗文,并未当真,心中还在盘算着如何和这位段老先生开口,拟作一篇咏梅诗文。

  段老先生的态度却是和纪师爷截然相反,自己众多亲传弟子当中,就属这位禾芫天分最高,否则段老先生也不会在古稀之年将他收为关门弟子。

  段老先生在小弟子禾芫的手中接过了那篇诗卷,言语十分和蔼的慈笑道:“好,就让为师看看禾芫看中了哪篇诗文。”

  段老先生第一眼看过去,是一首七言诗体,字行数看上去似乎也是一首律诗,但旋即却是给否了,因为他注意到了这诗卷之上居然有两道诗题。

  “居然是写了两篇绝句……”

  段老先生稍稍意外,似乎是起了一丝兴致,耐着性子继续看了下去。

  良久,正当一旁的纪师爷欲要开口之际,段老先生却是攥着手中诗卷的一角,神色之中又喜又惊道:“好字,好诗,好文采!”

山海潮纪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53123/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