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烧曲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烧曲

  就连苏油都不禁感慨:“辛娘若是男子,做一郡太守都绰绰有余。对了,先帝赐你家‘忠孝立身’的匾额,怎么这次来我没有见到?”

  辛娘说道:“先帝的赏赐不是用来炫耀的,我害怕儿孙们以此张扬,不思上进,便藏了起来,连他们成年之前,都不能见到。”

  苏油想起赵顼赐建在可龙里的家庙,不由得肃然起敬:“明达义理,谦逊虚怀。这一节,我苏家都赶不上辛娘,真是令人钦佩。”

  辛娘笑道:“使相就是说笑了,要是吴家有朝一日能够建起家庙,先帝赏赐的匾额,必定是要悬挂于其中的。”

  苏油这才问道:“家里其它孩子呢?”

  辛娘说道:“他们在相州游学,庄子上好些新种,机械,都是他们从那边引进过来的。”

  苏油问道:“韩家门下?他们家我熟悉,要是需要我写信介绍引荐什么的,辛娘只管开口。”

  辛娘笑道:“如果有需要,辛娘自不会见外,一定是要劳烦使相的。”

  话虽然这样说,其实语气里充满了自信,老凡尔赛了。

  这倒是吸引了苏油的主意,回去准备好好跟韩纯彦打听打听辛娘家老二老三的情况。

  诸事了解完毕,开始宴席,吴存之知道苏油的爱好,都没有杀羊宰牛,直接放翻了一口大肥猪,剩下的就是鸡鸭鱼,给苏油来了一场村宴。

  席间苏油谈起了乡村经济流转的话题,对辛娘说道:“吴家庄的发展令我赞叹,不过如今却是到了关口,我是这样想的啊,辛娘你何不在漳河建造一个码头,再造几艘船?”

  “要是能将吴家庄打造成一处通衢,今后这里就会成为商品集散地,这样吴家庄必定会更加蒸蒸日上。”

  辛娘有些为难:“使相的主意定然没有错的,不过吴家庄没啥拿得出手的东西。要成为通衢,那就得有让人家慕名而来的东西才行。”

  苏油笑道:“原来辛娘已经考虑过这些了,那就正好,这次来啊,便是想给庄子上带来一份产业,解决刚刚辛娘提出的那个问题。”

  辛娘知道苏油的陶朱之能,只要探花郎说能搞,那一般都是点石成金的产业。

  而且苏油从来都大方无比,生财之道不知道送出去多少,不禁暗自心喜:“不知道使相想要我们吴家庄搞什么产业?”

  苏油说道:“用甘薯酿酒,咱们做地瓜烧!”

  吴存之是武夫,也好这口,闻言立马赞同:“这个好!就做这个!”

  辛娘不禁嗔道:“可趁了你的意是吧?!”

  ……

  理论上讲,只要是富含淀粉的物质,在酵母菌的作用下,都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但是这只是原理,要制作出风味甘美的好酒,还有很多功夫技巧。

  总体来说,地瓜不如传统的酿酒粮食。

  不过当年苏油所在的村子,几家酒坊的红苕烧酒的味道却也不错的。

  其诀窍就在于曲药。

  川中乡间所用的曲药和北方乡间所用的曲药相比,川中的黑药里边包含了多种香料,造出的曲酒比北方的纯干烧,香型上会丰富很多。

  吃过饭,随船带来的家伙事儿也下来了,一台锅驼机,一台多用途动力转化设备,一台磨机,还有好些个巨大的磁州窑大陶缸子。

  除此之外还有锯台。

  锅驼机的好处就是啥燃料都吃,只要水能烧开就能动,特别适合农村。

  酒厂地址就选在离漳河不远的一条溪边,方便取水。

  如今正是收甘薯的时节,苏油让各乡的里正回去打招呼,他要收三万斤甘薯,两万斤玉黍,甘薯三百钱一石,玉黍四百钱一石。

  价格只有麦子和稻子的一半,之所以这么不受市场和农户待见,主要是因为这两种东西对于农户来说,保存,实在是大问题。

  鲜地瓜一般就是堆放保存,最多只能保存半年,开春就要发芽变空。

  要延长保存时间,那就得采用切丝切片干燥成红薯干的方式,那样做却又将耗费大量的人力。

  玉米更讨厌,因为胚体巨大,脂肪聚集,非常容易酸败长霉。一般就是种子挂房檐通风保存,存粮堆存,就这样在农家也不过一年。

  相比于稻米小麦的三到四年,高粱的六七年,小米的十年,抗风险能力太差了。

  苏油让朝廷收纳玉米做赋税的原因,是因为玉米如今在全国的产量还不高,价格便宜,每年收上来的玉米可以作为饲料用于如今蓬勃发展的畜牧业,保证能够及时消耗,才敢放开这个口子。

  不过这个价格已经让肥乡几处庄子的老百姓开心异常了。

  如今虽然解决了温饱,家家有储粮户户有猪羊,但是宝钞这玩意儿却真是不多。

  探花郎这价格实在,他带来的收购价是大名府里粮商那里打听来的价格,却忘了将运费扣除,大家也乐得不告诉他。

  不过老百姓们也忘了,探花郎一声招呼,大家齐心合力给他将带来的大陶缸埋在土里,还在上面修起了酒棚,探花郎也没打算给他们工钱。

  虽然解木头有锯床,但是扎麦秆铺屋顶砌灶台总还是需要人手的。

  不过苏油还是将庄子上的妇人都集中了起来,每人发给一把从大名府带来的刨刀,可以给甘薯去皮用,工钱一天百文。

  苏油做事从来大气,灶台是小龙灶,十口灶眼,一次能够蒸十口大锅。

  理论上讲,物料颗粒越小,物料与酵母接触时间就越快,发酵也就越快,产量也就越高。

  但那是生产酒精的方法,却不是生产美酒的方法,因为物料太细,按照农村的加工方法,火候稍微没控制好就会糊掉,还有很容易就会发酵过头,导致酸味和苦味的出现,影响酒的品质。

  其实工艺还是挺难把握的。

  好在苏油有各种仪器仪表的帮助。

  将锅驼机烧起来,带动磨子,将刨去表皮并蒸熟的地瓜丢进去,还接上一根细水管进水,地瓜浆子就从出口流出来。

  浆子送到大马口铁盘子上放入锅上的蒸箱二次消毒,然后冷却到三十八度左右,倒入半埋放在地里的陶缸里,再倒入事先磨好的曲药浆料,添水搅拌均匀。

  之后用魔芋胶膜密封缸口,用麻绳扎紧,在缸子周围堆上麦秸保温发酵。

  如果温度升高过快,还要采取降温措施,之后每天搅拌一次,保证发酵过程的均匀。

  这个方法是快速制备工艺,苏油只是给吴存之与辛娘做个展示,告诉他们这方法这个酒厂可以用,但如果技术不过关,最好还是用颗粒料,就是红薯丁拌曲药的传统方式酿造,效果还会更好。

  甘薯本身含糖量高,苏油用的又是准工业方法,发酵过程比传统民间工艺快得多,从六到十天加速到了三天。

  三天之后便可以蒸酒了,因为是浆料,必须增加酥松剂,才能让蒸汽充分发挥作用。

  酥松剂就是秸秆、麸皮、稻壳、粮食酒糟之类的东西,与酒浆充分搅拌之后上锅,盖上冷凝器就可以出酒了。

  这种方法产量比传统方法要高很多,对于苏油这样两世的高手来说,五十斤红薯能够出十八斤五十度左右的酒。

  五万斤甘薯和玉黍,用了苏油一百五十贯,加上曲药柴火工钱等的一百贯,两百五十贯的本钱,酿出了一万八千斤的烧曲。

  董非的烧刀子在河北出榷价格是一斗五百文,烧曲就算便宜一些,按照四百文一斗,一万八千斤也价值七百多贯。

  新出的烧曲风味还不到最佳,因此苏油只取了三百斤酬谢了前来帮工的乡亲们,往陶缸加入曲药,倒入其余的烧曲,全都继续窖藏封存起来。

  需要再过一年半到三年,这地瓜烧曲的风味才能达到最佳。

苏厨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54665/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