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王吴山如是运气好——
杨佶此趟来、确实是想着一晚把三项业务一次性解决的想法。
当他钻人秘道那刻,杨佶也感应到了,只是他没有与吴王打个照面,自然不知道这人就是吴王。
而且元老院还有两股强大的气息,他一时间也不好走开。
这次杀到徐国,完全是有懒于宋明月的信息——
圣人组即将解散!
这信息让杨佶确定了下一步计划:
做人、就要有头有尾是不是。
本来他留下徐国天机树、事实上已达到他的目的。
只是他没想过这么快罢了。
先是晋国快人一步、直接自降为公,这晋王周密果然是聪明人,他这举动、直接等于提醒其他各国——
想生存下去,这无疑就是最好的办法了。
结果、先是辽王紧随其后,然后魏国变成夹板里的砖,硬也没用还是顺应大流......
三国先后并入大景,无疑让杨佶又心痒痒了。
此时、如果调集力量,直接与徐王硬扛都没问题——
所以他又带上原班人马先摸入大徐京城,紧接着,一个更加利好的消息:圣人组解散!
至此、天下定矣!
他干脆不再调动辽魏两国圣人,等圣人组成员各自回家,便马上展开攻击。
大徐无疑是有一战之力的。
四大圣人立国,而且其中王族两圣,这种结构甚至比当初的大景还好。
王族的势力得到充分发挥,其他两宗圣人还只能乖乖听话——
徐国那怕不依靠外人,做好死拼的准备、杨佶还真不想即刻动他。
单以自家原五圣人的班底,打起来仍然是危险重重!
如果并入大辽大魏的圣人?那样子力量是够了,只是、两国圣人他怎能信得过呢?
万一临阵倒戈,自己的秘密又暴露出来,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可惜徐国根本没有拼命的念头,很快、两大宗门的圣人各自回宗,圣人组解散。
杨佶喜出望外,当晚既发动攻击!
真相就如此搞笑,只要他迟上一天,徐王的告天下书出来,起码这棵天机树徐国能自己砍......
街道两头、这次他让夏清竹与娇娇去押阵。
天机树旁的元老院一直有两股强大的气息,这也是他不敢随便让黄侯两人走开的缘故。
幸好这两股力量没有走动,让杨佶慢慢轰炸完王宫,再飞临天机树下。
摧毁天机树,能让黄侯两人收获一点自然是好,如果麻烦那就算了。
天机树一旁,果然站着两名老头子......
“徐国元老、吴天,吴修德恭迎景国大能。”
等三人成品字站好,吴天即上前行礼。
杨佶等人一时间也不清楚什么状况,但既然他没动手,那就聊两句吧!
自己三人自然不惧,但打起来其实也就浪费能量罢了。
三对二,自己一方没有绝对的把握留下他们。
或者说,打着打着他们随时可以逃走......
“你们走吧!不要浪费时间。”
杨佶干脆劝说起来。
要打、起码等自己组织起十个八个圣人,应该能把两人围起歼灭。
“吴某人此来只是想对景王转达我家大王几句话,说完就走,还请杨大人稍安。”
吴天虽然没见过杨佶,但景王五人组,就他一个年轻男人,天下谁人不知——
“哦?吴老但说为妨,我可即刻转达我家大王之耳。”
杨佶自然不想等到夏清竹过来。
一来还不知等到什么时候,二来这里是敌人的地盘哪!
虽然有信息显示另两名圣人归宗,但谁知里面有没有什么变化?
尽快解决问题才是上着。
“如此、老夫便说了。等大人灭得此树后,明天一早我家大王便向天下宣布:自此愿投景王摩下,还请转达至景王陛下......”
吴天此时并不是很急。
按时间推算,自家大王应该已出城了。
传闻景王从不追杀敌人于城外,此事已稳,慢慢解决眼下问题便可。
自己两人只要一心想逃,那怕对方五圣齐至也一样逃得了,无所谓的。
“识时务者为俊杰!贵大王深明大义,此举可令天下无数人民免受兵戈之苦,大善啊!”
杨佶摇头晃脑,努力拼出一句话。
人家要投降,当然是要赞美两句,点出人家投降是为了天下人民,而不是为了自己这区区小命.......
“大人明鉴!如此、老夫等告辞!”
吴天微微做叩,随即与吴修德腾空而起!
投降是一回事,他可没想过能劝说杨大人不要摧残天机树——
人家残忍到连自家的都砍了,他凭什么认为能保全。
而且、可以想象景王也是不可能留下自用的。
这棵天机树。稍微懂事的人都知道、妥妥就是祸害的根源,谁留谁死。
自家也是一时糊涂了。
当天下只剩下一棵天机树,除了摧毁,别无他法。
只看联盟倾刻间便四分五散已能说明一些事了——谁愿意不顾自身安危去替他家守树呢?
又不是一天半天,一年半年的问题。
景王还如此年轻,分分钟要守几百上千年,想想就知道有多麻烦了。
等吴天走后,杨佶笑呵呵的朝两人一指天机树,“别客气,最后一棵了。”
黄昭吟心情复杂地瞅了他一眼,默默飞身上树!
骗谁呢?
最后一棵?
明明是他还拥有两棵天机树,也正正是因为这两棵天机树形成的空间,才让他与夏清竹在这场战争中获得最后的胜利......
杨大人的法宝、她们暗地里也不知推衍过多少次。
结果就是:杨大人必胜,天下间谁跟他斗,根本就熬不下去.......
杨佶等两人抢宝,马上把徐王投降的信息转给夏清竹。
不一会、夏清竹的信息也过来了——
“难怪、今晚两边街道都没出现一个敌人,看来他们确是早想好的。你说还要不要追杀徐王呢?”
夏清竹自然不是好斗,她只是认为、想杀大王是杨佶的嗜好。他要杀就杀吧!
“算了。投降的不杀,这是信任的底线。如果投降也杀,那天下必将越发动乱。”
杨佶想通了。
大王只是一个称呼,与个人无关!
当他们投降那一刻,他们已不算是大王了。何况、投降也杀?那以后谁还敢投降呢?
甚至、已经投降的也分分钟做好再反叛的心思,杀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