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北境列夫塔克财阀的战争装甲步兵也抵达了火地岛,财阀世界冠以联邦政府之名的军队完成了集结。
西元2990年6月18日,联邦军十二万台战争装甲步兵,挤在火地岛的地面校军场上。
一场空前的誓师大会正在召开,由联邦军元帅郑常洛代表全体士兵,做了誓词。
虽然誓词内容千篇一律的单调,但在这种场合下确是非常鼓舞人心。
十二万机甲士,六十万后勤兵,齐声高呼单一的音节。
数百艘各色军舰,围绕着火地岛拉响了古老的汽笛。
其声震寰宇,其势不可挡。
伴随着冰冷的海风,将这种悠长的单音节,送过了冰海,飘到了南极,掠过了玛丽伯德平原,最后传进了自由城。
不知道这样可以给南极洛卡斯带来多少的恐惧。
这次联邦海军是由南云财阀与甘达地财阀的军舰组成,这支特混运输舰队清一色进行破冰改装。
由十三家财阀共同出改造费用与租赁费用。
可南云财阀还拿出租赁军舰费用的三分之一,用于向联邦央行缴纳保险费用。
此举被甘达地与其它财阀看来是多此一举。
联邦舰队的规模达到了二百多艘军舰,其中有八十艘破冰运输舰,以及各种级别、各种吨位的护航战舰。
舰队总吨位达到了二百七十万吨,这相当于联邦扩军计划之前,两个财阀的全部海军兵力。
破冰运输舰集群以及护航特混舰队的规模,一次能运输六万台战争装甲步兵。
所以联邦军按照事先约定好的计划,分三批登陆南极洲。
第一批登舰的有六万台战争装甲步兵。
由摩根财阀军两万两千台、罗德里戈财阀军一万三千台、南云财阀军一万两千台、阿斯塔法财阀军八千台组成。
联邦军总指挥郑常洛元帅,以及元帅部所辖的五千台暮阀虎贲近卫军,也随第一批登陆。
临行前,郑常洛还专门把郑鸿博单独叫来,细细叮嘱了一番。
总有很多不放心的事情,特别是郑鸿贞的战死,让郑常洛内疚了很多年。
这次他对郑鸿博的安危特别重视,转身对身边的憨牛说:“犨将军,你带着护林卫护卫世子吧。”
憨牛自也没什么意见,保护老的和保护小的同样重要,正准备应诺。
可郑鸿博却说:“父亲,如果护林卫跟了我,那么您身边的护卫力量就薄弱了。”
郑常洛欣慰一笑:“我身边有五千名黑光虎贲,就算纵横天下也是无敌的存在。而你身边大多为新招募士兵,所以虎林卫跟着你,也方便你治军。”
然后,郑常洛也不等郑鸿博再说什么,给憨牛使了个眼色。
憨牛心领神会回道:“憨牛领命!”
随即憨牛带着六百虎林卫,进入了郑鸿博的暮辉财阀军的队列。
郑鸿博还想说什么,郑常洛提前打断道:“好啦,命令都下了,元帅的军令岂能朝令夕改?”
“可这是父亲的近卫队!哪有主帅不带近卫队的?”郑鸿博不管郑常洛的这一套,不依不饶。
郑常洛摸了摸自己鼻子,在朝夕相处的儿子面前,也没有太多主帅架子,温言说:“放心放心!这次行动也没什么危险,我带着大军到玛丽伯德平原后,就列阵前进。待到你们登陆后就向我靠拢。就这样吧,我先走了,回头见!”
郑常洛转身走向了不远处的黑光虎贲近卫军团,消失于茫茫人海。
郑鸿博很无奈的看着郑常洛远去,父亲的背影看上去明显老了很多。
这些年,家事、阀事、天下事,事事操心。使得本来六十不到的父亲,显得比年龄更加的苍老。
仔细看,郑常洛都有一点小驼背了。批阅不完的文件总堆在他办公桌上,开不完的会议总需要他俯身倾听。
这次又要他亲自领兵前往苦寒之地作战,这个第一中枢卿实在没什么当头。
但,担子总要有人挑起来的。
郑常洛是个好父亲,也是个好家长。
只是治阀平天下的重担,对他来说太重了。
这本来是应该郑常达做的事情,可现在郑常洛将率大军去郑常达当年埋骨之地。
转眼二十多年过去了。
起码要夺回郑常达的尸骨,使其归宗故里。
郑鸿博目送舰队远去,直至消失在海平线下。
......
舰队经过瑟斯顿岛后,建立了第一个补给联络基地。
可天线的架设,以及电子的对抗都是精细工作,需要很长时间。
舰队在丢下一部技术人员与护卫机甲后,舰队继续破冰前进。
然后进入阿蒙森海,在熊岛上建立第二个补给基地。
这一计划就如当年郑常洛所制定的一样,只是这个季节南极周边海域都处于封冻状态。
改装后的破冰船依然不能自由在冰封海域行动。只是当破冰船数量足够多后,就能够开拓出一条很宽阔海域通道,供后面舰队通行。
破冰是很消耗时间的,好在一切顺利。
一天后舰队开赴阿蒙森冰海,熊岛的前线补给基地也随之建立。
因为陨石的撞击,熊岛对面的玛丽伯德平原,是整个南极最适合进军的地方。
第一次长夜战争,郑常达中将的‘熊岛计划’就是基于这个原因而制定。
6月21日,舰队安然的返回了火地岛。
由于南极当地也建立了信号隔绝系统,所以舰队带回来的情报很重要,引起了火地岛后续部队的关注。
消息令大家非常振奋,虽然遭到了小股洛卡斯自由军的抵抗,但在强大的兵力碾压下,联邦大军顺利在玛丽伯的登陆。
联邦军在郑常洛元帅的统领下,正向横贯南极山脉侧翼缺口处挺进。
郑鸿博皱了一下眉头,虽然那份破解资料中没有玛丽伯德平原的布防情况,但从横贯山脉侧翼的布防来看,南极自由军的准备还是非常充分的,玛丽伯德平原的登陆点为何能轻松夺取?
可这时也不能多想,大军迅速登舰出发,郑鸿博觉得,赶着去与父亲会和才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