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国策论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公子羽在顾城集市闹出了大动静,整整数十天,顾城市井都在流传此事。虽然是一桩怪事,但也仅次而已了。

  国外的游子,在近几日多入顾城,一时间顾城的酒肆、客栈人来人往,人们的视线也转移到中山国这一年最重要的大事件上。

  辩礼大典,从中山国的庙堂到顾城的市井,几乎每一个人都在谈论此事。

  中山国空余的相邦之位,之所以虚位以待,或许就是等着今朝的辩礼大典。

  而除此之外,还有更值得人注意的是,中山国彩衣女子孟鼓苕的婚嫁。

  而所有事情汇聚到最后,还是在辩礼大典上。

  甚至有人已经开了赌,仲三子、公孙槐、公子器等一些有望夺魁的人选早已明码标价,立下赔率。

  仲三子夺魁一赔三,公孙槐是一赔七,公子器是一赔十。

  仲三子来自鲁国儒家,同时也是子路的后人,学问自然很是渊博。

  而公孙槐则是楚国墨家的学者,也很是引人瞩目。

  然而就算是仲三子也不过是一赔三而已,可见辩礼大典的不确定性。

  市井之中早有流传,这次的辩礼大典还有众多有利的争夺者,比如昭宗郎家的小儿卫冄,再比如慕名而来的小小神童司马熹。

  当然这只是夺魁的赌盘,更有意思的是专门为公子羽开设的“哑口无言”盘。

  仲三子夸下海口,公子潜再添油加醋的渲染几番,赌坊会拿此事来立盘自然是很正常的。

  公子羽写的国策若能被国主看中,则一赔二。辩礼大典“哑口无言”则一赔二,能言一语半句则一赔五,能辩过仲三子则一赔三十。至于夺魁,在夺魁的盘口早有赔率,公子羽若能夺魁则是一赔一百。

  这都是很正常的,公子羽能赌会玩这是不假,可是什么时候像公子羽这样的人也变成学者了?

  这和母猪上树,公鸡下蛋不是一样的不可思议吗?

  他的国策能被国主看中的赔率之所以是一赔二,还是把国主宠爱公子羽的感情计算在内的。不然你以为会有这么奇怪的赔率吗?

  才没多久,公子羽又变成了顾城市井的谈资。在公孙府上的公子羽当然没有心情管这些。

  因为顾城樟树下得赌约公子羽还被叔叔公孙季臭骂了一顿,说他败家,连媳妇都拿去赌。

  公子羽的便宜老爹对他似乎彻底失望了,三天两头就要去鼓府赔罪。

  因为那天把公子潜的马车给赢了回来,还差点得罪了公叔牧,公孙焦上门赔罪,这才揭过了。

  公孙焦甚至都不屑骂公子羽,而是直接把这个败家子给锁了起来。

  不过公子羽也没想着出去,便在公孙府上过起了安生日子来。

  每天小酌两杯看看书简,也就这么过去了。他的两个族弟还时常会来看望他,他论国策的同时,还指出了两家学派的主张那些是可取的,那些是国主不想看到的和不切合实际的。

  两个族弟深以为然,认为公子羽有大学问,来看望的次数频繁了,有次还撞到了一起。

  公子羽本来还没觉得有什么,后来说了两句,这两个族弟就吵起来。

  一人说【兼爱】,一人说【礼乐】;公孙槐说【交相利】,公孙郁就说【罕言利】;槐说【非命】,郁就说【天命】。(兼爱:相当于一定程度上的爱无差。儒墨两家的“仁”对立于“爱无差”和儒家的“爱有差”。而【交相利】和【罕言利】则是儒墨两家的“义”对立,是两家对交往不同的价值观。【非命】墨家认为,人的生老病死和世事变化是可以改变的,是可以经过自己的努力让命运朝自己希望的方向发展。而儒家的【天命】则是说,长寿或短命、贫穷或是富贵、国家治乱与安危等等,都是由天命决定的,是不可改变的。则是所谓的“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论语。颜渊》)

  真是两个杠精,吵到最后,竟然说要老死不相往来,不然就是竖子不足以为谋。

  吵得是公子羽的头都大了,最后想调和也调和不了,因为儒墨两家是学术上的对立,公子羽就算再能说,他也难以把握平衡点。稍有偏向,两个扛精肯定又要吵起来不可。

  公子羽只得看着他们吵,吵完了二人不欢而散,也就算清静了。

  自那日之后,两个族弟也没有来看望公子羽了,大概是因为怕碰到一起,公子羽也乐得清净,正好让他有时间思考一些东西。

  日子过得很快,转眼间辩礼大典就到来了。

  作为四宫郎之一的执帛郎,公孙焦在辩礼大典之前的祭祀是必须到场的。

  祭祀完之后的第二天,才是辩礼大典的真正开始。

  国策论在即,公子羽要给两个族弟“补补课”了,公子羽因为害怕两个族弟又争吵起来,分别在子时和寅时招来公孙郁和公孙槐。分别针对二人学派的特点,引导出两个完全不同的国策,目的就在于让公孙氏族多中几个。

  忙完都已经卯时了,趁着离天亮还有一小会,这才急忙补了一个觉。

  辩礼大典的国策论,这个流程有点类似于科考,只不过没有固定的题目。所以便称之为国策论,就像诸葛亮的《隆中对》、卫鞅的《开塞耕战书》。

  主考官自然就是中山国主中山武公。陪审官则是昭宗宫的公叔牧。

  按道理说,这个陪审官因为是公孙焦来当最合适,因为公孙焦在上次的辩礼大典夺魁,是最懂行的,也是比较有权威的。

  不过因为自己的儿子和两个族人的参加,为了避嫌所以不能当此任。

  公叔牧也就是公子潜的父亲,四宫分内外宫,昭宗外宫是卫氏家族执掌,执掌刑法等律法的诠释。而公叔牧是内昭宗郎,主要管理祭祀的相关的一些事物。

  公叔牧在姬氏宗族可谓是德高望重,而且深受国主的敬重。这也是为什么公子羽赢了公子潜的几辆马车后,公孙焦还需去道歉的原因。

  正所谓是不是冤家不聚头,公子羽才教训完小的,老的这时就蹦出来了。

  早知道公子羽就不跟公子潜赌了,现在看来倒有几分自掘坟墓的意思。

  写国策是应该在宫殿里进行的,老伯一早便备了三辆车,按中山礼制,公子有资格乘车,但公孙槐和公孙郁是没有资格乘车的。因为是辩礼大典,所以就有破例之说。

  不仅是公孙槐、公孙郁,从别国来的学者也可乘公车入宫,主要是为了体现中山国对贤才的敬意。

  其实论国策也没有想像中的那么复杂,只需在宫殿上三百个桌案上任选一按,在规定的时间内作答完毕便客。

  侍从收集完毕后,回住处等待几日便可会有答复。

  公孙槐、公孙郁跟着公子羽进了宫殿,选了三张桌案之后,便开始作答。

  不得不说,中山国的辩礼大典还真是一项盛事,三百个桌案,基本上都能坐满。而且其中不乏一些名满江湖之辈。

  当然这个江湖,只是一家的江湖。

  比如仲三子、公子器等人,就在此处遇见了同习圣人之学的同窗,又是拱手,又是寒暄的。公孙郁因为同窗之情,也上去交谈。就连公孙槐也是遇见了一些墨者。

  倒是公子羽有些孤独,像他这样的纨绔子弟,竟是没有人来这里搅混水。似乎顾城的纨绔子弟都很有自知之明,头铁的,想来也只有公子羽了。

  公子羽也懒得在乎别人看他的眼光,选好桌案后便闭眼思索起来。

  片刻之后,一个身着官服的老者入殿之后,大殿便开始安静下来。

  这人应该就是“考官”公叔牧了,公叔牧双鬓雪白,留有长须,眉浓眼小,且不苟言笑。看上一眼就知道,这是一个很严肃的人。

  公叔牧轻咳了两声,见没人再敢喧哗,这才道:“国策,乃治国之方针。诸子,请提笔!限时三个时辰,启!”

  众人低头提笔,而公子羽还在沉思。

  这时公叔牧突然站了起来,见公子羽仍闭眼不动,皱着眉头便走了过来。

  “公子羽为何还不提笔?”公叔牧提醒道。

  然而公子羽却没有回答他,仍闭眼沉思。

  “公子羽为何还不提笔?”公叔牧再次提醒道。

  公子羽仍然不言不语,没有任何反应。

  公叔牧有些狐疑,轻轻碰了一下公子羽,公子羽竟然直接倒了下去。

  公子羽的头重重的砸在桌案上,惊呼起身,如被吓到了一般。

  这时众人才看清,原来公子羽是睡着了。

  在辩礼大典上睡着了,这是得有多心宽,多有恃无恐啊!

  众人偷笑,公叔牧老脸一阵青一阵白,都被公子羽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你……你……你!”

  (ps:多谢【孤家寡人】的打赏,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拜谢!)

战国第一公子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63987/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