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一亩二分地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窦家涯村。

  落座山谷之中,山间树木参天,将村子隐蔽其中。

  一道小河弯弯曲曲地绕过村子。

  农田洼地,房屋如星,散落山间。

  村民三三两两,闲然自得。

  唐天也不知怎么三转两转地进了村子。

  质朴。

  纯真。

  热情。

  这是唐天的第一感觉。

  他不无感叹世外桃园闲静,只是可惜不是花开的时节。

  不对呀!

  为何山外花季盛开。

  这里却未见花开呢

  三走两转。

  美不胜收,景色如画。

  感叹!

  震惊、陶醉。

  一群人围在一起,有男有女。

  “你们都围着这里干什么,欠账还钱,天经地义,该干什么干什么去,我是来要账的,不是来打架。”

  一个男子皮笑肉不笑地站在院子中间,双手叉腰,高声的喊道。

  “吴正,你跑我家来干什么”

  上官青儿怒气冲冲地冲过人群,指着吴正的鼻子说道。

  吴正色眯眯地看着上官清儿,笑嘻嘻地说道:“清儿,我也是听了家父的话,欠钱收帐,如果你没钱,可以等等,但是不要再说明年呀。”

  “明年就明年,地己经被你们家收去哪么多,还不够吗”

  “地是地,钱是钱。说多了也没用,还有你们,欠钱的都快去想办法,今年的牛你们不想租了吗”

  吴正一改嘴脸,用手指着围观的众人吼道。

  “吴家小生,你说话就说话,干嘛喷我一脸口水,要讲究点。”

  一个年近九旬的老人说道。

  “呦,八爷爷,您也在呢,欠帐还钱?要不您帮着把钱还了。”

  八爷爷听说还钱转身退出去了。

  吴正看着八爷爷。

  这个老不死,有本事就还钱,没本事少在这装爷。

  噢,对。他不用装,本身就是八爷爷,但是现在钱爷爷最管用,老子有钱也去捐个官当当…………。

  “欠多少钱,这些够不够。”

  唐天挤出人群,站在吴正面,看着这个叫吴正的男子,把一袋子银子扔在地上,一脸玩笑冷冷地说道。

  真孙子!

  怎么哪里都有这种小人呢

  自己在后世看多了这种小人,并不气恼,反而镇定自若。

  到哪里都有这种孙子,就当耍猴了。

  “用不了哪么多,唐大哥。”

  上官青儿看着唐天急忙说道。

  “够了!“

  吴正抱着银子,打量着个子不高的唐天,表情中充满不晓,无视。

  “吴正,才欠你两吊钱,你把多的银子都拿过来。”上官青儿指着吴正说道。

  “别想了,都问够不够。”

  吴正没有理会上官青儿,狠狠地盯着唐天,接着说道:”你小子等着。“

  不等唐天话,吴正接着又说道。

  “小子,别以为有几个钱就了不起,窦家涯姓吴,我是里长的儿子,你最好老实点。”

  我去!

  里长,原来就是村长的儿子,看来村长的儿子古往今来就没有好东西。

  唐天没有接吴正的话,依旧笑笑地说道:

  “钱拿到了吗”

  “拿到了,怎么样!”

  “还不快走,再不走我就把钱收回来了,你小子一个子也没有。”

  “你小子,别这么狂,有你后悔的时候。”

  吴正感觉这袋银子不少,不可能让这个小子把钱拿回去,转身边走边说。

  “不行,你把钱留下。”上官姑娘指着远去的吴正喊道。

  ……………………

  大家散去。

  唐天还是有点不自在地坐在客厅。

  “唐大哥,不能这么便宜吴正,那可是好多钱。”

  上官清儿低头整理着皮货,一副埋怨地说道。

  “放心吧,到时会拿回来,搞不好会翻倍。”

  唐天依旧笑呵呵地看着上官姑娘。

  “得了吧,吴正是什么人,吴家是什么人,能不报复我们就不错了,你还是小心点吧,吴家权势大着呢?”

  就个村长的儿子,不信还阴不了他,走着瞧。

  这货没把上官清儿的话放在心上,看着客厅中间挂着一首王勃的“腾王阁序”。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唐天最喜欢的一句诗,就是这副书法与陈旧的木屋及不相称。

  “谢谢小生,听清儿说,小生叫唐天。”

  一个老者说道。

  这货急忙站起身答说:“老人家,我要感谢上官姑娘的救命之恩,要是没有他我还有命吗”

  这货见老人不在说话,自己很尴尬地坐下。

  早已习惯地把脚放在凳角之上,又慢慢放下来。

  极力地装得一本正经地端正地坐着。

  “爷爷,我出去这两天,大家都开始忙着犁地,是不是准备播种。”

  “上官姑娘,我可以帮你去犁地耕田的,这个我可以。”

  这货重点强调他会耕田,生怕上官清儿怀疑他不会耕田。

  上官清儿算是瞟了一眼唐天,对着爷爷说道:“爷爷,我们先到地边看看。”

  唐天和上官清儿来到山间的开阔地。

  这货后世生在北方,大体知道北方多种麦子。

  北方干旱缺水,没办法大面积种植水稻,后来有了机井才开始引种水稻,解决北方人吃米的问题。

  “上官姑娘,好大的一片地,你们家有多少!”

  “一亩平地,一分坡地,还一分山地。”

  “多少,这么少。”

  这货以为自己听错了,这么一片地近百亩,上官家居然仅有一亩。

  “这有什么,我们家不算是村里最少的,有的人家连地都没有,以前我们家里地很多,后来家里人丁少了,也没有人打理,吴家就找了些明目,占了很多地。”

  上官清儿很自然地说。

  我去,真是万恶的旧社会,哪都有地主老财。

  “这么少的地,你们怎么生活。”

  “别想这么多,村里人都是这样活着。”

  上官清儿指着山脚下最平整的一块地。

  唐天看着地块。

  心情复杂。

  看来自己还真是没有看懂这一亩二分地。

  “唐大哥,你先跟我去打柴。”

  上官清儿递给唐天一把柴刀。

  砍柴!

  唐天没砍过柴,就连柴刀也是自己第一次见。

  “哎,唐大哥,你做什么去呀!”清儿看着唐天。

  “不是去砍柴吗?”

  这货拿着柴刀在空中比划两下,装得跟砍过柴一样,而且还摆了一人POSS。

  “噗!”

  “先把扁担拿上。”

  清儿笑着递过扁担。

  这个家伙不是连砍柴都不会吧,真是不知道这个家伙是怎么活过来的。

  唐天知道自己外行了,不在自由发挥,只是跟着清儿走,生怕自己又出什么差子,让清儿笑话自己。

  清儿手脚麻利,一捆柴捆得结结实实。

  自已才砍了一半。

  严格来说,连一半都没有。

  后世哪里烧过柴,早用煤汽了。

  “唐大哥,砍材要这样。”

  上官清儿一边示范一边说。

  “是呀,你砍的柴都差不多一样粗细,省时又省力。”

  这货不好意思地看了下上官清儿。

  “唐大哥,你只说对了一半,还有另一半呢?”

  这货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来。

  “你看看我砍得是什么树,再看看你砍得是什么树,有些树呢,质地较硬,很不好砍,也不利于风干生火,砍树也要有选择,不是哪颗树都能用来当柴的。”

  上官清儿自己又砍了一把柴递给唐天看。

  “噢,”

  原来砍个柴也是这么不简单的,自己也只是学着上官清儿砍哪种树,自己就跟着砍哪种树,可算是进度快了一些。

  “哎,唐大哥,你去做什么呀!”

  “我去哪边砍点柴,那边好多。”这货用柴刀指着不远处的山林。

  “快点回来,别到处乱砍,哪边的林子不是我们家的,最好不要去砍,要不然别人会说的。”

  清儿低头一边砍柴,一边非常不高兴地说道。。

  “不会吧,这林子都是有人家呀。”

  这货实在想不明白,怎么林子也都分了。

  “你看见了吗在村子附近的山林都被分给大家,免得因为砍柴生事打架。”

  “原来是这样,看来村子也不是那么纯朴。”

  唐天感觉自己完全就是一个初货,啥也不懂。

  “上官姐姐,这人是谁呀,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呀!”

  一个十五六岁的半大孩子走过来,一边砍柴一边说。

  这孩子砍柴很快,不一会就已经砍好两捆柴,而且还在不停地砍柴。

  “牙子,今天又去卖柴了吗,现在多少钱一担呀!”

  “还是三文钱。”叫牙子的孩子边说边麻利地砍着柴。

  “明天你还去集上吗?如果去,咱们一起走,我有几张皮子要去卖。”

  “去的,但是明天要早走,我下午还要去给吴家送柴。”

  牙子没有理会唐天,自已还在忙着砍柴,速度还是一样的飞快。

  八捆柴。

  在唐天的眼前挑起来,一根扁担一头担着四捆柴。

  这货低头看着自己的那捆柴,少得让自己也觉得不太好意思,急忙又挥起刀用力地砍柴。

  可算是打好一担柴,跟着上官清儿往回挑,山路真是难走,自己又担着柴,东摇西晃。

  “唐大哥,砍柴还有一点要记住,砍柴一定要挑些干的柴,你一定砍的有些水份的柴了,要不然不会这么重的。砍柴也有三招,选刀、选树、选干柴,千万别小看了砍柴。”上官青儿笑了笑,轻轻松松地走着。

  看来这砍柴也是有窍门的,真是不试不知道。

  “一会我们去地里看看,看看地里水份有多大,如果太大,我们还得等上几天才能松地耕地。”清儿放下柴担说。

  “清儿,你不用歇一会吗?砍完柴就去地里,别太累了。”

  这货感觉自己都有点跟不上清儿节奏。

  主要是体力跟不上清儿,自已奇怪这么一个女孩子,哪里来的这么好的体力,自己跟清儿比起来差的不是一点,而是一大点。

  “快去吧,今天看好地,还要去借牛犁地呢?”

  清儿已经把像镐的物件放在唐天手里,自己则跑进屋里背着一个水袋出来。

  种个地还要借牛,大家连牛都养不起吗?这货实在没有想到村子能穷到这种地步。

  上官清儿很熟练地在地上刨了几下,翻上来的土又用镐打了打。

  新鲜泥土的味道随着清儿的敲打散布在空气中。

  “应该可以播种了。”

  唐天看着泥土松散的状态说。

  “明天我们去集上,回来后我再去和大家商量什么时间开始种谷子。”清儿已经收起镐,准备回家了。

  “不是说借牛吗?”这货倒还记得借牛的事。

  “借牛也要和大家商量,不知今年借一天牛,会不会超过一百文钱。”清儿表情淡淡地说。

  “借牛还要给钱,不是说借吗?”

  这货还认为自己是听错了,傻傻地问了一句。

  “当然要给钱了,你还以为真是借呀,借牛,是村里客气才这么说的。”

  上官清儿回头看了眼唐天,感觉这家伙简直天真的要死,就是一个啥都不知道。

  “每天一百文,得用多少天才能耕完地。”

  “族里这么多地,少说也得十天,碰上下雨还要长两三天。”

  “如果买一头牛要多少钱。”

  这货倒想着买头牛来,这样就不用借了。

  “八贯到十贯,现在是农耕时节估计还要多些。”

  清儿一楞,很是无奈。

  “这牛这么值钱呀!”这货低头跟在上官清儿身后。

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64625/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