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贾文和转投张绣 设奇谋联合刘表(三)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年末事情多不一定能天天更说声抱歉啊)

  贾诩与张绣二人来到屋内,屏退众人后,贾诩率先开口道:“贤侄,恕我直言,从见面时,我就见你面有忧色,你是否在担心刘景升会对你不利啊?”

  张绣愁容满面道:“真是什么事都瞒不住贾公,我叔父不幸死于刘表之手,我本以为他会趁机发动攻势,将我们赶出荆州,却没想到他不但厚葬了叔父,还把宛城借我军暂驻,还送来了我们急需的粮草,贾公,您觉得刘表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啊?”

  贾诩说道:“我听说镇东将军战死后,有人向刘景升祝贺,刘景升当场责备了对方,我还听说刘景升为镇东将军安排了一场风光大葬,这两件事是否属实啊?”

  张绣回道:“贾公说得一点都没错,这也正是我担忧的地方,虽说叔父与刘表并无恩怨,可毕竟发生了战事,叔父战死沙场,我理应为他报仇血恨,可刘表如此处理,我倒不方便再起争执了,现在又受了他的恩惠,我这颗心也没了着落,贾公我该如何是好啊?”

  贾诩淡淡地说道:“要想知道该怎么办,你得如实回答我三个问题。”

  “贾公只管问便是。”

  “镇东将军领兵入荆州,刘景升引兵拒敌,此举可有不妥?”

  张绣有些为难地说道:“此举理所当然,并无不妥,只是军中乏粮,叔父也是迫不得已。”

  贾诩并未理会张绣的解释,继续问道:“第二个问题,镇东将军可是刘景升下令格杀的?”

  “那倒没有,叔父是在攻城当中,误中流矢而亡,应该不是刘表刻意为之的。”

  贾诩略微停顿了一下,问出了最后一个问题:“贤侄,在你看来,刘景升为何要厚葬镇东将军?”

  “难道不是因为怜惜叔父,可惜他的将才?”张绣眼中尽是不解之色。

  贾诩摇了摇头说道:“刘景升此人,最看重名声,厚葬镇东将军一是作给天下人看,以全其宽厚之名,二是作给贤侄你看,贤侄你欠了他的人情,那就是不忠不义之辈,以后又何以在世间立足呢?”

  “好个老匹夫,竟敢算计于我!”张锈愤愤不平道。

  贾诩笑言道:“贤侄莫要生气,刘景升此举也是利己利人,既然他有意如此,我们就得让他多花一些。”

  “贾公的意思是?”

  “明日,我就走一趟荆州,去会会这位荆襄之主。”

  此时的汉朝虽已名存实亡,但在年长的刘表眼中,只要皇帝在,道统在,那么汉朝就一定在。贾诩引退前曾官至光禄大夫,此官职为众大夫之首,外加在皇帝刘协东归时,贾诩那出众的表现,种种因素加在一起,使得贾诩成为了刘表心中难得一见的贵客。

  奢华的宴会令贾诩有了恍如隔世的感觉,过惯了苦日子的贾诩面对丰富的美食感慨万千,人人都说荆襄乃少有的安宁之地,今日一见果不其然。昔日董卓之乱,袁术起兵北方,所经之地如蝗虫过境,荆州深受其害,屈指一算,刘表执掌荆州也不过五年,在他治下荆州能有如此光景,其治理地方的能力天下少有。

  刘表以极高的规格接待贾诩,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那就是荆州的未来,这世上没有任何一个人能像贾诩一样熟悉这世间的局势了。从董卓之乱,到皇帝东归,贾诩全程参予。外人只能看到冰山一角,他却能洞悉全部。

  宴会结束后,刘表将贾诩单独请进密室,贾诩也巴不得如此。与初掌荆州时相比,刘表苍老了一倍不止,那时候他的头发还是黑白相间,现如今已是满头白发,贾诩不过比刘表相差五岁,可贾诩仅仅是略有些皱纹,而刘表却已是满脸褶皱了。好在刘表的精神十分矍铄,否则荆州可能很快就要更换主人了。

  二人均是看惯风雨之人,刘表直奔主题道:“贾公从华阴远道而来,辛苦了,我听闻陛下已被曹孟德迎入许都,依贾公来看,朝局会有怎样的变化呢?”

  贾诩在心中不得不对刘表竖起了大姆指,一句话问了三件大事,一是自己来荆州的目的,二是在许都的曹操对皇帝刘协的态度,三是北方各大势力之间的关系。贾诩略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回道:“州牧有所不知,华阴段将军待我虽厚,却担心我会影响到他的地位,镇东将军叔侄二人与我相交甚深,我来帮助张绣,这样既能保证家人的安全,又能为自己免除杀身之祸,还望州牧莫要怪我啊。”

  贾诩如此坦诚,令刘表着实有些意外,他言道:“贾公说笑了,有贾公在宛城,我无忧也。”

  “州牧客气了。”贾诩继续道:“自陛下被曹孟德迎入许都后,曹孟德对陛下礼遇有加,还特地为陛下建了皇城,只是陛下身边之人一时未能适应,现朝廷事务多由曹孟德之人共同处理。”

  “朝廷颠沛流离,再想恢复秩序尚需时日,曹孟德这样安排,当属应变之举。”刘表说得随意,可脸上的表情却异常凝重。

  “至于北方各大势力,目前长安一片混乱,尚无人能顾及,袁本初治理冀州颇有政绩,至于公孙瓒,在杀死刘伯安后,声望已是大不如从前,依我看,幽州被袁绍占据仅是时间问题。至于局势,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只不过在我来此地之前,曹孟德与袁本初之间却起了些争执,好在曹孟德主动平息了此事。”

  刘表充满兴趣地问道:“他二人一向交厚,究竟是何事让他二人起了摩擦?”

  “还不是为权势所累,曹孟德被陛下封为大将军,袁本初被拜为太尉,袁本初耻于在曹孟德之下,双方险些因此撕破脸皮,好在曹孟德主动让出了大将军号,此事才算是告一段落。”贾诩向刘表解释道。

  刘表接连点头,他开口道:“想不到曹孟德与袁本初竟在功名上起了争执,真是世道无常啊。那依贾公看,这北方的局势能因此安定下来吗?”

  贾诩反问道:“州牧认为北方局势的安定与否,于州牧有何影响呢?”

  “若陛下能扬君威于海内,我自然求之不得,可这其中荆州干系重大,如今我也几近花甲之年,也想过几天轻松日子啊,我只担心一件事……”刘表说到这里突然停了下来,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贾诩坦言道:“州牧可是担心若有人假借陛下之名,兴不义之师,从而对荆州百姓不利吗?”

  “贾公见识果然非常人可比,与贾公说话真乃人生一大快事。”这些话从贾诩口中说出,令刘表如释重负,他由衷称赞着贾诩。

  贾诩谦虚道:“州牧过誉了,此事亦是我所担忧之事,我此来有一半原因就是为了荆州百姓,我愿在宛城为张绣出谋划策,助州牧以阻来犯之敌!”

  “有贾公这句话我就放心了,今日天色已晚,贾公可在驿馆安歇,明日一早,我送贾公出城!”刘表开心地说道。

  贾诩回应道:“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第二天贾诩回到宛城,张绣急忙询问此番会刘表的结果,贾诩笑着回应道:“刘景升,太平盛世时,做三公有余,可如今天下纷争四起,多疑无决断,视近故于无物,难有作为啊!”

  张绣沮丧道:“若刘表难成大事,待在宛城岂不是坐以待毙?”

  贾诩笑得更开心了,只留下四个字“静观其变”后,便返回了住处,张绣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他虽没有理解贾诩说这话的意思,但直觉告诉他,听贾诩的话注定是不会吃亏的。

三国春秋伊始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66078/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