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曹孟德再收猛士 杨太尉含冤入狱(三)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杨彪被曹操以大逆罪下狱的消息不胫而走,时为少府兼任将作大匠的孔融听到这件事以后,与杨彪交好的他连朝服都顾不上更换,就身穿便服直奔了司空府。到了府门外,他不待通报,便硬闯了进去。孔融乃是曹操至交,门人亦不好阻拦。他一见到曹操随意行礼之后,便急问道:“司空,你为何要将杨太尉下狱啊?”

  曹操有些不悦道:“文举,你说此话是何意啊?”

  “杨公四世清德,辅佐汉室尽心竭力,此海内共睹之事。司空你一无凭据,二无他人控告,于情于理都不应抓杨公啊!”

  曹操不屑地哼了一声,他向孔融解释道:“文举,你我皆是熟悉汉律之人,谋反乃诛连九族之重罪,今袁术称帝,杨彪与其联姻,在九族否?”

  孔融不加思索地说道:“《周书》有云,父子兄弟尚罪不相及,司空何以将袁氏的罪过归结到杨氏头上?”

  曹操听后,一时语塞。孔融乃当世之大儒,文章经典熟读于胸,自己怎么把这件事给忘了,同他讲道理,那不是自寻烦恼吗?曹操眉头一皱,随便搪塞道:“此国家之意也,孤有何办法啊?”

  孔融一点头,开口向曹操说道:“此国家之意,司空说得好啊!自陛下入许都以来,司空辅佐陛下重整朝廷,司空也常以周公自居。孔融有一事不明想问司空,倘若周成王要杀召公,周公旦能说他不知情吗?”

  曹操一看这情形,心道,这孔融到底是哪边的,自己抓杨彪以他的聪明才智还看不出自己的用意吗?天下大事,孰轻孰重,他怎么就不明白呢?曹操不愿再同这位挚友争论,当下黑着脸说道:“此事陛下已下诏书,孤还有要事,文举请回吧!”曹操不待孔融说话,挥袖对身边人道,“来人,送客!”

  孔融见曹操说不过自己就下逐客令,也知此事还须从长计议,他白了一眼曹操后,便一言不发转身离去了。到了屋门口,他突然停下脚步,说了一句把曹操气得七窃生烟却又无可奈何的话:“若论九族,大将军袁绍比杨公如何!?”

  曹操气得破口大骂道:“你这……”但话到嘴边,他又把“腐儒”二字给咽了回去,毕竟抓杨彪是处于政治及军事目的,手段也确实龌龊了点,而孔融向来执着于对错,他帮杨彪也是为了道义。看着头也不回的孔融远去的身影,曹操一声长叹,越来越多的朋友已与自己渐行渐远,在共同的理想下怎么就要分道扬镳了呢?难道自己真的做错了吗?

  去年袁绍长子袁谭带兵猛攻北海,双方战斗数月,最终孔融败下阵来,只身一人从北海逃脱,他的妻儿老小全都被袁谭掳走,最终走投无路的孔融,才来许昌投奔了自己。身边的人都劝自己把孔融绑了送予袁绍,可他还是拒绝了。曹操觉得身在乱世,有些事是不得已而为之,如果什么事都从利益出发,那又与董卓何异呢?最终他还是冒着开罪袁绍的风险,收留了孔融,并在皇帝刘协面前表他为将作大匠,随后又升任少府。按理说自己如此厚待孔融,他应该会在任何时候无条件地支持自己,可是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像今天这般明着的冲突,就不止一次,至于暗地里见解不一则已为常态。就拿起用平原名士祢衡一事来说,曹操就因维护孔融的颜面,而备受非议。

  祢衡此人虽有才学在身,但为人甚为狂傲。普天之下,只看得起孔融与杨彪之子杨修,其余之人是没有一个能入他法眼,他经常把一句话挂在嘴边“大儿孔文举,小儿杨德祖,余下之人皆为碌碌无为之辈,不值一提也!”。时天下大乱,祢衡也不得不与普通百姓一起,为了躲避战乱而不断迁徙。直到曹操将刘协迎入许县,这里成为临时的国都后,众人才算是有了一个能安身立命的城池。祢衡初入许都时,孔融尚未被袁谭击败。身在许都的祢衡经常食不果腹,有人就劝他说:“祢先生你的才学天下闻名,若有人向司空举荐,你一定能够做官。”

  不料祢衡却回答说:“普天之下,又有几人能真正懂我啊!”

  劝他的人又说道:“陈长文、司马伯达皆是饱学之士,他俩一定能够帮助先生。”

  祢衡十分不屑地说道:“让我去跟杀猪卖肉的结交,这样的官职不要也罢。”

  “荀文若、赵稚长这样出自名门的人总可以了吧?”

  祢衡哈哈笑道:“荀文若论长相还说得过去,他可以靠他的脸去给别人吊丧。赵稚长嘛,除了吃在行,其余一无是处,也就能管个厨房!”

  因才学而狂妄,因狂妄而不被士人待见,祢衡就这样生活在士人阶级当中,却无一人愿意举荐他出来做官,直到孔融来到许都后,这一情况才有所改观。

  孔融不止一次在曹操面前夸奖祢衡的才华,求才若渴的曹操也很想见一见这位名动天下的有才之士。

  而当孔融向这位好友提出曹操想见他时,祢衡却一口回绝掉了。因为在他看来,像曹操这样一个出自阉竖之家的人居然能位列三公,这简直就是对朝廷的侮辱。如果投靠曹操才能富贵,那么这样的富贵不要也罢!

  孔融无奈,深知自己这位挚友秉性的他,只得以祢衡生病来向曹操加以解释。祢衡知道这件事后,为防有人误会他因为害怕曹操而以生病躲避,他在公开场合大声宣称自己所患的乃是狂病,言外之意就是他之所以不去曹操那里做官,就是从心底看不起曹操这位司空。事情传到曹操耳朵里,他虽然气愤无比,但碍于祢衡的名气,又打消了杀祢衡的念头。但作为司空,被人在公开场合如此羞辱,不加以应对,未免会让人觉得自己软弱可欺。为此,曹操很快想出了一个当众折辱祢衡的办法出来。

  听闻祢衡善击鼓,曹操就想,这祢衡口口声声不愿为他效力,那就征祢衡为鼓吏,以检阅鼓吏们的鼓曲为名大宴群臣,到时候就在宾客们的面前好好将祢衡折辱一番,这样既能打压祢衡的锐气,又能挽回自己的颜面。

  击鼓是古代司空见惯的一件事,所谓晨钟暮鼓,每天鼓声响起的时候,就意味着辛苦劳作一天的人们,可以停下手中的工作,为晚上休息做准备了。国家的任何礼仪庆典更是离不开鼓乐之声,至于到了战场之上,击鼓更是提高士气、发起冲锋的主要方式之一。所以能在不同的场合,演奏出不同的鼓曲并准确传达含义的佼佼者,便是鼓吏了。鼓吏在一些大型场合击鼓的时候,必须要具有很强的仪式感,无论是鼓的样式,亦或是鼓吏所穿的服装,均有相应的标准。而曹操的用意就在于利用这些仪式去束缚祢衡,他要让祢衡知道一件事,那就是一个人就算是再狂妾,也必须循规蹈矩。而他这个司空就是这些规矩的制定者与维护者,只要祢衡依照这些规矩行事,那么他就得服从于自己这个司空。

三国春秋伊始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66078/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