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希音打扮妥当,带着秀今去寻莲生,莲生却在前花园的观景阁中陪仇老太爷说话。
仇老太爷善风水八卦之术,时常与莲生讨教,见仇希音来了笑道,“音音来了正好,我正在与莲生大师说出去走走,这种人心惶惶之际,正是学习揣摩人情百态的最佳时候”。
仇老太爷又命去叫仇不耽,一行四人带着丫鬟侍卫出门而去。
刚出门,仇希音就发现铁帽子胡同里到处都是在家里坐不住,跑到仇府门口四下乱晃的人,见了莲生,矜持些的继续保持远远观望的态度,有那性急的立即就快步走了过来,将莲生和仇老太爷团团围了起来。
仇希音等了一会,见包围圈反倒越来越大,偷偷扯了扯仇不耽的袖子,“兄长,我们走吧”。
仇不耽迟疑,仇希音朝他眨眨眼,吩咐了秀今两句,扯着仇不耽就走。
仇不耽自是不便在大街上同她拉拉扯扯,只得被她扯着走了。
仇希音没有什么目的,只顺着风往前走,风越刮越猛,街上的人却反倒越来越多,所有人脸上都是一致的紧张与期待,期待他们心中的高僧佛子能预言成真,能引导他们远离灾厄,脱离苦海。
一滴雨水落到眼睫,仇希音抬头看向浅灰色的天空黑压压的乌云,风雨欲来啊——
仇不耽开口,“下雨了,我们去茶楼躲一躲”。
茶楼里尽是躲雨的人,雅间早就被人要下了,仇不耽看看茶楼里熙熙攘攘的人群,又看看外面足有黄豆大、噼里啪啦打在地上的雨滴,一时进退两难。
就在这时,一个扬着大大笑脸的少年拨开人群走到两人面前,俯身行礼道,“仇大爷,仇三姑娘,我们郡王在上面雅间,大爷和三姑娘不嫌弃的话,就请上去避一避雨”。
却是允和,仇不耽看了看仇希音,点头。
雅间中,宁慎之坐在窗边方几旁的锦凳上,方几上摆着棋盘,见二人进来站了起来,迎上两步。
仇不耽和仇希音俯身行礼,“见过宁郡王”。
宁慎之抱拳还礼,仇不耽开口道,“打扰郡王了”。
“仇公子客气了,我一个人也是无趣,请坐”。
宁慎之说着将两人往屋子中央的圆桌让,三人分宾主坐下。
仇不耽不善言辞,宁慎之更是寡言,屋内顿时沉寂了下去,屋外和楼下的喧嚣就越发的彰显起来。
仇希音只觉尴尬无比,抿了口茶,寒暄道,“不想在这里碰到郡王了,真是巧”。
宁慎之道,“不巧,我心中不安,出来走走,来此处避雨,想必这茶楼中大多都是与我一般的人”。
仇希音没想到他竟坦然说出这样的话来,试探问道,“不安?郡王是不信莲生大师?”
“人有失手,”宁慎之转眼看向窗外,“这次不像三年前,干系的是整个河间府,若是莲生大师说错了,也就罢了,但若是他说错了时日——”
仇不耽忽地起身行礼道,“郡王,我听父亲说,是郡王在朝堂之上力排众议,一力主张迁徙全河间府百姓,如今郡王集万千非议于一身,担忧的却是莲生大师说错了时日——”
他说着激动再次俯身,“仇某向来胸无大志,却着实佩服郡王此番为国为民之心!请郡王受仇某一拜”。
宁慎之,“……”
等等,他怎么不知道音音的兄长还是这样一个热血青年?
宁慎之瞧了一眼同样震惊的仇希音,尴尬咳了咳,起身去扶仇不耽,“仇大公子过誉了,宁某只不过做自己该做之事罢了”。
仇不耽更加激动,“做自己该做之事,说起来简单,处于郡王今日地位,做起来却定然难之又难!
郡王放心,这世上虽有只为一己私利,汲汲钻营之人,却定然有更多的人知晓郡王的赤诚之心,此番不论莲生大师所言能否应验,天下人都不会怪罪郡王,河间百姓更不会!”
宁慎之,“……”
你仇不耽真的能代表河间,甚至天下人不怪罪我吗?
宁慎之连道不敢,仇不耽又深深一揖,方才坐下。
仇希音尴尬咳了咳,仇不耽似是也有些回过神来,俊面微红,道,“我见郡王原是在打棋谱,我棋艺不精,三妹妹却颇精此道,不如让三妹妹陪郡王下几局?”
仇希音忍不住侧眼去看他,难道说仇不耽这才是仇不耽的本性,自己只不过是被他冷漠的表象欺骗了,没看出来他善逢迎拍马的本质?
宁慎之看向仇希音,“不知仇三姑娘意下如何?”
仇希音只好起身行礼,“郡王抬爱,幸甚如何?”
宁慎之起身还礼,允和去拿了棋盘、棋子过来。
宁慎之是第一次和仇希音下棋,怕输得太惨,她下次再也提不起兴趣和他下,下得格外缓慢而慎重,不想很快他就发现仇希音在祺道上并不擅长,顶多就是中等偏上的水平。
怪不得谢探微那个成天恨不得将仇希音夸成一朵彩虹花的,从来没夸过她的棋艺!
于是,宁慎之的纠结就变成了怎么不让她输得太惨,免得她下次再也不想跟他下。
小半个时辰过去,棋盘上已摆满了棋子,两人却还是呈胶着状态,仇不耽看得直打瞌睡。
仇希音却是看出来了,她虽没有和宁慎之下过棋,他与谢探微对弈时,她也从来都是寻个理由避开,避免和他长时间的同处一室,却也是听过谢探微评价他的棋艺的,与她那在谢探微口中纯属“刚入门”的水平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仇希音意外抬头看向他,她从来不知道他竟会细致到怕她输得太难看而故意让她。
宁慎之察觉到她的目光,心虚咳了咳,仇希音迟疑着该不该开口请他不必相让,就在这时,地面微微晃了晃,虽不明显,棋盘上的棋子却咔咔响了一声。
仇希音猛地抬头看向屋顶吊着的八角宫灯,秀今向前跨了两步,走到她身边。
仇不耽也下意识看向屋顶,宁慎之的目光却落到了仇希音身上,身子绷紧,似是随时都准备抱起仇希音逃生。
这时,地面又晃了起来,八角宫灯垂下的丝绦晃动了起来,棋子咔咔响着,仇不耽腾地站了起来,“我们先出去”。
宁慎之起身往窗边走,“不行,外面更乱”。
他话音刚落,外间就鼓噪起来,全是喊着骂着快跑的声音,不过片刻,外面就许多道交织在一起的声音高声呼喝道,“宁郡王有令,所有人都留在原地,不许动!以免踩踏伤人!莲生大师说了,地动是在河间府,绝对震不到京城!绝对震不到京城!”御书屋
那呼喊声由远及近,一声又一声的喊着,仇希音起身走到窗边,就见五成兵马司的兵士们排成两列,迈着整齐的快步,齐声高喊着跑过,见到鼓噪动乱的便留下一两人前去阻止。
不多会,外间的鼓噪声渐渐平复了下去,仇希音听到许多人念起了佛,还有人在喊着莲生大师,下意识转头去看宁慎之。
本来看着窗外动静的宁慎之立即察觉到了,转眼向她看来,扯了扯嘴角,低声道,“莫怕,震不到京城的”。
他扯嘴角的动作,僵硬又不自然,比不上谢探微的笑朗风霁月,比不上谢嘉树的笑清风拂面,甚至不能称之为笑,仇希音不知怎的竟从中看出了极致的温柔来。
她恍惚想起,上辈子,宁慎之也曾这般对她笑过的,那时候,她还住在荣和堂,一天下午,她见阳光晴好,便命在荣和堂的菩提树下摆了桌椅作画,七岁的宁淮不知道什么时候凑了过来。
宁淮性子十分安静,就那么在她身边看她画了一下午,没有发出半丝多余的声响。
她那时候才十五岁,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个继子相处,只秉着仇正深教她的“敬而远之”,见他只单纯的待在一旁看着,便也就随他去了。
她作画向来投入,渐渐也就忘了身边还有个宁淮,等她放下笔,太阳已然西斜。
秀今低声提醒道,“王妃,大公子还在”。
仇希音转眼去看宁淮,宁淮默默回视,半晌,她开口道,“不早了,大公子要回去了吗?”
宁淮沉默了一会,问道,“你见过我娘吗?”
仇希音谨慎看着他,点头,宁淮道,“你见过我娘,又会画画,能不能帮我画一幅我娘的画像?”
她想了想道,“我只见过你娘几次,而且都隔得很远,不一定能画得很像”。
宁淮就指了指含云,道,“她记得,你画得不像,她会告诉你”。
她就答应了,她记性向来很好,别说见过几次,只见过一次,她也能画的八九不离十,大约一个时辰后,画就画好了。
含云哽咽着说了声很像,宁淮低头看了半天,抬头朝她笑了起来,她也下意识回了个笑。
就在这时,她感觉到一道极其炙热的目光落到自己身上,抬头看去就见宁慎之站在不远处,扯着嘴角看着她。
她吓了一跳,下意识将宁淮挡到身后,警惕看向他,“你笑什么?我只是帮他画了幅画,什么都没做”。
在当时的她看来,常年不笑的宁慎之突然笑了,还是这般皮笑肉不笑的模样,定然不怀好意,是在怀疑她接近宁淮居心不良。
好像从那之后,她就再也没见他对自己笑过,现在他又对她笑了,她看到的却是局促僵硬下的温柔。
也许,在最开始的时候,他也曾努力的想与她夫妻和顺的——
这样的念头一划过脑海,她下意识就露出一个笑来,前世的恩恩怨怨就让它留在前世,却是不必总拿来不断回味反刍。
宁慎之猛地睁大眼睛,连连后退,直到后背抵上窗台,他退无可退,双臂撑上窗台,嘴唇抖了抖,却没说出话来。
虽然他没说出话来,仇希音却已经从他鲜见的面色波动中看出了几个大字,“你笑什么?”
她不由失笑,果然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上辈子,他未必就含有什么恶意的笑被她曲解成那个样子,这辈子,她第一次对他笑,竟让他吓成这个样子。
宁慎之显然也回味过来了,苍白的脸泛起了几丝血色,站直低头掩唇咳了一阵,方干巴巴道,“你以前没对我笑过——”
仇希音没有接这个话题,俯身行礼,“河间府那边定是地动了,郡王想必有很多事务要处理,我们就告辞了”。
宁慎之下意识道,“棋还未下完”。
仇希音又行了一礼,“下次吧,告辞”。
仇不耽随之行礼,“告辞”。
直到仇希音几人的背影消失在门外,宁慎之方不敢置信喃喃念道,“下次——”
允和偷偷翻了个白眼,勉强控制住自己脸上鄙视的表情,拱手行礼,“郡王,仇姑娘说得对,这时候京城内外都不安稳,还请郡王尽快进宫”。
“对,对,音音说得对——”
允和忙低下头狠狠翻了个白眼,所以他说了半天,他家郡王就只听到了个“仇三姑娘”?
他正翻着白眼,就见自家郡王一个倒翻葱从窗户跳了下去。
允和,“……”
郡王,你忘了你要伪装病弱美少年了吗?
允和忙跟着跳了下去,然后就看见自家郡王站在茶楼门口跟仇希音眼瞪眼。
允和,“……”
作孽哟!
宁慎之苍白的脸颊已是从里红到了外,好在面部表情绷住了,也没有紧张到夹七夹八地说些欲盖弥彰的废话,俯身一揖手,转身就走,看着倒是有几分高贵冷艳的感觉,只是离开的脚步略快,怎么看怎么有种落荒而逃的狼狈。
允和紧随其后一揖手,跟上宁慎之的脚步。
仇不耽疑惑问道,“宁郡王特意跳窗子下来就是因为刚才没还礼,定要补上吗?”
仇希音,“……”
完全不想知道原因!
入夜时分,河间府地动的消息就传到了京城,第二天一早,莲生就被宣进了宫,封大相国寺方丈,赏金银无数,莲生当即表示将赏银献作河间府赈灾之用。
一时间,莲生大师的名头直直盖过宁慎之,传遍大萧各地。
仇正深前去河间府疏散百姓时,借宁慎之之威,尚有许多不愿离开,甚至激烈反抗的官民。
但估计经河间一事,前往南宁疏散百姓的差事就会好办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