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施皛要参与选角的是《食梦者》的两个女主角,以及制作团队筹备。
这两个人要的就是不能太过有演员的专业性,也不能太过漂亮,野生本能的质感非常重要,同时这两个人本身就对做视频UP主这事有认知,还必须能够有自嗨的嗨点才行。
因为食梦者这个电视剧要用主播第一视角的方式来拍摄,所以其中很多镜头都是直接对着主角的脸来,而且还会有大量的素颜镜头,所以不能太丑的同时也不能漂亮的让人有距离感。
当然如果能碰到一个又漂亮又让人有亲和力的就太稀有了。施皛是漂亮,但是她漂亮还是有距离感,毕竟关东女孩那种大漂亮不是关内人从小生活里熟悉的。所以施皛属于那种熟悉了觉得很好,但是不是第一眼就被亲近的那种。
王凝这样的,亲和力是足够了,人也足够漂亮,但是气质太端庄,又不适合太诙谐的内容。
用两个人做参照物,发现身边人,就那娜符合这一点,素颜就挺好看,然后化上妆之后就成了大美女,五官容貌是中原地带常见的,就很符合大众的审美习惯以及文化熏陶。然后时不时还有一种猥琐搞怪气质,让人没有距离感。
但是现在已经成为明星的她不适合出演这个角色。
那就以那娜为模板来选人。
找人这个工作自然不能施皛自己去做,她还有她自己的工作要做,这种找人的事情就交给毕志胜了,作为资深星探,按照施皛的要求找人是他的专业。施皛把演员的要求给他后就不管了,只一个要求,在剧组筹备好之后,演员必须到位。
这个项目不仅仅要找演员,还需要给制作团队进行培训。
其实这三个项目里,施皛最在意的就是《食梦者》这个项目了,其他的两个都是可以按部就班的完成,只有第三个属于必须得玩花活。
其实本身拍摄过程跟正常拍摄一样,不过要注意的就是让演员注意到第四面墙,以及大量的跟摄影机互动,甚至干脆主演出镜完全是旁白,再或者就是把镜头固定,完全不动的放在一个位置拍摄,其中演员自己出镜入镜。
不过这些都是初期以主角日常内容为主的时候,当后来主角加入现代视觉研究社,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剪辑手法都要跟着提升,内容也会有更多的属于主角的‘原创’内容出来,会有大量戏中戏,或者戏中戏中戏的作品出来。
这些都需要包括主演在内的制作团队有一种‘能玩’的精气神在。这种导演可遇不可求,只能自己内部培养。
三个项目,内投拍摄方案下,也许是因为《食梦者》还是只有细纲,根本没出剧本的原因,这个项目内投里只有三个人选择了这个项目。
然后这三人的训练就是从给出的各种风马牛不相及的视频素材里剪辑出一个故事出来。这些素材都是一些新闻,纪录片,短视频,宣传片,等等,就是没有完整的影视片段。
这些也是人家读传媒大学导演系的基础作业,公司要求更严一点,五分钟一个视频,必须要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既起承转合,还一个作品还要有不同的风格,画面风格叙事风格以及剪辑风格。
每个人要做五个视频,限期一个月里提交,具体是一下五个一起交还是做好一个就交一个,看个人选择,视频数量上限不限。然后公司内部评分,得分最高的那个获得项目主导权,其他两个人作为副手。
施皛之所以这么在意《食梦者》这个项目,是因为一个成功的风格化作品,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
就像万万对于万合天宜。类似风格的作品出现会直接跟这些创作者对接,即便不是他们的作品,这些后来的作品也会成为他们的传教者。
如果这个食梦者项目能成功,就会成为模糊网络自媒体短视频以及正规电视剧的最典型代表作品,成为皛白文化的代名词。
那就不是给品牌上镀金了,而是铸金。
其实施皛总是觉得国内一些自媒体拍客们,虽然说技术不好说多么高多么扎实,但是确是都喜欢玩花活。
比如说用类似监控视频的方式拍摄短视频,就是一个花活。但是这帮人接下来就用这个手段走上邪路了,完全走上用这种东西制造假新闻跳动观众情绪给自己的自媒体账号增加关注度这低端且恶劣的路线上了。
人家真正的玩家怎么玩的?是用这种视频角度来拍摄恐怖片,悬疑片。然后一下就卖出上亿的票房。
即便不能制作电影上大荧幕,也可以用类似的花活拍摄质感不一样的网剧,比如说私家侦探或者民间超级英雄之类的。这比制造假新闻之类来的光明正大的多,也能堂堂正正的拿给观众看。
这就是人有技术,但是没有智慧。思考问题的方向完全错了,越聪明造成的后果越严重。
施皛想要的就是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拍养出或者挖掘出一批个性化的制作人,不仅仅好的风格化作品会吸引死忠,还因为以后的很多影视制作需要特别的风格化叙事才会更加有趣吸引人。
就像新房昭之对于物语系列一养。原作者是文字有趣,动画制作人的则是画面及叙述方式有趣,而故事本身则是相对平庸的高中生的怪异日常而已。
关注了一下项目的推进,在施皛准备去魔都开始自己第二场演唱会的排练前,那个一直让苏惊蛰联络的,前极限折项目负责人,陶嘉宇终于有时间要跟施皛见面谈。
根据对他工作的了解,他这个有时间应该是希望在施皛这里找到自己事业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