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雨过后,洪水肆虐。
因大雨磅礴,造成庄稼颗粒无收;又因下雨日久,百姓家中没有余粮。到处都是嗷嗷待哺的灾民,随时可能爆发大乱。
知州公孙演有鉴于此,立刻开仓放粮,赈济灾民。
杨宗谨和李媗之骑着马,所到之处都是拿着破碗的灾民。有的刚得到救命粥,躺倒在树下保持体力。而没有得到的还在努力挣扎,一步一步挪向粥棚。
满眼都是灾民,让杨宗谨心情变得异常沉重。
生于新世纪的他,只有在电影里见过这种场面。一路骑着马,都不敢看灾民一眼。
相反,李媗之要处之泰然。尽管她也不忍,比杨宗谨却显得从容得多。
根据那个村民的外貌,杨宗谨一路问路人,终于找到了那个村民的家门口。
担心村民被黑手杀人灭口,杨宗谨是刻意等了几天再来拜访。
这期间,杨宗谨暗中调查清楚那个村民的身份。名叫吴二憨,是小陈家的好友。
只见古铜色皮肤的吴二憨,扛着锄头从屋里出来似乎打算下地。当他看到杨宗谨和李媗之时,眼神明显充满了惊恐。
杨宗谨翻身下马,和声问道:“你还记得我吗?”
“不记得!”吴二憨拼命摇头。
杨宗谨略感惊讶,和李媗之对视一眼,又道:“我就是几天前在小陈家附近的那个教书先生,你应该有印象吧。”
吴二憨摆手道:“我从来没有去过那里,更没有见过你们。”接着把杨宗谨推开,嚷道:“我还要挖坑埋人,没空理你们。”
“这位大哥……”杨宗谨刚喊出口一声,却感到有人拉他的胳膊,后面的话便没有喊出来。
拉他的人正是李媗之。
只听李媗之道:“看这架势,吴二憨应该是被某人威胁了。”
“威胁?”杨宗谨很自然想到刚才阻止他和吴二憨深谈的士兵,进而猜测是不是官府有人不想让他探查真相。
光思考是没有办法得到结论,需要动手找线索。
杨宗谨献计道:“咱们这样到处走,目标实在是太明显。咱们换个装,暗中监视那个百姓。我相信只要有耐心,一定有好的结果。”
李媗之深以为然。
夫妻俩回到自己住的屋子。
李媗之从衣柜里找出两套破衣服,给自己和杨宗谨换上。再找来一些泥巴给自己和杨宗谨脸上抹一些,最后弄来竹棍、破碗、竹帽,外表就是一个「合格」的乞丐。
夫妻俩从后门出去,防止被有心人跟踪。
烈日当空,大树底下到处是纳凉的可怜灾民。
杨宗谨皱眉道:“知州明明有赈灾,为什么百姓脸色越来越难看!”
“或许是粥不够厚,百姓没办法吃饱吧。”李媗之轻叹一声,安慰道:“只要熬过这段时间,等土地稍微能种粮食。百姓就可以再种一季,就可以过年。”
杨宗谨长吁了一口气,只能聊以自%慰。
夫妻俩再次来到吴二憨的家门口,却见门口上了锁。
挖坑还没回来吗?
杨宗谨觉得情况不对。
正好有灾民路过,走向吴二憨的隔壁。
杨宗谨忙问灾民道:“请问这位大哥,吴二憨去了哪里?”
“去粥棚了!”灾民爱理不理。
“多谢。”杨宗谨还是很有礼貌的谢过他,带着李媗之往粥棚走。
走了大概半里路,夫妻俩远远地看见以前的一间茶棚改造成的粥棚。树梢上挂着一个幌子,上面写着「奉旨施粥」。粥棚前排着长长的队,一眼望不到边。
杨宗谨和李媗之对视一眼,意识到想在这么多人里找到吴二憨,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只能在路口等着,看能不能碰运气见到吴二憨。
李媗之道:“咱们还是不能在这里,路过的人太多。不如直接去前面,在施粥的那里等着。”
“去不了啊!”杨宗谨有些着急。
李媗之指着守卫的军官,说道:“那不是高校尉,在的正好。”
杨宗谨内心大喜,拉着李媗之到高校尉面前。
高校尉问道:“先生怎么来粥棚?我记得先生好像家中不缺粮。”
杨宗谨道:“我来找人,请将军允许我夫妇二人留一段时间。”
高校尉笑道:“好说,先生只管留在这里便是。”
杨宗谨瞥了眼大锅里煮的粥,感觉有点清汤淡水,一点都不稠。
按照朝廷法度,粥棚施粥如果清汤寡水,立斩不赦。
难道有人借机发灾民财!
这时,听到身后传来喝声:“大人驾到,闲人回避!”接着十一下锣响。
李媗之一听,急忙拉杨宗谨退到路边跪下。
杨宗谨还处在懵逼状态,只能跟着李媗之走。
李媗之低声道:“鸣锣十一下,乃是朝廷钦差到来,文武官吏军民人等齐闪开。”
杨宗谨醒悟,跟着跪下。
只见全副武装的信阳军护着一顶软轿,来到粥棚前放下。
轿帘撩开,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头发黑白相间的老人。
李媗之看清来人,低声向杨宗谨道:“他叫陈尧佐,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前枢密使陈尧叟之弟、天雄节度使陈尧咨之兄。擅长水利,知滑周时,制造木笼用来减除水患,又修筑长堤,人们称作‘陈公堤’。”
杨宗谨心道:“原来是专业人士当钦差,那么庐州就有救了。”
不料,两人的说话声音太大,惊动了陈尧佐。
陈尧佐走到他们面前,问道:“你们是谁?为什么知道本官的生平?”
李媗之看掩饰不住,只得站起身来取下自己的竹帽,福身道:“侄女李媗之,见过陈伯父。”
“哦?”陈尧佐大吃一惊,上下打量李媗之一番。
李媗之示意杨宗谨起身,并向陈尧佐介绍道:“这是拙夫杨宗谨。我夫妇在庐州隐居,因拙夫教的学生被洪水冲走。拙夫心痛万分,又听说刚加固的丰乐堰居然决口,想要查个清楚。”
去年杨宗谨在汴梁城时,陈尧佐担任京西转运使,两人没能见过面。但杨宗谨的大名,陈尧佐是早有耳闻。
“果然是侄女夫妇,”陈尧佐大喜,“有你们在,老夫就放心不少。”
杨宗谨道:“钦差大人先办正事,草民夫妇在旁等候便是。”
陈尧佐点头称好,信步来到大锅前,只看了眼锅里的粥,大喝道:“粥棚是谁在施粥赈灾?”
一个清瘦的中年男子从人堆里窜了出来,跪在陈尧佐面前,自报道:“下官粥棚负责施粥的都头,见过钦差大人。”
陈尧佐命他起身,然后问道:“你可知粥棚施粥的规矩?”
“知道。”都头道,“施粥不厚,小命不保。”
“记得便好!”陈尧佐拿起筷子来到大锅前,往里一扔。
扑通一声,筷子从粥里浮了起来。
陈尧佐怒道:“这是给灾民吃的粥吗?分明是热水啊!”拿起木勺子在里面搅了一下,粮食清楚可以数的出来。
在场士兵、官吏、百姓都显得十分安静。只能听到陈尧佐搅水的声音,哗啦啦的响起。
陈尧佐又问:“信阳军护卫何在?”
高校尉闻声上前,来到陈尧佐面前。
陈尧佐道:“他们胡作非为,你难道就不管吗?”
高校尉回道:“依照规制,末将无权管这些。只负责维护现场秩序,请钦差大人明鉴。再说末将人微言轻,说了又有什么用。”
陈尧佐听了,沉默了良久。
杨宗谨看到高校尉要有麻烦,上前道:“彼各司其职,没有过错。望钦差体谅下级之苦,请网开一面。”
陈尧佐这才道:“看你的确不易,饶你这一回。”
“谢钦差。”高校尉抹了把汗,向杨宗谨投去感激眼神。
陈尧佐却没打算放过都头,喝道:“来人,把这些粥棚放粥的都头差役,全部拉出去就地处决。”
“钦差大人!”都头大惊失色。
杨宗谨也是吃了一惊,于心不忍。
陈尧佐叫道:“朝廷法度,不容违反。你中饱私囊,立斩不赦。”命人解下都头腰间粮仓钥匙,再拉到宽敞的地方处决。
数条人命,转眼消失在眼前。
然而陈尧佐没有因此感到高兴,反而更加的彷徨。
只因当他拿着钥匙去粥棚后面的粮仓,打开一看里面虽然口袋都放满了。一打开就是沙土,竟然没有一粒粮食。
陈尧佐一脸茫然的看着杨宗谨和李媗之:“粮食去了哪里?”
杨宗谨没有回答。
用脚趾头想,都知道是有人贪了灾民的救命粮。用沙土滥竽充数,糊弄灾民。
杨宗谨道:“这绝对不是个例,说不定是整个庐州都变成这样。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一定是自上而下一起贪污所致。那就非常的可怕,钦差要有心理准备。”
陈尧佐倒吸一口冷气,说道:“此事不能操之过急,需要一步一步来。”又问杨宗谨道:“侄女婿有没有好的办法?”
杨宗谨道:“最好的办法是一明一暗,钦差在明,我在暗。不过想要了解他们的手法,需要真正的接触到他们。”
陈尧佐听懂了,说道:“侄女婿请放心,本官有办法帮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