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次星辰异样,郭浩弄出一个“华庆节”,很多人都有些不解。
郭浩不是一个张扬的人,否则当初就有人提出,把他的生辰当做节日让百姓庆祝,郭浩并没有同意。
如今突然多了三天假期,大臣们倒也乐得于此,至于那异象是吉是凶,郭浩不问他们也不会给自己找不自在。
今年的华庆节太仓促,郭浩也没能让他们准备什么,不过他在心中已经想好了。
明年的华庆节,正好军事学院第一批学员毕业,这一天他要大阅兵,到时候把各国的使者都请来,展现大宋实力的同时,也让那些学子们看看。
第二天不上朝,郭浩带着李辉来逛汴梁城,他还是很有权威的,百姓们让庆祝就庆祝,很多年轻人纷纷上街游玩。
“李辉,你儿子在军校里怎么样,和同学相处的还好吧。”
郭浩只是关心一下,随口问问,李辉闻言老脸微红,当初郭浩让李辉的儿子跟着他,将来接替李辉的位置。
当时李辉答应的很痛快,可李辉的儿子却想去军校,这让李辉十分尴尬,觉得对不起郭浩的信任。
郭浩看出了李辉的尴尬,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你不必担心,以后好好带几个徒弟,朕安全可就交给你啦!”
“是!”
李辉连忙点头,事实上李辉心里很清楚,跟在郭浩身边不是什么好事,伴君如伴虎可不是笑话。
二人相处了这么多年,郭浩的脾气他也清楚,虽然不好杀戮,可是杀起人来也是毫不眨眼。
两个人经过易容,在大街上随意走着,此时的郭浩是一位老者,胡须皆白,看起来很儒雅。
“李辉,你可知咱们现在在做什么吗?”
“做什么?”
李辉有些疑惑,不明白郭浩想要说什么,郭浩好像走的有些累了,于是找了个茶楼打算喝口茶,自打新茶出现后,如今已是家喻户晓。
二人进了茶楼,直接上了二楼,下面有个说书先生,好像在说某个人的英雄事迹,仔细一听不就是说他自己么!
“话说官家率领大军讨伐辽东,高丽皇帝惶恐不安,女真人直接臣服……”
故事是郭浩讨伐辽东的事,故事有些夸张,多半是有人进行了艺术加工,来歌颂郭浩的功绩。
听到官家一词,郭浩觉得挺有意思,现在满朝文武都称他为陛下,还没几个人这样叫他。
而“官家”一词最早见于东汉、三国时期,最初的意思就是“官府”、“朝廷”,就像现在一些地方的人常常把政府叫“公家”一样。
如东汉末年大臣荀悦在其撰写的中就曾写到:“官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
意思是汉朝给老百姓的税收优惠,比夏商周三代还多;但地方豪强的贪暴,却比秦朝还厉害。”
这里的“官家”,显然就是“朝廷”的意思。
到了东晋时期,“官家”的含义又有所拓展,被人用来称呼官员,差不多相当于现在的“公家人”。
比如东晋裴启的笔记小说中就记载,东晋大将桓温北伐,得到一个年轻时曾服侍过名臣刘琨,与祖逖“闻鸡起舞”的那位的老婢女。
这个老婢女见到桓温就哭了起来,并解释自己哭的原因说:“官家甚似刘司空,您长得太像刘琨了。”
至于用“官家”一词称君王,最早见南北朝时期南梁沈约的和北魏崔鸿的。
在里,沈约解释“可寒”一词时说,这就相当于南朝刘宋人说的“官家”,显然刘宋人嘴里的“官家”就是君王的意思。
中,后赵太子石邃也用“官家”一词称呼自己的老子、大赵天王石虎。
之所以会用“官家”来称呼君王,应该是因为君王自然是朝廷的最高代表,是最大的“公家人”。
而且按战国邹衍的“赤县神州”之说,汉代君王也常被称作“县官”。
后来宋人笔记中说把君王叫“官家”是因为“五帝官天下,三王家天下”,显然是附会之说,是在有意吹捧罢了。
接下来到隋唐时期,在中搜索“官家”一词,可以发现有近五十条,基本上也都是作“朝廷”、“官员”之意。
如唐朝中后期诗人王建写的诗句“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
总体来说,从东汉末到隋唐时期,“官家”有朝廷、官员、君王等几重意思,但以朝廷的意思最为常用,官员之意次之,用来称呼君王的例子还少见。
到了唐末五代,用“官家”称呼君王的例子逐渐多起来。
成书于五代时期的,其中有一处“官家”的用法是君王的意思。
而成书于宋太祖大宋初年的,其中“官家”一词出现的频率就高了,至少七八处,全作君王之意解释。
五代前蜀淑妃徐氏写的诗句“明朝腊日官家出,随驾先须点内人”中,“官家”也明显指君王。
之后宋朝承五代余绪,不但把称君王为“官家”的习惯继承了下来,而且使用频率极高,不但私家场合,就是在朝堂之上,人们都可以称宋皇为“官家”。
但问题来了,“官家”一词出现这么久,为什么在宋代它会超过“圣上”、“皇帝”、“天子”成为对君王的最普遍的称呼,还被官方认可呢?
这与宋朝的立国情况和世俗化生活有关。
一方面,五代时期“兵强马壮者自为天子”,皇帝如走马灯般换来换去,赵家也是靠兵变上台的,皇帝“君权神授”的“神秘性”大大下降,再管皇帝叫“圣上”、“天子”,他们自己都有些不相信。
沈括的里记载,宋太祖曾问宰相赵普,天下什么最大?
赵普思索半天,回答“道理最大”,而没说“皇上最大”,宋太祖不但没生气,反而十分夸奖。
试想一下,换了明太祖朱元璋或清朝的康熙乾隆这么问,臣子如此回答恐怕就不会有好果子吃了。
但郭浩这里并没有发生这些事,可这个称呼还是出现了,这就与另一个原因有关。
另一方面,众所周知,宋代又是一个极其世俗化的社会,人们平常把农民称作“农家”、医生称作“医家”、诗人称作“诗家”,因此觉得“官家”一词说起来特顺嘴。
也许在世人眼里,皇帝也不过就是个职业罢了。
听到有人叫自己官家,郭浩没觉得有什么不妥,反而觉得挺亲切。
但是他这个官家和赵匡胤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他问赵普谁最大,恐怕赵普就不敢那样回答了。
就在郭浩喝茶的功夫,大街上走过来两个人,竟然是李继隆和郭雁菡。
看到两个年轻人在一起,郭浩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虽然他平时对子女关心的不够,可那毕竟是自己的女儿。
此时的二人已经很熟识,已经过了羞涩的阶段,好似热恋中的男女,在街上游玩。
经过三年的磨炼,李继隆成熟了不少,平日里训练很忙,也没什么机会出来玩。
郭浩看着二人好像要出城,于是起身跟了上去。
二人稍稍跟在后面,李辉也不问郭浩要干什么,二人来到汴河边,从水里忽然出现几个蒙面人,直接向李继隆扑了过来。
李辉见了就要上前帮忙,郭浩摆手制止了他,倒不是他不关心女儿,而是他想看看谁这么大胆,敢在这里行凶!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