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呼米城以南的南高加索,是波斯及其附庸亚美尼亚人的领土。此时,萨珊波斯即将陷入与罗马的战争,因此,部族选择向北行进,在北边,与王廷派来的后续援军和船队会合。
部族向东开拓的第一步就遭遇了如此严重的失败,这让路曜陷入了很深的自责与低落中。从塞格德出来时,他们都是活生生的人,怀揣着梦想与希望,跟随年轻的长老和司令去东方寻找遥不可及的故乡,结果就这么轻易死在了高加索的山岗上。路曜坚持要向王子辞去司令职务,与坚决不同意的阿提拉王子在帐篷里打了一架之后,他终于妥协,但按部族习俗用剑在脸上深深地刻下了一道痕迹。
路曜在北上的路上接到了大丞相的木筒,王廷的意思与阿提拉大同小异。同时王廷还委任阿提拉和路曜为王廷特使,出使君士坦丁堡。因此他们原本打算的坐船回塞格德就成了坐船去那座罗马人口中的“世界渴望之都”,新罗马。
路曜对君士坦丁堡并不陌生,在那里,在同样属于罗马的领土里,他和阿提拉王子,甚至包括阿格里帕老师,都有着迥异于西方那座“永恒之城”的美好回忆。
在匈人与罗马难得的和平里,路曜还想去一趟德尔斐,那里有着非部族地区最大的龙神神庙。据经常往来希腊的商队长者说,在希腊,祂被称为“阿波罗”。
三十年前,罗马皇帝宣布除了他们的主之外,其余诸神均为异教异端,德尔斐阿波罗神庙也遭到关闭。但幸好神的祭司们没有离开。他们在附近开设了一座学院,让斯多葛学派的学者们讲学,他们也会为递送礼物的人祈求神的神谕。阿提拉王子的信和礼物已经先于他们出发前往希腊。
............
正午的黑海海面上,有几艘大帆船漂浮在海面上,沐浴在炽烈的阳光里。匈人不善航海,因此承载兵团和使团的船队由商会提供。裴丽尔夫人慷慨大方,免去了惯例征用商船抽取的三成税款,只要求使团配备同等数量的商队一同前往希腊。
六月末的黑海十分平静,没有冬天的恐怖大风和滔天巨浪,这对船上的旅人而言十分惬意。在旗舰上,路曜坚持邀请王子共进午餐。他借用了船长的厨房,要亲自为王子做一顿午饭。在部族里,亲自做饭被认为是一种示弱的行为,在部族民间,若二者地位相同,给他人做饭被视为自降位格而遭到鄙视。但路曜从不管这个,在流落罗马的那些年,这个部族传统可救不了饥肠辘辘的兄弟俩。
路曜在厨房里清洗食材、忙着在外面的甲板上放火盆、架火堆,旁边就留了低等女仆塞内卡一个人帮忙。他在高加索的时候,特别派人到卡斯皮湖(1)边的树林里抓了许多野鹿,这种活泼机警的畜生十分难抓,但肉却十分鲜美有弹性,用盐腌渍过了就可长久保存。要吃时,只需一些清水和一盆炭火,就可以唤醒它们的美味。
船长室门外的甲板上,劈啪作响的火堆炙烤着木棍串着的鹿肉,二者共同冒出的袅袅青烟慢慢从火堆上升起来,然后均匀分布在大船的每一个角落。路曜和阿提拉围着火堆席地而坐,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阿提拉安静地看着路曜对着火堆诵念龙神的尊名和祷告,然后伸手接过串着鹿肉的木棍。
“约书亚(2),还记得我们在罗马的日子吗?那时我们都是孩子,困在那个永恒之城,好几次差点饿死。你最开始连生火都不会,幸好罗马冬天不冷,要是在塞格德,我们不是冻死就会饿死。”阿提拉低笑着说。
路曜没有像每次阿提拉叫自己这个绰号时候一样纠正他,只是站起来,转身去船长的房间里拿出一瓶酒。船队已被王廷征用,因此不必另行付费。那酒不知是这船长在何处得到的,泛着橙黄色,有一股新鲜麦芽的香气,又好像有阳光的味道。
路曜一直觉得王子不会真的爱上一个人,他的眼睛里,没有那种对异性的欣赏,而是居高临下的审视。有时候路曜觉得王子喜欢酒都要多于女子。王子非常自律,即使对美酒的渴望刻入骨髓,但只要在马背上,他就不会看一眼这迷人的液体。但使团的任务不会有什么危险,年轻的王子也需要美酒与安眠。
事实上,阿提拉已经陷入了安眠。那瓶酒对于他来说只是开胃酒,但却让他可以真正放松紧绷的神经。他枕着船长室门口的松软布袋,沐浴着暖洋洋的阳光,半睡半醒地休憩。路曜把自己的大衣轻轻搭在阿提拉的身上,然后把里面盛着浓浓的奶汤的小锅架在火堆上。牛羊是部族最忠诚的朋友,鲜浓的奶汤是战士最好的解酒汤。
路曜坐在桅杆边的小平台上,穿着马靴的双脚伸出护栏搭在平台外面,然后取出随军一直携带的小型竖琴,轻轻弹着安静的多瑙河乡间小调。平台下面,是三五成群各自欢乐的士兵们。他们有的是欢庆摆脱了战争与死亡,有的是兴奋于君士坦丁堡的奢靡与繁华,也有的是用美酒和欢乐来忘记死去的爱人和战友。但无一例外地,他们都压低了声音。部族平民和部分卫队在别的船上。
“红色的明月与金色的太阳挂在大海上,火热的炭火温暖了冰冷的汤。
”傍晚的树林里,新的一天还没有醒来。繁星即将笼罩安宁的夜,这样的夜晚将永远不会结束。
”深灰色的磐石、青苔和欧石楠,为我送去祝福与安康。
“远处已渐现曙光,明晨的青草将带着露水闪闪发光......”(2)
黄昏已经来临,薄薄的雾气已经笼罩了船队。夜晚属于月神,也属于每一个祂庇佑的子民。
注1:路曜的名字“曜”的误拼,阿提拉习惯如此称呼路曜。
注2:改编自日耳曼传统民谣《红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