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我崇祯绝不上吊
“王大伴儿,你容后着人去趟户部,让陈奇瑜派人去那孔家,就说朝廷缺粮,闻之孔府余粮甚多,让其为天下苍生计,将粮食捐出来。”崇祯皇帝眯着眼睛道。
你衍圣公不是自诩圣人之后吗?孔夫子何许人也?朝廷有难时,他老人家必定会解囊相助,救济天下苍生于水火。
啥?你不交?你不交就是不顾百姓死活,就是给孔圣人丢脸,就不配做天下读书人的榜样,朕就能治你的罪!
“孔府的粮食可不少呢,皇爷想让他们捐多少?”王承恩一脸笑意的道。
“据你的估计,孔胤植家存粮有多少?”崇祯皇帝瞅了一眼王承恩道。
“前些日子户部陈大人说按孔家的田地、人口来算,再结合其他乡绅的惯例,那孔府的存粮至少在二十万石上下。
不过老奴这些日子派人去查过,下头那管事儿甚至贿赂了孔府的管家,偷偷进去查探过,存粮应当有二十五万石左右。”王承恩如实道。
“嗯,朕最是体恤下属,自然不会狮子大开口,这样,就让他捐二十二万石吧!”崇祯皇帝一脸正经的道。
王承恩也被崇祯皇帝的冷幽默给逗乐了,坏笑着应下这差事。
“听韩爱卿说最近你征粮搞的不错,给朕弄了多少粮食了?”崇祯皇帝又问道。
“回皇爷,老奴刚把顺天府这片区域的乡绅处理完,除了个别几个乡绅在当地素得民心外,大部分乡绅皆是被百姓戳脊梁骨的恶棍,老奴翻了他们的旧账,仅顺天府区域就得了十六万石,还有一百多万两银子,一应抄家所得都还在路上,估摸着也就这两天就能运抵京城了。
现在老奴已经着部分人手去山东,还有一队去了江浙,那边乡绅既多又富,老奴觉得收获会更大。”王承恩禀报道。
“嗯,朕听说了,你那审理案子的法子不错。”崇祯皇帝夸奖道。
这差事本来就是得罪人的事儿,崇祯皇帝也没想到王承恩竟然能想到这么个法子,不仅名声没黑,东厂反而深受民间百姓夸赞,甚至将王承恩当作大明的包青天。
尤其是审理案子的效率之高、速度之快,可谓让督察院和刑部汗颜。
“老奴只是着急,想为皇爷分忧而已。”王承恩谦虚道。
“你倒还谦虚上了,洪承畴的奏报称,山陕那边粮食缺的厉害,那些病患甚至还因粮食发生了暴动,国库里已经没粮了,等这批粮食到了,立即着户部发往山陕。”崇祯皇帝交代道。
洪承畴盛怒之下,竟然开了杀戒,从心底里其实崇祯皇帝不太同意他的做法,但也知抗疫事关重大,倒是也没过分苛责。
“叫老奴看,都是那些病患不知好歹,朝廷废了那么大的心血给他们治病,竟然还做出这等忤逆之事。”王承恩打抱不平道。
“唉!这又能怪谁呢!都是因为民智不开,百姓看问题只看眼前,大字不识两眼一抹黑,听风就是雨。”崇祯皇帝叹道。
他之前所说的开启民智,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历朝历代都是施行的愚民政策,所谓愚民政策有很多种表现形式,简单说来就是将所有人分成三六九等,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老百姓不识字,就无法读书,也没钱买书,获取不到知识,对一件事的看法就会很浅显,甚至变的麻木不仁。
“皇爷说的对,老奴就是心里头不舒服,皇爷一心为民,这些民反倒倒打一耙。”王承恩尤自替崇祯皇帝叫屈。
“好了,此事暂且不提,待处理好些这些事,朕自有开启民智的法子,对了,朕听说你收了个义子?”崇祯皇帝看了一眼王承恩道。
如今的崇祯皇帝不仅不再是聋子、瞎子,反而成了全大明消息最灵通者,不论崇祯皇帝在哪儿,皇宫里还是军营里,每日总有东厂、锦衣卫、外务府的人将各路的消息送到他的桌案之上。
这些消息十分庞杂,大到监视各地宗室藩王的情报,小到某地某地方官员纳妾,只要崇祯皇帝想要哪方面的消息,下头的人总能第一时间禀报。
为了防止偏听偏信和擅权专政,东厂、锦衣卫各自独立,新组建的外务府也同时承接着传递消息的职能。
这也是为何王承恩即便没有来汇报,崇祯皇帝仍旧知道各项事务的进展,甚至包括王承恩悄摸收的那个义子。
“回皇爷,是有这档子事儿,咱家瞧那孩子可怜,还识些字,就……倘若皇爷不允,老奴明日便驱逐了那孩子。”王承恩心中震惊之余,赶紧道。
他知道这些事儿瞒不住崇祯皇帝,宦官收义子虽然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魏忠贤开了很不好的头子。
魏忠贤收了数十个义子,甚至当朝的兵部尚书、左都御史都成了魏忠贤的义子,内外臣勾结祸乱朝纲,为崇祯皇帝所不容,王承恩是担心崇祯皇帝想起了先前的那些事不高兴,所以才赶紧撇清。
“看你说的,多大点事儿,朕难道就这般不容人吗?”崇祯皇帝白了一眼王承恩道。
“收个义子挺好的,能有个念想,但你身为司礼监掌印、东缉事厂厂督,身份特殊,当克己奉公,莫要落人把柄。”
“老奴一声所求,惟愿陪皇爷开创大明盛世,除此之外,别无所求!”王承恩跪地道。
“得了,下去办事儿吧,朕还要去训练那群浪荡子!”说完崇祯皇帝自己则拎起铁盔走出了营帐。
……
山东曲阜,衍圣公府。
孔胤植最近一直感觉自己流年不利,孔家家大业大,在山东境内各地都有大笔的产业,各类商铺、酒肆、茶馆,在曲阜更是有数不尽的良田,日子本来过的红红火火。
但崇祯皇帝一纸书文,打破了孔胤植的宁静,先是商税,后是清田,仿佛是直接在孔胤植身上割肉,割的还都是他身上的腱子肉,孔府因此损失重大。
孔胤植也没办法,孔家在大明即使再有威望,也不可能与当朝天子作对,虽然孔胤植对崇祯皇帝没有任何好感。
近日鲁王府的人倒是经常来寻他,又是送礼物,又是送侍妾的,孔胤植其实知道鲁王想干什么,但却并没有正面回应他,因此此事实在太过重大,一着不慎,就将万劫不复。
他是衍圣公,更是万千孔家人的族长,没有十足的把握他绝不可能冒险。
如今他已足额缴纳了商税,清田也按照朝廷的要求如数上交,他觉得当朝天子即便再不留情面,也不可能专门跟他过不去。
待新政的风头过去了,或许就可令朝中的旧相识吹吹风,说不得那些失去的良田就回来了,一切都还能照旧。
正思考着将来,孔府的管家孔铭在门口敲了敲门。
“老爷,那户部的廖昌仁来了,就在前院客厅。”
孔胤植闻言眉头立马就皱了起来。
“老夫不是已经按照朝廷的要求,把商税和良田都交了吗?他又来作甚?”
……
PS:有个小失误,第64代衍圣公应该叫孔胤植,后来为了避讳雍正帝胤禛名讳,才改成了孔衍植,此时还是大明,所以修正一下,应交孔胤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