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皇历二百八十二年征服月。
由伊阿乌尔皇都内直接派出的一万军队,在雨夜里强行入驻卫伊城。
带领军队的乃是在全国知名武者范围里依旧处于顶尖地位的帝国之剑皇甫珪。
由于在此建立主教庭的圣皇教会教皇还没来得及回到贝格烈,城主府被皇甫珪的军队毫无悬念解放了。
众多护教虽然在城门口有摆放许多人手,试图用以威慑帝国军不要轻举妄动。
但在皇甫珪霸道的带领下,军队直接无视这些护教强势进城。
一时间许多生活在此的百姓惶惶不安。
随着毁灭教事件再度崛起的圣皇教会确实值得他们欢迎,且在这段时间里越来越多归附教会的人都得到很好待遇。
可无人能否认若是没有帝国的庇佑,处于边境的卫伊城早就沦为旧西域废墟战场,在数十年前教会还没把发展重点放在这儿时就寥无人烟。
更何况贝格烈皇室和圣皇教会的冲突,只要是个正常人就听说过许多。
大多数时候各地政府和分教皆呼吁民众莫要随波逐流。
虽然教会那边会使用比较偏向他们那边的词来引导居民支持,但大体意思还是认为皇权与教权之间的争斗普通人不要插手。
很显然直隶于皇帝的帝国之剑此番带着一万精锐抢夺教会新圣城卫伊,彰显两大权力碰撞即将开始。
在负责此地的主教明里暗地的警告下,皇甫珪并未直接对教庭进行攻夺。
如果这样冒失得去行动,极可能落下被有心势力攻击陛下的把柄。
皇甫珪在最近一年里来除了卡偌凯门毁灭教事件有过短暂外出,人类最强武者还是有听说过如今圣皇教会是通过洗脑式的传教方式拉拢成员。
这种方式很毁灭教。
甚至如果双方发起战争,皇甫珪怀疑被圣皇教会收纳的教徒也会像毁灭教那般不畏生死。
只是老谋深算的教皇比毁灭教更沉得住气,并未展露出真正的獠牙罢了。
若真要开战,帝国一万军队足以横扫十倍于己的普通教徒。
问题在于和圣皇教会开战的话地点大概率会在城内,极可能伤到无辜百姓。
同时也无法保证风向到底会如何发展。
作为一大帝国统治者,确实不需要敌人或是百姓对他感恩戴德,事实上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方敬畏程度。
但要是真没了一点民心导向,哪怕身为永生之皇的后裔也绝对坐不稳东方帝国的皇位。
直到收复卫伊城的第十天,从边境方向赶回的教皇姗姗来迟,并于次日亲自拜访城主府的帝国将军。
带着数目众多的护教保护,这位行踪不定的教皇在皇甫珪面前主动做出礼节:“欢迎皇甫将军大驾光临卫伊城,本座有失远迎啊。”
“卫伊城是我贝格烈帝国的固有领土,何谈教皇大人您有失远迎一说?”
“唔,对对对,本座差点就搞混淆了呢。”
这位统治大陆万千信徒的精神皇帝打着哈哈。
警惕目光在卫伊城主和皇甫珪之间扫视:“本座看城内有近两万军队了,是不是说明伊阿乌尔里皇都现在保护皇帝的人手很空洞啊?”
“你想干什么?”
兼任警卫军长的帝国之剑发出极具威胁的低吼:“劝你不要说这种足够让我动手的话。”
“抱歉抱歉,只是看见寸步不离的皇甫珪将军您离开皇帝有些意外而已。哈哈哈,没关系,不出本座意料。”
短暂会面在暗地里剑拔弩张的气氛结束。
教皇说的话似乎暗含深意,让皇甫珪忍不住派出人手回报伊阿乌尔,想了解皇帝现在的情况。
他作为统帅军队来到边境备战的将军,是皇帝猜到卡偌凯门极可能在不久后会对周围国家动手的安排。
不仅是现在带来的一万军队,后续在各地征调的大军还有至少五万会被派到卫伊城,给予皇甫珪统筹布防。
作为帝国武艺和兵法皆为顶尖的心腹战神,皇甫珪的任务是在卫伊城和边境布置下能抵御卡偌凯门突然进攻的防备,就能打道回府重新到皇帝身边静待其变。
圣皇教会的气焰被暂时压制,皇甫珪调动手下的军队着手在边境布置战时防御。
这种架势唯有在当年贝格烈帝国和锐斯联盟百年战争时才有出现。
如今被直隶皇帝的帝国之剑带到此地,许多敏感的人物自然猜到接下来极可能发生的事情。
不是贝格烈帝国打算顺势攻陷图尔维,就是卡偌凯门在看透压榨条约后决定临时反扑。
倒是圣皇教会在各地所作所为,被许多做好战争准备的官员忽略。
哪怕边关被军队封锁,圣皇教会无法再秘密将信徒派往卡偌凯门。
各地仍旧不留余力地将这些人搜集起来,集中培养训练。
人们本来以为毁灭教动乱结束就将迎来和曾经一样的平静,结果发现这份平静下藏有更恐怖的杀意。
风雨欲来。
在没被各大势力注意的角落引爆导火线,轰轰烈烈的反抗运动正式打响。
起因便是圣皇教会的护教们在发现自愿来投靠的贫民数量不够后,竟丧心病狂到直接跑来外城抓人。
本就被所谓“神圣的义务”捐献掉大部分生活费、日子变得十分贫苦的居民们瞬间爆发。
在此之前他们有乞求过教会莫要如此贪婪,结果被披坚持锐的护教们驱逐,并照例到贫民区收取“保护费”用于重建所谓的圣城和教庭。
言称这是在给异教徒叛乱时期他们没能保护教庭的罪孽赎罪。
许多百姓有联名上书到政府,期待得到当地帝国势力的支持。
效果微乎其微,大多官员选择对来势汹汹的圣皇教会敬而远之。
小部分站出来反对圣皇教会的官员则被洗脑的狂热教徒进攻,甚至有几次以“自发”形式、持着教会提供的武器围堵在政府前。
还能有什么办法?
不仅是外城贫民,就连内城普通市民、郊区农村区域的人们,都在圣皇教会如蛆附骨的压榨下沉默着。
投降教会极可能被外界传言的那样洗脑成自己最不愿看到的模样。
依靠政府极可能被贪生怕死、不敢正面对抗教会的官员抛弃。
祈祷大魔法师转世的降临,恍然发现那位曾挽救世间于水火的大人已半年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
虽然还有猎魔协会的神眷者们活动在外,限制于立场原因无法直接和教会发生冲突。
总结下来为今之计似乎只有一个了——揭竿而起。
靠近东部沿海区域,这曾是最靠近旧圣城克里蒂安的朝圣之所。
随着贝格烈皇朝将皇都迁移到靠中央一些的格林河畔,经济中心发生转移,让这永生之皇发迹之地略显落后。
为了弥补物质上的不足,圣皇教会的信仰很多时候会成为这片区域人们的首选。
无论在百年来这段时光、前不久异教徒兴起之时、还有现在圣皇重新归来,此地居民经统计有超过三成的人数为圣皇教会正式教徒。
正是如此,许多后来慕名加入却疑似被洗脑的新教徒不在少数。
教会在此地收取的振兴费用和人口,亦是世界范围内最高水平。
这直接导致经济本就不怎么发达、被忽略的极东区域居民陷入水深火热。
他们拿起草叉和铁锹,必要时刻用木棍削成的长矛也是不错选择。
在某天护教们再次来到村落进行强制拉人时,出乎意料地发起伏击。
经过异常激烈的战斗,村民在某位流浪武者的领导下,付出两倍于铁纹护教伤亡的代价勉强取得胜利。
铁纹护教在教会最近的体制改革里,被当做次于铜纹护教、更接近临时佣兵的形式出现。
大多数时候都是这种级别的护教在外通过蛮力拉人,即使被某些强硬政府勒令停止这种行为,也能甩锅给这些临时工。
第一次反抗的胜利瞬间掀起大范围浪潮。
这在贝格烈建国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现象。
因为大部分子民即使没加入圣皇教会,也会视永生之皇为带来人类和平的英雄。
至少在皇朝分裂并归于稳定格局的二百八十二年里,东方帝国境内哪怕出现起义,也不过是极小范围且人数不超过三位数的小规模。
然而现在这种情况完全不一样。
为反抗圣皇教会在地区的压迫,不仅是村落里没接受过太多教育的“蛮子”,连城市内许多居民也纷纷在暗地里联系同样被强行征走大量货物的铁匠、木匠甚至是银匠等,秘密制作出许多规格之外的武器。
在还没收到中央的命令前,乃至政府军都装作失误将军械库大门钥匙遗落,供给这些反抗成员。
毕竟很多军士、官员也苦于教会久已。
不能正面直接开战——事实上他们对反抗军也没抱有多少信心——就背地里供给他们反抗的资本和教会决一死战吧!
谁都没想的是,点点星火竟形成燎原之势。
短短一个月时间,极东区域的反抗军人数达到惊人的十多万,连靠近伊阿乌尔周围的帝国中央区域也出现为数不少的起义部队。
这些人反抗的不是帝国,而是寄生于社会、试图榨干人们最后一滴信仰鲜血和铜币的教会。
真有这么顺利吗?
当远在安全区域范围内的罗克郡城接到这种惊人消息后,不止尉迟韧在表态上举棋不定,连灵誉帮帮助范伊灵也不由感到疑惑。
相对来说,将左飞白等人赶出罗克郡对他们而言确实是很正常的事。
可根据深入情报,这些反抗军闹得很凶,实际上取得的战果仍旧惨不忍睹。
再加上帝国中央到现在还未站出来明确表态,让很多人隐隐有种很不详的预感。
一个月后皇甫珪疾驰回皇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