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每天七点档国台的新闻播出间在屏幕上看上去很是高大上,播报的主持人正襟危坐,一脸的严肃正经,但其实录制现场非常简陋,而且主持人只是露在镜头中的上半身的服装很是板正,其实下面可能就是沙滩裤、凉拖等和上半身严重不搭,看起来比较随意自在的休闲风。
连国台一套的黄金档重点节目的录制现场都是这样,更不要说其它节目了,所以《大风车》的录制现场,很多道具完全是用涂了颜色的纸壳做的,在拿的时候,都需要轻拿轻放,不然,很可能一不小心就给弄坏了。
作为一档面向三至十四岁儿童的益智娱乐杂志类栏目,在暑假期间,《大风车》的制片人按照往年的习惯,决定录制几期特别节目,因此曾化名为“大拇哥”,现改名为“毛毛虫”的何炯,化名为“小鹿姐姐”的郏捷,化名为“花姐姐”的曾芫,化名为“金龟子”的刘醇燕,还有程翘翘和舒倡这两位编外特邀主持人,不再像之前录制时,三三两两的分开搭档,而是同时出现。
今天录制的这期特别节目有动画、益智游戏、幽默剧、寓言笑话故事、还有儿童歌曲和舞蹈表演等节目,……虽然在播出时,节目只有一个多小时的时长,但录制的时候,足足录了一天,从早晨开始录,直到晚上才完成。
随着节目总监的一句“录制完成”,溜溜站了一整天的程翘翘吁了一口长气,在镜头看不到的地方,挺直的脊梁塌了下来,一直端着的肩膀也跟着松了下来,将手里的脚本和提词卡随手丢到桌子上,叹道:“终于结束了。”
舒倡抬起左手,看了一下时间。只在国台的食堂吃过午饭,头一次录制这么晚的她惊道:“哎呀,都七点多了,食堂这个时候还有饭吗?”
曾芫接话道:“放心吧,绝对有饭,而且不会是剩的。晚上台里还有晚间新闻等节目要录制,很多人结束工作的时候都到半夜了,台里在后勤保障这块还是做得很好的,食堂到那个时候都还有饭呢。”
郏捷和刘醇燕收拾完,背好包,边走边招呼他们,“走吧,去食堂吃饭去。”
程翘翘看到何炯和舒倡跟着要走,忙拦道:“别去食堂了,我马上要进组拍戏,今天是最后一次录制,明天我就不来了,下次还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和大家同台共事,所以咱们挑个地方聚聚。”
在众人当中资历最老的刘醇燕拒道:“算了,外面的东西又贵又不好吃,跟食堂根本没法比,这会个点不上不下的,食堂正好没多少人,而且也有那种聚餐的圆桌,咱们就在食堂吃吧。”
尽管刘醇燕没有明说,但程翘翘又怎么会听不出她话里的意思,笑着上前挽住她的胳膊,扶着她往外走,“刘姐,不用帮我省钱,我还不至于连请大家吃一顿饭的钱都没有。”回头招呼没有反应的其他几位,“别愣着了,赶紧跟上,别等我搀请,我只长了一双手,忙不过来。”
来到街上,她松开拉着刘醇燕胳膊的手,头疼的挠了挠头,为难的四处看了看,“我这边不熟,来录制节目这段时间也没在左近逛过,不知道这边有什么好吃的,你们有什么好建议没?”
虽然大家确实一起合作过,但并不是很熟,因此吃程翘翘有点不好意思,这个度更是不好拿捏,因此众人面面相觑,没有一个人吱声。
感觉到弥漫在众人当中尴尬的气氛,作为这些人当中唯一一片绿叶的何炯开口打破了沉默,提议,“我们去吃自助餐吧。前几天我看到附近新开了一家自助餐餐馆,当时我扫了一眼店里发的宣传单,晚上是八十九元一位,而且里面的食物好像还挺不错的,有不少海鲜,要不要试一试?”
没有人有异议,因此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冲向了那家经营自助餐的餐厅。
六人进店找位子坐下之后,程翘翘冲向了海鲜区,在海鲜区看了一会儿各种现杀、现捞的场景,挑了些可直接活着下锅涮的蚌类、贝类、虾类、螃蟹等等回到了座位上。
第一次直接将海鲜活着下锅,虽然直到它们会跳跃挣扎,但因为没有经验,在把它们下锅时,没能及时用盖子压在火锅上,鲜活的基围虾活剥乱跳的从锅中蹦了出来,不仅带出了不少火锅的汤底,还蹦到了和她们并排挨着的那张桌子上去了,吓了对方一跳。
看到殃及旁桌用餐,她赶忙一面道歉,一面将这个蹦跶得厉害的基围虾捉了回来。因为有她这个前车之鉴,何炯他们都没有再犯类似错误,非常顺利的把各色海鲜下了锅,算是她没白闹了这么一场笑话。
……
郏捷手里拿着一个啃了一半的烤猪蹄,向众人安利,“哎,这家店虽然主打海鲜,但这个烤猪蹄真的太好吃了,强烈推荐,外层烤得微微的酥,里面超级软糯,香浓可口,实在深得我的心,你们赶紧尝尝。”
看到曾芫起身有要去拿烤猪蹄的想法,程翘翘指了指离他们这桌没多远的一个烤肉推车道:“曾姐,你稍等一下,上门服务的烤肉的车子要过来了,我在拿饮料的时候,听食客议论,这个推车就是烤箱,它上面的肉都是现烤的,有超多种口味的五花肉、牛肉、羊肉、……它那个三角肉超好吃,牛肩峰非常嫩,火鸡卷很有嚼头,……每样都很好吃,你点完之后再去拿猪蹄,不然,错过了要等很久,可能就吃不到了,不免可惜。”
何炯端着一盘子的红柳羊肉串回来了,听了她这话,笑着附和,“对,我刚才也听到很多食客再赞店里的烤肉,只是它轮一圈的速度比较慢,差不多要一个小时,有些食客不巧错过了,就没能吃到。”
刘醇燕看着舒倡拿回来的橙汁,轻皱了一下眉,提醒道:“小舒,吃海鲜搭配红酒比较合适,不仅啤酒和白酒不太适合与海鲜搭配,其实像橙汁这种维生素C含量高的饮料也不建议喝,虽然和食物相克没有关系,但会影响味道,让人觉得不够鲜美了。”
舒倡闻言有些讪讪的将橙汁放到一边,干笑两声,“谢谢刘姐提醒。”
何炯看出她的不自在,在他之前拿的好几罐椰汁中拿起一罐,递给她,“喝这个吧。”
端起手边的红茶,刘醇燕喝了一口,又道:“吃海鲜除了配红茶饮品之外,还可以配蛋白质饮料,比如椰汁、杏仁露等,蛋白质和糖分可以更好的让人体吸收海鲜的营养,减轻肠胃消化负担,海鲜和蛋白质饮料搭配相得益彰。”
看到因为她这种居高临下的教导态度,气氛再次变得有些尴尬,何炯忙再次打圆场,转移话题,“对了,暑假过后,该开学了,你现在读初几?”
“我今年刚小学毕业,开学之后去育英中学读书,读初一。”
何炯了悟的点了点头,看着因为觉得章鱼的口感非常好,Q弹爽滑,正在一股脑的大涮章鱼的程翘翘,随口道:“你呢?”
“我吗?”程翘翘想到在上学期期末考试,她顺利的通过跳级考试,一脸的志得意满“我开学就上初三了。”
曾问过她年纪的郏捷闻言顿时一愣,满脸的不可思议,“你开学都上初三了,你才多大,你不是说你属兔吗?”
看着顶着一张团团脸,还没有张开的舒倡一眼,再看看一旁的程翘翘,尽管从她的脸上依然能看出稚嫩,可因为五官要比舒倡抢眼立体得多,因此看上去明显她比她大,曾芫目光中带着惊奇,很是意外的道:“什么,你和舒倡,你俩我一直以为是你大呢,没想到你俩竟然一般大?”
“哦,我上学比较早,而且在魔都读的小学只有四年,然后我又跳了一级。”所以我现在读初三。
听了她这话,刘醇燕也一脸惊奇的上下打量了她一番,赞道:“没想到你竟然还是一个天才?”
自家知道自家事,程翘翘清楚她能上初三,出了因为小学的学校够好之外,还因为她比别人多活了一辈子,因此面对她的称赞,忙道:“我可不是天才,我和天才一点关系都扯不上,我打算以后当演员,对文化课要求也就没那么高,而且我家里对我的功课抓得又比较紧,种种原因之下,才让我比别人求学时间少了好几年。”
“你俩到底谁大?”郏捷好奇的追问。
舒倡觉得她应该比程翘翘小,笑道:“我是十二月的生日。”
这方面程翘翘不想和她强,毕竟她的灵魂是一个成人,因此笑笑不语。
……
在程翘翘离开,进组拍戏之后,刘醇燕他们五人又聚在一起录制了一期《大风车》的特别节目。这次录制的比较顺利,因此下午六点多一点就录完了。
除了舒倡是回家吃饭,何炯、曾芫、郏捷和刘醇燕去了台里的食堂,闲聊中谈到了程翘翘和舒倡这两人。
曾芫有些疑惑的道:“按道理说,因为家庭的原因,舒倡比程翘翘早熟才对,但在为人处世上,感觉她照程翘翘差着,有点畏首畏尾,不够大气。”
郏捷想了一下,点评:“不是大气不大气的问题,应该是她比较敏感,想得有点多。”
刘醇燕给出结论,“还是和家庭有关系,程翘翘虽然没说她的家庭情况,但有的时候会无意中带出一点,哪怕舒倡的父母都好好,也没法和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