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天下太平,则小官多,大官少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宋应星很矛盾。

  他赞叹短毛的渊博学识,欣赏大顺的为政措施,可是,“投贼”?

  “承蒙大统领厚爱,奈何鄙人难当大任……”

  看着对方的神色,李自成心凉了半截。“忠君爱明”的老想法害人呐!

  大顺的翰林院相当于后世的科学院,没有个内行人掌舵不行。现在也就韩云、韩霖两兄弟勉强可以充任,但他们当前有更要紧的差事。

  孙鼎相马马虎虎也行,但那老头不愿出山。

  王徵算是能接受新学,可他还没投靠过来。剩下就是方以智、薄珏、王宣等人,更远着呢。

  实在不行,就只能把发配到江南的张养默调回来。

  李自成还是想争取一下宋应星,急忙转圜道:“完全能理解。毕竟我在那些愚夫愚妇眼中是一个大逆不道的流贼。他们根本不知道大顺比大明好一百倍。先生,别的我不多说了,也不强人所难。大顺朝廷里随时给先生留着位置。”

  “……”宋应星有些尴尬。

  虽然他对短毛大统领,对大顺的了解有限,但确实能看出来还不错。比大明好几倍总是有的。

  可他一把年纪了,传统的“忠君爱明”老思维一下子很难扭转过来。

  李自成又说道:“先生在外一路奔波,实在辛苦。若不急着回家,暂且住几天休息休息。在王府里收拾一处院落留给先生住,每个月再拨银一百两供先生开销……”

  “太多了太多了……”宋应星急忙表态,“无功不受禄,大统领不必破费。”

  每个月给一百两银子,还让住在大统领的“行宫”,这待遇确实没的说。

  在老宋的家乡,若是无秀才身份,出任童子之师,一年的修金仅仅四五两银子而已。即便宋应星是举人出身,给大户人家子弟讲学,每年所得也就四十多两银子。

  所以大统领给他每个月一百两银子,这一个月顶三年了。不可谓不厚。甚至比大明六部尚书的薪俸都高一倍多。

  宋应星推脱不要。

  李自成道:“怀庆这边马上要开办一所中学,可是教材还没有完全整理好。宋先生若不嫌弃,可以帮忙审定一下。”

  说起学校,宋应星来兴趣了。两人聊了聊。

  李自成介绍,大顺的小学教育全免费,结业后如果愿意可以继续往上考,那就要收学费了。

  初级中学三年,出来算童生,再往上的高级中学要分文、理、武、技三科,学生经过三年学习,考试合格之后会颁发秀才证书。

  之后就是大学,那专业就更多了。举人们通过几年的学习,到大比之时,每一科都会产生状元、榜眼、探花。

  简单说,甚至都会出现“铁匠”状元。

  说到这里,就算宋应星再开明,也难免惊讶不已,感到匪夷所思。

  李自成只好跟他耐心解释一番。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像宋应星这种百科全才毕竟是凤毛麟角般的存在。正如传统科举,四书五经中的“五经”,学子们也只钻研一门。大顺的科举不过是分类更多而已。比如文学、历史、数学、农业、乐律等等。

  随着知识体系越来越复杂,分科学习是必然会出现的。将来很难再有全科型人才。

  宋应星听着解释不断点头,他在编写中深有感触。

  李自成说道:“正如李时珍,本是医学方面顶尖人物,你非要强迫他去学四书五经,这就本末倒置了。我大顺的为政举措是,人尽其才,各展所长。”

  “大统领所言甚是,科举正应该如此方可选拔不同的人才。”

  宋应星回想过去几十年的科举之路,不禁感慨万千。八股文让多少青年才俊蹉跎了一辈子。

  大明的科举三年一考,大顺的科举每年一考。而且就算你不在学校学习,只要自认具备相关知识,就可以报名参加考试获得相应功名。

  科举制始于隋,完善于唐,盛于宋。它确立之后,从隋朝到宋初,一直是一年一考。可是到了北宋宋英宗时期,宋英宗将一年一考改成了三年一考。

  首要的原因,是宋英宗时代已经不需要那么多官员了。考出来的人员太多的话没地方安插。

  再一个,朝廷乃至衙门组织管理能力跟不上,难以应付一年一度的大型科举考试。

  比如明朝成化至嘉靖这段时间,全国有生员25万至35万人,后来最多时有50万人参加考试。

  而且考举人的乡试在省里考,古代交通不发达,基本凭双脚走路,所以需要提前几个月就上路。会试在京城考,也需要提前几个月上路。

  对考生来说,赶考途中非常辛苦,风雨兼程,疾病侵扰,各种艰难苦痛够你受的。另外,科举赶考花费巨大,像贾雨村那样行至中途盘缠用尽的人多得是。

  所以,一般的考生也忍受不了一年一考的折腾,三年一考倒是可以。

  但是从另一方面讲,对于考生那样可太浪费时间了。耽误了多少大好年华。

  对于大顺来说,正是用人之际,来多少秀才、举人都能消化掉。李自成不会嫌人多。

  至于赶考路途,大顺的秀才们只需要去本府参加考试就行了,几天的路程而已。

  如果是经济好的县,设立了高中,那就只在本地考试都行。考举人也同样,免去了奔波之苦,所以每年考一次也不算负担。顶多到了京城入大学之前再加试一回防止地方作弊。

  李自成道:“观大明科举,千军万马挤独木桥考中了进士,他们的才华自然不用怀疑。可他们对地方事务能有多少了解?如何能做好地方官?还不是任由胥吏摆布?好一些的也不过是劝勉百姓安于农桑,再修条水渠万事大吉。”

  宋应星叹道:“是啊,腐儒实在见多了。要说科举还有供学习,如何做官却没有任何参考,就那么把人派出去了。很多知县对庶务一窍不通,如何做得好父母官?”

  李自成又介绍说,大顺治下,衙门人员全部公开招考,只要有秀才身份就可以参与选拔。当然,若想升迁,肯定是功名越高机会越大。

  而且,知县是总管一县之事,让他去审案不合适。也不能让一个学历史的去指导农业上的事情。

  专业上的事情应该交给专业人士去做。

  李自成顺便又说了一下县里衙门的架构,宋应星不由皱起眉头。

  “大统领,恕我直言,若依此,一县之内要有多少吃皇粮的人员?太多了吧?”

  “宋先生所虑切中要害。我是这么想的……”

  正如顾炎武说的那样:天下太平,则小官多,大官少;天下之乱,则必然是大官多而小官少。

  这个很有些道理。

  像大明的县衙门这样,官员三四个,然后靠一群贱民身份的“小吏”去治理几万人的县,能把政务搞好才怪。

  而且那样看似朝廷养的官少付出的俸禄少,可是因为下面的吏役吃拿卡要徇私舞弊,实际上对小民的盘剥更众。

  李自成一贯对官僚体制非常的崇拜。

  他坚决认为,后世之所以能做到古代社会、传统社会所不能达到的强大的社会控制力、执行力,关键就是建立了庞大的官僚集团。

  也许会有些人浮于事的情况,但总的来说,利大于弊。

  一个县里的任何事情都能找出专人负责,可比历朝历代粗放的管理强多了。

  而且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其实从秦朝起就开始总结出经验了。

  秦朝四十个郡可以直管,但汉朝一百郡就只能在郡上面分派出机构州部。

  其实就是下级分多了不好管了,一个上级机构对应四十个下级机构是极限。

  所以,一个朝廷里仅有六部,县里仅有六房远远不够,根本不能发挥出应有的全部管理作用。

  大顺的县下属衙门可以分出二十几个,而且因为当前人口少,这样知县管理起来仍然游刃有余。

  知县老爷是掌总的,他不用去具体的操心审案子,不用掺和到治安、农业、城防等等琐事中去。那些都有专人负责。

  这样的管理效率高多了。

  简单说,想让“皇权下乡”,就是要大幅度增加“吃皇粮”的人员。

李自成的明末游戏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94955/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