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看书网,带着房子穿古代
沈氏心疼丈夫的为难,但又不忍心让儿女跟过去受罪,尤其是大的那个,再过两三年都该成亲了,如今跟过去,能找到什么好岳家呢?
而且从儿女们的学业来说,晋州府的教育资源也远比秦州府要更好些,这要是都跟着去了,怕是最少得耽误五六年了。
尤其是宋策和宋箴,真真是耽误不得。
如果能把户籍移到秦州府,鉴于那边的文风不盛,倒是好处多多?
但科考移民虽然屡禁不止,宋念这种去做一地父母官吧,把儿子们户籍移过去占据当地学子的录取名额,却很容易激起反对之声。
沈氏想了又想,还是忍痛说:
“我随你去赴任,让娘和孩子们留在府城吧,不然老的老小的小,跟过去也是受罪。”
“这怎么能行呢?!”
被告知了儿子儿媳妇共同做出的决定的宋老太太拍案而起。
是,她是觉得那个地方条件不好,可这不代表她要和儿子分开啊。
如果为了过舒服日子就要和儿子分开,那她当年何必苦苦守着、供着儿子读书?再走一家岂不是更痛快?
想到这里,宋老太太深觉受伤,连带着对好声好气解释原因的儿子都有些不满了:
难不成在他心里,自己这个当娘的,只想跟着儿子过好日子,却不愿意吃苦?
“儿媳妇,你说,你想不想让我跟你们一起去?你要是说不想,那我就不去了。”
宋老太太到底是不舍得为难儿子,就把矛头转向了沈氏。
也就是秦西县的条件的确是不好,不然这老太太该小心眼地怀疑是儿媳妇撺掇儿子和自己离心了。
沈氏为难,这的确是她先提出来的,可宋念也是同意的,甚至早就有此想法,不过是怕她不舍得和儿女分开,才一直不提。
等她说出口后,他立刻就应了。
而且沈氏自觉自己的提议是坦坦荡荡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分离人家母子俩,毕竟她连自己亲生的儿女都不愿带过去呢,总不能说是她不爱孩子吧。
可看宋老太太那样,明显是对这个提议不满意,非要找个人来担责任。
宋念不想把好好的一件事又发展成婆媳矛盾,连忙阻止:
“娘,您这是说的什么话,贞娘又做不得这个主,是我不希望您和孩子们去。
那边风沙大,天儿也冷,这次过去恐怕得等到深秋了。再说了,都说官不修衙,秦西县那么穷,只怕县衙都漏风。我们身强体壮,去了忍一忍就过去了,你们去了后万一冻病了怎么办?
你们要是实在想去,等日后我把那里收拢好了,再接你们过去。”
宋筠知道这个“日后”一说出口,怕是一杆子就支到薛定谔的未来了,不到去的那日,永远也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去。
这可不成啊,安逸的生活固然好,但有机会去不同的城市看看,她还是想去的。
更何况如果随祖母留在老家,两个哥哥说不定还能提脚四处走动一番,自己就没那么大的自由了,岂不是就要过上“从一个四四方方的院子到另一个四四方方的宅子”式的日子?
不不不不不,宋筠疯狂摆手,阻止道:
“早晚都要去,那我们还是跟着爹娘你们一起走吧,人多一些更安全。不然就我们三个跟祖母赶路,哪怕雇人护送,只怕爹您也觉得不安心,到时候还得想办法托付别人送我们,也太麻烦了。祖母您说是不是?”
宋念脸上一僵,他的确是想着糊弄过去,到时候老的老小的小不方便远行,也就不去了。
等他好好干几年,争取换个地方工作,再把家人接过去同住,岂不是更好?
却没想到,心里那点小九九还没说出口,就被宋筠堵回去了。
他如果说不担心老娘和儿女们远行的安全性,岂不是显得没良心?
如果说担心,却坚持让他们和自己分开去,又显得太过古怪。
宋念被噎了回去,还下意识觉得女儿只是顺着自己的话才提出这个意见,没有想太多。
沈氏却没宋念这种傻爹滤镜,若有所思地看了眼宋筠,猜到她是故意堵宋念的话头。
但话都说出口了,宋老太太本来被儿子糊弄住脑袋也清明了,对啊,反正都要去,干嘛分两批去?
就是条件不好,只要有钱,什么买不到?好炭、好宅子,她就不信秦西县的富人都是过苦巴巴的日子的。
不仅如此,宋老太太都开始盘算这次回乡能收多少礼了。
到时候都折成银钱,再加上自家本来就有的积蓄,她就不信,这么多钱到了那边,还住不上不漏风又暖和的房子。
这个争论就暂时僵持住了,宋念死活不吐口让宋老太太和孩子们一起去,那四个人却坚持要跟着,这让准备回家带着家眷一同赴任的王琦和赵雁林兴冲冲地跑来做客,又灰溜溜离开,生怕被卷进家务纷争中。
不过这些到底不是一两日就要做的事,僵持了没几天,宋家人又因为要收拾东西回家而忙碌了起来。
当然,在此之前,宋念也忙着出去参加聚会,和同年们联络感情,还带回了两个消息。
一个是祁沣终于忍不住了,对看好的小女婿伸出了魔爪,怕宋念这一去日后联络不便,在请示了家中父母、妻子,甚至女儿的意见后,就和宋念提了出来。
都说“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但宋念却忍不住觉得,他这俩儿子养起来还真是怪容易的。
最重要的给儿子娶妻成家,都不用他怎么着急上火地去找,俩儿子就都早早被人看中了。
宋念再怎么谦虚,也忍不住觉得是他这个爹比较厉害,所以儿子们才都这么受欢迎。
沈氏听了也很高兴,祁家如今的条件,还是比郑家强一些的,俩儿子前后脚被相中,岳家的水平已经有了提升,这不正说明自家在蒸蒸日上吗?
至于和祁家如果成了亲家,宋策的婚事比宋箴要好,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
长子的分量本来就不同,日后能分到的资源更多,那娶的媳妇家世更好些也是应有之义。
哪怕再开明的父母,在法律都规定明晰的长子继承制下,也不会说要在婚事上非让两个儿媳妇旗鼓相当地互相别苗头,那才是乱家之源呢。
一强一弱,一稳重一活泼,且俩人互为表姐妹,能相互扶持,不会离间兄弟之情,这两个儿媳妇的选择,无疑是个好的搭配。
就是沈氏自己,如果没有祁家主动提出来,只怕也想不到这么合适的人选呢。
说给宋老太太听,她也对祁沣的女儿有不错的印象。
她又很喜欢郑椒这个人,都说“娶妻看娘”,郑椒为人落落大方,教出来的女儿也出不了大差错。
长辈有意,那宋策呢?
------题外话------
全城主干道都在修路是什么体验?
是打车打了半个小时,没一辆车敢接单;
是等公交等了一个小时,没等来一辆;
是选择徒步后走了没一百米后,就踩了一脚泥。
我就奇了怪了,这是哪个大聪明,一拍他那锃光瓦亮的大脑门,灵光一闪就想出了这么个好主意啊,懂不懂什么叫城市建设必须把让人民宜居安居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