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良并不知道军统特别行动组组长已经趁乱离开,依然还在继续搜捕。久司正人虽知道是万良这里杀人门口,却也没有立刻就揭穿,毕竟这件事情说开了没有意义。可随着搜查推进迟迟不见对方身影,那么特工总部和梅机关这里都明白,人员已经逃离。对此就是责任的划分问题。李群和宋书堂都等着看笑话,毕竟他们没有参与最终的搜捕以及与敌人交火,那么这件事情确实不会牵扯到他们。如果按照以前的说法,大家都是特工总部的人,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万良这里倒霉你也要跟着担心。可现在特工总部内早就已经各自为营,还担心什么?幸灾乐祸还差不多。因此现在头疼的只有万良一个人。他虽然是将人杀了灭口,没办法让梅机关这里认定就是他手下的泄密,可你负责这个任务终归是出现了问题,梅机关的日本人想要处罚你岂不是轻而易举。所以晚了这一次得到的处罚不小。久司正人从中还算是帮忙斡旋了一下,不然可能会更重。万良心里抱怨可也觉得算是好消息,如果不是提前杀人灭口只怕现在情况会更加糟糕。但明明是立功变成这样,万良心里当然不舒服。而且还是手下的人出现的乱子。对此万良命令丁英卓对手下的人展开一次排查,反而是刚刚加入的丁英卓成了值得信任的人。甚至现在万良都怀疑,被他们灭口的人,究竟是抗日分子。还是李群或宋书堂这里的人。原本万良就有这样的怀疑,打算找到人之后暗中秘密审讯一番,但无奈久司正人这里也盯上此人,所以就没有给万良这样的机会。他只能尽快将人灭口。于是现在无法判断,此人是抗日分子,还是李群和宋书堂发展的内鬼。现在让丁英卓调查,自然也不是查抗日分子,而是看内部有没有人被李群和宋书堂给发展。如果被拉拢对他而言危害太大,这一次就是最好的证明。原本万良是想要提出这样的论点,但他觉得还是先解决麻烦得好,若是和两人无关就是抗日分子,万良就会比现在还倒霉。心中对李群和宋书堂的恨意,现在是已经到达了顶峰。万良甚至是开始酝酿,能不能展开一定的报复行动。丁英卓对此觉得是好消息,毕竟他得到了信任,至于万良让调查谁就调查谁,不是调查他就行。万良手下的人究竟有没有问题,丁英卓当然不知道。他也不会故意制造危机感,反而是要借此机会认真调查,表现出自己的态度。以及自己的工作能力。让万良信任他。这才是丁英卓的目的,也是长久之计。而不是一时的被重用。丁英卓的想法得到了组织的支持,命令他认真开始调查万良手下的人,如果发现有被李群或宋书堂发展的人,可以直接告诉万良。这会影响宋书堂的计划吗?当然不会。毕竟每个人都要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丁英卓就是要帮助万良调查,难道因为这个人是宋书堂发展的,丁英卓就不调查了吗?那组织只能保证丁英卓不调查,你能保证万良这里不会安排其他人调查吗?所以互相不要影响。该做什么就做什么。这样反而是更加的安全。丁英卓这里的行为自然难以掩人耳目,聂洪在特工总部内当然是第一时间知情,他将消息汇报给李群。毕竟你要担心李群是否给万良手下安插人员,这样的调查会不会产生影响呢?李群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说道:“万良这一次算是遭到了重创,想要立功没有想到反而是遭遇麻烦,现在我们要庆幸人不是在我们这里被找到。他肯定怀疑泄密的人与我们有关,因此想要展开调查,但这样的做法注定是没有结果的。”且不说李群和宋书堂有没有给万良手里安插人手。就算是安插了,这样的人手平常能做的事情极其有限,就是提供一些情报。但是提供情报这样的举动,是不会留下太多线索,你很难调查到。其次就是如果他们真的让万良手下的人做了什么,那么基本上就只能完成这一次任务就会暴露。所以说没有暴露之前是很难调查的。等你想要调查的时候,反而是不用调查,已经暴露了。也就是说肯定是能发挥作用的。想要提前找到这些人,那就看你的运气了。所以李群在聂洪这里并没有表示自己是否安插了人手,只是告诉聂洪不用担心罢了。原本聂洪还想要趁机了解一下,但是看到李群不愿意多说,他就不能继续追问,毕竟你这点颜色还是要有的。于是聂洪话锋一转说道:“主任上一次让我调查的人,经过这段时间的调查发现没有问题。”“这件事情我已经了解,对方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有了更大的靠山。”“更大的靠山?”“金陵方面。”“那我们现在?”“暂时放弃。”“是。”李群这里也有一些见不得人的任务,不仅仅是针对抗日组织,这些人任务聂洪也已经参与了一部分。可见李群对聂洪的信任。且聂洪表现的都没有问题,而且在处理这些任务的时候,会格外的小心谨慎。对此李群很满意。这些任务看似和抗日组织没有关系,但是往往更加的血雨腥风,可能随时都会丧命。交给聂洪这样富有经验的人,李群更加放心。而且聂洪也算是经历过这样的事情,更加明白需要注意的问题。说完这件事情之后,聂洪继续说道:“此前还有暗探送来有关电台的消息,需要去搜捕吗?”“已经安排暗探暗中去调查了,但对方已经转移。”李群说道。暗探将消息送来,但是消息内容李群一听就觉得封锁会打草惊蛇。于是想要暗探暗中继续跟进调查。可结果和李群这里想的一样,敌人的电台在暗探有所察觉的时候,就也发现了暗探的存在,所以第一时间就转移了。聂洪有些可惜的说道:“如果这些暗探当时可以第一时间抓捕对方就好了。”“他们是求财的,不是卖命的。”李群很清楚这些暗探不会,毕竟他们的能力有限,真的想要抓捕抗日分子,大概率是自己会死。然后引起动静看能不能将抗日分子抓捕。但在他们看来这个买卖是不划算的,他们用自己的命去抓捕抗日分子,那他们宁愿好好活着。“属下受教。”聊了两句李群这里说道:“现在其实是解决万良的好机会,只是不知道宋书堂的看法。”“主任是想要我去试探一下宋书堂的口风吗?”“你找机会试探一下。”“是。”万良这一次行动失败,在日本人这里是被处罚的,而且他自己内部现在也是人心惶惶,毕竟你要调查内鬼,人心动荡是难免的。这种情况下在李群看来,是解决对方的好机会。但现在就是看宋书堂的想法,毕竟李群不可能一个人上去,到时候两败俱伤让宋书堂这里捡漏吗?你说合作的话李群当然没有意见。他是担心宋书堂不会合作,毕竟解决万良之后,对宋书堂而言不见得是好消息。现在互相牵制才是对宋书堂有利的。聂洪也觉得是如此,毕竟解决了万良,李群接下来会解决谁?肯定是宋书堂无疑啊。李群这里是让聂洪去试探宋书堂的口风,但是聂洪见到宋书堂之后,那根本就是毫无保留,直接将问题说的明明白白。说完之后聂洪问道:“你的想法是什么,反正初步看来解决万良,对你是不利的。”宋书堂听完之后说道:“其实李群说的不错,现在确实是解决万良的好时机,如果我们两个联手的话,好好设计一下是可以除掉万良。但是也正如聂哥所说,除掉万良之后我就要直面李群,这对我的压力很大。”李群还是特工总部内的一个庞然大物。万良面对李群都有很大压力,这还是有宋书堂在一旁牵扯的情况下。到时候宋书堂直接面对李群,也失去了万良这个牵扯,那么情况是可想而知的。聂洪问道:“所以你的想法是?”“就是我们之前说的,如果万良被除掉之后,丁英卓可以接替他的位置,对我们而言是最优的。”“但是他是没有资格的。”“我的想法是,如果丁英卓可以趁着这一次调查内鬼的机会,将那些有资格接替万良位置的人除掉,他是不是就有机会了。”“利用调查内鬼的机会除掉这些人?”“没错。”“万良会吗?”“如果我暗中接触他们,聂哥你也接触他们,让万良看到了所谓的证据,对方岂不是百口莫辩。”“这样是可以尝试一下,但是就算是如此万良被除掉之后,肯定是李群想要接替这部分人,怎么可能让丁英卓上位?”“这当然就需要日本人出面了。”宋书堂说道。这个时候只有日本人可以改变这样的局面。聂洪说道:“确实有不放人日本人不愿意李群一家独大,解决掉万良之后这些人肯定不愿意交给李群,但是也同样不愿意交给你。”“所以有新的人出面负责,也是不错的。”“但日本人凭什么选择丁英卓?”“那这件事情就需要丁英卓这里想想办法,我们只做自己能做的就行。”宋书堂觉得这件事情需要组织这里想想办法。聂洪听完宋书堂的想法之后说道:“我只是从中接触一下万良的心腹,这对我而言不难,至于红党方面会不会同意这个计划,你汇报之后再看。如果同意的话,我后续会配合,至于能不能成功就看你们自己的了。”“多谢聂哥。”宋书堂说道。这件事情确实要汇报组织,毕竟这是一次大行动。聂洪离开之后,宋书堂就找机会见了黎叔,将自己的想法告知。黎叔听完之后就汇报给组织。组织方面也是考虑这件事情到底能不能行,毕竟丁英卓加入特工总部的时间不长,而且也没有什么出彩的表现。你现在凭什么让日本人选择他。最后经过组织这里多方的商议,找到了一些门路,到时候可以从梅机关这里说上话。一次就是丁英卓接替的话很合适,他没有什么背景和身份。更加利于掌控。总之就是丁英卓可以获得一线可能。组织也是同意尝试,毕竟丁英卓如果可以成功的话,对情报工作帮助是巨大的。组织这里同意宋书堂就准备开始进行计划,和聂洪主动接触一些万良的人,让丁英卓这里能调查到蛛丝马迹。这点对聂洪这里不难。告诉李群说他想要故意让万良窝里斗,让他们自相残杀。对丁英卓这里的解释也是一样的,目前组织还没有告诉丁英卓这件事情,所以他不知道聂洪和宋书堂接触万良的人是什么意思,就会猜测是故意的。那么当丁英卓将这个消息汇报组织的时候,组织就会告诉他,将计就计。既然聂洪和宋书堂想要给万良找麻烦,丁英卓可以从中配合一下。对于这个安排丁英卓是有些疑惑的,这种情况下不是应该查明真相,然后告诉万良说是李群和宋书堂的阴谋吗?让万良更加的信任自己。怎么还在里面推波助澜?但组织既然如此安排,丁英卓就执行组织的命令。毕竟让敌人自相残杀丁英卓觉得也是不错的选择,甚至组织这里也有表示,说可能是想要有后续的行动。丁英卓就先负责眼前的任务,等后续的安排。于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他开始负责任务,宋书堂和聂洪都是有意配合。李群对于聂洪的想法是认可的,而且还说这是宋书堂的提议,试探口风宋书堂食有些意动,但是又拿不准主意。现在更多是想要消弱一下万良的势力,对于宋书堂这样的决定李群也能理解,于是听之任之先小试牛刀也不错。
第六百一十九章 推进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