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酒局吐真言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这时吃烤肉,比起后世也差不到哪里去。绝大部分该有的调味料这个时候也都已经有了,比如酱油、比如醋,比如盐。当然这个时候醋还不叫醋,叫酢。酱油也不是后世的那种酱油,而是分为肉酱和清酱两种,肉酱是用鲜肉腌制成的,清酱是用从腌豆子里提取的。但是味道都差不离。胡一飞唯一遗憾的是,这个时候还没有辣椒和孜然,靠着姜蒜花椒来提味,到底是缺了些什么。

  灵魂,嗯,胡一飞想,没有孜然和辣椒,缺了烤肉的灵魂。

  酒过一巡,胡一飞一边怀念着后世的烤肉、啤酒和花生,一边专注到这次的酒局目的中来,笑着对哀章说:“哀章先生,明日我等就要随先生启程去太学了。久闻先生无论在蜀中还是在太学,都是风华绝代之人。我等不光今日随先生同往太学,来日也定当效仿先生,精进学习,望有所成。”

  一番话说的哀章喜笑颜开,连道不敢当。

  胡一飞趁势道:“先生可好给我们讲讲太学,说说京城?”

  哀章说道:“各位学弟到了太学,也自然会了解到关于太学和京城的事情。但是今天既然一飞学弟提起来,我就简单说说。上古时期,就有太学,当时的太学,不仅仅是做学问的地方,也是布政、祭祀的地方,明堂、太庙、太学、灵台都是一体。我朝孝武皇帝时,采纳大儒董仲舒的建议,设立太学。最初太学中只设五经博士,讲授儒家经典《诗》、《书》、《礼》、《易》、《春秋》,那时只有太学生五十人,后来逐步增加到三千人,课程也多了起来,《公羊传》《谷梁传》《左传》《周官》《尔雅》,等等课程,这些都有。现在,摄皇帝陛下把太学生增至一万,新修建了明堂、辟雍、灵台,意图恢复上古盛景,这是千年内的大盛事。”

  “好!”按照后世的习惯,领导发言到精彩的地方就要鼓掌。胡一飞喊了一声好,立刻就带头鼓掌,一边鼓掌,还一边四下转头示意其他人也一起鼓掌。这时鼓掌还不是会议上的常规礼仪,也只是私下交谈中情绪上来时候表达心情的动作。陈、胡两家兄弟虽然不太能搞清楚状况,但是既然当大哥的都示意了,不跟着也不对,也就开始噼里啪啦的鼓起来。胡一飞一看只有五个人,觉得不太热烈,就给其他仆人也递眼色。那些仆人倒都是机灵鬼,不论胡家还是陈家的,一看胡一飞示意过来,再加上自己家小主人们都开始鼓掌了,也跟着啪啦啪啦的卖力鼓起来。一时间气氛异常热烈。

  哀章是第一次面对这种热烈场面,加上喝了点酒,一开始没搞明白什么状况,但是这种热情的欢迎性掌声持续不断、经久不息,加上胡一飞脸上洋溢着“你就是最棒的,我们都爱你呦”那种表情,任何一个时代的傻子也能明白怎么回事了,不禁飘飘然起来。

  等到掌声息了,哀章继续开讲,而且比前面讲的更加声情并茂:“要说太学的建设,就不能不提两位当朝元老,太傅王舜大人和京兆尹刘秀大人。”

  胡一飞一听“刘秀”,这名字熟悉,应该是东汉的开国皇帝,后来的汉光武帝,但是又感觉不太对,没听说过刘秀原来做过京城市长啊,于是不禁竖起耳朵仔细听起来。

  哀章继续说:“王舜大人是摄皇帝陛下的堂弟,深受陛下信任。刘秀是宗室之后,原名刘歆,前两年向皇帝上书时改了名字,是当世经学大家,特别是擅长《诗经》、《尚书》。这两位大人与摄皇帝陛下一样都是我朝四辅,他们合力推动太学建设,共同修订了典章礼制,这才有了现在的规模。”

  胡一飞一听才知道,原来这刘秀不是那个光武帝刘秀,而是刘歆,只是听哀章说这人也擅长《尚书》,自然感兴趣,说:“刘大人也擅长《尚书》啊?”

  哀章一听,就知道胡一飞是在拿刘歆和弘农杨家作比较,说:“刘大人研究的是古文尚书,杨公研究的是今文尚书,两家不一样。”

  所谓古文尚书,是汉景帝之子鲁王刘余在扩建王府的时候,占了一部分孔子旧居,拆墙的时候竟然发现了《尚书》等几部书的竹简,都是用先秦蝌蚪文写成,称为古文。所谓今文尚书,是秦朝博士伏胜在焚书时期偷留下来收存的,经历秦末汉初战乱之后,仅余二十八篇,汉文帝专门派太常掌故晁错登门学习,因用汉代隶书写成,称为今文。刘歆研究的就是古文尚书,杨宝家传的则是今文尚书。

  哀章继续说:“刘大人曾经提出来让古文《尚书》、《左传》等等一系列典籍能纳入官学,进入太学。但是因为今文一脉反对的太厉害,未能成功。当时杨公也是反对的主力之一。”

  胡一飞奇道:“杨公虽然是弘农杨家的当家人,但说到底身份也只是一个山野之人,怎能成为反对四辅的主力之一?怕是真正的主力另有其人吧?”

  哀章赞许的看了胡一飞一眼,说:“对,也不对。那时还没有四辅,刘大人也只是被摄皇帝陛下举荐为光禄大夫。一开始刘大人是占了上风的,但后来刘大人专门为此写了一篇《移让太常博士书》。这篇文章对比古文和今文的内容,说的还算公允,主要是希望将两者都能收录进太学,供后世比较学习。但他同时说太常博士们‘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还说‘若必专己守残,党同门,嫉道真,违明诏,失圣意,以陷于文吏之议,甚为二三君子不取也’。”

  这也是“抱残守缺”这个成语的来处。胡一飞他们几个一听就明白了,这刘歆本来弄的是个好事情,丰富学术嘛,本来就要兼收并蓄才对。结果刘歆说到最后开始搞人身攻击了,估计后面就要坏事了。

  哀章又说:“因为这篇文章,太常博士们群起而攻之,就连当时孝哀皇帝帮忙求情都不行。那时候摄皇帝陛下也想出面保全他,但当时王舜大人认为不宜与太常博士们对着干,就劝摄皇帝陛下先放手。王大人当时虽然仅有安阳侯爵位在身,并无其他实职,但在摄皇帝陛下那里说话一直管用。无奈之下,摄皇帝陛下只能求孝哀皇帝外放刘大人,就到了你们河内郡做了太守。前几年,摄皇帝陛下才找了个机会,又把刘大人调动回了京城。”

  胡一飞整明白了,刘歆这个人脾气不好,得理不饶人,而且触及了其他人的利益底线还不知道收手,结果踢上铁板了。王舜应该是从王莽的利益考虑,丢车保帅来着。胡一飞说:“这么看来,王舜大人也是为了摄皇帝陛下着想,并没有反对刘大人的意思。”

  “是啊,”哀章说:“王舜大人一向思虑周全,重公义、轻私利,相比而言,刘大人虽然也是经学大儒,但在为人处世上不如王大人。现下,摄皇帝陛下虽然让刘大人主持太学工作,但也让王大人一同参与。没有王大人,太学到不了现在的高度,毕竟刘大人在一些博士的眼中,还是根刺。前两天朝廷发的《大诰》,如果杨公去了,定然是杨公执笔。现在杨公没去,才让刘大人执笔,但也惹来了一些非议。”

  胡一飞一听,感觉哀章应该是和王舜比较亲近,就直截了当的说:“哀章先生莫不是和王大人走得近?”

  哀章一听,哈哈笑起来,说:“然也,这次出来,也正是得了王大人的吩咐,既是接你们,更重要的是请杨公出山。”

  胡一飞说:“一飞也听父亲说了,要去弘农,请杨公。到时候一飞也定当尽力。”

  胡家兄弟倒是早就知道要去弘农,陈家兄弟却才是刚刚知道,但对于陈定义、陈定和两人来说,去哪里不是去,只要不用天天背书抄书就好,于是也很欢喜。

  哀章下午在胡广应那里得了一些安慰,到了胡一飞这里又得保证,虽然前途未知,但借着酒劲,更高兴起来。

史上最飘忽不定的主角光环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10861/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