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位于达恩利角附近的水下洞库,其格局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船坞都有所不同。
整个洞库呈现为一条直线,从水底到洞库最顶端,约60米的高度,大抵是用3个20米直径的圆柱组合,然后削掉一些凸出部分而成。
洞库内部像卫生间装修一样,做了干湿分离,一段为干船坞,一段为码头。
此时的干船坞中,一艘巨大的黑色潜艇正躺在其中,准备下水,接受海洋的洗礼。
这艘潜艇的设定集可以说是倾注了姜沫数十年军迷生涯中的所有知识积累,真的一滴都没有了。
然后在系统的优化下改进而来。
系统出品,必属精品!
这艘潜艇采用拉长的水滴型构型,耐压壳直径15米,长90米,长宽比为6比1,接近标准水滴型。
没错,它没有采用最初设想的细长构型,而是采用了更为紧凑的短粗结构,细长构型虽然有利于提高最高航速,但是不可避免的会降低机动性能。
这样的短板,系统怎么可能容忍。
潜艇内部有一个较短的耐压壳体,里面被分成了前后两个区域。
耐压壳前部为核心舱,里面安装着一台超级计算机,以及支持超级计算机运行所需的冷却等辅助设备,所有传感器获取得到的数据都会被传输回这里进行处理。
潜艇自身运行状态,各种雷达、声呐获取的可疑接触,在被计算机进行分类处理,标定威胁等级之后,提交给姜沫进行决策,随后姜沫的决策信息会通过计算机下达给船上的所有子系统,这些系统将按照姜沫的意志采取对应的举措,以应对各类威胁。
耐压壳后部为主机舱,这里安装的可以简单的看做是一座“小型核电站”。
使用一台基于哥伦比亚号核潜艇所装备的S9G压水式核反应堆改进而来的一体化核反应堆,新的反应堆,结构更紧凑,热效率更高,输出功率也更为强大。
全艇采用中压直流综合电力系统,反应堆烧开水产生的蒸汽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进行发电,然后电力会通过配电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根据战术需要为推进电机、探测设备、武器系统分配电力。
不再使用蒸汽轮机和传动轴,而是直接使用了无轴泵喷推进系统。
武器系统更是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由于姜沫可以直接从系统仓库中将武器直接放入相应的发射管装置之中,所以备弹什么的就不需要了,甚至激进一点的话,发射管系统都可以不要。
但考虑到不同武器的发射往往需要特定的初始条件,最终还是装备两种发射管系统。
一种是用于超空泡鱼雷发射的水平发射管,数量共计10具,安装于艇首附近。
耐压壳前后方各安装有6具直径3米的垂直导弹发射装置,这些装置最大可以容纳一枚三叉戟2型导弹规格的潜射弹道导弹,此外还可以容纳多枚巡航导弹、防空导弹,甚至可以容纳无人机和无人潜航器。
但是姜沫觉得容纳无人机和无人潜航器属于锦上添花,自己完全可以直接把无人潜航器或者无人机从系统仓库中释放,执行完任务之后,再回收回系统仓库。
虽然不太清楚仓库有没有容纳极限,但是至少现在没有,能卡系统bug,为什么不用。
在新身体制造完成,从干船坞进入海洋的那一刻。
姜沫终于拿到了系统的提示信息。
额,系统又要升级了么,这是完成一次大任务就升级一次么,那看来这次升级完,估计系统任务要到LV2了。
希望LV2任务不要太奇葩就行,难点无所谓,姜沫不怕困难,他怕的是任务不符合他的三观。
在等待系统更新的过程中,姜沫开始操纵新身体进行各项测试。
最大航速60节,最大潜深3000米,工作下潜深度2000米,这样的数据可以让姜沫在面对任何水面舰艇和核潜艇的时候,占尽优势。
即使面对各种反潜机和反潜直升机,也至少有不被发现的把握,如果对方在自己的攻击距离以内,那还可以用防空导弹给这些飞机来一下,翻身做主人不是梦。
到了这个程度,即使强敌出动舰队来围攻自己,自己只需要先往水下3000米处一潜,然后强敌就只能干瞪眼了,看得到,打不到,欸,就很生气。
而姜沫则可以从容的将这些船的螺旋桨没收,给它们都打断腿,那强敌估计就只能弃船保平安了。
感觉自己已经快要天下无敌了,就是探测距离还是个硬伤。
希望这次系统升级,这一块能够加强一些。
小心的操纵着新的身体在水下辗转腾挪,详细的测试了船上的设备运行情况,所有设备都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嘎嘎新,很棒。
在简单的测试了自己的新身体之后,姜沫将关注点转移到了这次任务所获得的奖励上来。
这次所获得的奖励主要有两个,一是获得思维核心的图纸,这个东西的意义,姜沫觉得怎么强调都不为过,这不光意味着姜沫可以出多件复活甲,还可以将核心作为中继站,用来进行一定距离的空间跳跃。
将来我一定要把这东西铺满整个星球!
虽然思维在核心之间的传递距离有限,不过10千米的水平,但是数据流却不受此限制,10公里距离内,不同的思维核心可以通过特定的协议进行信息联通和交换,堪称系统版LINK数据链系统。
这样的能力提升,不用说,以后可以操作的空间会大很多,虫群、分布式计算,随便一想就有一大堆用法。
至于LV1数据库使用权限,这是一个让姜沫非常眼热的奖励。
为什么大家都幻想着得到系统,那还不是因为想要从系统那里薅到一些黑科技。
这个数据库权限感觉应该就是这方面的应用。
可是打开之后,姜沫就有点傻眼了。
没有钢铁侠,没有液态金属纳米终结者,也没有行星发动机。
这个数据库并没有给姜沫提供什么黑科技图纸,只提供了设计和优化两个功能。
这也算是使用权限?也对,这也算。
对那些互联网公司来说,特定功能收费不是天经地义的么。
所以你们果然是搞互联网的么~
设计这个功能很容易理解,那就是姜沫可以自己设计东西,然后交由系统进行制造,这个功能对姜沫来说,还是很急需的,比如他就很就想给他的思维核心设计一把椅子,作为潜艇艇长,怎么能总坐在地板上呢,对吧,太影响自己的形象了。
至于优化功能,则是在已有图纸的基础上进行性能优化,这个就很厉害了,比如:如果有一台初始探测距离为10公里的雷达,优化到探测距离为30公里,这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提升了,可以极大的增强姜沫的战斗力。
优化功能就是干这个的。
看着系统新提供的数据库功能,姜沫觉得下一阶段的目标大概率是要自己设计和优化各种装备,然后攒一个更牛掰的身躯了。
我已经看穿了你的套路~
在姜沫瞎想的时候,系统已完成更新的提示来了。
所以你们的程序员一定要用beta这个词么。
这怎么让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