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邑自建城之日起就一直没有修建城墙。这一点引起了多数贵族的垢弊。在他们的认知中,没有城墙的城池就像是小儿持金过闹市,纯属找死。
人皇行宫建成后,行政中心也陆续往沫邑迁移。与之一同迁移的贵族在发现沫邑迟迟未修建城墙后,不停联名提议。但不知为何,人皇帝乙在此项决定上态度却十分坚决。众所周知,人皇帝乙自上位之后,一直在致力权力下放。通过一系列的变革后,在沫邑人皇行宫建成时,权力下放已然初见成效。
等到人皇行宫搬至沫邑后,帝乙权力下放就更加彻底了。要知道庭议制虽然所有决议都必须出自庭议,但是人皇却独享否决权。也就是说,只要他本人不同意,不管庭议结果如何都可以一票否决。
庭议制并非新制度。最早的庭议制出现在前朝人皇大禹时期。大禹之前,人族实行的是禅让制。而大禹受妖族算计后,导致禅让制嘎然而止。虽然迫于形势人族各部族只能默认这一结果,但是质疑声却一直都没停过。甚至一度还出现了有大功于人族的人皇大禹,政令一出人皇行宫就石沉大海的情况。
在这种形势下,大禹不得已之下推出另外一条共治之路,庭议制。
庭议制的出现,让各部族再次看到了共治希望。各部族首领和智者都对它抱有极大热情。他们绞尽脑汁不停完善庭议制。大禹和启两代人皇也不留余地的支持,庭议制在他们两位在位期间迅速成型。随着各部族的配合,人族在这段时间内也得到了跳跃式发展。
正当所有人族都以为庭议制会一直延续下去时。感受到人族快速发展威胁的神灵赫然出手。
祂们先是派出神灵化身后羿入主当时人族实力最强大的有穷部落。然后在引诱人皇太康离开人皇行宫狩猎。趁太康外出狩猎之际,后羿以神灵之名率有穷部落将他驱逐。
太康被驱逐后,后羿扶植太康之弟仲康上位。仲康受后羿蛊惑,把庭议制否决权肆意放大,在极短时间内就把刚刚稳定下来的庭议制彻底搞垮。虽然后来人族寒浞击杀后羿,但是这套有明显漏洞的制度却也因此搁浅。
人皇帝乙重启庭议制,显然也知道庭议制弱点所在。所以他在使用否决权时慎之又慎。甚至为了培养众人习惯庭议制,他除失态紧急而庭议又争执不下时,才会表态,其余大部分时间他绝不会表明自己的倾向。
奇怪的是,越是这样,他一锤定音的事情越是难以改变。
修建城墙之事,在经过多次提议都未能通过后,贵族们也逐渐看清了形式。
显然走庭议的路线是行不通了。但是除去庭议之外,又有何法子,他们又一时半会也想不出来。不过他们并未放弃,以小集体的形式开碰头会,并且一直没有断过。
在这种气氛下,一群家中长辈不在沫邑坐镇的愣头青年轻贵族们也有样学样。结果他们一碰头,竟然想出了调集属地私军驻守沫邑城外这种胆大包天的点子。
年轻人总是冲动的,他们在没有得到任何家中长辈允许的情况下,秘密调集自己领地私兵入沫邑。等到那些人家中长辈发现异常时,近三千私军已然出现在沫邑城外。
兵逼人皇行宫,这可是谋反大罪,按照律法最少也要诛三族。
这一变故把那群胆大包天的贵族长辈吓得差点没直接梗过去。好在明白事情缘由后,人皇帝乙并未过多苛责。庭议时轻飘飘一句谁还没有年少轻狂时就揭过去了。
人皇不追究,但是那些梗过去的老人倒是直挺起来,手执拐杖每天满大街下死手揍那群傻大胆的年轻贵族。这一打就是十几天,好几个年轻贵族在长时间乱揍中落下了些残疾。
大部分人都以为这群老人是气糊涂了,才会这么没轻没重。但是明眼人却知道,他们这么做是为了向人皇表明认错态度。虽然打残了几个,但是并没有一个被打死的。这场闹剧持续了近半个月后,赶上了王后出行。当着王后的面,这群老人更是不留手,打得哪群年轻贵族嗷嗷直叫。王后见状不忍,亲自劝住了几个下手最重的老人。
有了王后的这一举动,各家贵族很有默契的决定再打了三天后,就集体收手了。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这场闹剧要结束了。哪知在最后一天时,正赶上闻仲从前线归来。他问清缘由后,竟然在第二日庭议上提议允许贵族私军驻扎城外协助维护沫邑治安。更有意思的是,他还提议让那群胆大包天的年轻贵族们亲自领军。
涉及军事议题,闻仲向来话语权极重。如此荒唐的提议,愣是一次庭议就顺利通过了。
从那以后那群年轻贵族就被划分了管区。
天还未亮,沫邑西南方向突然出现了上千殿卫,为首的正是余化龙。
为了保证治安,沫邑的驿站非紧急情况下晚上不得启用。余化龙只能在离沫邑下车,然后连夜赶路回。等到他们赶到时,还未天亮。
沫邑西南方向的管区归卞吉管理。
余化龙和卞吉是死党,要不是当年入了司工殿,说不定冒傻气的年轻贵族里面就有他一个。
余化龙是个胖子,卞吉则瘦的跟个竹竿似的。
卞吉看着一脸风尘仆仆的余化龙和身后上千殿卫,小声抱怨道。
“余胖子,兄弟一场,你就不能去坑别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