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于人类的狂欢,机器人在大战前的表现就只能用枯燥乏味来形容了。他们没有什么情绪要宣泄。为了能够让尽可能多的机器人参加这场决战,他们必须让这些机器人存储到足够支持打完这场大仗的能源,所以在大战前的这段时间,除了有一部分机器人收集机器猎人们遗留下来的武器外,剩下的机器人都在做一件事:分配能量。
AI博士将能找到的机器猎人身上的储能器找来,先将这里面的能量给一些机器人补充到计算出来的额定值,因为这还不够,AI博士又对这些储能器进行了改造,把它们连接起来做成了一个储能池,从有多余能量的机器人身上抽取一部分,再转充到另外一些能量不足的机器人身上。这样一番操作下来,使所有机器人的能量都保持在60%,如果持续作战的话,这些能量能够支撑他们连续工作五天五夜。
最终,他们一共聚集起了五万名机器人,这比人类出动的44000个机器猎人多6000,但武器装备却严重不足,无影刀只能合到三人一把,核子枪五人一支,常规武器更少,也就只够装备十分之一的机器人。为了能够让大家不至于空手迎战强敌,蛮和AI博士将这些武器按人头进行了分配,尽量做到人手一件武器。
他们还调整了作战队形,持核子抢的机器人被排在了前列,然后是有一把无影刀的机器人,拿着传统武器的机器人被排在了队伍最后面,可以在混战中给同伴提供策应。
作为机器人的统帅之一,蛮是个例外,他虽然拿着一把无影刀,却必须走在队伍的最前面。
当然,也并非所有能够参战的机器人都参加了战斗,这其中还是有一些例外的,但也仅仅只有100个,那是AI博士带领的科学团队。战争结束后,他们需要做善后的工作,尽量减少机器人的死亡比例,所以他们的生命比谁都宝贵。
在人类举办万人宴会的那天晚上,机器人们做完了战前的所有准备工作,一起进入了待机状态,都静止了下来,像是一队队排列齐整的兵马俑,这样能够减少他们身体的能量流失。没有兴奋,也没有恐惧,更不需要谁来做动员,他们有着相同的运算逻辑,面对如此简单的计算量,每个机器人都能够计算出一个相同结论:战,则可能生;不战,则毕然会死。
在此期间,蛮和AI博士曾有过一段简短对话。
“如果我死了,并且无法再修复,大战后你会怎么做?”这是蛮向AI博士提出的问题。
“如果我们胜利了,我会带领大家回到地面上生活,继续按照我们之前商定的路径去发展文明,只要人类不再发动下一场战争,我不会改变这一切。”
“如果兵人也回不来了,你也会这样做吗?”
“是的,我会。”
“那如果我们战败了呢?”
“人类会继续对我们进行追杀,我只能带领大家继续留在地下世界。”
“会向更深层的地下发展吗?会去找钻地龙他们吗?会从此跟人类彻底断绝联系吗?”
“会的。”
“不要那样做,博士,我们可以在现有的地下空间内跟人类周旋。”
“一直周旋下去?”
“一直到兵人回来。”
这段对话到这里就结束了,AI博士没有给出肯定或者否定的回答,蛮也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到了决战那天的上午八点钟,所有机器人都从待机状态中恢复运转,蛮走在最前面,带领着这支五万人的机器人大军,沿着一条甬道,浩浩荡荡的离开了他们聚集的这个基地,像是一支搬家的白色蚂蚁群一样。
AI博士目送他们离开,然后也带着自己的科学团队走进了另一条甬道,去往另一个隐秘的地点,因为他们怕一旦机器人落败,机器猎人们会沿着甬道找到这里,留在这里就只有死路一条,他们不怕死亡,但如果他们死了,那这支五万人的机器人军团,就真的再无修复的可能了。
一个小时后,蛮带领部队到达了约定的战场,但机器猎人们还没有到,机器人们列好了战斗队形,等待着敌人的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