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今年值得打招呼,能够让郝运薅到属性的人并不算特别多。
“红地毯上星光熠熠”这种老套的电影节报道用语再怎么牵强也实在贴不上柏林了。
没有那么多招呼要打,电影节主席迪耶特·科斯利克很清闲,甚至有空带着急待方便的女演员满处找洗手间。
“我没想到你会拍出这样的电影,以前有人跟我说,你的电影可能是老师代劳,我坚持认为这种言论非常的拙劣可笑……”
迪耶特·科斯利克是个温和可爱的老头。
郝运带着安小曦和他认识了一下。
迪耶特·科斯利克盛赞郝运的新电影,还有安小曦的美貌。
“我始终没有停止学习,保证下一次还会给柏林电影节更多的惊喜。”
郝运其实打算把和都拿到国际电影节上去参展,能不能拿奖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卖钱。
尤其是,既然郑智正确国际通用,凭什么不能把霓虹做的事情以电影的方式推向世界文化舞台。
姜闻的,郝运的都会承担这样的使命。
只不过,郝运肯定会等过了审再拿去参展。
“哈哈,我就喜欢自信的年轻人。”迪耶特·科斯利克笑得合不拢嘴,他从2002年上任以来,算是一个比较喜欢华夏文化的电影人。
“柏林电影节有您真好!”郝运和对方又拥抱了一下。
答应了对方开一个华夏电影文化交流沙龙的提议,到时候会有一些华夏电影人,还有对华夏电影感兴趣的国外电影人和媒体参加。
郝运会是一個主导。
至于为什么不让陈楷格这个“宗师”级的大导来主导,自然是因为迪耶特·科斯利克对陈楷格所知甚多,知道这个大宗师并不是好的交流对象。
反倒是郝运,任何和他交流过的人都对他交口称赞。
郝运提前来这么多天,除了参加首映礼,就是出席各种各样的电影活动。
这种“重任”自然不会推卸。
两人又聊了一下这次柏林电影节如此冷清的原因——柏林电影节正好夹在奥斯卡公布提名和颁奖秀中间,不冷清才奇怪呢。
不是柏林的问题也不是电影节的问题,谁都想来,就是时间错不开。
“听说你的电影也报名了奥斯卡,没有打算去洛杉矶为自己的电影拉票吗?”迪耶特·科斯利克好奇的问道。
报名奥斯卡金像奖,那是董凭的操作。
严格的来说,算是一种对等报复。
本来放出的风声是展映但不参加评奖,但是陈楷格后来又决定参加评奖。
不少人认为,这是对郝运的一种打压。
就连董凭都是如此认为。
所以,他把拿去奥斯卡参选,意图拓展和的对抗舞台。
拼了柏林,再拼奥斯卡。
只要胜了任何一场,都能让陈楷格这个老货颜面扫地。
郝运对于去奥斯卡拿奖,根本不抱哪怕一丝的希望,所以并不打算去拉票。
当然,他不会说自己的电影没希望,而是一脸诚挚的说道:“我的国际电影节之路是从柏林开始的,没有理由抛下柏林电影节去专注于并没有什么感情的奥斯卡。”
迪耶特·科斯利克顿时热泪盈眶啊。
今年布拉德·皮特和安吉丽娜·茱莉此刻正因私人事务在柏林,电影节曾打算在“柏林摄影机奖”中临时增设“特别慈善奖”,诱两位大明星入瓮,最终无功而返。
郝运和他们一对比,立刻就显得格外可爱。
不行,必须要确保郝运能拿奖!
电影节竹席和评委会竹席不是一回事,但是电影节竹席对于评委会也并不是毫无影响力。
“其实,本次应该是有三部华人电影进入主竞赛单元的,除了你的这部,还有,和,不过似乎取消了申请。”迪耶特·科斯利克说道。
是一部由彭浩翔执导,傻强、梁洛施、黄丘生主演的剧情电影。
他们本来是要参加柏林电影节的,但是看到郝运和陈楷格拿柏林电影节当厮杀战场。
嗯,两只疯狗在那撕咬。
你是加入进去,还是绕道呢。
权衡过后,既不觉得能击败曾经拿过戛纳最佳剧本的郝运,也不觉得能够击败欧洲电影节常客的陈楷格,干脆就转战戛纳电影节去了。
“听说被退货了?”郝运真不是故意要八卦。
而是消息暂时还比较隐秘,只有少部分人才知道,真要是暴露出来,肯定会加剧的口碑危机。
口碑烂到被谈好的海外发行商韦恩斯坦兄弟公司退货,可想而知到底有多烂。
不是华夏观众素质差,不够资格看他陈楷格的电影,而是全世界的人尼玛都看不懂。
“确有此事,”迪耶特·科斯利克也压低了一些声音,说道:“不过,下家已经有了,华纳影业成立一年多的子公司“华纳独立电影”买下北美与德国发行权。影片重新剪辑成103分钟长度,较你们那边公映版本短19分钟,这次柏林参展放映的就是这个‘短版’。”
郝运顿时就觉得心情愉悦起来。
首映礼结束之后,郝运还接受了一场德国之声的专访。
他全程用德语进行对话,非常流畅,而且言之有物,第二天该媒体就对郝运进行了全方位的赞赏。
称他是来自华夏的电影天才,是华夏电影文化的未来。
让很多人对他新电影的首映充满了期待。
接下来的几天就是各种参加首映礼和沙龙,他和陈楷格都在电影节期间常驻柏林,只是郝运越混越好,而陈楷格却越来越郁闷。
因为,根本就没多少人理解他。
2月12日,在电影节进行欧洲首映。
下午三点半左右,郝运就出现在了林波茨坦广场电影院前的首映礼红毯。
这一次他就没带安小曦过来了。
安小曦留在了酒店休息。
她已经看过了,而且看的脑子疼,所以就不想再找罪受。
只有郝运,即便是陈楷格小肚鸡肠,总是对他冷嘲热讽,他也要看在同样作为华夏电影人的份上,来给陈导捧个场。
陈楷格觉得大可不必。
但是郝运既然来了,他也不好拒之门外。
只能故作热情的迎接郝运。
联想到他私下里聊天多有诋毁郝运的言辞,欧洲人更觉得这老逼登虚伪。
电影票卖得还是不错的。
有人在波茨坦大街上举着牌子寻求购买影票。
在第七放映大厅,上千个座位座无虚席。
放映前5分钟,一些来迟的记者已找不到空座位,只好找个角落或在过道上坐着观看。
这是电影节自9日开幕以来记者难得见到的场景。
影片放映之后,陈楷格率摄影师鲍德熹、主演真田广之和张东健出席新闻发布会,用流利的英语回答了记者和业内人士的问题。
郝运发现,陈导对国外媒体提的问题就包容了很多。
有人当面质疑他这部电影是烂片,他也笑呵呵的表示,艺术的解读是不同角度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标准。
完全不像国内,柳妍问他一句“电影预期与实际不符会不会伤害到自尊心”都能当场暴走,采访结束了之后还要让人家出来,转头去做其他节目还要在节目上重提此事,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势。
电影正式放映后,看过国内公映版的郝运就有了对比。
他来参加陈楷格的这场欧洲首映,除了来看笑话,还有就是好奇到底咋剪的。
“短版”的片头片尾做了改动,那些被国内观众称作“笑料”的地方大都消失了。
比如无欢伸出的金色大拇指、“伱让我失去做好人的机会!”“我被你感动了!”……
其他修改的地方,也并没有让这部电影更容易看懂。
记者场现场平淡如水,有少量压在喉咙里的笑声、少量的鼓掌。
大部分人的表情都是呆滞、震惊、不敢置信。
就这?
这就是导演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