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宾来讲,
要哥是真偶像。
明明口袋里穷的叮当响,
每次出去的时候总是神气十足,
仿佛随时天上都会掉钱给他一样。
不过现在说去买地?
哪怕清水湾再穷乡僻壤,
那地肯定也不便宜的嘛,
怎么买?
高宾忧心忡忡,
阿晋说昨晚要哥欲火焚身,
大半夜的跑出去洗冷水澡,
看样子是伤了风寒,
脑壳坏掉了啦,
他准备掉头了,
“哥,啥话都不说了,我们先去找张大夫。”
一块黄澄澄的金砖出现在高要的手中,
财帛动人心,
先前大家都是穷光蛋,
彼此之间没有任何利益关系,
所以关系显的非常纯粹。
但是高要现在有钱了,
这事情遮瞒不了太久,
所以他要看看高宾等人还能不能保持赤子之心。
高宾目光发直,
他叫一声,
“哥,快藏好。”
高宾左右看下,
还好,
没人注意到自己这条小舢板,
他松口气,
跟着便埋怨,
“哥,财不露白,这里一大票穷鬼,要是被他们知道,晚上觉都睡不着。”
高要奇道,
“你不问它是真是假?”
高宾怔道,
“那是真是假?”
“当然是真的。”
高要嘴角上翘,
“你要哥就算想仿照哥假的也没这本钱。”
两人顿时相视大笑。
高宾喜滋滋说道,
“哥,我早说你头顶有峥嵘,迟早会发财。”
他现在有信心了,
便卖力摇船。
高要笑道,
“你也不问问这玩意哪里来的?”
高宾无所谓道,
“哥,不是你说的么,杀人放火不会有人瞧不起,没钱,鬼都不理。”
“你有钱就好啦,我为你高兴都来不及,干嘛要知道它从哪里来的?”
高要哈哈一笑,
“宾仔有大哥的做派了。”
高宾顿时昂首挺胸,
“哥,我可不是盖的。我艇仔宾肯定会出人头地。”
他一边划船一边大喊,
“我要做大亨!”
“我要睡有钱佬的女儿。”
高要笑下,
“那你得比他们更威水才行。”
他看向海面,
轮船往来不断,
维多利亚港不愧是远东最繁忙的不冻港。
不过目前看到的轮船大部分都来自洋行,
而其它轮船则大部分来源于沪上。
有句话说的好,
沪盛港衰,港起沪落。
港岛经济的重建以及发展主要得力于十里洋场的资本家所带过来的资本和工业技术,
当时从十里洋场来港岛的多是银行家、工商资本家、公司管理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技术工人,
这些人填充了港岛在高等人才方面的不足。
无论是在工商、娱乐、文化等等方面,
沪上来的这帮人对港岛的发展都起了近乎决定性的作用。
除此之外,
还有上海滩的大亨们带过来的黄金、白银、珠宝、外币等,
由于他们的钱要么只放在上海滩老板开的银号,
要么就存家里,
根本不放外面的银行,
所以外面的人无法估算这些人到底带过来多少资金。
曾有有心人估算,
说是不会低于5亿美刀!
这个当然无法确认,
不过有个例子可以证明这帮大佬的实力到底有多强悍。
比如说,
十里洋场的大佬们一来港岛,
这边的车行一个月的生意便抵的上之前一年!
大亨们家里的佣人上街买菜开的是港督坐的福特汽车…
也是因为这票人的加入,
港岛的形象开始从先前的暴发户转变,
慢慢的就有了绅士、文明的概念。
如果这票人当年去的是别的地方,
那港岛能不能发展起来都是未知数!
高要收回目光,
有时候不得不感慨时势造英雄。
港岛这小渔村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已经有上百年了,
只不过之前它最大的作用是鸦片转口。
现在,
沪上的准世界自由贸易港功能正在消失,
本来有望接棒世界自由贸易港的东京却因为贸易壁垒和高税制,
使各国商人望而却步。
这样,
港岛才能成为远东唯一的世界自由贸易港。
同时,它还是内地转口贸易的唯一通道。
多重因素之下,
才有一个香江奇迹的腾飞!
高要扪心自问,
自己来到了这种大时代,
难道不腾飞?
怎么能安心做富家翁?
“宾仔!”
高宾回头,
要哥目光犀利神气逼人,
看起来就像是台上唱戏的新马师曾,
他无端气短,
“哥!”
高要平静道,
“人生就像大戏,在舞台上有皇帝、丞相、将军、乞丐。”
“我们要做就做皇帝!”
高宾重重点头,
“做皇帝!”
他激动了点,
手中的竹竿都有点大票,
舢板晃动下,
高要的身形也跟着摇晃,
“别做落水的皇帝。”
两人顿时嘿嘿嘿笑了起来。
“哥。”
一个人摇船其实蛮无聊的,
高宾边划船边问,
“有钱怎么不在湾仔买唐楼?”
“哇,一個房间租300块,顶手费2万。”
他飞快算一下,
“大发利市啊。”
港岛目前的租金受政府控制,
这当然是因为刚刚重光,
政府不想那么多事,
所以才做一个限制。
月租300指的是一层,
差不多就是100平方左右,
老实讲,
这个价格不能算贵,
因为一层可以挤下大几十号人,
就跟先前高要他们一样,
平摊下的话,
每个人一个月房租就10几块啦,
怎么能叫贵?
关键它顶手费贵啊,
少于2万免谈,
很多人就是卡在这里,
所以只能去山上找个地方搭木屋,
久而久之,
便形成了木屋区。
“不是你说的工字不出头?”
高要笑道,
“包租公非我愿,要玩就大晒。”
高宾眉开眼笑,
“哥,我就是崇拜你有雄心壮志,每次讲的我老激情了。”
他一脸憧憬,
“港岛遍地是黄金,到时候我也去捡一捡。”
“哥,你听着,我艇仔宾将来一定要把房子建去太平山顶!”
1904年,
港岛立法局通过《山顶区保留条例》,
将山顶区划为清一色欧人住宅区,
能够住在上面的首先得是鬼佬,
其次非富即贵!
打破这一规定的,
是一个叫何东的商人,
港岛开埠后第一任首富!
1906年,
何东获准在中环半山居住,
成为首位在太平山顶居住的华人!
也是从他开始,
港岛流传一句话,
只有住在山顶的富豪,才算真正的名门望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