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稿费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时间进入九月,方德华的心情也日益晴朗,这意味着他人生第一笔稿费即将到手。

  在《精武英雄》完稿之后,他开始tiaozheng个人休息时间,不再熬夜写稿。

  这是前世中年人才体会到的经验,养生从小做起。

  这大半个月,方家的伙食比往日大有改善,至少鱼肉经常在餐桌上出现,这也让方德华终于长了那么点肉。

  只是开学之后,堂弟堂妹都在上学,没有专门的钓鱼小队,伙食质量又回到解放前,他只好再次牵着大水牛来到江边,一边喂牛一边钓鱼。

  运气时好时坏,这才钓上两天,就被他堂叔方兴业赶回房里写小说,由他来搞定鱼。

  九月份,地里的活没那么忙碌,他得以有时间去下地笼、垂钓。

  这也就意味着方德华的伙食再次得到改善,没两天餐桌上居然出现河虾、河蟹、以及黄鳝等菜肴。

  不得不说,这河虾就是脆且鲜美。

  只需要在大锅里用油翻炒至红色,再撒点盐花,就成为一道让人垂涎的美食。

  若是再切点韭菜、香葱,香气更加迷人。

  红烧河蟹味道也不错,只是肉太少。

  还不如黄鳝粥给力。

  那天堂叔送过来的一条大黄鳝被方兴国一大早就做成黄鳝粥,放入点小葱花,不仅味道清甜鲜美,营养价值更胜一筹。

  这也正好回应了堂叔说的,打点鱼给他补补身子。

  ……

  9月4日,星期二。

  罗德曼带着信件再次来到方圩,还没进院子就开始大声呼喊:“德华,有你的信。杂志社寄的。”

  听到邮递员的声音,方德华立即放下手中的钢笔,快步来到院子里接过信服。

  看到有杂志那么大的信封,他已经猜到里面装着什么东西。

  肯定是《桂省文学》九月刊与稿费。

  “德华,是不是你的小说发表了?”罗德曼同样猜到。

  方德华点点头,拆开信封,里面果然有一本杂志,一页信封,一张稿费的汇款单。

  汇款单上写着六块四的金额,需要他拿有效证件去邮局兑换。

  一旁的罗德曼连忙恭贺:“恭喜恭喜,快看看文章在哪一页?”

  方大作家翻开一看,只见这八百字的文章还搭配一个赤兔马的小图。

  “看,这篇就是我写的小说。”

  将杂志递给罗德曼之后,方德华紧紧握着汇款单,心里十分感慨:这六块四是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笔稿费,也是他小说之路的第一步,小说之王的开始。

  罗德曼虽然只有初中水平,看这篇《赤兔之死》有点吃力,但依然能够看懂。

  看完之后,心里只剩下敬佩:果然不愧是作家,写小说都用文言文来写。

  随即又猜测为何要用文言文写,用白话写岂不是字数更多?字数多岂不是稿费就越多?

  若是他这句心声被方德华听到,肯定得拍红大腿。

  这天才的想法,我怎么没想到!

  ……

  傍晚燕子放学回来,见书桌上多了一本杂志,好奇的翻看起来,等看到目录作者栏里有两个熟悉的字:“德华”,于是惊讶的喊起来:

  “大哥大哥,快来看,这里有你的名字。”

  方德华揉着燕子的脑袋说:“这就是你大哥写的小说,已经刊登了。”

  小燕子的眼神顿时充满敬佩,摇着大哥的手臂撒娇:“大哥,你读给我听好不好嘛?”

  她是知道自己认不全字的。

  “行行行。”

  朗诵没花几分钟,燕子脸上露出懵懵懂懂的表情。

  见到如此可爱的样子,方德华忍不住逗她:“大哥收到稿费,改天买猪肉回来吃,怎么样?”

  小燕子两眼立即发光:“好,我要吃猪肉!”

  刚到家门口的刘梅梅听到猪肉两字,好奇的问闺女:“燕子,哪里有猪肉?”

  燕子一蹦一跳过去说:“妈妈,大哥的稿费到了,准备买猪肉给我吃。”

  刚放下锄头的刘兴国闻言兴奋的说:“小说发表了?杂志在哪呢?给我看看。”

  然后就看到餐桌上放着一本杂志,抓起来翻看目录,很快就看到《赤兔之死》。

  “好好好!小梅,去杀只鸡。燕子,去叫你两個叔叔一家过来吃饭。就说是庆贺华仔文章顺利发表。”

  说完又看了一眼文章,这才恋恋不舍准备烧水,生好材火之后,开始淘米煮饭。

  “华仔,拿三炷香去上香,跟你爸妈说下你能赚钱了。”

  这种时候,必须要给太公太婆上香,所谓家祭无忘告乃翁!

  半小时后,两位堂叔一家到齐,其实也没几个人,四个大人一个小孩,其余几个还在初中。

  一人提着一条两斤多的罗非鱼,一人提着一个猪耳朵,也不知道去哪搞来的。

  不过燕子今晚就有口福了。

  老母鸡炒一半炖一半、罗非清蒸、猪耳朵炒笋、再来一碟炝炒空心菜。

  几人在拜过太公后,这才上桌。

  方德华尝一口罗非,味道清甜,比后世强多了。

  现在的郁江水质还没有多少污染,鱼也非后世的网箱鱼。

  “叔娘,这七彩椒还有么?”

  军叔娘黎小丽道:“有,还有很多,自家地里种有两颗。”

  “那我回头去摘些来做泡椒。”

  这空心菜里放的辣椒居然是七彩椒。

  这个时代的百姓用它做泡椒,不放酱油。

  让他念念不忘的七彩泡椒突然出现,确实惊喜。

  看来等下一批稿费到手之后,就可以安排一次烧烤了。

  “业叔,你那地笼一般啥时候收的?”

  “清晨,怎么?”

  “我也想跟着去体验一下。”

  业叔娘梁金华将话头接过去:“那就跟着你业叔去呗。”

  毫无疑问,方德华受到后世抖音网红的影响,有段时间颇爱看收地笼的视频,也不管是否真实。

  “那虾米怎么抓的?”

  “到时候带你一起就知道了。”

  这个时候还没有电鱼设备,标哥就曾唏嘘:暑假的时候,跟他叔叔两人划一艘小船,将线路放在船头,一人在后面拿着抄网捞被电晕、跳跃的河虾。

  一个清晨往往可以收获十来斤。

  一顿饭大家都吃的心满意足,满嘴流油。

  堂叔家的两个叔娘也都是本分人,外貌普通,手脚麻利,用本地话说:勤快,干活舍得出力。

  大家囊中都不宽裕,虽然也时不时在自家男人前发发牢骚,但从不阻止帮堂侄。

  所以,方德华还是能感受并接受这80年代的亲情。

1984我的小说时代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38654/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