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反击?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随后几天,报纸上对武侠小说的批判越演越烈,几乎成为主流声音。

  各省报纸不发表一下看法,似乎就跟不上主流,就连《绿城晚报》也刊发批判文章。

  等批判的文章多了,自然就又另有一批理性客出来反驳:

  通俗文学也是文学,为何不能连载?

  即使是武侠小说,也有不少作品宣扬民族精神和爱国精神,比空洞无聊的假大空不知好多少。

  双方你来我往,总体还是批判占据上风,随着《青年报》的加入,这波批判已来到顶点。

  -------------------------------

  图书馆里的四大姐也注意到这个舆论,担忧这小青年扛不住压力。

  哪知方德华根本没有放在心上,平时的日常根本不受影响,写书看书按部就班推进。

  这种舆论前世他见多,也没见武侠小说被封被禁止,没见电视、游戏被封。

  他明白,《今古传奇》杂志社也明白,这次风波肯定有竞争对手的推澜助波,也有想邀名的评论家。

  毕竟,屁股决定脑袋。

  350万的发行量,谁看了都眼红!

  目前市场就那么大,它多占点,自己就少一些。

  而且看连载的架势,《诛仙》肯定是一部长篇小说!这样下去还得了?!

  所以得找人搞一下,搞一下。

  ---------------------------------------------

  “啪”的一声。

  小段妈妈将几份报纸丢在小段的书桌上,和气的说:“你看,那么多报纸都说看武侠小说不好,会影响学习的。你以后也要少看一点,懂了没有。”

  “老妈,看小说哪里影响学习了?我的成绩下降了吗?余波的成绩下降了吗?别报纸说啥就是啥。”

  小段很无奈。

  这几天他已经听他妈妈叨叨了无数次。

  无非是见他又买了一本《今古传奇》,他妈想要没收的时候,差点吵起来。

  小段妈一时语塞:“呃,没有。但这些小说没有什么文学价值,不利于你语文的提升,你还是去书店多看些名著,陶冶情操。”

  “知道了知道了!”

  听到这敷衍的回答,小段妈无奈走出房子。

  小段看了几眼报纸,又翻出七月刊,再次阅读门派大比:

  这张小凡果然如同他的预料一样,大出风头!!!

  这段情形,在全国各地都有上演。

  --------------------------------------------

  《今天传奇》开始反击。

  首先是在《江城晚报》刊登一则新闻,说内地青年作家德华的作品《一碗酥肉粉》在港港《星岛日报》连载,引起轰动,赚足港人的眼泪。

  并且指出这篇小说在港港连载之后,被诸多地区、国家的中文报纸连载。

  鄂省文联一看,咦,这不是白捡的功劳吗?

  什么?两地文化交流的名单里没有《星岛日报》和这篇文章?

  你不会加上吗?

  加上加上!

  这则振奋人心的新闻几天内被多家省份的报纸连载,桂省这边有几家媒体转载,更是特意给出一个好位置。

  读者们、文学爱好者们见此纷纷产生自豪感。

  目前内地在生活水平方面比不上你们,但我们有好作品,比你这个文学荒漠强太多!

  随后,《江城晚报》再刊登一则消息称,内地作家“五白”的两部作品《诛仙》、《龙蛇演义》分别在港港的《星岛日报》、《明报》上连载,引发全港轰动,五百万市民每天翘首期待小说的更新。

  文中不仅贴出金镛对《诛仙》的评价,更是直接贴出数据,《星岛日报》销量大涨15%,《明报》大涨10%。最后下结论说这两部小说几乎征服了港港的读者。

  一时间,在鄂省的读者中间引发热议。

  《诛仙》不是自己省内杂志刊登的作品吗?前不久还受到各方批判,怎么一转眼就征服全港港了?

  这到底怎么回事?

  自豪感与困惑同时产生。

  一些报纸见到这两则新闻,干脆将其编辑合为一则发布。

  有些在转载的时候,还往里添油加醋,说周边国家地区的中文报纸都想引进这两部小说。

  这年代能引起轰动,并“征服”港港的东西不多,更不用说被国外媒体引进,无疑大大提高读者的民族自豪感。

  有些读者甚至认为,能在市井文化浓郁的港港热载,本身就说明两部小说的质量。

  随着杂志社的发力,这两条新闻在多省发布,为越来越多的读者所知。

  一些在港港内地往来的商旅人士纷纷表示:这是真的!两强争斗,其他报纸销量下跌。

  杂志社特意约稿的重量级评论家在《青年报》上发布文章称:

  人民群众不仅需要阳春白雪的灌溉,也需要下里巴人的消遣。

  杂志的发行量已经能够说明群众的喜爱,小说里亦提及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不能一棒子打倒。

  随着这位颇有影响力的评论家出手,再加上两条实实在在的新闻,上面对风波又没有明确的表态,这次批判风波终于所有减弱。

  -----------------------------------

  《今古传奇》杂志社在这次风波中一直处于有点瑟瑟发抖的样子,但七月刊的读者们在来信极力表扬门派大比写的出色,似乎给了他们某种信心,保佑着他们在这次风波中安安稳稳度过。

  正如同方德华所说“挑起争论后,贵刊的知名度得到一个极大的曝光,对发行量非常有帮助”。

  正所谓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他们杂志社的电话铃声一直没停过,直接打电话订购的读者多了不少!

  他们对这本能引起全国争论的小说充满兴趣,《诛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第一次全国范围内爆火!

  此前仅是限于通俗小说圈,或者说武侠圈。

  《龙蛇演义》也跟着出名,许多小说爱好者纷纷打探在哪可以看到。

  一些地方上的盗版书商已看到商机。

  风波中,鄂省文联不敢将《诛仙》列入政绩之中,等风波一过,立即将其加入汇报并圈点突出。

  这可是实打实的功劳!

  于是,《今古传奇》杂志社和李传风再次得到上面的褒奖。

  “维阳,想不到德华给的建议竟有如此效果!”

  “得民,守芫,你们沟通的媒体很给力!”

  “少骅,那德高望重的老前辈,你替杂志社好好感谢他!”

  李传风春风满面,他本来以为这风波可能打断升迁,没想到在会议上听到老领导的暗示,一回到报社就鼓舞士气,不吝啬词语。

  随后在会上表态:“对了,你们对明年有何计划?我打算提议改为月刊!”

  虽然还有半年,但他已迫不及待地要留下再次改革的痕迹。。

1984我的小说时代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38654/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