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吾道不孤,源自汉卿一脉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谁呀?”

  邓芝步履轻捷地走过来,隔着门缝看到一人生得仪容不俗,神采外耀,披着一件羊绒大氅,另一人剑眉星眼,纶巾青袍,像是饱学之士。

  “今日敝舍不会客。”邓芝一眼认出徐庶,沉吟了下。

  “谁说我们是客?”

  赖雄目光清正,上前一步逼视道:“难道我们就不能成为伯苗功成名就路上的贵人吗?”

  邓芝直直愣住了,喉头哽了一下,胸腔中忽地涌起一种又酸又热的苦涩。

  等到他调整好思绪,目光坚毅道:“阁下既推诚相见,邓某也不藏着掖着了,邓某虽驽钝之材,却也想着立不世之功。”

  赖雄抚掌称妙,慷慨陈词抒发心境:

  “远客登门造访,友人携酒畅谈天下,不失为乱世佳话也。”

  赖恭为了养望,没少干雇觅车马、馈赆赠物的厚道事。广结志同道合的士人,是每个家族子弟的必修课。

  不知何时,郑氏已悄然临近邓芝身后,大声训道:“伯苗,隔着门扉和贵客说话,你不觉得失礼吗?”

  邓芝赶紧为赖雄、徐庶开门,门扇札札两下越来越歪了,他不禁羞赧致歉一声:

  “让二位见笑了。”

  三人又各自正式介绍了一遍,叙了几句风尘闲话。

  郑氏摆上早馔,面饼、稀粥、咸菜齐备,三人略吃了些儿,方才说起正事。

  “当今天下,奸臣窃命,神州鼎沸,刘荆州和刘益州都是守成之君,坐观中原成败。唯有皇叔正卒伍,修甲兵,一心匡扶汉室,欲申大义于天下,伯苗为何舍近求远呢?”赖雄直抒胸臆道。

  郑氏拾掇食案,邓芝躬着身子帮忙,白白挨刮一眼,还没帮上什么忙,转瞬间郑氏已料理妥当,扬长而去。

  徐庶不仅不觉得主家失礼,反而两眼放着赞赏的光芒,邓伯苗的孝顺是真性情,不会因顾忌一家之主面子而畏首畏尾。

  邓芝双眸出神地望着,叹息道:“皇叔身边,都是能臣骨干。譬如元直,满腹经纶,也不过官居县丞,博一个军师的名号。邓某到了皇叔麾下,不过一体面的刀笔吏尔。”

  诸侯名望、实力到了一定的地步,十有八九会称王。不管他乐不乐意,都会被推举上高位,好给底下的人腾出更多的官爵。

  刘备有很多的名号,包括皇叔、左将军、豫州牧等等,但若论实权,也不过一地郡守。至于给部下谋前程,更谈不上了。

  关羽的汉寿亭侯,说好听一点,是大汉天子册封的,说得难听一点,是曹操慷慨送的。

  简雍、糜竺之流,只是对刘备有恩情和贡献。在朝廷层次上,根本说不上话,无法为刘备发声。

  “自古以来,锦上添花容易,雪中送炭难。入仕为官也是一样的道理,伯苗入蜀,难道就不是刀笔吏了吗?”

  “你出身寒门,没人会无缘无故重用你。要么学许靖之流沽名钓誉,要么能提供钱粮甲兵,两者你都不具备。”

  赖雄说话直白,看准了邓芝的秉性,没有拐弯抹角。

  郑氏端来一壶酒,眼神嘱托儿子好好招待客人。

  邓芝满斟两杯酒,分别递送至赖雄、徐庶案前。等到他给自己满上,捧起相敬道:

  “邓某有一事奉恳,且先奉敬此杯。”

  徐庶没有客气,只是出言打趣道:

  “谜酒难吃,子云开了一个好头,怎么到了阁下这里变得藏头缩尾了?”

  赖雄一饮而尽,豪气纵横道:

  “伯苗有何见谕,尽管明言赐教!”

  邓芝受到鼓舞,斟字酌句道:

  “前阵子坊间有传闻,皇叔要率军下岭南讨伐佞臣?”

  赖雄点了点头,落落大方地承认:

  “明年开春,皇叔便要南下了。在下正打算以此事相邀,没想到伯苗率先开口了。”

  邓芝重斟前杯,语气中感慨莫名:

  “岭南多瘴气,不知道会有多少英雄好汉埋骨他乡。”

  赖雄打恭一揖做好铺垫,接着展露锐利的锋芒:

  “我在零陵生活十三年有余,三百余册的岭南地方志读了十年,墨迹读没了,书架被我读垮了。你现在跟我说岭南多瘴气,劝我不要走这条路,下岭南辛不辛苦,我一个下过岭南的读书人能不知道吗?”

  “为不世之功,为匡扶汉室,为天下黎庶尔。功成名就的路上有一种病,畏首畏尾、瞻前顾后的病。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你去从军,不也一样十死九生。”

  “我说下岭南,皇叔拍案叫绝,关羽、张飞恨不得催马扬鞭。他们心中比谁都清楚,下岭南绝非易事,仍旧义不容辞。勋贵帝胄有思想,将士不畏死,文官守风骨,百姓有信仰,国之幸甚也。”

  所谓理想主义者,便是竭尽所能抓住看似不可能的一线希望,朝之砥砺前行、矢志不渝。

  下岭南,比匡扶汉室还难吗?

  和出祁山,伐中原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赖雄执意进谏下岭南,除了为夺取荆州建立踏板以外,更是直接削弱东吴的力量,天大的便宜不能留给孙十万。

  矩步行方,循规蹈矩,能成什么大业!

  邓芝听得五脏俱沸,心生熊熊敬意道:

  “子云真是麟角凤毛,邓某愧叹不如也。”

  赖雄振奋得脸上放光,意笑道:

  “强秦横扫六合,一匡神州天下,留下郑国渠、都江堰、灵渠三大瑰宝。汉承秦制,今先取灵渠,大振湘珠,再斗转天府,纳都江堰,最后兵出祁山,还于旧都,全据郑国渠,汉祚龙脉成矣。”

  邓芝闻言,心中大恸,眼神时不时瞟向母亲。

  赖雄知道他仍在犹豫,遂将布匹留下,少坐一会,拜别起身:

  “吾道不孤,源自汉卿一脉;大江东去,尽是湘水余波。伯苗什么时候想通了,都可以到县衙一叙。”

  徐庶一同抽身离去,留给邓芝和郑氏商榷的时间。

  邓芝望着丝绸出神,只觉得心里的迷蒙处,被狠狠地撞击了一下。

  母子二人同坐一苇,唠了一些闲话。因时时想起赖雄之言,邓芝心中山奔海立。

三国:劝刘备下岭南,种植砂糖橘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40034/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