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刊登吧,我还能咋的!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梁师傅,你好!”

  丘世中推着一辆凤凰自行车,跟北影厂门卫梁大爷热情打着招呼。

  “小丘啊,又来看你弟了。”

  “是啊,给他带了几件换洗衣服。”丘世中指着身后一位三十多岁,戴着黑框眼镜的男子说道,“梁师傅,这是《诗歌》杂志社的王编辑,来找我弟的。”

  “文化人。我们厂招待所,不是文化人还住不进去。进去吧。”梁大爷挥挥手,放行。

  推着自行车进了大门,丘世中招呼道:“王编辑,招待所还有点路,得骑车。”

  两人骑着车,慢慢地在林荫路上走着,一路上不停地遇到熟人。

  “小丘,来找你姐?”

  “是啊。于姐你忙啊。”

  “小丘,来找你弟?”

  “是啊,陈哥我先走了。”

  “小丘,你是找你姐,还是来找你弟?”

  “张导演,都找,都找,都有事找他们。”

  转到另一条路上,熟人才逐渐少了。

  王编辑忍不住问道:“小丘,你在北影厂认识不少人啊。”

  “还行。以前来找过我姐,认识几个人。后来我弟借调过来,写了一部剧本,一下子出名了,我来找他找了几回,认识了更多的人。”

  “你弟还写剧本?”

  “是啊,要不然怎么有资格住招待所?”

  “北影厂招待所,文学编剧组,在北都文学圈内确实有名。你弟能住进去,确实厉害。”

  “当然厉害,要不然能写出那么厉害的诗歌。梁胜池,梁大诗人,牛皮哄哄的,每次聚会,都是用眼角斜着看我...”

  “老梁有斜视眼,看谁都是用眼角斜着看。”王编辑好心地解释道。

  “王编辑,我知道你好心。可我心里清楚,梁胜池、李璞阳他们几个人,看不起我,看不起我写的诗歌。

  没关系,我写不出来,我弟写得出来。当时伱也在的,我把那两首诗念出来,他们都傻了。哈哈,全给震傻了。”

  丘世中开心地咯咯笑。

  王编辑摇着头感叹道:“不要说他们,我,老尤,老田,哪个不被震傻了。太震撼了,直接冲击灵魂的震撼啊!上一回这么震撼,还是去年听北稻写的那首《回答》。”

  丘世中仰着头,扬眉吐气,“我说过,我们家有写诗的天分,虽然没应在我身上,可应在我弟身上,都一样。”

  王编辑看着前面意气风发的丘世中,暗自摇头。

  这孩子傻得冒烟,难怪写不出好诗来。

  “不过王编辑,我可提前给你打预防针。”

  “什么预防针?你弟脾气不大好?”

  “不是脾气不大好,是太市侩,太庸俗了。开口闭口说诗歌不能当饭吃,气死我了。”

  王编辑默然了一会,幽幽地说道:“他说得没错,诗人也要吃饭的。”

  可惜他的话消散在叮当的铃声中,没有被丘世中听到。

  “到了,到了!”丘世中指着前面那栋六层高的楼房说道,“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北影厂招待所。四楼是编剧专用,我弟住409。”

  两人把自行车推进旁边的车棚里,挂上锁,往楼梯间走去。

  路上远远看到一人走过来。

  丘世中迎上前去,热情地打着招呼:“杨哥!”

  “小丘,来找你弟?”

  “是啊。给你们介绍下,这位是北影厂文学编剧组编剧,我弟的同事,杨晓升。这位是《诗歌》杂志社王向东王编辑。”

  “啊,《诗歌》杂志复刊了?”杨晓升欣喜地问道。

  “复刊了。四月份拿到批文,准备了两个月,七月份推出复刊号。”

  “好,好啊,百花齐放。《诗歌》杂志复刊,《北都文艺》复刊了,《沪江文艺》复刊,《人民文艺》复刊,《儿童文艺》也复刊,真是太好了。文学的春天,到了。”

  “是啊。”王向东推了推黑框眼镜,也很激动:“我们文艺工作者的春天,到了。”

  丘世中站在一边,觉得有点尴尬。

  你们的春天都到了,我的春天呢?

  杨晓升在前面引路,“王编辑,你找骅子,有什么事吗?”

  “希望他的两首诗,能发表在我们的复刊号上。”

  “啊,他还会写诗?”

  杨晓升是万万没想到。

  “我弟的诗写得可好了。我念给你听...”丘世中跃跃欲试,就像拴不住的哈士奇,“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杨晓升等了一会,没听到下文,才知道这首诗才一句。

  丘世中问道:“怎么样?怎么样!被震住了吧?整个灵魂被震住了吧!”

  “是被震了。”杨晓升点点头,由衷地敬佩。

  人家这诗只有一句,但足够了。

  “还有,还有一首。”丘世中迫不及待地说道,“...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杨晓升浑身起了鸡皮疙瘩。

  这首诗浅白直接,就像海面上飞翔的海鸥,砰的一声撞进你的心里。

  走到三楼,杨晓升才回过神来,摇摇头,有点沮丧,“想不到啊,骅子剧本写得好,诗歌也写得这么好。”

  是啊,确实有点叫人绝望。

  《瞧这一家人》的剧本,很多人说过于通俗,文学性不高。杨晓升在心里,也是这么认为的。

  结果丘世中告诉他,曾骅还会写诗,写得还这么好,可以说是传世之作。

  诗歌的文学性,已经毋庸置疑了!

  曾骅,你已经成为我杨晓升追赶的目标了!

  敲了一会门,曾骅打着哈欠开了门。

  丘世中咋咋呼呼地问道:“都几点了,还没起床?”

  “昨天开剧本围读会,开到晚上十二多钟,困死我了。”

  “来客人了。这是《诗歌》杂志社的王编辑。”

  “曾骅同志你好,我叫王向东。”

  “王编辑,你好!快请进。杨哥,你打了开水吗?”

  “打了,我拎过来。”

  杨哥真懂事。

  杨晓升拎着开水瓶过来,曾骅给四個茶杯各放了一撮茉莉花茶,他直接把开水倒进去就好了。

  接过茶杯,王向东放到旁边的桌子上,开门见山。

  “曾骅同志,我来这里,有两件事。”王向东很认真,从背包里掏出一个笔记本,还有一支钢笔,摊开放在膝盖上。

  “你请说。”

  “你写的那两首诗,我们想刊登在7月份的复刊号上。”

  “登吧,我写出来就是给葛敏群众们看的,丰富大家的文化生活。”

  “好,曾骅同志的思想觉悟就是高。”

  还能咋的,都没稿费,我还能咋的?

  “那这两首诗歌的名字,你有想过吗?”

  “没有。当时就是那么灵感一来,也没去想什么名字。”

  “这样啊,我们帮忙拟定了几个题目,《黑色眼睛》、《寻找光明》...都感觉差点意思。”

  “是差点意思。”曾骅想了想,“要不叫《一代人》吧。”

  “啪!”

  王向东的笔掉在了地上。

  “《一代人》,我们这代人...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这个名字取的好啊。”王向东眼睛里噙着泪水,嘴里喃喃地说道,好久才回过神来。

  他吸了吸鼻子,精神抖擞地继续说道:“那第二首,我们就叫《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可以。”曾骅应道。

  “好,谢谢。”王向东在笔记本上记上后,继续说道,“我们的复刊号,上上下下都很重视,想多刊登些好诗歌。可是目前征集的,与你那两首相差太远。

  我就问问,只是问问啊,曾骅同志,你还有诗歌作品吗?能一起发表在我们复刊号上吗?”

  “王编辑,你看,这剧组组建好了,我也挺忙的,真没时间创作。”曾骅双手一摊,表示无能为力。

  “是我奢望了。”王向东长叹一口气,“有这两首好诗镇刊,不错了,知足了。好,我跟你谈下稿费的事...”

  曾骅一个激灵,“等会,我这两首诗有稿费?”

1977:我的文艺人生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41266/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