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行军难,刮目相待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元朔元年,秋。

  才宁静不过一年的长安城四郊,再次出现了大军开拔的景象。

  四路人马经西营、霸上、北军、棘门四营出兵,遥指北地、云中、代郡、雁门四地。

  作为距离最远的北地郡方向,孟焕所领主战的征西军,本该最先一个出营,踏上征途。

  可在杨胤数次告诫之后,孟焕还是压后了行军的顺序,等待同一个方向的苏建、公孙贺离去之后,才堪堪启程。

  今岁之事犹如去岁龙城之战,陛下任用骑奴出身的卫青为将,还配给着精挑细选的细柳营骑士,当时就已经惹得老将们十分不满。

  今日又是与卫青一样的模板。

  让一归汉的毛头小子,带着散尽家财支援而来的三地精锐,承担主攻的一方,让他们这些老将军陪跑做陪衬,这如何能让这些景帝时期就闻名一时的老将军们服气?

  而孟焕要躲的,就是这些是非。

  顺带也在尝试将玄甲骑们打散,融入到这些良家子弟所组成的军队之中,担任各项中基层军官,以便于更好的掌握军队。

  等到公孙贺离去,西营的寨门才缓缓打开,浩荡的军团鱼贯而出,踏上北地之行。

  时间还算充裕,到了北地后还可休息整个冬季。

  四路军团,包括目前正在北地郡待命的程不识,约定是立春出兵,完成战略要求。

  而他最迟可以等到春分时节,匈奴各部被四路人马吸引了目光,再去征伐浑邪王部。

  还有接近小半年的时间,可以好好操练这支军团。

  万骑同行者,也有不少折服于孟焕的大宛军、乌孙游骑。

  数量不多,约各有八百人随行,大宛结阵,能护住中军,乌孙游击,虽然人少了一点,但也算是在追击与迂回之间有一支能牵制,时刻给予匈奴人压力的灵活骑队。

  大军绵延,不过才初至长安人出行迎来送往的西泗亭,孟焕就远远望见张骞与杨胤结伴,站在高坡之上,朝着中军的自己招手。

  “叔父、大兄!出征在即,怎劳二位相送?”

  杨胤有些肉疼的看向了列阵侦骑,好在纵使在长安城外四五十里地,军中也时有斥候侦骑游走,探查四方,这才心中安定了少许。

  而张骞显得更加关注孟焕自身,抓着这位同生共死过的小兄弟双手,反复轻拍,嘴上叮咛着:“焕啊,今时不同往日,曾经你是志高而白身,所以要拼出一条血路,如今你已为一军统帅,身负爵位,未来富贵无忧,凡事当谨记,量力而行,稳打稳扎,切勿再有怄气暴虐之气矣。”

  孟焕哭笑不得的摆手。

  看来龟兹国刺王杀驾一事,对张骞中正平和的性格造成的冲击依旧不小。

  “大兄放心,孟焕省得,此是机遇,也是凶险,当尽最大努力,为我大汉打通西域,为陛下讨得焉支、祁连二山。”

  杨胤也不多话,手中捧着一爵黄酒,递送到孟焕手中。

  先捻细土入酒,一口洒向大地,祈福后土护佑大军平安顺利;一口洒向天空,致敬太一,以求旗开得胜;最后一点抿湿嘴唇,示意此去胆气日盛,断无怯懦畏阵之说。

  嗯,酒驾是不可能酒驾的,哪怕是穿越到西汉,也要做一个奉公守法的好公民。

  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骑马不规范,贾谊泪两行。

  重新回转大军后,孟焕那轻松自信的脸色瞬间变得烦恼起来。

  一万精骑北上,所过所行可不是一万人骑着马简简单单就能通行。

  正兵节省体力,保持训练,类似于安营扎寨,喂马照料的事情,自然需要三万辅兵的支持。

  受韩信昔日运粮之启发,沿途还需要与各地官员打好招呼,每过一地,便取用相应粮草,维持大军行程。

  最重要的是,带万骑之军和昔日带着几十名玄甲,甚至统筹千名大宛、乌孙骑兵不同。

  每日审阅军情,光是送到他手中,计算核准每日粮草用度,日常磨损的批阅文书,便让他头大不已。

  偶尔行军过快,正军与辅兵容易拉出间隙,若是在草原上如此,匈奴人肯定不会介意吃掉掌握军备与粮草的辅兵辎重营。

  若是行军过慢,大军失期抵达,也难免有军法处置。

  “唉!难怪古之名将者,曾有戏说,能把一万人带出去,然后一个不少的带回来,就能称得上一军之名将,能把十万人带出去,然后折损率不过八成,便可称之为世之名将。”

  “能将三十万如臂使指,进退自如者,纵观千古,皆为千古名将。”

  此刻,孟焕也是摇头叹息,突然想起长平时期的赵括。

  且不论战绩结果,光从初出茅庐就被委以重任,让其指挥四十余万赵军精锐,对手还是白起这样成名已久的杀神。

  这位大哥也许不是白起的对手,也许不足以承担大兵团作战的能力,但能在断粮的情况下坚持四十六天,真不至于用纸上谈兵之言羞辱千年。

  其实也不算完全脱离掌控,有杨敞相助,加上每日行军中,孟焕也在努力比对往日所学之兵法,熟悉和参悟行军布阵的心得,大军磨合与流转,也在快速的融洽起来。

  诚如历朝历代的开国武将们,不少人也是出身底层,起势之前,面朝黄土背朝天,在一场场战役中不停的活下去,经历得久了,也就慢慢开始熟练,最终成就青史留名。

  经验,永远都是最好的老师。

  类似于樊哙、尉迟恭、常遇春等人,便是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从秋收起兵开始,一日不过十里的脚程开始,直到后面行军速度越来越快,到后来一日五十里路不在话下。

  终于紧赶慢赶,于冬日第一场大雪降临之时,进入北地郡,即将与程不识将军完成会军!

  站在剧阳城高大的城墙上,程不识眺望着着这支泾渭分明,四方侦骑探行,行军中前后衔接有序的军队忍不住对着身边的裨将军们赞叹道。

  “开春时与安西将军结识,虽众悍勇,却如散漫之军,治军简便易行,急军之时缺以应变,唯有大宛之阵,可做依仗。”

  “今日再观之,军阵之间互有遮掩,可成掎角之势,进退有序,前后皆是精锐拱卫,难有突袭、掩溃之风险。”

  “或许,我们真的都老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此子已有周亚夫之风矣,未来可期!”

大汉:从丝绸之路开始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41450/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