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三分之计——蒯通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蒯通,本名彻,因避汉武帝刘彻名讳,范阳人,一说齐人,汉初纵横家、辩士。

  陈胜命武信君武臣北上扫荡赵地,蒯通游说范阳县令徐公,说:“我是范阳的百姓,名叫蒯通,我私下可怜您就要死了,所以表示哀悼。尽管如此,我又祝贺您因得到我蒯通而获得生路。”徐公连连拜谢,问道:“您为什么表示哀悼?”蒯通说:“您做县令已十多年了,杀死人家的父亲,使人家的儿子成为孤儿,砍去人家的脚,对人施以黥刑,受害的人太多了。慈父、孝子们之所以不敢把刀子插到您的腹上,是因为他们害怕秦朝的法律。现在天下大乱,秦朝的政令得不到贯彻执行,这样的话,那些慈父、孝子们都将争先恐后地把刺刀刺到您的腹上,以报仇雪恨并成就功名,这是我表示哀悼的原因。”

  徐公又问:“您为什么祝贺我得到先生就获得生路呢?”蒯通回答说:“赵国的武信君不知道我无能,派人前来询问他的吉凶祸福,我现在要去会见并劝说他,对他说:‘您一定要战胜敌人然后才取得地盘,攻破城池然后才占据它,我私下觉得很危险。如果采用我的策略,将不战而取得土地,不攻而占有城池,传送檄文就能够平定千里,这样可以吗?’他将要问:‘你的策略是什么?’我趁机回答说:‘范阳县令本应整顿他的军队,守卫城池,奋起抵抗,但因怯懦怕死,贪婪而喜欢富贵,所以想首先向您举城归降。首先向您投降而您不给他恩惠,那么边地之城都将互相转告说:“范阳县令首先投降而被杀。”一定会据城坚守,像金城汤池一样,难以攻取。为您打算,不如用黄盖朱轮的车子迎接范阳县令,让他在燕、赵的边界驰骋炫耀,那么,边地之城都将相互转告说:“范阳县令先投降而获得富贵。”一定会竞相投降,就像泥丸在山坡上滚动一样轻而易举。这就是我所说的传送檄文就能平定千里的策略。”徐公连连拜谢,准备车马遣送蒯通。

  蒯通用这些话劝说武臣,武臣果然用一百辆车,二百名骑兵带着侯印迎接徐公。燕、赵之地听说此事,有三十多座城投降,正像蒯通的策略所预料的那样。

  蒯通与齐人安其生关系很好,安其生曾经为项羽出谋划策,而项羽都不能采纳。项羽想给蒯通、安其生爵位和封邑,这两个人始终不愿接受。

  汉将韩信俘虏魏王豹,攻破赵、代,使燕国降服,接连平定三国,然后率兵向东将要攻打齐国。军队还没有过平原县,听说汉王刘邦已派郦食其劝降了齐国,韩信想停止进军。

  蒯通游说韩信,说:“将军您受汉王的命令攻打齐国,而汉王又另外派兼有暗探身份的使者只身前去劝降齐国,难道有诏书命令您停止进攻吗?为什么不进军?况且郦先生以一个士人的身份,乘车前往,凭三寸不烂之舌,劝降齐国七十余城,而将军您率领几万兵众,才攻下赵国五十多座城。当了好几年将军,功劳反而不如区区一个儒生吗?”韩信认为他说的有道理,采纳了他的建议,终于渡过黄河。齐王田广已听从了郦食其的劝说,就把他留下,一起饮酒作乐,撤除了对汉的防御。韩信因而袭击历下的齐军,于是来到临淄城下。齐王田广认为郦食其欺骗了自己,就把他用沸水煮死,随后兵败逃走。

  韩信最终平定了齐国,自立为齐国的“假王”。当时,汉王刘邦正在荥阳受围困,就派张良前往,立韩信为正式齐王,以便安抚他,使他坚定地站在汉王一边。项羽也派武涉去劝说韩信,想要和他联合。

  武涉走后,蒯通知道天下局势的变化取决于韩信,想劝韩信背叛汉朝,就对韩信说:“我曾学过相人之术。”韩信问他相人水平如何,蒯通说:“贵贱在于骨法,忧喜在于容色,成败在于决断。参考这三条,万不失一。”韩信说:“好。那先生为寡人看相,如何?”

  蒯通让他先屏退左右,然后说:“观察您的面相,最多不过被封为侯爵,又总是处于危险之中;而看您的背形,则非常尊贵,难以说出。”韩信问:“此话怎讲?”蒯通说:“天下刚刚乱起来的时候,英雄豪杰之士自立为侯、王,振臂一呼,天下之人像云雾一样会合,像鱼鳞一样错杂积聚,像疾风一样迅速兴起。当时人们关心的只是推翻秦朝。现在刘邦、项羽两方相争,使天下无罪之人肝胆涂地,流离失所,数不胜数。楚人起兵于彭城,辗转争斗,所向无敌,进兵到荥阳,乘胜利之势,威震天下,然而在京索之间受阻,临近西山却不能前进,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三个年头;汉王率领几十万兵众,据守巩、雒,凭藉山、河之险,一日数战,毫无功效,战败而逃,不能援救,在荥阳败退,在成皋负伤,逃到宛叶之间,这就是所谓的智勇俱困之人。锐气在险峻的关塞受挫,内府的粮食耗尽,百姓苦不堪言,不知归顺于谁。依我之见,除非有天下之贤圣,否则势必不能消除天下的灾祸。现在刘邦、项羽两人的命运就掌握在您的手里。您帮助汉王,汉王就会取胜,与楚王联合,楚王就会成功。我愿意推心置腹地向您表达愚陋的诚意,就怕您不能采纳我的建议。现在为您着想,不如让他们两方都得到好处,共同存在下去,三分天下,鼎足而立,势必无人敢先发难。凭您的贤达圣明,又有众多带甲之兵,占据强大的齐国,联合燕、赵两国,出兵空虚之地,控制他们的后方,顺应民心,向西制止楚、汉间的争斗,使士卒免于死亡,天下之人谁敢不听从!您按照原来齐国的版图,拥有淮、泗之间的土地,以恩德安抚诸侯,拱手安居,礼让贤士,那么天下诸侯都将竞相朝拜齐国。我听说‘上天赐予而不接受,反而会受到罪责;时机到来而不行动,反而会得到灾祸’,希望您深思熟虑。”

  韩信说:“汉王待我不薄,把他的车子让我坐,把他的衣服给我穿,把他的食物给我吃。我听说过一句话:乘坐别人的车就要承担别人的患难,穿别人的衣服就要怀揣别人的忧虑,吃别人的食物就要为别人的事而死。怎能见利忘义、背恩忘德呢?”

  蒯通说:“您自以为与汉王刘邦关系好,想要替他建立万世的大业,我私下认为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当初常山王张耳和成安君陈馀结下生死之交,等到为张黡、陈泽的事而争吵,常山王就背叛项羽,带着项婴的人头归附汉王,汉王借兵东下,战于鄗北,陈馀死于泜水南岸,身首异处。当两人结交之时,亲密无间,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们相比,而最后却自相残杀,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祸患产生于欲望太多,而且人心又难测。现在您想凭借忠信之道与汉王交好,但你和汉王的关系不会比张耳、陈馀的关系更紧密,而所争论的事情又往往比张黡、陈泽的事情重要。所以我认为您坚信汉王不会危害您的想法是错误的.大夫文种使即将灭亡的越国生存下来,使勾践称霸于中原,功成名就却惨遭杀害。俗话说:‘野鸟捕尽,猎狗就会被烹杀;敌国破灭,谋臣就将死亡。’所以从交友这方面说,没有人能超过张耳和陈馀;从忠臣这方面说,没有人比得上大夫文种。这两个事例,应该说足以作为借鉴了,希望您好好想想.况且我听说勇力和谋略使君主感到畏忌的人将难保性命,功业压倒当世的人将得不到奖赏。您渡过西河,俘获魏王,活捉夏说,攻下井陉,杀死陈馀,巡行赵国,威胁燕国,平定齐国,向南挫败楚国的二十万大军,终于斩杀龙且,派人西行向汉王报功,造就是所说的功业天下无双、谋略世间少有之人。现在您功高难以奖赏,威重使君王畏忌。归附楚国,楚人不信任您;归附汉国,汉人害怕您。您想带着这些功业和威望归附谁呢?处在人臣的地位,而有高于天下的名望,我实在为您担心啊!”韩信说:“先生暂去休息,我要考虑一下。”

  过了几天,蒯通又劝说道:“能否听从忠告,是做事成败的征兆;谋划是否得当,是存亡得失的关键。很少有人不听忠告、谋划失当却能长久安定的。听取忠告并很少判断失误的人、谋划周到而不本末倒置的人,就无法用言语干扰他。从事奴仆的差役,就会失去万乘之君的权柄;守着低微的俸禄,就会丧失成为公卿宰相的机会。所以了知道了就要下决断,有疑心就会误事。只盘算微不足道的小计,却遗漏天下的大计,心里明明知道这个道理,却不敢做出决断并付诸行动,将会成为百事之祸。所以有句话说猛虎如果犹豫,还不如蜂、蝎以毒刺刺人;孟贲如果迟疑,还不如庸夫坚决去做。虽有舜、禹之智,却光说不做。这是说贵在能实际行动。功业很难做成却容易失败,机会很难遇到却容易丧失。时机啊时机,不会第二次来临。希望您仔细思考我说的话。”

  韩信犹豫不决,不忍心背叛汉王刘邦,又自以为功多,刘邦不会夺回他统治的齐国,于是婉言谢绝了蒯通的建议。蒯通因游说而不受信用,非常害怕,就假装疯狂而做了巫师。

  刘邦平定了天下之后,韩信因罪被贬为淮阴侯,又因谋反而被吕后处死,临死的时候叹息着说:“我真后悔不听蒯通的话,以致死在女人的手中!”刘邦平定陈豨后回到长安,从吕后那里听说韩信临终前的话,下诏书命令齐国把蒯通召来,蒯通来到朝廷,刘邦问他:“你为什么教唆韩信反叛?”

  蒯通说:“确有其事,那个家伙不用臣的计策,所以现在自取灭亡了。如果那个家伙用了臣的计策,陛下又怎能诛灭他?”刘邦大怒,说:“把他烹杀了!”

  蒯通说:“秦朝统治崩溃,崤山以东大乱,异姓同时起兵,英雄豪杰像乌鸦一样聚集。秦朝已经失去了鹿,天下人共同追逐,才智高超、动作敏捷的人率先得到。盗跖的狗对尧叫,不是尧不仁,而是狗本来就要朝主人外的人狂吠。那时候,臣只知道韩信,不知道陛下。而且天下磨砺兵器想要干陛下所干的事情的人太多了,只是力量不够罢了,您能够把他们全部烹杀了吗?”刘邦于是赦免了他。

  后来,曹参做了齐悼惠王刘肥的国相,礼贤下士,请蒯通做宾客。当初,齐王田荣怨恨项羽,谋划起兵背叛他,胁迫齐国的士人,不服从就杀死。齐国不愿做官的士人东郭先生和梁石君也在被胁迫之列,勉强服从。等到田荣失败,两个人都感到很耻辱,就相随进入深山隐居起来。有人对蒯通说:“先生您对曹相国指陈疏漏过失,荐举贤能之士,齐国没有人能比得上您。你知道梁石君和东郭先生是世俗平庸之人无法与之相比的贤人,为什么不把他们推荐给曹相国?”

  蒯通说:“好的。我所居的里中有一个妇人,与里中的老太婆关系很好。妇人家里晚上丢了肉,她婆婆认为是妇人偷走了,就生气地把她赶走。妇人早晨走的时候,拜访了与她很要好的老太婆,把这件事告诉她,并向她告辞。老太婆说:‘请你慢慢地走,我现在就去让你家里的人把你追回来。’立即捆起一捆乱麻到丢肉的那家去借火,说:‘昨晚上一群狗得到一块肉,互相争夺残杀,我来借火烧水给死狗煺毛。’丢肉的那家急忙去追赶招呼儿媳妇。所以,尽管老太婆不是能言善辩的人,捆乱麻借火也不是召回妇人的方法,然而物类有时会相互感通,事情有时会正好巧合。请让我去向曹相国‘借火’。”

  于是,蒯通去见曹参说:“有的妇人丈夫刚死三天就改嫁,有的妇人却宁愿深居简出,闭门守寡,您如果想娶媳妇,会选择哪个?”曹参说:“我将娶那个不愿出嫁的。”蒯通说:“那么,寻求臣下也应该这样。东郭先生和梁石君是齐国的贤俊之士,隐居于山林之中,不愿‘出嫁’,未曾卑躬屈膝地出来求官,希望您派人去以礼相待。”曹参说:“恭敬地接受您的建议。”把这两人都作为上等宾客。

史事讲将1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242361/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