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革命的浪潮
和东方世界已经完成的大统一局面不同,西方世界的国家的崛起,从历史的进程而言可以说是大器晚成。与此时雄霸东方的中华联邦的强盛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被誉为欧洲君主制的传统发源地的法国。
为了应付长期以来对中华联邦带来的贸易和军事压力,1789年5月,由于财政困难,法国国王被迫召集三级会议,路易十六企图向第三等级征收新税,但第三等级纷纷要求限制王权、实行改革。而面对财政危机,愈来愈多的法国百姓被不称职的国王路易十六世,以及持续漠不关心的颓废贵族所激怒。这种不满与蓬勃发展中的启蒙思想所结合,助长了激进的情绪,终于点燃了革命。第三等级的革命民众在6月发表了网球厅宣誓,他们毅然决定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路易十六准备用武力解散议会,巴黎人民于7月14日起义,攻占了法国象征封建统治的巴士底狱(TheStormingoftheBastille),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2年9月22日,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路易十六在次年被推上断头台。不断出现的外部压力实际上在法国革命中起到了主导角色,法国大革命战争从1792年开始,战争取得了一个世纪以来法国未曾取得的胜利,并使法国间接控制意大利半岛和莱茵河以西的领土。在国内,派系斗争及民众情绪的日益高涨导致1793年至1794年恐怖统治的产生。罗伯斯庇尔和雅各宾派倒台以后,督政府于1795年掌权,直到1799年另一个大人物掌权为止。
历史学家《旧制度与大革命》的作者托克维尔认为,1789年法国革命是迄今为止最伟大、最激烈的革命,代表法国的“青春、热情、自豪、慷慨、真诚的年代”。它是一场社会政治革命,符合当时全欧洲的需要,其效果是废除若干世纪以来统治欧洲和法国的封建制度。它不仅要改变旧政府,而且要废除旧的社会形式,因此就需要同时进攻所有现存的权力机构,毁灭所有公认的影响,祛除种种传统,更新风尚与习惯。
欧洲的现代社会在法国革命中拉开帷幕,共和国的成长、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现代思想的发展以及国家之间大规模战争的出现都是此次革命的标志性产物。在作为近代一场伟大的民主革命而受到赞扬的同时,法国大革命也因期间所出现的一些暴力专政行为而为人诟病。革命的热情开始被一些野心家们利用,而同样,大革命对过去封建统治的冲击震惊了所有的欧洲王室。他们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撇开当时还在新大陆的英国国王以外,包括了普鲁士、西班牙等君主制的国家开始磨刀霍霍准备扑灭这一场革命的浪潮。反法联军已经逼近了法国,革命的成果似乎就要因此丧失,而天佑法国人,在这一刻,为他们送来了一个拯救了法兰西,拯救了欧洲的英雄。
2.英雄拿破仑
1791年的法国政局变幻莫测,形势风起云涌。在法国大革命初期,代表了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利益的君主立宪派掌握了政权,他们建立了君主立宪制,1791年,国王路易十六勾结国外的封建反动势力,结果阴谋败露,王政被废除了。
1792年,代表了大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吉伦特派上台执政,9月22日,法兰西王国改为法兰西共和国,1793年,路易十六被处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朗茨二世与英国、普鲁士、萨丁、葡萄牙、荷兰和西班牙组成第一次反法同盟。法国大革命开始面临严重的危机。
1793年6月,以罗伯斯庇尔为首的,代表法国中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民主派,雅各宾派掌握了政权,法国大革命达到了**。7月,已是少校的拿破仑统兵夺取了攻克保王党势力的土伦战役的胜利,因此受到了雅各宾派的赏识,被破格升为准将,这尚属欧洲军事史上的首次。
1794年,在热月政变中的拿破仑,由于跟罗伯斯庇尔兄弟关系密切,而受到调查,随后,由于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罢免了准将军衔。
1795年,他接受巴黎督政官的巴拉斯之托,成功镇压保王党势力的武装叛乱,这就是著名的镇压保王党战役。拿破仑在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准将兼巴黎卫戍司令,开始在军政界崭露头角。
1796年3月2日,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3月9日,跟**约瑟芬·博阿尔内结婚,随后便匆匆奔赴前线。在意大利,拿破仑统率的军队多次击退了由奥地利帝国的维尔姆泽将军与萨丁、博利厄所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最后迫使对方签订了有利于法兰西共和国的停战条约。
在意大利夺取了胜利之后,拿破仑的威信也越来越高,使他成为了法兰西共和国的人民英雄。而他的崛起却令巴黎督政府感觉受到了威胁,于是他被认命为法国埃及方面远征军,被派往埃及。
1798年远征埃及,拿破仑第一次遭遇到了挫折。虽然他指挥法军在陆地上夺取了全盘胜利,但拿破仑的舰队被英国的海军上将纳尔逊完全摧毁,部队被困在埃及。(这在后来进攻英国本土的战争中得以雪耻,纳尔逊命丧英吉利海峡。)
1799年,拿破仑远征之时,欧洲由神圣罗马帝国联同英国、奥斯曼帝国、沙俄的反法联盟已逐步形成,而法兰西共和国国内的保王党势力也在逐步增强。1799年8月,拿破仑最终决定赶回巴黎。1799年10月,回到了法国的拿破仑被当成“救星”来欢迎。11月9日,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了成功,成为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官,实际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独裁者。此後拿破仑亲自指挥意大利方面军,回头对付反法各国,于1800年打败联军,列强不得不与拿破仑议和,解散反法同盟。
拿破仑随后进行了多项军政、教育、司法、行政、立法、经济等方面的重大改革,其中最著名,并直到今天依然还有深远影响的是颁布了《拿破仑法典》,这是在政变的当天晚上,由拿破仑下令起草、制定的,许多条款都由拿破仑本人亲自参与讨论,并最终颁布,基本上总结、归纳了法兰西共和国大革命时期所提出的比较理性的基本原则、精髓。该法典于1804年正式实施,即便是在后来拿破仑本人被处死以后,依旧是EU共和国的现行法律。
为了能够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播到整个西方世界,从1803年开始,拿破仑就开始构思通过法国海军穿越英吉利海峡,以侵略英国。从此,战争开始逐步从捍卫法国大革命成果的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转变成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非正义的侵略扩张战争。他对侵略英国这一作战计划煞费苦心,也在海军方面任命了相当能干的指挥官。同一时期,也是法国海军率先提出了使用铁甲船为先驱,趁着英国的本土舰队大批船只散落在外的大好时机,法国海军扬帆出发。而拿破仑本人则再一次在陆地上击溃了第三次反法同盟,12月27日,拿破仑与奥地利皇帝签订《普雷斯堡和约》,反法同盟瓦解,神圣罗马帝国的历史也正式宣告终结,为海军的胜利提供了基础。
在1805年的特拉法尔加海战中,英国将军纳尔逊(也就是在征埃战争中摧毁法军舰队的海军上将)阵亡,法军指挥官维尔纳夫被拿破仑赞赏替他报了一箭之仇。从此,英国的大门对法国敞开,法国的陆军开始大批登陆英国本土,而此时的英国女皇伊丽莎白三世正身在新大陆指挥对印第安人和法国殖民者的战争。等到女王收到本土被袭击的消息时,伦敦早已经沦陷。即便是女王随即带领军队反攻欧陆也没有能够挽回败局。
1807年,伊丽莎白三世女王被迫带领残余部队退守爱丁堡。被革命市民与军人逮捕,被迫发表废除君主制的宣言,史称“爱丁堡之辱”。在此之后,正在新大陆进行侵略印第安人与殖民的贵族布里塔尼亚公与第一圆桌骑士里乍得·海克特协助王室逃往被称为新大陆的北部地区,君主制在新大陆得以续命。
公元1813年,都铎王朝王室绝嗣,布利塔尼亚公爵里巴力·冯·神圣玛莫继位,史称神圣玛莫塔亚一世,国家制度由王制改为帝制,国号也改为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以先祖阿尔温一世即位之年作为帝国皇历元年。原本意义上的英国实际转移到了新大陆,同样选择了逃亡新大陆的还有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国王,但是和布里塔尼亚相比,这两国的国君一直纠结于反攻欧陆的幻想中,在百年的战争中耗尽了国力,在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第98代皇帝查尔斯即位后无力抵挡布里塔尼亚一统新大陆的军队,不久并入布里塔尼亚。
而拿破仑也因为解除了英国这个后顾之忧,转而将枪头对准了第四次反法同盟的军队。1806年秋天,西班牙、沙俄、普鲁士等国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10月1日,普鲁士率先对法国宣战。但在10月14日一天当中,法军同时在耶拿和奥尔斯塔特大败普军,普军几乎全军覆没,拿破仑率领法国军队乘胜追击,普鲁士从此成为法兰西占领区,不久后成立傀儡共和国,原有的君主被处死,退出历史舞台。
1807年6月14日,拿破仑在弗里德兰大败俄军,俄罗斯沙皇被迫求和。7月7日,回师路上的法军突然南下,西班牙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从此元气大伤,在之后的1808年,法军的猛攻之下,西班牙和葡萄牙国君先后逃亡新大陆,伊比利亚半岛随即成为了共和国的土壤,自由和民主的新革命在这片土地上兴起。不久后,意大利革命席卷了全国,新政府成立。
1809年,法国四周的老牌君主帝国相继灭亡给欧洲其余国家造成巨大的压力。奥地利、奥斯曼帝国和俄国等等国家联合组成的第五次反法同盟,奥地利偷袭法军在最前线的领土,拿破仑率军东征奥地利,奥军虽然一开始取得优势,但后来情势逆转。奥地利再一次战败。同时,也因为国内不满长期以来的战败带来的沉重经济压力和民族情绪,奥地利国王实际已经在战败后失去了对国家的掌控,1810年,国王被迫宣布退位,新政府与法国递交和平协定。
1811年俄罗斯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拒绝继续与法国合作封锁奥斯曼帝国,1812年拿破仑为惩罚俄罗斯,集兵50万军远征俄罗斯。法军长驱直入,直捣莫斯科。拿破仑的远征似乎给国内一些害怕他重蹈帝国主义覆辙的人看到了机会。面对俄军采取了撤退不抵抗的战术,并焚烧莫斯科城,拿破仑的部队不知为何迟迟没有等到国内的补给,无奈后撤,俄军趁势追击。回到法国的只剩下一万人左右的残破军队。这一场战争败得莫名其妙,而拿破仑本人也因为这一场战争的失败被国内的野心家冠上战争狂,独裁者的骂名。
国内控制了巴黎的政治家和将军们以背叛革命的罪名逮捕了拿破仑,仅仅半个月,拿破仑在巴黎被处死,拿破仑英雄的一生就此结束。
尽管很多人都以拿破仑因为其人生中最后的战败而讽刺他,但是在很多的军人心中,拿破仑无疑是这些人心中的英雄。
3.EU共和国
1815年,为了保存曾经的胜果,各被法国击败的国家新政府代表在法国境内的滑铁卢举行关于成立一个统一的欧洲的协商事宜并最终达成了共识。**了几乎有所有除了俄罗斯帝国的欧洲国家签字确认的『自由宣言』,宣布将欧洲之内所有的受大革命思想而成立的新国家(或者说被拿破仑打败的国家?)合并起来成立新的联盟。
体制的核心当然还是这次革命中最大的胜利者法兰西共和国(包括今法国、卢森堡、莱茵河西岸和荷兰、比利时等地),外围则是其追随者们建立的其他共和国。包括了原本的西班牙和葡萄牙王国转变的西班牙共和国和葡萄牙共和国,意大利共和国,普鲁士共和国,巴伐利亚共和国,奥地利共和国,奥斯曼共和国,托斯卡纳共和国,那不勒斯共和国,威斯特伐利亚共和国,保加利亚共和国,英格兰共和国等,再外围则有该联盟的各个同意废除君主制的加盟国,瑞典【领有瑞典、芬兰、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等地。圣彼得堡由法兰西帝国直辖】、波兰【领有波兰、乌克兰等地】、爱尔兰、苏格兰等。
庞大的同盟最终在1917年将俄罗斯的广阔领地纳入了同盟。在法兰西领导下的EU同盟日益强大,沙皇迫于压力也开始积极扩军备战,其严苛的刑法和赋税引发了强烈的民众不满情绪,并最终于1919年,由一个名叫名弗拉基米尔·伊里奇·乌里扬诺夫的人推翻了俄罗斯沙皇几个世纪的统治。俄罗斯与巴黎方面达成协议,同意俄罗斯有条件加入EU共和国,即俄罗斯作为新共和国的一员,将被划分为莫斯科、东西伯利亚、西西伯利亚等大小数十个自治州,俄罗斯人享有自己任命这些州长的权利。之后,俄罗斯共和国并入EU共和国,欧亚大陆已经实际被EU和中华联邦划分完毕。之后的欧洲则潜心于自身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以及对非洲的占领之中,并于1840年引导了科技革命,除了与中华联邦有争议的印度洋上的一些地区,非洲已经被完全纳入版图。并最终于1939年超越曾经的世界第一中华联邦,达成了成为GDP最高的国家。这个排名,即便是到了之后布里塔尼亚帝国的征战开始也没有被超越。
2010年,已经完成了新大陆的统一和整合的神圣布里塔尼亚帝国对EU宣战,布里塔尼亚帝国兵分三路,从大西洋——英格兰,南非,和东西伯利亚三线同时进攻。
可是,因为特拉法尔加舰队的英勇作战,在大西洋上的跨海直击英国故土的计划以失败告终,而南非的战场虽然在一开始的时候获得了优势,但是随着EU名将的到来,战况陷入胶着状态,东西伯利亚一线因为EU方面缺乏准备,被联合了中华联邦的布里塔尼亚一路高歌猛进,丢掉了几乎所有在亚洲的领地。而随后,由于布里塔尼亚方面自身的问题,加之曼施坦因元帅的出色表现,西伯利亚战线情况得以扭转。布里塔尼亚军被迫退回乌拉尔山脉以东,等待援军。
公元2011年,随着布里塔尼亚帝国第八圆桌骑士阵亡,曼施坦因元帅被调往南非指挥作战,西伯利亚前线留下了深通雪地作战的“冰雪荒鹫”巴克莱尔继续指挥对布里塔尼亚的作战。
公元2011年12月6日,布里塔尼亚帝国的援军抵达叶卡捷琳特堡,年轻的第11皇子作为新式装甲师的指挥官参与作战。
公元2011年12月24日,鲁鲁修率领的装甲师以近乎不可能的方式偷偷翻阅重兵把守的天险乌拉尔山脉,予以山下正庆祝平安夜的EU军以毁灭性打击。次日,EU军的弹药辎重物资被毁,鲁鲁修凭借着装甲师高超的机动性在EU阵地来回穿插,EU军无法得到补给,也无法顺利撤退,并最终于2012年1月1日被布里塔尼亚南北的的集团军顺利完成合围,50万的EU远征军被俘,仅20万因为缺乏物资命丧西伯利亚。
公元2012年3月,在天气刚刚开始回暖之际,鲁鲁修已经接过了布里塔尼亚帝国欧洲远征军的最高指挥权,他率领大军,一路所向无敌。当初拿破仑饮恨败北的莫斯科城,仅仅在一周以内就沦陷了,整个EU为之恐慌。
公元2012年8月,鲁鲁修攻占圣彼得堡,其他的军团陆续占据俄罗斯的其他地域,EU实际已经失去了俄罗斯共和国。
公元2012年9月9日,因为无力维持三条战线的巨大开销,鲁鲁修的远征军被迫停下脚步,等待国内指示和镇压新近占领地的叛乱。15日,鲁鲁修接到国内皇帝的御旨,与EU达成停战协议。双方维持目前的边界线,就此停火。EU共和国原本打算趁此反击,但是却被鲁鲁修在圣彼得堡的盛大阅兵的阵势所威慑。而至此,“骑士王”鲁鲁修的大名在EU军人的心中化为了等同于拿破仑的,不可战胜的神话。
公元2013年,布里塔尼亚帝国对日本宣战,占据了世界最大的樱石矿脉的出口资源。
公元2013年,9月,骑士王逝世的消息传到欧洲,EU举国欢庆。
公元2014年,中华联邦天子驾崩,宦官集团与布里塔尼亚达成协议。
公元2017年,中华联邦兵出土耳其,进攻巴尔干半岛,布里塔尼亚从圣彼得堡南下,第二次E布战争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