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历数十年广积粮 未雨绸缪筑高墙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在这十一年之间,项家变化可谓天翻地覆,在整个大汉地区,都是声名甚显,项家商号遍布大汉州郡,俨然成了天下首富。

  项楚创新了酒品,产出了造纸术、印刷术、红砖、水泥、瓷砖、合成油漆、新丝绸、新布料、多系列化的新汉服,诸多日用品,以及新菜系的酒楼饭庄,包括座椅文化,一经推出,便广受好评,这自然触动了太多世家的利益神经,最后项家迫于压力,将各项技术,分别转卖,不过项楚甚是乐见,这不过是他早就谋算之策,一来能帮他省下了无数推广的时间,因为他终将谋取天下。二来,拓展物质需求,做大经济体量,由农业社会向多元化物质结构社会发展,这是最基本的国策。在这个商业连萌芽基础都没有的时代,要做这样大跨步式的思想跃进,是极其困难的,也正因如此,项楚觉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因为这个时代的百姓,要比旧地球21世纪的人,纯粹太多,没有被所谓的开放思想而腐朽灵魂,具备实现理想社会最重要的条件。

  话说这十一年来,项楚取得的成就,以上都不是重点,不过是造势而为,为了掩盖项家所为真相。

  首先来说,项家把南郡西部山区,打造的固若金汤,矗立了三座雄关,依天险而建,号称天下第一雄关都不过。三座雄关分别位于北上襄阳的鄢河关,进入西部山区的东部潘关,以及西南部的武陵关。在这座堡垒当中,分别兴建了五座军营。虽然并没有军队入驻,但这都是项楚未来计划中很重要的部分。

  就刚刚的渔阳军营,距离潘关一百余里,是整个西部堡垒中的主校场,也是项楚准备以后举起楚旗的点将台,渔阳校场依山傍水而建,渔洋,顾名思义,根据渔洋河而得名,是清江的第一支流,是南郡西部与益州巴郡之间,必经的咽喉,战略地位极其突出,项楚依着方圆不足一百里的渔阳盆地,在此设计了达到三十万人规模的军营。第二座军营,位于西北部的夷陵古道内,离鄢河关不足百里,修建了龙泉军营,可容纳二十万人;第三座军营,位于通往巴郡的最后一道门户,野鹰渡口,修建五万人的军营;第四座和第五座军营,也都分别位于巴郡西南部,相隔不足百里,遥相呼应,分别可以容纳十万人。

  这些军营的修建,让项楚是煞费苦心,各种训练军备,操练场地都分为数十种,这些暂且后面在述。项家十一年时间陆续整军三万余,分为十个千人队,除去防守三关,每关四千人外,其余一万八千余人,全部分布在矿山和作坊区,这其中,还有一万轻骑兵。

  由于发明了高铝水泥,整个西部堡垒中,关与关口之间,全部是天然沥青马路,方便军队快速反应。

  在宋应星和鲁班那妖孽般的智商下,加上项楚的指导,通过一年半时间就消化了他所准备的资料,而后更是开始了属于自己的创新,项楚再时不时的提出一些新颖思路,冶炼和铸造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包括最后的火药技术。

  首先来说冶炼,冶炼最核心的两个部分,一是鼓风机技术,二是锅炉,项楚根据后世的离心鼓风机技术和风力学原理,铸成了以外部风力带动锅炉鼓风的原始鼓风机,压力在4000~5500帕之间,虽然不足后世功率的20%,但对比旧地球在18世纪末的的鼓风机技术,效率提升达到了百分之四五百,这也算在新华夏,永远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天道规则下,鼓风机技术的巅峰属性了,能进步的空间已经微乎其微。在锅炉方面,在东汉末年炼铁技术的基础上,经过上千次的材料锻造升级,最终炼成了锅炉所需的耐热特种钢,采用平炉式炼铁炉和炼钢炉,最大容量五吨左右。跟后世动着数百吨,甚至是上千吨自然无可比拟,但能够平炉炼钢,而且在此基础上还有长足的创新,自然是跨越数个时代的进步,古常言,百炼成钢。受限于天道规则,导致焦炭和原煤煅烧技术不足,能炼制的特种钢材种类还很少,但也足够支持军械的发展。

  项楚总计修建了十座冶炼作坊,上百座冶炼炉,分别铸炼钢和铁,黄铜,黄金和白银。还有各种军械工艺的铸造作坊。

  从第一座钢铁炉诞生以后,前后七年时间,动用了三十万人工,共铸造了五十万副轻重铠甲,六十万副各种盾牌,三十五万支长枪,三十五万副马刀,轻重戟十万支,钩镰枪十五万支,八种型号的单人弓六十万张,轻重型连发单人弩十万张,十六种型号的矢箭一百万支,三种弩车总计三万台,十种梢炮两万台,炮石则全部用矿渣铸成,其余则全是各种特种作业的车阵。

  所有的军械装备,全部都是项楚、鲁班、宋应星全新设计,比之《武经总要》、《兵书集成》有了巨大、质的提升,不论是装备本身的工艺材料,还机械技术运用,或是视觉美观。

  在轻甲铠上,分为胸甲、背甲,裤甲、肩甲四个部分,主要试用于轻骑兵和郡兵。用轻薄的钢片代替了传统的铁质,钢片与钢片之间的距离,也都在毫米以内,缝合也用铁丝线扣取代了麻绳线。整套重量也只有区区的25斤。经过多次不同强度的试验,轻甲在面对近距离的刀枪剑戟上,根本无法破防,除非遇到武力超一流或以上的武将,单人弓箭,也只有在20到30米的距离上,小具威胁,绝大多数也是无法贯穿的,只有面对大型的弩箭,才是真正的毁灭性威胁,不过作为轻骑兵和郡兵,根本不会在敌人弩箭的射程范围内。

  再说重铠,重铠又分为两种铠甲,一种是步兵重铠,一种是骑兵重铠,相比于轻甲,重铠完全是整体结构,包括面部都是钢纹面甲,脚面上也是钢面覆盖。整套铠甲的重量在70斤和85斤两个级别,重铠虽然也是采用轻薄钢片,但钢片厚度增加一倍不止,而且是整块结构,防御力增加了数十倍。试验表明,只有项楚最具硬度的合成钢箭头才能贯穿,而且是用超大型床弩发射,否则刀枪不入,可谓是战场上的绝对防御利器。骑兵重铠和步兵重铠在构造思想上没有任何的区,但在具体结构上还是有明显的区别,骑兵铠只有70斤,步兵铠却有85斤,面甲用实钢取代了骑兵重铠的网状面甲,腿部的钢面更厚,靴子全面钢身,虽然失去灵活,但只要刀枪不入,就是人形推土机。如果加上装备,步军的负重量,达到了的110~120斤之间,比后世的特种部队装备略重,为了方便行军,步兵重铠用机械构造,可以拆卸。

  说完军士铠甲,再来说战马铠,战马铠也分为轻重铠甲,轻骑兵配轻马铠,重骑兵配重马铠。

  轻马铠,由头甲、面甲、身甲、腿甲构成,露面材料为钢甲,里料为皮甲,做工材料和工艺同军士轻甲相同,为了方便穿戴,也增加舒适感,头甲和面甲是分开部件,头甲只露耳朵,面甲只露口鼻,最后两甲相连。身甲呈裙甲状,没有封底,落马腿十分之一处,裙甲后处,只露马尾。腿甲,覆盖马膝盖以下部位,到马蹄蹄关节为止,腿甲在膝盖处,呈前三角形高高翘起,不贴合马腿膝盖,高出马腿膝盖三厘米。

  而重型马铠,铠甲增加了一倍有余的厚度,用实钢块取代了钢片缝合,身甲由六块整钢片组成,胸前甲、左右身甲、后臀甲、腹底甲、腰背甲。快状之间由活钢扣连接,方便拆卸。马腿四肢,由整块的腿甲包裹,顶部和身甲相扣,除去马腿前臂、膝关节、蹄关节是皮甲之外,其余则全部在皮甲上镶嵌钢面。整个重装马铠,除去前背部因为要贴身置放马鞍,未有包裹外,其余部位严严实实,虽然因为负重降低了马的速度,但重骑兵突出的是冲击力,前背部没有保护措施,骑乘军士可以保护。

  盾牌的构造,因为军种性质,而比较复杂,为骑兵盾、步兵盾,巨盾三个大类,骑兵盾就只有一种,手盾,重型骑兵是先锋重器,往往都是冲击敌人阵型,手盾就专为保护骑兵双手,用于格挡的,呈现矩形,为银白色,给敌人制造反光,增加重骑突击效果,重量为二斤。

  步兵盾分为盾兵盾、枪兵盾、刀兵盾,盾兵盾,顾名思义,专门的防御部队,抵挡对方箭阵,车架冲击,盾面高两米,宽一米,盾牌有支架滑轮,方便立地增加支点力量,盾呈上下长方状,盾的左右下三面,留有连接扣,方便结成盾牌防御阵,盾面留有上中下三个开口,开口处留有插栓,可闭合,方便长枪和钩镰枪的使用。整个步兵盾,由钢面和背后的实木结构支架组成,重量在四十斤。

  枪兵盾,可攻可防,六边矩形,呈三角状,宽不足一米,高一点五米,重量只有十五斤,盾有两面,第一面是全封闭面,可以抵挡箭弩,拉开第一面,就是第二面,上面有十多个露孔,可以伸缩长枪。盾与盾可以五盾相连,组成圆球,长枪尾部可以相连,五人推动或旋转前行,这也是项楚设计的一种小配合,充分的将后世以班作为战斗建制的发扬。

  刀兵盾,为圆形,直径为0.6米,刀兵盾是攻城之战的先锋,圆形方便攀爬,凹凸结构,方便泻出石头与滚木,手柄处可以旋转,使用就更加灵活,重量也是十五斤。

  最后是巨盾类,巨盾分为两种,车盾和手盾,车盾,顾名思义,就是车载盾牌,高五米,宽三米,厚0.6米,由钢面和实木组合,后面有七人共推的手柄,重量高达一千斤,钢面上镶嵌着巨大的三角军刺,伸出盾牌0.3米,在每一个三角军刺的旁边,都有一个圆孔,直接连接着一架十连发的轻弩,由整车固定,士兵只要在手柄处按下按钮,就自动发射,而且每一个连发弩,都备有可以三次自动填装的矢箭。是项楚真正打造的,可以以步胜骑的重型装备。重达1000斤的都只是中型,项楚还有很多巨型装备,由于重量太大,只能是非常规装备。

  最后是巨型手盾,为了抵御大型军械设备而专门所造的防御装备,盾面外形与车盾相同,区别是没有车轮也没有弩箭,重量只有200斤,攻城或者保护轻甲远程部队,盾面跟长枪盾一般,具有两面,一面防守,一面可以从洞口中射出矢箭。

  在铠甲与盾牌的颜色选择上,项楚设计了八种颜色,也得亏,项楚制造出了合成油漆,虽然跟后世没有可比性,但比旧地球18世纪末的熟桐油漆技术而言,也是巨大的进步。项楚未来的军队编制为八种军队,卫武禁卫军,重骑兵、重型步兵、重型装备军、轻骑兵、轻步兵、特种侦查军,郡兵。卫武禁卫军从红缨、装备、到披风,统一的血红色;重骑兵为银白色;重型步兵为黑色;轻骑兵为淡绿色;轻步军为蓝色、特种侦查军为草绿色;郡兵为棕色;

  除去消费掉的黄金和白银,九年的时间,铸成黄金700万两,白银8000万两,铜钱三亿铢,大概相当于旧地球后世至少数万亿的购买力,足够项楚起兵三十年之用,而且项楚还在不断加大生产力。

  十一年的时间,光是全副马具装备,就有一百万副。项楚通过与北方胡族、西部凉州和益州交易,在西部堡垒中的十多条冲击盆地里,兴建了六十多处马场,培育出良种种马5万头,优质种马5000头,而且每年都在高速的增长,不适合做战马的马匹,全部都通过项家商行,销往大汉其他州郡,这也是项家能够每年从关外买进五百至一千匹种马的原因。项楚储存的成年战马,已经够他组建一支二十余万人的骑兵部队,而且每年都在激增。

  从种马到二十万余的成年战马中,只有不足百分之十的是汗血宝马,但这已足够,项楚知道,汗血宝马速度快,耐力强,适合长途行军,只适合轻骑兵之用,而项楚的骑兵部队,重骑兵才是战场利器,轻骑兵只是为了弥补功能上的不足而存在,九层九的需求在于重骑,而重骑兵需要块头大,力量强的马种,这也正是汗血马的缺点,项楚最终锁定了两个马种,西域的乌孙马和益州、凉州的河曲马,完全与重骑特点相吻合,在这其中,乌孙马占百分之十,河曲马百分之二十,剩下的百分之六十,全部为培育的混血马,个头与力量比之原来的马种,有了更强的提升。但混血马有明显的弊病,就是后代的基因会越来越差,这也是项楚始终留有百分之四十给纯血统马种的原因。

  说道弓弩,大致为四种类型,单手弓,单手连发弩,以及床弩和车弩。

  单手弓有八种型号,一石弓,三石弓,五石弓,六石弓,七石弓,八石弓,九石弓,十石弓,项楚为了将来统一天下后度量单位的完整,这里说道的一石,设定为100斤,三石弓就300斤,五石弓就500斤,依次类推,至于为什么要制造到十石1000斤巨力的弓箭,因为他知道,他自己未来团队中,具有能开启八石、九石、十石弓的人,带上自己,足有五位,他和其弟项羽,毫无疑问,十石弓。

  单手连发弩,分为轻重型,连发弩的机关设置为单发、三发、十发,就是你可以选择一次发射几支,直到十支射完,为了能够方便换箭,连弩箭支全部做成了十支模板装,可以直接替换下连发弩的空箭模板,省却了一支支填装所耗费的时间。轻重弩的区别在于,轻弩是0.5米长、口径0.01米的箭支;重弩是长1.2米,口径是0.02米的矢箭。

  而床弩,全部为连发性,一次性十只,没有选择着开关,而床弩分为三人床弩、七人床弩、十二人床弩。整个床弩的弩箭,威力极度惊人,三人床弩,箭弩是1.5米长、口径0.02米;七人床弩,箭弩是2米长、口径0.03米;十二人床弩,箭弩是3米长、口径0.045米;相比于武经总要中记载的宋代床弩,已经不是一个层级的军械装备了,首先原历史上的床弩都是单发,最大的需要100人才能驾驭,开关需要大锤猛烈的敲击,而项楚、宋应星、鲁班制造的床弩是十支连发,最多只要十二人操作,开关很是轻便,通过后机械技术原理制造的而成的床弩,只需要很小的力量,轻轻扣动即可,装弩箭也甚是简便。

  而车弩,跟床弩在弩箭的型号上是相同的,不同的是,车弩在战场上,更加灵活,但不方便搬运,而床弩可以现场组装,车弩构建在大型战车之上,共有十层叠加,不像床弩那般,射完一发,必须挪动到后再次装填,战场战机稍瞬即逝,敌人不会坐等你收割人头,车弩等于能够连发十波,等于100支。100支箭弩带来的震撼力,可不是弓箭和普通的连发箭弩能够比拟的,可以想象,战场之上,一百台车弩同时发射,那就是一万支弩箭,射程将单手弓弩远远抛在身后,可达到800至1000米。

  最后说道梢炮,有两种型号,身高5米和10米两种,专门投放石弹,石弹上包裹火油。至于其他大型器械,有大型的攻城滑梯车,身高六米,由八轮驱动,外裹防御钢甲,可乘放100军士,需要200以上军士同时在内推动,可射箭弩,有四张轮式登城滑梯;还有城门撞击车,由纯铁铸造,撞击枪头用特殊的合成钢材料,重达3000斤,需要100军士合力才能发挥出威力;战场瞭望塔,其高四米,用于观看战场信息,发布战场旗语。

  说到火药技术,就是最基本含硫、硝的组成,经过宋应星和项楚的研究,最后形成了用簿钢片做成密封的球形,高度压缩,形成矿药弹,能够有效解决没有开矿钻井机的困难。

  项楚曾经做过数千次试验,都没能制造出火药,不论是火药本身,还是制作成为火药弹,全都无效。直到有一天梦中,他才知道真相,原来天道规则永远限制冷兵器时代下,只有火药弹为10000斤当量级的时候,才能产生爆炸,而爆炸威力只相当于后世的五颗手榴弹,大于或小于一万斤这个当量,都不能产生任何化学或者物理反应,因为天道根据冷兵器时代的能力,一万斤的重量,根本无法用于战争。虽然梦中是这么说,但他也不敢真做那个实验,否则,他的阳寿一夜之间就全无,他相信天道做的比这还要严厉。

  为了能够让整个西部堡垒中的秘密不外泄,项家招聘的三十余万作坊工,全都是举家搬迁,这也就导致了,所有的作坊区,都成为了小城镇,为了安顿好这些作坊工人家眷,项家成立了免费的学堂教育,免费的医疗救护所,小城镇上的每一个家庭,都是按需分配生活物质,而工钱就成为了作坊工的净收入。当然,这些作坊工,基本都是在各地存活不下的贫困家庭,与流民可谓分毫不差了。

楚战群雄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95974/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