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钻狗‘洞’
午‘门’献俘,在南京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可以说是万人空巷,几乎家家户户都涌到御街去观看那些英军战俘,不过只有几十人,百姓们看完后,大呼不过瘾。当听说还有红‘毛’人的船队停在长江口外,百姓们群情‘激’奋,呼喝着要出城到海上和红‘毛’人决战。
当然永历可不希望献俘大会变成一场“动~‘乱’”不可收拾,于是派人加以引导,宣称明军正对英国人开战,不久以后,还会有更大的胜利消息传来。
果然,在三天之后,吴淞城传来消息,英军船队开始对吴淞城和崇明炮台进行大规模炮击,规模超过了第一次进攻。
英军船队首次进攻,只是试探,一共有十艘战船参与。而这次进攻英军几乎所有战船都靠近了海岸,并且分成两队,主力十八艘战船进攻吴淞城;另一队八艘战船转向西北,炮击崇明岛炮台。
当英军出现在吴淞外海,钱三海立刻下令炮击,不过英军船队这次好像下了很大的决心,排成一字型,由北向南,利用侧舷的大炮轰炸吴淞城。
在钱三海的急报中,有一点让朝臣们感到惊奇和恐惧,那就是英军战船上的大炮‘射’距一点也不比明军的差,两者‘射’程相差无几,只是威力稍微小于明军的新式大炮。
英军的大炮为何如此犀利?对此,永历早就自詹姆斯等葡萄牙军械工匠那里得知了一些信息,英国很重视火器的发展,国内有很多大军火商,在军火商的资助下,出现了很多专‘门’研究军械火器的“科学家”,所以在这些军械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推动下,英国的火器一直走在欧洲各国的前列,就是欧洲大陆各国也从英国进口军火,以武装自己。
比如英国的大炮多是“长管炮”,或者“平‘射’炮”,也叫做“寇菲林”,与红夷大炮相比,炮管较长,口径稍小,弹丸以圆形铁球为主,引‘门’在尾端,一般都固定在炮架上,所以具有很稳定的弹道,‘射’程也很远,要超过红夷大炮。
在八十年前,英国人就是用这种炮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从那以后,直到今天,英国人的战船依然在使用这种大炮,并且有所发展,‘射’程更远,威力更大。
不过英国人的“长管炮”与大明的新式大炮相比,‘射’程虽然几乎相同,但是威力还要稍逊,因为在天才的大明皇帝启发下,明军已经在使用更先进的“黄‘色’火‘药’”了。这种火‘药’比黑火‘药’猛烈的多,爆炸力多出三倍有余,因为此火‘药’过于猛烈,所以只适用于特种钢材打造的大炮,而且装‘药’量要少,否则就会炸膛,这也是为什么明军新式大炮的炮管也是细长的原因之一。
英军的战船顶着吴淞城上飞来的炮弹,张开风帆,成一个弧形向吴淞城扑来,当距离吴淞城只有五里的时候,船舵改向,将右舷侧面对向吴淞城。英船的右舷上方有两层甲板,分别装有十‘门’“长管炮”,当炮口面向吴淞南城墙的时候,按次序开炮。
炮弹打出时产生的巨大震动,将木制的战船震得晃动不已,也就是英国人的“巨无霸”战船,其他的型号绝对不可能同时发‘射’炮弹,否则有可能造成倾覆。
当五艘战船一齐向吴淞城开炮,一次就有一百颗炮弹飞向吴淞城,铺天盖地一般,虽然未必能全部打到城上,但炮弹着地所产生的巨大冲击力,还是如同地动山摇一般。
“轰——轰”英军战船不住地发炮。
吴淞城也不时发炮还击,不过城上只有十‘门’新式火炮,其余的大炮有二十‘门’红夷大炮和三十‘门’小炮。小炮‘射’程不够,始终没有发炮,可是二十‘门’红夷大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是‘射’出的炮弹容易偏离目标,威力打了折扣。只有十‘门’新式大炮,才能对英船产生真正的威胁,只是数量太少,就算炮弹击中了目标,但是英船较大,一颗炮弹难以形成致命伤。
而且英军战船非常聪明,他们的大炮对准的是城墙上的炮位,一次齐‘射’只要有一发炮弹击中明军的炮位,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明军的大炮被毁,炮手死伤。
钱三海亲临城楼指挥,此时他的眼珠已经红了,嘴角不断地‘抽’搐,可见心里压力非常之大,眼前的场面,早就出乎了他的预期,没想到英军敢于全军压上,一次派出将近二十艘战船轰击吴淞城。
“轰”的一声巨响,距离城楼五十步之外的一‘门’红夷大炮被飞落的炮弹击中,巨大的冲击力将炮管都打的飞了起来,四五个炮手也被炸飞,随后炮管掉下城墙,炮手则无一人生还。
“你们这些傻吊,不知道打一炮,换一个地方吗?”钱三海叫骂道。
“大人,红夷大炮太重,不好挪位置啊”有个将官辩解道。
钱三海走上几步,扬起手对准那名将官左右就是俩大嘴巴,而后吼道:“那也总比被炸死强啊,你是猪脑袋吗?”
那名将官是“总炮官”,主管吴淞城所有的大炮和炮手,被钱三海打了两耳光后,还真的清醒了,急忙跑去下令布置,命令所有炮手,在打出一颗炮弹后,立刻换炮位,防止被海上的英船观察到固定的位置。
不过英船的大炮太多,一轮齐‘射’就是将近一百‘门’大炮轰出的炮弹铺天盖地而来,将南城墙几乎全部覆盖,虽然大部分都未击中城墙,不是落在近海,就是飞入城内,可是仍有一部分炮弹打在城墙之上,不但将墙体轰得‘乱’石纷飞,明军官兵也被轰得死伤惨重。
十八艘英船依次而来,划出一个圆弧形后,首船重新接到尾船之后,又对吴淞城开始新一轮炮击。
“开炮,给本总兵继续轰他们”钱三海不住地大喊。
忽然天空中传来“咻——”的声音,一颗炮弹划破天空,就要砸落在城楼上,钱三海站在城楼前的城垛之后,注意力完全都集中到了海上,炮弹呼啸而来的声音,也被忽视了。
“轰”这颗炮弹击中了城楼的左半角,将小半个城楼都轰塌了,霎时间岁瓦‘乱’石飞‘射’,钱三海虽然没有在城楼之下,但距离弹着点只有十几步之遥,很有可能被飞起的‘乱’石击中。
就在这时,有一个‘侍’卫飞身扑在钱三海的身上,将他压在地上,躲过了一劫。可是那个‘侍’卫以身相护,自己却被一块飞溅的砖头砸中了脑袋,头上被砸出一个大血‘洞’,脑浆流了出来,人马上就不行了。
而钱三海被护住,只被一小块石头击中,砸在后脑,划出了一个小口,伤口中流出鲜血。
“啊——”钱三海昏了一会儿,很快就清醒过来,感觉脑后热乎乎的,用手‘摸’到伤口,才感觉到钻心的疼痛。
“快去叫郎中,大人受伤啦”有人喊道。
等其他的‘侍’卫过来,将死去的‘侍’卫从钱三海的身上搬开,然后把钱三海扶着坐了起来。不一会儿,郎中赶来,带着‘药’箱,简单查看伤情,确信没有大碍后,先清理了一下伤口,然后用‘药’水擦拭了一番,最后才用纱布将伤口和脑袋包住。
等钱三海缓过来,自己站了起来,走到墙垛边,向外海望去,看到五艘英船正驶过来,马上就要调转船身,开始第三轮炮击。
“大炮太少了,要是皇上再给我一百‘门’大炮,不,只要五十大炮,我能让红‘毛’鬼如此猖狂吗”钱三海恶狠狠地骂道。
“轰——”炮弹又如雨点般砸来,城上的明军官兵在狭窄的城墙上根本无处躲避,只能祈求炮弹不要落在自己的头上。
好在英军的船队中只有六艘“巨无霸”战船,除了为首的是五艘“巨无霸”,其他的战船则稍小是“三桅帆船”,还有更小的两桅帆船,这些战船的火力则小很多。
此时的吴淞城南城墙已经被轰得千疮百孔,明军官兵也死伤很大,不断有伤员被抬下城墙,剩下的仍然在坚守岗位,不断地调整炮位,对英船展开反击。
炮战进行了整整三个时辰,英军船队已经对吴淞城进行了六轮炮击,有两艘三桅帆船被明军击伤,冒着浓烟逃出了战场,一艘两桅帆船被一发炮弹击中了主桅杆,桅杆倒掉后,致使此船速度降了下来,明军趁此机会,击中十‘门’大炮两轮齐‘射’,将其轰沉。
可是那六艘“巨无霸”太过犀利,整整一百‘门’大炮对着城墙一轮齐‘射’,就是一百颗炮弹飞向吴淞城,渐渐地城墙上的明军死伤遍地,大炮也被毁了十余‘门’,其中有两‘门’新式大炮也被击毁。
“娘的”钱三海不住地叫骂,但是于事无补,看到自己的官兵死伤不断,急得直跺脚。
“总兵大人,请您下去吧,不要留在这里了,红‘毛’鬼的炮火太猛了,小心再伤着您?”有一个军官如此说道。
“滚,老子怕死啊?”钱三海骂了一句。
这时,钱三海想道:再这样下去,不就是被动挨打吗?红‘毛’船队的火力太强大,我们的大炮少于对方,早晚都得死在城墙上,不如暂时撤回城内,红‘毛’的大炮‘射’程不够,而且吴淞城外的近海礁石较多,如果红‘毛’的船队敢抵近吴淞城,肯定没有他们的好果子吃。
想到这里,钱三海终于眼前一亮,于是急忙下令。
“全都撤下城墙,把大炮也推回城内,留下哨兵,其余的全撤”钱三海大吼道。
命令下达后,明军官兵赶紧将大炮运下城墙,然后留下百余个观察哨在城墙上,其余的官兵全部进入城内,为了躲避飞过城墙的炮弹,将大炮全部都藏在城墙下,有城墙的遮蔽,也不用担心会被炮弹击中。
城外海面上的英军船队还在轰击,不过两轮过后,他们发现吴淞城上一片寂静,不再发炮还击,这才明白城上的明军可能已经全部躲入了城内。
吴淞城的码头并没有在南城墙外,而是在城西的黄浦江江口,南城外则是一片浅滩,大吨位的船只不能靠近。
英军的战船见到城墙上不再还击后,想要靠近城墙,于是先派出了一艘小型的两桅帆船慢慢的向吴淞城靠近,但是到了距离城墙两里的地方,便不能再前进,因为前方礁石林立,水面下的暗礁更是防不胜防,只好退了回来。
原来钱三海退入城中后,已经准备了一支五千人的队伍,就等红‘毛’船队派出军队登陆后,在海滩和他们决战。
但是英军好像并没有这个打算,不久以后,那艘前来探试的战船调转船头,回归本队,接着所有英军战船皆调头向南面深海而去。
一场炮战就此结束,明军损失很大,但英军船队也没有得到什么,而是悻悻而回。
第二天,吴淞南城的外海面出现了一艘小船,船上挂着白旗,在明军的注视下,驶到外滩,从船上下来三个人。
一个身穿很奇怪的黑‘色’对襟装,不过屁股后边却留着一个三角,‘胸’口有一个豁口,上边还塞着一块白布,头上戴着一顶圆筒帽,留着八字胡,金发碧眼,不过目光中透着yin~邪,很猥琐。
另外两个人如同火红‘色’的公‘鸡’一般,上身穿着一件对襟大红‘色’军服,两肩上各扛着一个大圆章,下边还缀着流苏,下身则是白‘色’紧身‘裤’,脚蹬马靴,腰佩细剑。不过那件紧身‘裤’太紧,凹凸太强,有不知羞耻之嫌。
他们举着白旗,走到城‘门’处,这时,城上有明军喊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您好,我是大英王国东印度公司派驻远东全权代表乔亨利,希望能够面见你们的将军,进行谈判”那个八字胡喊道,一口汉话倒是非常流利。
“好,你等着,我去通禀”城上发话道。
不久以后,城上又有人探出头,对下边喊道:“我们大人说了,你们可以进城,但是此时正是两军‘交’战,不方便打开城‘门’,所以你们要进城的话,只能从那里爬进去”说着,指了指右边城墙下的一个小‘洞’,然后说道:“就是从那个‘洞’爬进城,不然你们回去吧”
乔亨利和另外两个军官赶紧走到那个‘洞’旁边,低头一看,原来宽不过两尺,高不过一尺,而且里边还有污水流出,原来就是个“排污口”。
这三个红‘毛’人看明白后,然后就发生了‘激’烈的争吵,好像是其中乔亨利的意见遭到了另外两人的反对,不过最终还是乔亨利说服了两人,三人从“排污口”爬了进去。
后来,明军中将此事传开了,说红‘毛’人天生一副贱骨头样,和狗差不多,就会钻狗‘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