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三国演义》中的骂词(下)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先把这篇转载搞定,让大家轻松一下,明天还是一日两更,继续袁曹之战!

  ——————————————————————————————

  三、骂词的分类

  综观《三国演义》,其骂词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两军对阵时的阵前叫骂、辱骂等。

  这种骂词在《三国演义》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如:

  ①绍与瓒二军会于磐河之上,瓒立马桥上,大呼日:“背义之徒,何敢卖我!”绍亦策马至桥边,指瓒日:“韩馥天才,愿让冀州于吾,与尔何干?”瓒曰:“昔日以汝为忠义,推为盟主;今之所为,真狼心狗行之徒,有何面目立于世间?”(第七回)

  ②孙坚与黄祖对阵,黄祖扬鞭大骂:“江东鼠贼,安敢侵犯汉室宗亲境界!”(第七回)

  ③刘玄德接诏书后起兵伐袁术,术怒:“汝乃织席编屦之夫,今辄占据大郡,与诸侯同列;吾正欲伐汝,汝却反欲图我!深为可恨!”是日,引兵大骂:“刘备村夫,安敢侵吾境界!”(第十四回)

  ④孙策进兵吴郡伐白虎,王朗前往救之,两阵对圆,孙策出马谓王朗曰:“吾兴仁义之兵,来安浙江,汝何故助贼?”朗骂曰:“汝贪心不足!既得吴郡,而又强并吾界!今日特与严氏雪仇!”(第十五回)

  ⑤玄德引兵与袁术相见,在门旗下责骂曰:“汝反逆不道,吾今奉明诏前来讨汝!汝当束手受降,免你罪犯。”术骂曰:“织席编屦小辈,安敢轻我!”(第二十一回)

  当然,这类骂词又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织席小儿”、“碧眼小儿”、“竖子”、“老贼”、”“反贼”、“小儿”、“老儿”、“匹夫”、“贼子”等侮辱性叫骂及备梓叫阵等等。

  2.对他人重大失误的责骂:

  ①张郃守瓦口关,三万军已折了二万,遣人问曹洪求救。洪大怒曰:“汝不听吾言,强要进兵,失了紧要隘口,却又来求救!”(第七十回)

  郃败见洪,洪见张只剩下十余人,怒曰:“吾教汝休去,汝取下文状要去;今日折尽大兵,尚不自死,还来做甚!”(第七十回)

  3.揭短型的骂词:

  ①会以鞭挞邓艾之首骂曰:“养犊小儿,何敢如此。”(第一百一十八回)(艾少时放过牛)

  ②曹操在邺郡闻知玄德自立汉中王,大怒曰:“织席小儿,安敢如此!吾誓灭之!”(第七十三回)

  ③曹操曰:“卖屦小儿;常使假子拒敌!吾若唤黄须儿来,汝假子为肉泥矣!”(第七十二回)

  4.面对威逼利诱,不卑不亢的骂词

  ①关公骂曰:“吾乃汉将,岂降贼乎?”(第七十六回)

  ②丁奉劝傅彤降,彤叱日:“吾乃汉将,安肯降吴狗乎!”(第八十四回)

  5.嘲弄性的骂词

  ①操怒曰:“犹作儿女态耶?”(第二十回)

  ②袁绍大怒,骂曰:“大耳贼!焉敢如此?”(第二十六回)

  ③淳骂曰:“汝等随刘备,如孤魂随鬼耳!”(第三十九回)

  6.激将性的骂词

  ①关公怒曰:“汝比颜良、文丑若何?”(第二十七回)

  ②曹仁自立马于门旗下,扬鞭大骂曰:“周瑜孺子,料必横天,再不敢正觑我矣。”(第五十回)

  7.恐吓性的骂词

  ①张飞大怒日:“今还敢支吾么?”(第二十八回)

  ②策愈怒,喝曰:“速速擒来,违者斩!”(第二十九回)

  8.宣布或坚定信念性的骂词

  ①锦州使回告之实情,关公大怒曰:“此奸贼之计也,我生不能杀此贼,死必杀之。”

  ②布拍案大叫曰:“誓当杀此老贼,以雪吾耻!”(第九回)

  除上述骂词之外,《三国演义》中的骂词还有其他多种类型:有对他人不仁不义之举的痛骂;有被人欺骗或戏弄之后恼羞成怒的怒骂;有对自己重大失误的责骂;有蔑视对方、目空一切的讥骂……从骂的表现手法看,有不带一个脏字、温文尔雅的儒骂,有一字一顿、不温不火、不紧不慢、让对方无可奈何、肝断肠裂而又无言以对的骂法;有火冒三丈、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甚至失去理智的粗骂;有不卑不亢、不依不饶、不畏权贵、大义凛然的冷骂;有傲慢、轻浮的戏骂……等等,不一而足。多姿多彩的骂词在小说中大量存在,限于篇幅,此不赘述。

  四、骂词的作用及意义

  在《三国演义》中,骂词与其他语言一样,在作品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如下:

  1.总体上进一步强化了小说“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语言特点。《三国演义》语言受传统文学的影响,整部作品具有浓厚的文言色彩,而骂词多为色彩明朗的口语,使小说具有半文半白、雅与俗相互渗透、口语与书面语高度融合的特点,从而使作品更具可读性,更贴近人民大众生活。这在很大程度上与《三国演义》成书过程有关,即主要受宋元民间艺人讲史话本的影响。

  2.骂词在小说中生动传神、精练准确,形象而又生动的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对人物形象的刻画和塑造起到推波助澜、锦上添花的作用。

  《礼运》云:“何谓人性?喜、怒、哀、欢、恶、爱、欲。七者弗学而能。”可见,骂的这种情绪反应是人与生俱来就有的本性。《三国演义》中风格迥异、形式多样的骂词无疑是对各种各样活生生的人物形象的再现和刻画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使人物形象更加完美、真实、可爱。如描写张飞的骂词,体现出张飞快人快语、直率鲁莽、急躁、勇猛、赤诚、任性、心口如一、爱憎分明的性格特点。例如:

  ①张飞大怒日:“今还敢支吾么?”

  ②张飞大怒曰:“这先生如此傲慢,见我等侍立阶下,他竟高卧,推睡不起?等我去屋后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

  ③张飞怒曰:“吾兄以汝为人,令作县事,汝焉敢废县事?”

  同样,描写关羽的骂词体现出关羽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等性格特点。当然,在其他人物骂词的描写中也都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同时,这些骂词因人物文化修养的迥异而有所区别,非常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对粗通文墨或不通文墨的人物骂词,作者往往力避古奥,代之以一种浅显的风格。

  3.《三国演义》的骂词体现的是典型环境中人物的典型心理,在很大程度上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如两军交战时的叫骂、激骂、讥骂即是。第九十三回武乡侯骂死王朗,第二十三回祢正平裸衣骂曹操,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等精彩骂词,往往使人物之间的矛盾激化,有力地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使小说高潮迭起,使读者往往紧捏一把冷汗,充分地调动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4.《三国演义》中的骂词还具有很强的审美作用。大多数骂词语言简洁明了,直中要害,骂得酣畅淋漓。作品中的主人公骂得痛快、解恨,读者读来亦有一种痛快淋漓的心理快感。

  当然,《三国演义》中的骂词在小说中的作用及影响远不止这些,有待我们进一步去探讨。

  总之,《三国演义》中的骂词,无疑是作品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本文所涉及的仅是其中微不足道的一小部分,以期达到管中窥豹、抛砖引玉的目的。由于它的大量存在,使得该小说的语言更加生动、圆满,人物形象更加鲜活、真实,从而为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奠定了基础。

修国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03102/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