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四章 立碑题名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第二百零四章立碑题名

  晨时分。礼院前已经聚集了大批进士。金榜题。已经过去大半个月。在期集,典活动的日子里。是他们生平最为风光的意的时候如今被召集到贡。就是先-|-先师。就白就是感谢下孔夫子他老人家的保佑。自己才有今日的风光。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孔孟之道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学术。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的孔子。自人儒士也将孔子视为先圣先师加以崇拜。

  况且祭拜先圣先师之后。就是为进士刻题名碑。以传后世。这也就是传说中的流芳百世。这可是极为荣耀的事情。进士们哪里会推辞。个个欣然前来。

  凡是祭祀活动。都是非常繁琐的。况且像这种祭拜圣人级别的仪式。如果说只是单单孔子一人还好。问题是古代先贤。能称为圣的就有几个。师级就更加多。几百个进士。从清晨开始祭拜。直到午时。仪式才进行大半。

  此时正是天气晴朗。空中万里无云。如果是秋冬时候。那是件值的庆幸的事情。而现在偏偏是四月夏季。没有云层的稀释。金灿灿的太阳直接照射下来。而诸多进士又是跪又是拜的。身上可谓汗流浃背。恨不能光着膀子。凉快|。可是在这种庄重的场合里。谁敢做这种有辱斯文的事情。只能强行忍偷偷摸摸松松衣襟。或者用已经湿透的丝帕抹汗。

  好不容易等到官将祷文焚烧。宣布祭祀仪式结束。进士们才暗暗叫苦的站了起来。仿佛解脱似的。露出喜悦笑容。没有了顾忌天气确实热烦人。还有古代袍袖子都比较宽大。根本不须提醒。进士们纷纷挥袖招风取凉。

  偶尔有几个力苦学的进士。顺手在怀里一掏。拿出随身携带的书籍当成扇子。满面笑容轻扇起来。当然。也有天生怕热的。身上时时刻刻都带着扇子那更加不用说。让人羡慕不已。不过未等这些人暗自意多久。众人的注意力随之集中到楚质冯京茂实三人的手上。确切的说。是三人手中的扇子上。

  只楚质三人。在炎的烈日下。额上却没有半点汗迹谈笑风生之余。手中精致典雅的扇轻微摆动显那么的风潇洒俊逸双。

  “秀颖。你的扇子。这般。怪?”有人不住询问起来。目光不离折扇。

  “什么怪异。叫撒扇。只不过。这么精致的撒扇确实比较少见。

  ”折叠虽然不是什么流行物毕竟也有人见多识广的立即出来解释疑问。滕茂实悄悄瞄了下楚质微笑点头。却没有言语。折扇轻摇。更加显风度。

  其实根本不多说。看见人手拿折扇。潇洒|的模样。就已经吸引住了众人的视线。还好大家都是有身份的人。就算再怎么眼热。也要保持风度。也有人想来一观。却因为矜持而不敢开口。

  看出旁人的心思。质微笑说道:“前两日。我和当世秀颖在城中游玩。天气炎热。汗如雨下。忽见某处铺子有扇子出售。观其还算雅致。形制也新颖。也不像适合小娘子扑花中蝴蝶捉月下流萤的轻罗小扇那样小巧。就顺势购几柄。用起来还是蛮舒服的。”

  折扇之所以能取代团扇。成为文雅士们心爱之。很大的程度上。也是因为团扇小巧别致。从古至今深的女子喜爱。慢慢就演变成她们随身装饰品。男子汉大丈夫。自然好意思拿着女子之物招摇过市。让人笑话。潇洒的折扇出现之后。自然成为风流年少不可缺的行头。

  “还真有些新颖。,面似乎还有字画。”有人附和说道。也不知道是不是楚质请来的托。

  经某人提醒。众人的目光再次落到扇面上。只见楚质三人手中的扇面里。或是青山绿水虫鱼鸟兽花草树木。旁边还附有诗词字句。在小小的方寸之间。形成妙趣横生的画境。

  什么是雅。什么叫趣。在炎热的夏季。旁人用衣袖或者丝帕抹汗。而人家怡然自的轻摇着柄精巧美观的扇子。招来阵阵香风缭绕之时。还能欣赏着扇面中的字画。这简直就是难以言喻享受啊。察觉众人羡慕的目光。楚质嘴角悄悄绽放出一缕笑容。知道自己的计划已经成功了一半。

  在议论折扇精美风雅之时。众人已经到来贡院的题名碑林之中。自宋朝建|隆元年开始第一场科举取士至今。按一次一块碑

  里立有三十多块石碑。来到此的之后。众人的逐渐从折扇转移到题名碑上。带着激动崇敬之心。瞻仰着先辈们的丰功伟绩。

  想到以后自己的名字也将刻在其中。留名青史。受到后人崇拜。谁也没能掩饰住兴奋之情。如果不是有礼官在旁。恐怕有人忍不住喜极而泣了。

  进士题名碑制式大体规范。碑首以卷云纹为主要纹饰。基本刻有统一的篆体字“赐进士题名记”。材料为白色大理石。而题名碑的格式为碑首刻铭文碑名。身为正文内容。以正楷直排刻写。碑身分为了两个'。上部为皇家示。申明朝廷开科取士的动机目的。伴随一系列溢美之词。下部则为进士名录。

  在礼官的指引下。从从来到碑林最深处一块痕迹明显较新。用红绸布盖住的石碑前。不用提醒。谁都道这块石碑就是今科进士的题名碑了。几百个进士围观。有红布挡住。看不清上面的内容。让人焦急不已。纷纷哀求似的看着一旁的礼官。

  “吉时未到。诸位急。”礼官笑容满面说道。

  古代吉凶之说入人心。做什么情。都讲究趋避凶。听到礼官之言。众人也没有办法。只能忍住焦虑心情。待会着所谓的吉时到来。

  心中着急。加天闷热。刚刚觉的清凉一些的进士。又开始大汗淋漓起来。特别看到楚质几人。抚扇摇。轻松意样子。心中羡慕之意。越发浓郁。

  好容易熬到礼官所说的吉时。个进士齐心协力之下。石碑上的红布瞬息被扯了下来。|的一下。前立即挤满的心急如火的进士。

  只见碑铭上部为皇家示开头。是书写示者的官名和姓名。也就是赐进士翰林院学士臣赵概奉撰字样。接下来便是示正文。无非是今科录取了多少人之类的话。示之下。是当科的进士题名。直排书写。先书写名次。最为醒目的自然是第一甲赐进士及第。而其中又以冯京的名字排在第一。让难以忽视。

  近五百个士姓名及籍贯。密密麻麻的刻写在石碑正面。而碑铭的上部又有示之类内容。余下的空间也不多。以刻写进士的名字也不会太大。有些站太远的进士。根本看不到己的名字。心中着*。忍不住用力往里挤。场面顿时变的热闹之极。

  好不容易等四百九十八进士。一一找到自己名字所在位置。心满意足的散落开来。热切的抒发自己心中的激动时。礼官也随之站了出来。宣布此次题名活动结束。任由诸位进士自由活动。

  的进贡院朝圣。后必有机会再来。进士们当然不愿意这么快离去。三五成群的观赏起碑林中的其他进士题名碑来。看着一个个熟悉的高官大臣的名字。却激发了不少人的雄心壮志。都是在碑上留名的。既然人家可以做到这步。那自己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如果是现代人。心情激动难以自抑。会有许多可以抒发情绪的选择。但是在古代。特别文人雅士。一般来说。只有一选择。那就是吟诗填词。要知道许多文章诗篇。都带有作者强烈的情感。引起读者共鸣。才的以留传后世。为人所知。

  就待进士们灵感迸发。诗如泉涌之时。却忽然发现了个问题。这里是贡院先师圣庙碑林。旁边都是石碑建筑。偶尔有几棵树木。却少了吟诗填词必备的文房四'。而且这次是来祭祀圣师的。不是参加文人宴会。谁也没有准备有笔墨纸砚。

  虽然说进士之中也不缺乏记忆力强悍之人。偶尔有几个还能做到过目不忘。况且自己所作诗词。短时间之内。也不至于遗忘。但是已经习惯在吟风咏月时留下墨宝的文人士子们。面前没有笔纸。总是感觉少了些什么。有的进士才诵了句诗词。下意识的想执笔写下。却发现没有。文思顿时受到影响。

  当然。既然有人能随身携带书籍。那自然会有人随身携带笔墨纸。问题是僧多粥少。几百个进士。一人一首诗词。就有几百首之多。况且有的人作起诗词来。都是量产的。能随身携带的纸张。肯定不会太多。当然满足不了众的需求。有几个的进士。立即想到去贡院向官员们求取。虽然众人都觉的有些不意思。但是无奈之下。也只能如此了。

在北宋的幸福生活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03304/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