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福与黑旗军
无论那个版本的中法战争史,最先登场的总是刘永福的黑旗军!而长期以来在国人印象中“得分”最高的也正是这支‘黑旗军’!而之所以印象分如此之高,除了“击毙法军主将安邺和李威利”的辉煌战绩之外,其“晚清革命者”——太平军余部的身份亦在痛恨晚清无能的民众心中加分不少!不过,很少有人知道黑旗军的实际身份和真实战斗力,以及被刘永福击毙的两位“法军主将”到底是何许人也——
先来看看刘永福和他的黑旗军到底是何方神圣——刘永福(1837-1917)广西博白县上思村人,因兄弟中行二,故又被周围人称之为“刘二”,在粤语中,“二”字发音和“义”字相近,在不明就里的外乡人口中,“刘二”就成了“刘义”,小刘同志自幼家境贫寒,幼年家乡受灾,随父母逃灾到了钦州,到了小刘二十岁那年,实在饿得活不下去的刘永福决定揭竿而起,带着一帮穷哥穷弟们参加了天地会起义!(调侃一下:“天地会反贼陈近南”的后生们生命力真是强大!大清国行将暮年了还有能力发动大规模的反清起义——)甚至还在一段时间内成了太平天国麾下武装——起义的结果众所周知,失败了——小刘命大,率领残部退入当时还是大清属国的越南境内——
越南阮氏******的孱弱给了当时已经奄奄一息的刘永福残部天赐的喘息机会,笔者倒认为日后和这种情况最为相近的只能是至今还分布在“金三角”的原国民党93师残部。这支残兵败旅惹不起祖国的正规军,欺负起当地的政府军倒是绰绰有余!这支“天地会反贼”余部、迅速在越南北部、中越边境站稳了脚跟,战斗力连匪徒都不如的越南政府军连“围剿”的勇气都不曾动过分毫,于是乎——小刘同志的部队得以在这块权力真空地带重新发展壮大起来——并且陆续收容来自大清国的流民、盗匪、通缉犯、逃兵以及被清朝正规军打散的天地会、太平军残部。相貌平平、个矮体瘦的刘永福将这些散兵游勇组织起来,结合当地农民,(地地道道的‘发动群众’)编练了一支组织严密、农战结合、训练(依照匪寇的标准)尚好的军队,因其采用带七星的黑色战旗,所以被世人及后人称之为“黑旗军”。
黑旗军的常备兵力通常维持在两千人左右,最多兵力不超过三千,(相当于清朝正规军编制的四到六个营)按照编制分为三个营,分别为前营、左营和右营,分别委黄守忠、吴凤典、杨著恩三人统带——此三人皆为勇猛之人。以刘永福的知兵(相对于其手下统带的这群文盲和半文盲而言),三员战将的勇毅,黑旗军迅速成为了越南北部重要的割据力量!
对于刘公永福的评价,最著名也最有权威性的有二: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土寇伎俩”,版权所有者——大清国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一等肃毅伯、太子太保、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
“中华奇男子也”,版权所有者——李鸿章李大人麾下首席幕僚(相当于现在的总参谋长)薛福成同志。
李鸿章的评价有错吗?当然没有!一支被政府军打得屁滚尿流,夹着尾巴逃到境外,收容匪寇余孽,心有不甘但绝无打回国内之可能(倒和败退台湾的******同病相怜——有心反攻却远没有这个实力!黑旗军的组织再严密,面对乡勇团练或许能占到不小的便宜,但是其综合素质也决不会在清军正规部队之上,否则,果真训练有素的黑旗军精锐早和潜伏在广西境内的反清势力里外呼应,东山再起了!)——且装备低劣、冷热兵器混用,而且热兵器又是极为原始而且危险的**土炮,最厉害的火器也只有质量低劣的土制野战炮;又因属于农战结合、半农半兵的团练性质武装,就算其素质在同等的武装中属于翘楚,但比起一流的职业军队来,差距依然是巨大的!而且部队从军官到士兵的文化水平低下(没有证据可以证明:家境贫寒的刘永福读过私塾或者受过什么像样的、系统的文化教育!),基本上不具备和正规部队进行阵地战、攻坚战和野战的能力!这样的部队不是‘土寇’是什么?(一般土匪还要抓个读书人当狗头军师呢——虽然事后证明这个狗头军师对刘永福同志而言纯粹是多余——)
那薛福成“总参谋长”的评价有错吗?当然也没错——试想天下有几个人有这个能力把一大群地痞、流氓、残兵、乱民、草莽、盗匪组织成这副“人模狗样”?没几个人!刘永福这么副小身板能把这么一群凶神恶煞整得如此服帖、一个个忠心耿耿、还能打出一个权力真空地带来——不靠外来支援、自给自足——(俄罗斯黑帮、意大利黑手党、美国教父等黑帮老大的能力也不过如此!)这种人不是“出自中华的奇男子”又是什么?
李中堂对刘永福的黑旗军、薛大人对的是刘永福的个人能力,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而已,本身就不矛盾——
如果没有法人入侵,刘永福和黑旗军的最终命运也许就是在异国他乡终老一生!(除非他头脑发热惹急大清国,导致****上国之兵入越帮助属国围剿顽寇——)但是,法国人对越南执著的野心却给了刘永福和他的黑旗军名垂青史的机会——在宗主国的封疆大吏——大清国云贵总督刘长佑的建议之下,无力抵抗法国入侵、已经丢掉整个国土三分之一(整个南圻十省尽入法国人的囊中)的越南阮氏******把刘永福的黑旗军当作了救命稻草,来了个招安——越王亲自下诏册封、大清属国的七品千户的高帽子扣上、保胜防御使的官职授予!(其实就是从法律上正式确认刘永福在当地的主人身份!可怜作为原盯着黑旗军的越南黄佐炎军,一下子成了原来盯防对象的节制对象!)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法人为何对越南产生兴趣暂且按下不表,既然这章讲的是刘永福与黑旗军,那么讲到法人,也得从黑旗军的头两任对手:安邺上尉和李威利上校。
法国海军上尉安邺,当时来越南并不是执行什么军事任务,而是受法国殖民当局的委托带领一支勘探队对湄公河道进行测量考察——(可见法国军官的专业素质还不仅仅局限于带兵打仗!这种地质学家干的勘探工作做起来也不马虎!知识的力量啊——)目的是确认湄公河是否适合商业航行——(其背后是殖民者和军火商们巨大的利益驱使!法国人想借越南敲开大清西南边陲大门的企图也不是一天两天了!)结果却是阴差阳错!湄公河被证明“不适合商贸活动”!但是通过这次的勘探行动!另外一条适合“商贸”的红河被发现了!比湄公河更加让这帮法国人兴奋的是:这条红河的上游一直延伸到大清国云南省的地界之内!
对法国殖民当局而言,还有比这更加让人兴奋的消息吗?没有!事不宜迟——1872年10月!安邺上尉带着欧洲冒险家二十六名、雇佣军一百二十五名,分乘内河炮舰两艘、汽船四艘、小火轮一艘、中式帆船一艘(推测为中国南海常见的福船)一路冲进红河三角洲的东京湾(现在的北部湾),11月5日抵达河内郊外、并于11月20日早晨就凭借着手中的一百五十多号人,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早晨六时到八时),攻破了上千名越南正规军防守的北圻重镇——河内城!
用“砍瓜切菜”来形容这次“战斗”(姑且称其为“战斗”吧——其实用击溃或者是驱逐来形容更好一些)一点也不过分!越南******的孱弱确实到了让人震惊的地步!科技革命带来的威力绝对是不能被忽视的!(阿杜瓦外围战役中意大利人光升起一个观察气球就让数千阿比西尼亚武士四散奔逃——)愚昧造成的落后是触目惊心的!战争不再是比军队人数的游戏——
这还不是安邺同志最能体现能力的时候——更厉害得还在后头,攻占河内后继续用这点微薄的兵力又连下数个周边小城(还没有丁点伤亡——牛人啊——)。顺势大肆征召当地人充作伪军!一下子居然被他扩充了一万多人!(有才啊——一个最多是个连长的小上尉居然在这个时候过了回师长的瘾!)连割据在北圻山西、太原一带的“黄旗军”(头子叫黄崇英,其性质和黑旗军没有本质的区别)也决定归附到这个小小的海军上尉的大旗之下。(奸贼啊——败类啊——)一时间,安邺的气焰嚣张到了顶点!
越王终于坐不住了,(再腐败再无能也没有办法容忍敌人这么胡作非为!)终于用上了黑旗军这根救命稻草!而早就等得不耐烦的刘永福立刻点起千余黑旗军精锐,轻装简从,日夜兼程地赶到了河内城下——黄佐炎同志率领万余名越南正规军作为配合。(很难指望他们在正面过战中能起到什么作用!)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刘永福虽然文化不高,但是也算知兵法、人也够精明!黑旗军出现在河内城外的时候正好是安邺同志的大部分兵力在休假的时候!仓促间,可怜的安邺同志只来得及召集二十名法军士兵,形势极端危急下。安邺却因为他的狂妄犯下了致命的错误——以鼠搏象,这位在先前的行动中表现出色的海军上尉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手下聚集了万把号人还真的以为自己成了师长了!居然狂妄到自信用手下这二十号人,拉上一门野战炮,再加上百来号伪军,就能像扫平越南正规军一样将黑旗军杀得片甲不留!于是乎,“为了法兰西的荣誉”,安邺同志没有选择坚守在工事坚固的河内,而是——提兵出战!
离开坚固工事的野战是刘永福求之不得的!不过,刘永福心中似乎很清楚他的军队是个什么样的货色——和敌人打正面野战这种铁定赔本的买卖他老刘是不干的!他选择了更符合黑旗军特点的战术、游击战的精髓——伏击!地点选在河内城外两华里处的纸桥——
安邺哪里知道刘永福的计谋!(他此时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先前一连串的胜利让他忘记了自己仅仅是个海军上尉!已经飘飘然做起了将军梦——当然,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你也得挑个时候——头脑也得清醒——很可惜,安邺已经没有机会了——)一路赶到纸桥,连个火力侦察都免了——直接闯进了黑旗军的伏击圈!
接下来的战斗实在干脆——千余号人对百来号人(真正厉害的只有二十人!),实在没有什么描述的需要,大家只需要知道结果就可以了!安邺上尉被一举击杀,(战场上军官永远是‘优先’关照的对象!)死在乱军之中——(至于是怎么死的?是中枪而死还是被乱刀砍死,这就不得而知了——反正就是死了!)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才是战场的绝对亮点!安邺带出城的二十名法国士兵中居然还有几个人突出了黑旗军的包围,一路连滚带爬、屁滚尿流的跑回河内城!这还不算——惊魂未定的他们在进城后居然还‘客串’起了“城防司令”,带着几百号同样惊恐不已的越南伪军上城头坚守,抵御尾追而至的黑旗军的进攻!面对这么几个当兵的带领的一群防守力量,千余黑旗军居然无计可施,没有携小胜之余威一举收复河内城!(当军官的牛,当士兵的也毫不逊色!知识的力量啊——)黑旗军缺乏攻坚能力的弱点此战暴露无遗!
安邺的行动属于个人擅自所为,没有得到法国政府和军方的支持!因此法国舆论并没有催促政府采取报复行动!(本身就没有什么借口!再无耻的人也要找借口当作遮羞布的!)但是红河对法国人的诱惑实在太大!哪里会因为一个小小海军上尉的死亡而将野心收敛?(殖民的过程本身就是死人的过程!怕死人就别去四处扩张——更何况是经历过几次大革命!视死人为家常便饭的法国人——)于是乎,时隔九年后的1882年,法国国内政局变化,温和派政府被扩张派的疯子们取代——刘永福的第二任对手李威利海军上校粉墨登场了!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相比前任安邺——官居上校、离将军只有一步之遥的李威利级别可是连跳三级!能力自然远在安邺之上——(更加牛X的是,此公的文学功底也相当深厚!还是个在当时法国社会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和戏剧家!一个武夫有此文化功底放在中国就绝对是个“儒将”的称号——)1882年4月25日,李威利率领两个连的海军陆战队、外加一百五十名陆军士兵,三艘炮舰,两门山炮(炮手十五名),十五名安南狙击兵再攻河内!并迅速击溃了多达七千人的河内越南守军(应该是归黄佐炎同志指挥的部队)的抵抗——(带着两倍于安邺的兵力,在相同时间段内击溃七倍于安邺面对的对手——除了在一次证明越南******的无能之外,再有就是李威利上校的能打了!)而且又玩了远比安邺高明的一手——于攻克河内一周后将城池“奉还”越南政府!(当然,军队还是驻扎河内——超级高明的一招!越南的那帮王八蛋们当场掉转枪口对宗主国口诛笔伐起来——中心思想一句话:“肆意践踏越南主权”!)使得本来就没有决心抗法的越南******大为动摇!‘恩威并济’的可怕之处莫过于此啊——
而此时的刘永福也因为上一次纸桥胜利,被越王加扣上了一顶“三宣副提督”的头衔!(切!谁会在乎这破头衔呢?给军饷才是正理!)重要的是,大清国开始重视起这支身在越南,却上下都由华人组成的武装来。1883年农历三月初八,唐景嵩同志作为****派来的“联络员”进驻黑旗军,成了刘永福的军师,为其出谋划策——可以说:这是黑旗军从流寇成为正规军的第一步的开始——而且让刘永福欢欣鼓舞的是:唐景嵩给他带来了可以恢复他和他的部队大清国国籍的确定回答——“****宽大为怀,凡我华夏子孙,但能御外侮,卫国疆者,皆是大清的好子民。”(但是唐景崧并没有完全按照他承诺的去做,暂且按下不表。)
有了如此承诺,刘永福的底气足了许多!在李威利攻占河内的一周年(1883年4月25日,一天不多,一天不少)就点起二千黑旗军精锐抵达河内——此前,当刘永福在河内被李威利占领后即刻准备南下救援之时!被李威利恩威并施大为洗脑的越王居然下令刘永福的黑旗军“撤回保胜待命!”当时的刘永福被迫应命。如今,找到新后台的刘永福自然不会再吃姓阮的小儿这一套!(我刘永福落草为寇的时候尚且没怎么把越南皇帝放在眼里,如今有了祖国的支持——还会把尔等放在眼中吗?)大清国面对越南******的“践踏越南主权”的指责更是斥为无理!(大清国对外再失败!欺负欺负你这种撮尔小邦还是绰绰有余的——至少当时人都这么认为!)
而李威利也不是傻瓜!脑子远比狂妄的安邺上尉清醒许多——就看准你刘永福的黑旗军没有攻坚能力——我坚守不出,一个字:“拖”!(拖不死你小样的——)手中的二百来号人进攻不行,防守城防坚固的河内还是能够胜任的!况且援军正日夜兼程往河内敢——到时候你刘永福如果不主动撤退的话就只有被消灭一条路!(第一批法军援军分别于5月14日和15日抵达河内。第二批两千人也开始集结,准备北上救援河内!)如果李威利真的能安下心来坚守待援的话,城外刘永福的两千黑旗军的处境倒真的有陷入绝境的危险!
刘永福更不是傻瓜!以他的精明——李威利的算盘他自然心知肚明!法国人拖得起——他刘永福拖不起!必须将对手引出来,然后用黑旗军最拿手的伏击解决问题!于是乎——在5月9日,一封极尽挑逗辱骂之能事的战书出现在李威利的办公桌面上——
这封书信上,李威利眼中的“土匪”刘永福成了“雄威大将军兼三宣提督刘”(靠——没有圣旨自己给自己升官,把副提督的“副”字直接踢掉了!)而堂堂法兰西海军上校在战书中成了“法匪”!国家荣誉感超级强烈的李威利哪里受得了这等“侮辱”!(这里要说开一下了:这小子虽然有些文化功底,但是铁定他没读过《三国演义》!人家司马懿都被诸葛亮讥笑成‘女人’了——照样按兵不动!“爱骂不骂随便你——我就不出来——呵呵——气死你!”)但是洋“儒将”李威利火冒三丈,但是依旧勉强隐忍着……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不过1882年5月15日发生在河内郊外一个堡垒的夜袭战为李威利上校的坟墓挖完了最后一铲土!黑旗军围攻三十多名法军守卫的堡垒一整夜居然无功而返,反而损失不小——(黑旗军的野战能力本身就非常不能让人放心!)李同志得出结论:黑旗军是刘永福一人的军队!不值得我李威利忌惮!遂决心定下:开城出战,手刃刘永福!以雪我受的战书之辱!
引敌之计成了——接下来刘永福要做的就是按部就班的布置伏击了!地点依旧选在九年前的旧战场——纸桥!
战斗过程远比第一次纸桥伏击来的激烈,黑旗军受到的损失也远远比第一次击毙安邺时严重!最惨重的损失莫过于右营统带杨著恩的阵亡!(刘永福痛失一大将!还是当年一起造反的难兄难弟——交情不是一点点的好!)杨著恩死得也够英勇:双腿被打断后仍忍痛坐地以手枪继续射击、右手中弹骨折后再换左手继续射击,直到胸部中弹壮烈牺牲——(英勇归英勇,不过右营完全被李威利军冲垮——再一次证明了黑旗军即使在伏击状态下依旧不是法军的对手!文盲对文化人的战斗——没有任何公平可言!英勇并不能掩盖右营崩溃的事实!)没有这两把刷子李威利能当上法军上校吗?不能!击溃右营后立刻一鼓作气继续和黄守忠的一千前营作战,并一口气突破了三道前营防线中的两道……
刘永福似乎陷入了绝境!六道防线已被突破了五道,而李威利的攻势依旧不减!法军凭借火力的绝对优势在战斗中发挥的威力让刘永福震撼不已——如今若最后一道亲兵队防线再有闪失——整个黑旗军将彻底崩盘!原本打伏击的猎手将成为猎物的猎物——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不过,后来发生的事情却让刘永福经历了冰火两重天的洗礼——
李威利被节节胜利冲昏了头脑!黑旗军已经溃散——他正好冲上前去手刃刘永福,以泻心头之恨!昏了头脑的人是什么蠢事都干得出来的——李威利一马当先冲出军阵——直取刘永福亲兵队阵型!
刘永福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机会居然来得如此之快——自己的对手居然自己丢掉了优势火力的保护,(像中世纪骑士一样)来找自己单挑!如此不要命自然不会跟他客气什么——一名狙击手举枪瞄准了上校先生……
[转自铁血社区http://bbs.tiexue.net/]
枪响之后——李威利应声落马!不过没有被打死——(狙击手枪法实在太臭!)枪弹射中了他的肩膀。黑旗军将士怎会放弃这个击毙敌酋立功受奖的天赐良机,几乎所有的枪口都瞄向了李威利同志,乱哄哄的枪声响过之后李威利还是没有见阎王——一名叫雅关的上尉发扬****精神——用身体挡住了第一轮射向李威利的子弹!(国内电影电视剧中为人挡子弹的人可不少!这回来个真人版的!还是洋人的版本!)见杀个人都这么麻烦——刘永福心中大不爽!下令全军反击——李威利终于没有第二个人为他挡子弹了——步安邺后尘,死于乱军之中——
法军是役阵亡三十二人,受伤五十二人。总计损失八十四人!应该说法军的损失并不大——至少肯定大大少于黑旗军的伤亡人数!大部分士兵仍然能够在主将阵亡后一路突破阻截回到河内城内!黑旗军依旧拿城墙后的法军毫无办法——
两场战斗下来,黑旗军的斤两和弱点已经暴露的再明显不过了!但是——胜利的喜悦不仅让刘永福飘飘然,也让为之欢欣鼓舞的国人飘飘然——在‘辉煌’的战绩面前,任何暴露或者隐藏的问题都是容易被忽略的!一时间,黑旗军成了国人心目中的“无敌部队”!被捧上了荣誉的顶尖——胜利是胜利了!但是问题却依旧存在,而且只会在无人关心的情况下越来越严重!“他人皆醉我独醒”的品质貌似刘永福还并不具备(当时整个大清国相对最为清醒的人也只有李鸿章!而且还被舆论骂为“妥协退让的秦桧”。当国家集体头脑狂热的时候,离吃苦头的时候就不远了——绝对不会让大清国的大人们等太久的!)——于是乎——“无敌”的黑旗军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