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刘静怀有身孕,王翰心情大好,每天都是笑呵呵的。
甚至他一逢人就说:“他要当父亲了。”,以彰显他的喜悦之情,可以让大家分享。
不过,王翰虽然有点得意忘形,不过该办的正事,还是一点不落下。
车队的继续上路,王翰是交给赵云跟张辽两人,对于此,王翰放心的很,他们两人都是谨慎小心的人。
不过,还有一件事,王翰没有忘记,早早的吩咐人去办理了。
估计诸侯们都已经进入洛阳城了,此刻或许正在寻找宝物呢?
王翰心里暗想:世上还有什么宝物,比得上玉玺的吸引力呢?
俗话说:宝物动人心。
一件稀罕的宝物,绝对会让人不折手段,大打出手的,即使抢破头颅,都不会放弃。
历史上得到玉玺的是孙坚,是他在枯井中发现了玉玺,并且把它藏了起来。
但是这一切没有瞒过早就安排细作监视孙坚的袁绍,孙坚藏起玉玺的第一时间,他就知道了。
不过,他毕竟是联军盟主,怎么可以光明正大的抢夺诸侯的玉玺呢?
因此,他才会通知刘表,让他在路上拦截孙坚,也因此荆州跟江东结上了仇怨,最后导致孙坚的死亡。
然而,由于王翰的出现,玉玺如今不在枯井里面了,而是被王翰另转移他处,孙坚是如何都找不到玉玺了。
是不是这样一来,孙坚就不生出野心,窝藏玉玺,就不会生死了。
然而,这一切仍是未知之数,到底会怎么样,谁也不知道?
但是,唯一知道的是,此刻的孙坚发生了跟历史同样的结果,他倒霉了。
不知道是谁传出的消息,说玉玺在他孙坚手上,他就觉得冤枉。
玉玺?他连见都没见过,玉玺在他手上,难道他不知道吗?
然而,他知道玉玺不在他手上,甚至拼命的解释,然会有人相信吗?
况且还有句话叫做“欲盖弥彰”,用现代的话来说,解释就是掩饰。
就跟此地无银三百两,一个道理。
本来与你无关的,但是你对此作出了解释,反倒让人相信事情是你做的,或者东西就在你的手上。
孙坚很想叫冤,可是根本没人理他,唯一理智多谋的曹操又去追击董卓去了,剩下的那些人都是持怀疑态度的。
越想就越光火,孙坚甚至暗骂:要是被我知道是谁乱嚼舌根,我非饶不了他。
最后,孙坚没办法,只有带着将士离开洛阳,准备返回江东。
此刻,也表示诸侯联盟正式瓦解,不复存在。
作为罪魁祸首的王翰,此刻正躺在轿子里,舒服的抱着老婆睡觉呢?
冤枉?陷害?
在这个乱世里面,最后成功的人才是胜利者,才是对的,其他的都是虚的。
王翰这么做,一来是想瓦解联盟,让诸侯们心生间隙,也让他们真正把注意力转移到玉玺上面,不会来追击。
更重要的一点,他是想削弱诸侯们的实力,而其中孙坚自然是特别关照对象。
王翰很清楚,孙坚的厉害,绝不仅仅是表面上这点点,还有隐藏的。
孙坚活得好,即意味着他回到江东,就可以大展拳脚,开创一番事业。
王翰也容易想到,不给孙坚一点障碍,让他苦不堪言,而是顺顺利利的话,后来的江东绝对比历史上孙策、孙权兄弟掌权的时候要强大许多。
不管是手腕,政治能力,还是影响力,号召力,绝不是孙策孙权两人可比的。
况且,王翰也明白,他呆在北方肯定要需要很长的时间,先必须要让刘协真正掌权,就要消灭董卓。
当控制了董卓的部队、领地,此刻就要面对袁绍、曹操等强势诸侯,仍然要花费很长时间。
不成功倒罢了,就不用提什么下江东了。
但是,要是最后胜利了呢,最后必然要面对江东这一只部队。
王翰必须要想的长远一点,才能让朝廷走的更远。
众所周知,北方骑兵,南方水兵。
论陆地作战能力,自然是北方的强大,但是要说水战,又怎么比得过整日泡在水中的南方人。
而江东,水军又是最强大的,尤其是纳用了周瑜之后,水军就更加厉害。
因此,一切能打击江东的手段,王翰都必须施展看,任何能借到的势,都要让他发挥最大的威力。
利用诸侯之间的相互不信任,猜忌,而让他们自相残杀,是王翰必然采用的纵横手段。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为何强大,一方面国内政策清明,军事素备强大,更重要的是他争取了时间。
时间怎么来?就靠纵横!
只有引起其他国家的战争,让他们削弱各自的实力,不仅争取了时间,同时也削弱了他们的实力。
因此,当秦国准备好之后,才能剑扫八荒,脚踏六合,灭六国,而天下统一。
王翰并不觉得自己变的残忍了,什么样的社会,就得采用什么样的政策,就得做什么样的人。
一切都是为了适应,或者说是生存,生存的意义!
却说孙坚却是很倒霉,离开洛阳之后,星夜赶往江东。
他这个举动,更坐实了他拥有玉玺,更加让人引发贪婪。
因此,当他在路过南阳的时候,袁术就拦住了他,口口声声要他交出玉玺,否则就饶不了他。
孙坚纵然再有好脾气,屡被冤枉,也有点火大,顾不得什么理智,怒道:“打就打,难道我孙文台还怕了你不成?”
袁术实在太渴望玉玺了,因此他虽然有点忌惮孙坚,却仍然硬着头皮,发动了攻势。
袁术人数虽然多,但是论精悍程度,跟孙坚军比,完成不在一个档次,根本就是拉枯摧朽,毫无还手之力。
黄盖、程普等大将,勇猛彪悍,手中皮鞭大刀呼啸不已,不断的收割袁术士兵的首级。
袁术见此,唯有恼怒,他手下最厉害的就属纪灵了,可是他不在这里,被他分配到其他城池里面防守去了。
不到半日,袁术军就伤亡惨重,反观孙坚军损失不大。
袁术手下的谋士阎言劝解道:“主公,撤吧,再不撤,底子全打光了,主公还怎么建功立业?”
这话完全说到他骨子里了,他最想的是什么,自然是实现他的野心,那就必须士兵啊。
要是士兵全死光了,他还谈个屁的野心啊,回家种田去吧。
于是,他满脸不甘的看了眼战场,颓废道:“撤军。”
袁术军打战不行,跑路到不弱,很快的工夫,袁术军就跑没影了。
孙坚看着后方损失的士兵,心疼不已,对那个陷害他的家伙,更是怨恨了。
本来想到了南阳,很快就可以回到江东。
但是没想到,今年或许是孙坚的霉运年,刚入荆州,就被刘表盯住了。
在经过了襄阳城不久,距离河边不远了,刘表军突然杀出来,拦住了他们。
对于刘表,孙坚还是保持了一定的敬意的,毕竟他现在的官职是长沙太守,属于荆州管辖,说起来,刘表还是他的上司。
孙坚恭敬的行了个礼,道:“文台见过刺史大人。”
刘表毕竟是皇室宗亲,又是一名长着,必定有礼有节。这是大家都这么认为的,而她也确实做到了。
“文台啊,前次诸侯讨董,文台立功不小,想我身为皇室宗亲,却因为一些家事耽误了大事,心中有愧啊。”
孙坚不知道刘表到底想说什么,只是他此刻最想即可赶回江东,不想耽搁,于是道:“大人严重了,文台只是尽自己的职责,不敢夸功。至于大人的心意,全天下都知道,大人倒不必愧疚。”
说着,他看了看士兵们,道:“大人,兄弟们都想家了,这就走了!告辞!”
说完,他不理刘表什么脸色,驾着马,就准备率领将士离开。
然而,这时,一粗狂大汉伸手一拦,骂道:“放肆,刺史大人还没发话,你们就敢离开?给我留下来!”
黄盖是个火爆性子,怒道:“你是个什么东西,还请报上名来?”
这个汉子或许脑筋不好使,闻言,急道:“爷爷不是东西,爷爷是黄祖!”
孙坚军闻言,哈哈大笑,前仰后倒的。
刘表嫌黄祖丢丑,骂道:“蠢东西,还不给我滚开,还嫌丢人不够吗?”
骂完黄祖,他温和的看着孙坚道:“文台要走可以,还请留下玉玺。”
孙坚怒道:“我没有玉玺,如何留下?”
刘表却是认为他在撒谎,就是他有了玉玺,也不会到处宣扬。
不过,他面上不能这么说,道:“要我信你可以,给我搜一下身,有没有,一清二楚。”
本来搜身也没什么,然而他此刻身份不同,作为一地诸侯,要是被人随便搜身,传出去,他还有什么威严?
因此,这个身,是无论如何都不能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