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之见:士大夫报复,而卒使国家受其咎,悲夫。章圣朝,种明逸抗疏归终南旧隐。上命设宴禁中,令廷臣赋诗以宠其行。独翰林学士杜镐辞以素不习诗,诵北山移文一遍。明逸不怿,云:“野人焉知大丈夫之出处哉?”熙宁中,王荆公进用时,有王介中甫者,以诗诋之云:“草庐三顾动幽蜇,惠帐一空生晓寒”。荆公不以为忤,但赋绝句云:“莫向空山觅旧题,野人休诵北山移。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不自知。”盖取于此。------------------我是信达雅的分割线-------------------真宗年间,种放辞官不住,要回到终南山里他以前隐居的别墅去。真宗专‘门’为他设宴,并让大家作诗为他送行。只有翰林学士杜镐推辞说,我不会写诗啊,还是念篇文章吧!于是把念了一遍。种放很不高兴,说:“乡野小人,那里能理解大丈夫的境界呢?”到了神宗年间,王安石入朝,有个叫王介,字中甫的人写了一首诗攻击他,里面有这样的句子,“草庐三顾动幽蜇,惠帐一空生晓寒。”王安石知道后,并不在乎,只是也写了一首诗说:“莫向空山觅旧题,野人休诵北山移。丈夫出处非无意,猿鹤从来不自知。”其中用的,就是种放的典故啊!---------------我是认真注疏的分割线--------------章圣朝:即宋真宗年间,因他的全称是真宋应符稽古神功让德文明武一孔之见:士大夫报复,而卒使国家受其咎,悲夫。定章圣元孝皇帝,故以此称。种放:字明逸,北宋年间的画家、隐士,名气很大,出入宫禁,一直在升官,包括本文所述事时,他虽然回了终南山,却又新加了一个大夫衔,待遇又加了一等。放今天,就等于是提前二线的待遇了,津贴照发小车照开,只是不干事了。------------------我是爱读书的分割线-------------------话说,这篇故事的要点,须落在身上。北山移文是啥呢?是一篇喷文,作者孔德璋,喷得是周颙周老兄。话说,周老兄呢,他本来是山间的一名隐士,隐的地方叫“北山”,后来他隐出了名,被征为县令,就高高兴兴上任去了,结果这事情被老孔听说了,就写了一篇文章,说老周啊老周,你Y有种,说来就来你说走就走,本来以为你是巢父许由,原来你也就是个没双规前的许宗衡……当北山是啥,公共厕所呵?!总之是把老周喷的和狗一样。……不过,说真的,这文章写的虽然不坏,但归总起来,无非“翩然一只云中鹤,飞来飞去宰相衙”十四字而已,即所谓“不过写得马踏杀狗”意耳,古来灌水无名篇,诚不我欺啊。立意如此,杜镐那意思也就很清楚了,那个讽刺之情,讥嘲之意,简直是溢于言表,倒也怪不得老种发飚。……不过呢,和老王一比,这个高下就立刻出来了,说这是老王‘胸’怀大志,心存高远不在乎眼前小虫子也好,说他是肚量奇大,宰相肚里能撑船也好,终归,一个是当场撕脸回骂,一个是风清云淡挥手了之,政治家与艺术家的区别,实在是太明显啦!-----------我是还要啰嗦几句的分割线-------------老种那句话说的,看着确实很嚣张很霸气,很没有隐士的风范,似乎更作实了杜镐“假隐士”的指摘,但若细向下算时,却……也不是当不起。老种家兄弟三人,兄长早死,留一子,依老种为生,老种对这个侄子极好,包括后来子弟‘蒙’荫受官的机会也给了他。而这个侄子也争气,后来累官至太子中舍,世镇边防,子弟功勋无数……没错,说到这儿,您一定猜出来了,这个侄子,就是种世衡!大名鼎鼎的西军种家,上溯源头,便是生发自这只飞来飞去的终南鹤……以此而言,“丈夫”之说,又岂是大言?----------我是不甘完本还要再啰嗦几句的分割线-----------……这故事里面老王的态度,实在让我有点感慨。那怕他是不屑,那怕他是故作姿势,但实实在在,他“不以为忤,但赋绝句”,这令我又不禁想到本书开头,王明清的叹息:“元祐党人,天下后世莫不推尊之。绍圣所定止七十三人,至蔡元长当了,凡所背己者皆著其间,殆至三百九人,皆石刻姓名頒行天下。其中愚智‘混’淆,不可分别,至于前‘日’诋訾元祐之政者,亦获厕名矣,唯有识讲论之熟者,始能辨之。然而,祸根实基于元祐嫉恶太甚焉!吕汲公、梁况之、刘器之定王介甫新党吕吉甫、章子厚而下三十人,蔡持正新党安厚卿、曾子宣而下六十人,榜之朝堂。范淳父上疏,以为歼厥渠魁,挟丛罔治。范忠宣太息语同列曰:“吾辈将不免矣!”后来时事既变,章子厚建元祐党,果如忠宣之言。大抵皆出于士大夫报复,而卒使国家受其咎,悲夫!”……大抵皆出于士大夫报复,而卒使国家受其咎,悲夫。G!!!
一孔之见:士大夫报复,而卒使国家受其咎,悲夫。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