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s民用步枪等枪械
本站域名 【m.qiuxiaoshuo.org
如果遇到没有章节内容的情况,请尝试换个浏览器阅读

  86S民用步枪

  86S原本是我国一种无托步枪的试验枪,但北方工业将其发扬光大,研制成为一种外贸枪。由于86S的外形问题,有些人误以为是一种全新的武器,实际上86S只是56式冲锋枪的无托型,各项性能指标也大同小异,只不过86S没有全自动射击的功能。

  86S的枪管与56式冲锋枪一样长,但由于采用无托结构,因此全枪长度比56式冲锋枪短得多,即使装上刺刀,也比56式冲锋枪折叠刺刀时短211mm。86S仿照FAMAS的做法,把拉机柄移到机匣顶部,左右手均能操作,并用一个提把妆瞄具予以保护。机匣前方有一个可折叠的小握把,射击时可以用于控制枪口上跳,卧姿射击时,还可以充当脚架支撑地面,提高射击的稳定性。86S有两种弹匣,一种是20发容量,一种是传统的30发容量。

  口径------------7.62×39mm

  全长-------------------------663mm

  枪管长------------------------415mm

  枪口初速-------------710m/s

  弹匣容量-----------20/30rds

  有效射程-----------------400m

  空枪重----------------3.6kg

  SKS半自动步枪

  SKS(又称СКС)半自动步枪是前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谢尔盖·加夫里罗维奇·西蒙诺夫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设计、1946年定型,装备苏军的半自动步枪,亦称SKS,即西蒙诺夫自动装填卡宾枪的缩写。也有称为:SKS半自动卡宾枪。SKS半自动步枪是第一支发射前苏联7.62×39mmM43中间型威力枪弹的步枪。SKS半自动步枪是一种自动装填子弹步枪,采用普通结构的导气式武器,配有剑形刺刀。它具有结构简单,刚度好等优点,是一支性能良好的武器。

  结构特点

  西蒙诺夫步枪是一种采用普通结构的导气式自动原理。导气装置无气体调节器,活塞通过推杆抵在枪机框上,活塞后坐行程小于机框的行程,故该枪的自动方式属于活塞短行程。采用的枪机偏转式闭锁机构刚度好,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勤务性也比较好。

  击发机构属于击锤回转式,由击锤和击锤簧、击针和击针销等组成。发射机构属于半自动发射机构,由阻铁和阻铁簧、扳机和扳机簧、扳机轴、扳机连杆、不到位保险、单发杆等组成,并结合在发射机座上。其中单发杆能在枪机后坐压倒击锤的同时将扳机连杆向下压,解脱阻铁,扣住击锤,确保单发射击。

  该枪有空仓挂机机构。当弹仓中枪弹射完后,托弹簧使托弹板上升至最高位置。托弹板凸齿顶起空仓挂机板,并使其对机匣底面的突出量不大于2.25mm,于是支撑面挡住枪机的推弹突笋并阻止枪机复进,以便射手及时从上方装弹。

  该枪的不到位保险是在枪机未确实闭锁前,不到位保险阻铁控制扳机连杆在上方位置,使其对准发射机座上的导棱。此时扣不动扳机,不能击发,形成不到位保险。另外,不到位保险阻铁中部有一凸起,当枪机未确实闭锁时,不到位保险阻铁处于上方位置,该凸起与击锤卡槽扣合,使击锤不能向前回转。此时,即使扳机连杆对正阻铁,扣压扳机也不能击发,因此,也形成了不到位保险。

  手动保险由保险机组成。保险机位于保险位置时,其限制面挡住扳机。扣压扳机时,仅有不大于2~3mm的行程。当膛内有弹时,击锤处于后方位置,阻铁不会被推动,击锤不能解脱而形成后方保险。但当膛内没有枪弹、击锤处于前方位置时,却没有前方保险。此时,如果机框由于意外的原因向后运动行程较长,以致当其向前复进时会把弹仓中最上面一发弹推入弹膛,形成待击状态,故要特别注意。

  装备情况

  SKS半自动步枪曾被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采用。除前苏军外,该枪还为东欧华约组织国家军队所装备。前苏军撤装后,部分东欧国家仍装备使用。此外,埃及、也门、印度、印度尼西亚、朝鲜、巴基斯坦和越南等国也引进了此枪。南斯拉夫曾进行仿造配发部队,称M59/66半自动步枪。中国1956年引进了前苏联的全套技术资料引进仿制,略有改进,定型称为56式半自动步枪。

  SKS半自动步枪在世界上盛行多年,堪称是历史上成功的一支半自动步枪。

  SKS半自动步枪规格数据

  原产国苏联

  自动方式导气式

  闭锁方式枪机偏转式,

  瞄准装置机械瞄准具,柱形准星,弧形表尺有半圆形缺口照门。

  弹药使用M43式7.62×39mm枪弹

  弹容药量10rds弹仓供弹

  全枪长1022mm

  枪管长521mm,4条右旋膛线

  全枪质量3.85kg

  枪口初速735m/s

  最大杀伤力射程1000m(表尺射程)

  理论射速35/40rds/min

  有效射程400m

  M14步枪

  M14是美国在越战早期使用的自动步枪,由春田兵工厂设计及生产,在越战时被M16突击步枪取代,但其后的改良衍生型重新在战场上服役。

  M14的快慢机锁(‘orlock)是一个用于代替快慢机柄的部件,当M14装上了这个快慢机锁后,快慢机就被固定在半自动位置上,不能转换自动射击。不过,只要卸下快慢机锁重新装上快慢机操作柄,M14仍然可以选择射击方式。该枪备有冬季用扳机、M6刺刀、M76枪榴弹发射插座和两脚架。空包弹发射装置包括M12式枪口装置和M13式枪管尾端护扳。枪口装置的圆筒部插入消焰器的开口内,由刺刀座和弹簧固定。枪尾护扳由带弹簧顶杆的卡笋固定于弹匣槽中。该枪的瞄准装置采用机械瞄准具,包括固定式柱形准星和弧形表尺,可分别进行方向和高低调整。表尺分划为200m~1000m,200m为一个分划。当弹头通过导气孔后,部分火yao燃气经由枪管下方的导气孔,并经过与导气孔对正的闭气阀和活塞侧壁上的孔进入活塞头中。由于导气箍前端为顶塞所封闭,气体只得在活塞头内膨胀从而推动活塞向后运动。活塞向后运动4mm时,原本与导气孔对正的孔就会错开,阻止了火yao燃气继续进入活塞头中,所以这种闭塞膨胀式的导气装置不需要用气体调节器。活塞和机框相连。活塞后座时带动机框向后运动,使膛压下降至安全值,然后机框导槽上的开锁斜面迫使枪机导轮向上旋转,枪机前端的闭锁凸笋便从机匣内的闭锁槽中解脱出来。枪机旋转开锁的过程还起到预备抽壳的作用,使弹膛中的弹壳得以松动并略向后退。随后,枪机后座,抽出弹壳,枪机继续后座,当弹壳口部脱离弹膛后,位于枪机内的抛壳挺簧伸张,推抛壳挺向前,使弹壳绕拉壳钩转动,然后从枪的右侧抛出。当活塞的后座行程将要结束时,导气箍下方的排气孔开启,火yao燃气由这些孔中泄出。气体泄出后,驱使活塞头向后的压力就消失。此时被压缩的复进簧推机框向前,带动枪机复进,枪机推弹入膛。由于枪机导轮和闭锁凸笋分别与机框导槽上的闭锁斜面及机匣中的闭锁槽相互作用,枪机遂向右旋转实现闭锁。枪再次成待发状态。扣压扳机后,第一阻铁向前,与击锤钩解脱,击锤簧推击锤向前。击锤打击击针而击发枪弹。击发后,枪机后座,压倒击锤。第一阻铁仍然在前方,但挂不住击锤的钩,此时击锤钩由第二阻铁挂住。半自动射击时,只有松开扳机,才能再次发射。因为只有松开扳机,第二阻铁才能向后。于是,击锤便与第二阻铁解脱,并开始向前回转,但随即又被第一阻铁挂住,使枪成待发状态。全自动射击时,击锤挂在第二阻铁上,枪机闭锁后击锤即被解脱。全自动射击的关键在于,机框快复进到位时,其上的凸起挂住连发杆的钩,并带动连发杆向前,从而使快慢机轴上的阻铁卡板转动。卡板下端的凸起推动第二阻铁向后,解脱击锤。击锤打击击针,击发枪弹。类型:自动步枪

  生产期间:1958年—1964年

  变型枪:M14A1、M21、M25

  产量:约138万

  口径:7.62毫米

  弹药:7.62×51mmNATO标准步枪弹

  弹匣容量:20发弹匣

  枪机:导气式,回转闭锁式枪机

  全长:1118毫米

  枪管长度:559毫米

  重量:4.5公斤

  射速:700~750发/分钟

  初速:850米/秒

  有效射程:700米

  后坐能17.3J

  56式半自动步枪

  中国1956年式半自动步枪,即56式半自动步枪,简称“56半”,是苏联SKS半自动卡宾枪的仿制品。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制式列装的半自动步枪,和56式班用机枪、56式自动步枪统称56式枪族

  1956年式7.62mm半自动步枪,即56式半自动步枪,苏联SKS半自动卡宾枪的仿制型。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第一支制式列装的国产半自动步枪,和56式轻机枪、56式自动步枪(又称56式冲锋枪)统称56式枪族。56式半自动步枪是步兵使用的单人武器,它以火力、刺刀及枪托杀伤敌人,使用枪弹:中国56式7.62×39毫米步枪弹,有效射程达400m,集中火力可杀伤800m内集结之敌人。装上专用的发射器还可发射枪榴弹。

  全枪长:1025毫米。

  全枪重(不装弹):3.85千克。

  枪管长:521毫米。

  膛线:4条,右旋。

  弹仓容弹量:10发。

  发射7.62毫米56式枪弹。

  初速:735米/秒

  战斗射速35~40发/分,

  有效射程:400米

  表尺射程:1000米

  最大射程:1500米

  枪口动能3567J

魔女逮捕令最新章节 https://m.qiuxiaoshuo.org/read-112105/ !求小说网,有求必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