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方小小的竹亭,落在荷花池之上,无论是亭子本身,还是置于其间的桌椅,皆是竹质的,它插在水中,与绿的荷叶及粉白的荷花为邻,有淡淡的清香充盈,古若伊如同置身梦境。
陶夫人正在泡茶,她十指纤纤好似柔若无骨,但每一个动作,却又稳又准,而且也美,她的表情有种柔软的专注,看起来很优雅。
“若伊,你尝尝看。”陶夫人放下手中的壶,对若伊微微扬手。
若伊捧起茶杯,竟也是竹子做的,式样十分古朴精致,她将茶送至唇前,稍停片刻,闭上眼,先闻了闻茶香,方轻啜入口,略略感受,待她睁开眼睛时,只见陶夫人亦细细地抿了一口。
“这茶是陶家茶园种的,我给它取了名字,叫作‘一点清愁’,其味淡而无香,浮而微涩,实算不上好茶。只是,我喜欢它那种淡淡纠结的味道,仿佛能牵着你的思绪飘浮,不受世俗的羁绊,无限地飘。尤其是在此间,就着清清荷香,衬以丝丝竹息,越发有种茶我相随之感。”陶夫人说道,随着轻言细语,她的眼神飘得极空极远,话音落时,却又即刻回来了。
若伊微微点点头,的确,这茶清而不轻,滋味绵淡,正如陶夫人所言,它似有某种情绪,在心里隐隐约约,就像此刻,在她心里,便因那些情绪而有些莫名的怅然,可能,所谓的茶我相随,正是由品茶人的心境而来的罢。
“在夫人的这个园子里,就算是饮杯白水,也会别有一般滋味,更何况是‘一点清愁’这样‘卓尔不凡’的茶,自然会相得益彰了。”若伊望着满园荷色,跳过一些不应该出现在古若伊身上的,亦不合时宜的思绪,在美景的感召下,由衷地赞叹道。
“我一向深居简出,没有什么朋友,这个园子就跟知己至友似的,时时陪伴着我,而我,也陪伴着它们经历荣枯,感受四季的花实与清冷。”陶夫人柔和的声音中充满了感情,说着她款款起身,移步到亭子边,那儿,立着个小小的花苞。
若伊看着眼前这个花容月貌,充满着诗情画意的女子,心中生出些感伤来,陶夫人的美貌、才情、富贵,在这个仙境般的园子里,所散发出来的,除了致命的优美,更有致命的寂寞。若伊一时间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它今日还是小小的苞蕾,明日就会长大,慢慢地越来越大,绽放成美丽的花朵,散发出清香,惹人怜爱受尽赞美,接着,又会慢慢地枯萎,败落,有一天,在它的蕊间会结出莲子,又会备受欢迎。你看,它的一生多么传奇啊!你能说它现在不美么?”陶夫人的指尖轻轻触着花苞,她的声音很美,说这番话时,言之所往,情之所至,大约连亭立的花苞,环侍的花朵及荷叶儿,皆要为其所动了。
若伊亦不觉靠拢过去,在一旁轻轻地说道:“含苞之美,在于希望;花开之美,又在于短暂。若是,拥有希望之时,能善于等待;握住美丽之刻,亦懂得珍惜,这样大约便会少很多的遗憾了。”说到这儿,若伊叹了口气,接着道,“只不过,世事不由心,让人惆怅叹息的事情总是免不了的。”
陶夫人亦叹了一声,她转身望着若伊道:“听你这话,似是有感而发,莫非你有心事于怀?”
若伊笑道:“我只是看了夫人园中的景色,又聊了这些,忽然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首诗,便有些感概而已。还请夫人不必介怀。”
“是吗?那不妨吟出来,让我与这一池的花儿共赏,也助了今时之雅兴。”陶夫人欣然地道。
“这是我家乡一位诗人的作品,跟你们的语言习惯不太一样,但,或者你能感受一下其中的意境。”若伊说完,便念道:
我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也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也不惧
现在
正是
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
就是
太迟
“果然词句新奇,意境深远。”陶夫人听完,沉吟良久,方道。又一阵默然过后,陶夫人幽幽地叹道:“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她缓缓抬起头,美丽的眼中已然雾气凝露,睫毛微微一颤,那泪就滴下来了。
“夫人,你大可不必过于感伤哦。”若伊见状,赶紧展出笑容安慰她,“有你这般知花惜花,这满园的荷呀,自然是了无遗憾的了。”
陶夫人掏出丝帕拭去眼泪,勉强挤出笑容,拉着若伊的手,真诚地说:“若伊,谢谢你!”
“可别这么说,这还不都是我给惹出来的吗?”若伊尽量轻松地笑道。
陶夫人摇摇头,牵着若伊的手,走到亭中坐下来,杯中的茶早已凉了,她重新又斟了两盏,捧给若伊一盏,自己端起另一盏,缓缓地喝了几口,这才说道:“我很久都没有这么开心过了,真的,可以跟人一起喝喝茶,说说话,这对我来说是多么不容易的事。若伊,我真的很感激你肯来,还愿意这么样地跟我闲话时光。”
“夫人你太客气啦。”若伊笑道。
“若伊,你会在风泉镇住多久呢?”陶夫人问。
若伊听着心中不由一叹,但愿不会很久吧,口中却道:“可能几个月。”
“希望你能喜欢上这儿。”陶夫人说,她的声音和表情又是柔柔的了,“当年我刚来的时候,也不是很习惯这里的生活,后来便弄了这个园子,才慢慢地适应下来。”
“夫人你也是外地人呀?”若伊听了这话便问道。
陶夫人点点头,说道:“此地民风淳朴,倒不会欺负外乡人,只是人离乡贱,终归会有别于在自己的家乡,慢慢你就会知道了。日后,你若是有何不便之处,尽管来找我,我一定会尽力而为,替你分忧的。”
“谢谢你,夫人!”若伊真诚地说道,然后站起身,“打扰了你一上午,我也该回去了,谢谢你的款待!我过得很愉快!”
“哦。”陶夫人亦起身,“那我送你出去。”说着,二人如来时一般,携手走下竹亭,穿过过弯弯曲曲的荷间道,行至孤芳苑外,小秋已候在那儿。
“现在,外面人都当你是神仙,若是在街上被他们围住,恐怕多有不便。”陶夫人说着,侧身叫道,“小秋。”
“是,夫人,轿子已经在前院候着了。”小秋答道。
若伊便作辞出来,到了轿子前,她忽然想起件事来,便对小秋说:“我还有个地方要去,就不坐轿子了,你把我送到大门口,好吗?”
从陶府出来,若伊打算先去断崖,然后向山林一路寻过去,希望能找到她丢失的项链。
齐尧摇着羽扇,走在乡间小路上,虽然有点闷,但比起在镇上被人追得鸡飞狗跳的,总算胜在安逸。
“嘿,你这是在嘲笑我吗?”齐尧突然弯下腰,对着一根草枝说道,它勾住了他的衣衫,“难道我才貌双全风liu倜傥,这有罪么?真是的!”齐尧挑开草枝,索性蹲下来同它发发牢骚:“你说我多凄凉啊,本来应该坐在‘如梦令’的花厅里,喝喝香茶听听小曲儿,这会儿倒好,被人逼到这荒郊野岭来,又热又闷又不敢回去,哈,最要命的是,还得受你这个小不点的欺负!你说,还有没有天理啊——”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齐尧站起身,挥挥袖,情绪饱满地歌道。
忽然,齐尧眼睛一亮,刚刚还白茫茫空荡荡的小路上,此刻出现了一个倩影,正所谓——江山常在美人不常有,有缘遇之当惜福,更何况是在如此百无聊赖之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