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噢,对了,还有一事,我想跟姐姐商量商量。”我突然想起来,又道。
“什么事?”她显然有些心不在焉,眼光还停驻在那封赏的单子上。
“姐姐,我想将每年的九月初六定为国耻日!”我咬着牙说。
“国耻日?”她诧异地抬起头来,“那是什么?”
“九月初六,圆明园被焚毁的最后一天!我要让全大清朝的人,不管这一代人,下一代、再下一代、世世代代都永远铭记这个耻辱,不忘国耻、上下一心,为振兴我中华雄风而前赴后继!”我一字一顿说着,铿锵有声。
“哦……”她有些怜悯地看着我,“妹妹,你这个心结也太重了!圆明园被烧,那是洋人们作的孽,总有一天咱们会讨回来的!你也别太伤心了!”叹了口气,她又道,“既然你想这么做,那就这么定下来吧。这事儿,想来六爷他们也不会反对的。”
见她这么容易就答应下来,我有些得意,又有些悲哀。之所以能让这种从未有过的事物顺利获得首肯,固然是因为她大半的心思都被方才的谈话吸引了去,放在该如何借封赏的机会讨好奕訢这件事上,也是因为他们根本不明白中国人民大众的力量,不知道要建设好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那是一个国家的向心力,能够将全部国人的心都凝聚在一起的力量!
那是何等强大的一股洪流啊!正是因为有了中国人的坚强和团结,才会在晚清乃至民国的上百年间,不管统治阶级如何腐败,仍能保持中国作为一个独立国家、中华民族作为一个独立民族的存在,不至于完全沦为外国的殖民地!洋人之所以不敢像印度、非洲那样,建立一个完全属于其殖民统治下的统治阶层,就是因为中国人不屈不挠的斗争,他们唯有依靠中国旧有的统治者来建立一个半殖民地的社会。
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我不会再给洋人们同样的机会!在每况愈下的中国,想要完全依靠清政府的力量来抵抗洋人那是不可能的,只有发动了全中国的力量才能与洋枪洋炮相抗衡。而要发动全国民众的力量,首先就要把他们都团结在一个标志、一个信念下。
这个标志就是圆明园,这个信念就是要中华腾飞!
中国人太长时间受到洋人的压迫,鸦片横行更是令国力迅速衰退,很多中国人在长期的受欺侮和吸食鸦片过程中,慢慢放弃、忘记了中华民族的骄傲,连军队都处在长期醉生梦死的境地中,日渐颓废!
如果没有信念,中国人便永远也不可能站起来。
我要用恨、用耻辱,将中国人绑在名为“复仇”的碑上,凝聚全中国的力量,迎战洋人们的侵略和欺侮,并以此作为中华腾飞的起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复兴!
竖立耻辱碑是我的第一步,订立国耻日是我的第二步。
只要把清王朝的耻辱变成全中国的耻辱,把我的信念变成全中国人的信念,那无论我是否仍在这个世上,中国都会在万众一心之下,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这许多的念头在我脑海中一闪而过,我笑着,但那笑,背负了太多东西!
“多谢姐姐。”
“谢什么呢?”她道,“那,妹妹你好好休息,我先走了。”
她自然是急着要去拟定上谕了。
我点点头道:“好。不过姐姐也是,国事繁忙,更要注意自己的身体,咱俩可不能都倒下来啊!”
她应承着,急急忙忙地走了。
我说了这么久的话,实在也疲惫了,便沉沉睡去。
****
第二天早上起来,我的精神已经恢复了大半。本就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修养一下自然好得快。
正梳洗着,却见慈安宫里的太监捧了两本上谕过来,一本是对奕訢、奕譞封赏的,想不到她竟一晚上便做好了,我不由暗笑。当然,另一本就是订立国耻日的。
上谕还须加盖我的同道堂印,我想了想,留下上谕打发那太监回去了,转头便叫安德海去传奕訢。
奕訢本就在军机处办公,很快就来了。见他来,我挥退了左右。
于是他的态度就放松了许多,笑着说:“难得,你竟会单独召见我。怎么,遇上什么难题了么?”
我白了他一眼,嗔道:“怎么,只有碰上难题才能找你吗?”转身拿起桌上的纸,递给他,“喏,自己看吧。”
他诧异地看了我一眼,再看向那张纸,细细读了一遍,随后不在意地放在一边。
“这些你们决定就好了,再大的封赏我也敢受,就算一点不赏我也不在意。”
“哦,那你说的,一点都不赏也无所谓啰!那就干脆不赏好了!”我拿起笔,作势就要改动那道上谕。
他随性地在我下首坐下来,淡淡地说:“如果不是我想要的那个,什么封赏都无所谓了!”
我手一顿,叹了口气,放下笔。
站起来缓缓走过去,手指轻轻抚过他的脸,怜惜地说:“我原本也是建议给你摄政王的,可那边……”我指了指慈安的宫苑,“不同意。”
他顺手抱着我坐在他腿上,嗤笑一声道:“她不同意?如果你能坚持的话,她也不敢不答应吧?”
听得出他的不满,我微微一笑,早有应对之辞:“话不是这么说。毕竟她是先皇名正言顺的皇后,在正统的名分下,很多事情她说一句话比你我说十句都管用,至少目前是如此。所以,我也不敢太过放肆啊!能不得罪她还是不要得罪她的好!况且你又怕什么呢?议政王虽没有决断的权力,但我有啊!我还能驳了你的主意不成?咱们两票对一票,怎么看怎么有胜算。”
他看着我,轻轻握住我的手,无奈地叹道:“你呀……真不知道,上辈子是不是欠了你的!”
我轻笑着,拿过另一张纸,递给他:“知道你这次委屈了!这是我给你的补偿,看看,喜欢不?”
他一手接过来,只见上面写着:恭亲王生母康慈皇太后,请升袝太庙,并据请将前上尊谥改拟,从十字加至十二字的最高规格以表尊崇。
“这……”他的眼中露出激动的神色,看着我。
我柔声对他说:“这下,你多年的夙愿、康慈皇太后的遗愿,也都能达成了!”
他看着我,眼中泪光莹然,紧紧抱住我。
“兰儿……谢谢你!”
我伏在他怀中,温婉地笑了。
他平生最大的心愿,除了一掌朝政之外便是实现他母亲的愿望,要成为道光帝名正言顺的皇后。为此,他不惜在其母弥留之际假传圣旨,从而得罪了咸丰,令两兄弟的感情恶化。然而即便如此,康慈皇太后死后,咸丰还是削减了太后丧仪,谥号中不加道光帝的“成”字,不祔庙,也不与道光帝合葬,而是在慕陵之东修建陵墓,称慕东陵,形制也很特殊,与十六个妃子的园寝在一处,其间用墙分隔,用黄瓦,以示区别。凡此种种,皆令奕訢的努力落空。
我是最清楚他们兄弟间纠葛的人。此时用这道嘉赏,正是为了消弭他对于未能受封摄政王的怨气。
如今看他的表情,我便知道,这招果然见效了!
我抿嘴笑了笑说:“谢我干什么呢?若是没有你在摄政王一事上的退让,我要说服东边儿的改变先帝所下命令还真有些难办呢!如今你先做出了让步,我便也好说话了。你放心,这道上谕,我一定给你拿下来!”
他紧紧捏着那张纸,眼中射出复杂难明的光芒。
======================================
每日一更,求收藏+推荐~~!!^_^